本传是西汉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的传记。太史公记述了司马相如娶卓文君、通西南夷等几件事,又大量收录他的文和赋全文,将对司马相如的思想的评价寄寓于他的文赋之中,也借相如之文从另一个角度来反映自己的思想,艺术手法高超。文中写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感故事,生动婉丽,后人称其为“唐人传奇之祖”。
司马相如是蜀郡成都人,字长卿。他年少时喜欢读书,也学习剑术,所以他父母给他取名为犬子。司马相如学成之后,很仰慕蔺相如的为人,于是改名为相如。最初,他因为家中资财的富足而做了郎官的职务,侍奉孝景帝,做了武骑常侍。但这并不是他的心中所好。恰逢汉景帝不喜欢辞赋。这时梁孝王到京城来朝见景帝,跟他来的善于游说的人有齐郡人邹阳、淮阴人枚乘、吴县人庄忌先生等。相如见到这些人后很是喜欢,因此就借生病为由辞去官职,旅居梁国。梁孝王让相如这些读书人居住在一起,相如才有机会与读书人和游说之士相处了好几年,于是写了《子虚赋》。
梁孝王去世后,相如只好返回成都。然而,他的家境贫寒,又没有可以维持生活的职业。相如同临邛县令王吉一向相处得很好。临邛县里富人卓王孙家与程郑家商量说:“县令有贵客,我们置办酒宴请请他怎样?”他们一并也把县令请来了。当县令到了卓家后,卓家的客人已经有百人了。中午,他们去请司马长卿,长卿却推托有病不肯前来。临邛令见相如没来,不敢进食,还亲自前去迎接相如。相如不得已,勉强来到卓家,满座的客人无不惊羡他的风采。酒兴正浓时,临邛县令走上前去,把琴放到相如面前说:“我听说长卿特别喜欢弹琴,希望聆听一曲,助助兴。”相如推辞了一番,然后便弹奏了一两支曲子。这时,卓王孙有个女儿叫文君,刚刚守寡,很喜欢音乐。所以,相如佯装与县令相互敬重,实际上是用琴声暗自诱发她的爱慕。卓文君从门缝里偷偷看他,心生欢喜,对他产生了爱慕之情,却怕他不了解自己的心情。宴会散后,相如托人用重金赏赐文君的侍者,以此向她转达倾慕之情。于是,卓文君趁着夜色逃出家门,同相如一起私奔。相如便同文君急忙赶回成都,进家一看,家中空无一物,徒立四壁。卓王孙得知女儿私奔的事,勃然大怒,说一个钱也不会分给她。过了很长时间后,文君感到不快乐,说:“长卿,只要你同我一起去临邛,向兄弟们借贷也完全可以维持生活,何至于让自己困苦到这个地步!”相如就同文君来到临邛,把自己的车马全部卖掉,买下一家酒店,做卖酒生意。他让文君亲自主持垆前的酌酒及应对顾客之事,而自己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卓王孙听说这件事后,感到很羞耻,于是闭门不出。有些兄弟和长辈陆续前来劝说卓王孙道:“你只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家中并不缺钱财。如今文君已经成了司马长卿的妻子,生米已经成了熟饭,长卿本来也已厌倦了离家奔波的生涯,虽然贫穷,但他确实是个人才,完全可以依靠。况且他又是县令的贵客,为什么偏偏这样轻视他呢!”卓王孙不得已,只好分给文君家奴一百人,钱一百万,以及她出嫁时的衣服被褥和各种财物。文君就同相如回到成都,置了田地房屋,成为富有的人家。
◆ 明·佚名·文君听琴图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蜀郡人杨得意担任狗监,侍奉汉武帝。一天,武帝读《子虚赋》,认为写得好极了,说:“我偏偏不能与这个作者同时代。”杨得意说:“我的同乡人司马相如自称是他写的这篇赋。”武帝很惊喜,就把相如招来询问。相如说:“是这样的。但是,此赋只写诸侯之事,不值得看。请让我写篇天子游猎赋,写成后就进献皇上。”武帝应允了,并命令尚书给他笔和木简。相如用“子虚”这虚构的言辞,是为了陈述楚国之美;“乌有先生”就是哪有此事,以此为齐国驳难楚国;“无是公”就是没有此人,以阐明做天子的道理。所以相如假借这三个人写成文章,用来推演天子和诸侯的苑囿的美丽景色。赋最后一章的主旨归结到节俭上去,借以规劝皇帝。赋被进献给天子后,天子十分高兴,任命相如为郎官。无是公称说上林苑的广大,山谷、水泉和万物,以及子虚称说云梦泽所有之物甚多,奢侈淫靡,言过其实,而且也不是礼仪所崇尚的,所以删取其中的要点,归之于正道加以评论。
相如担任郎官好几年后,正逢唐蒙受命掠取和开通夜郎及其西面的僰中,征发巴、蜀两郡的上千官吏士卒,西郡又多为他征调陆路及水上的一万多运输人员。他又用战时法规杀了他们的大帅,巴、蜀百姓十分惊恐。皇上听说此事后,就派相如去责备唐蒙,趁机告知巴、蜀百姓,唐蒙的所作所为并不是皇上本人的意思。
相如出使完毕,回京向汉武帝汇报。唐蒙已掠取并开通了夜郎,趁机要开通西南夷的道路,征发巴、蜀、广汉数万士卒筑路,修了两年都没有修成,士卒伤亡的很多,耗费的钱财数以亿计。蜀地民众和汉朝当权者有很多人反对。这时,邛、筰的君长听说南夷已与汉朝交往,得到很多赏赐,因而大多数都想做汉朝的臣仆,希望按照南夷的待遇,请求汉朝委任官职给他们。皇上向相如询问此事,相如说:“邛、筰、冉、駹等都离蜀很近,容易开通道路。秦朝时就已设置郡县,到汉朝建国时才废除。如今真要重新开通,设置为郡县,其价值超过南夷。”皇上认为相如说得很对,就任命相如为中郎将,令其持节出使。相如及随从到达蜀郡后,蜀郡太守及其属官都到郊界上迎接相如,县令背着弓箭在前面开路,蜀人都以此为荣。于是卓王孙、临邛诸位父老都凭借关系来到相如门下,献上牛和酒,与相如欢歌畅饮。这时的卓王孙常常暗自感叹,认为自己把女儿嫁给司马相如的时间太晚,便又送给文君一份丰厚的财物,这样她与儿子所分得的就相等了。司马相如就平定了西南夷。邛、筰、冉、駹及斯榆的君长都请求成为汉王朝的臣子。于是拆除了旧有的关隘,扩大了边关,西边到达沫水和若水,南边到达牂柯,以此为边界,开通了灵关道,在孙水上建桥,直通邛都。相如返京报告皇上,皇上特别高兴。
◆ 明·仇英·上林苑图
明代仇英的《上林苑图》是根据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描写的内容绘制的,在上林苑中,汉武帝率领侍从骑马涉猎,场面宏大,设色典雅。
相如口吃,但却擅长写文章。他做官后不愿意同公卿们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而常借病在家闲待着,对官爵没有什么兴趣。他曾经跟随皇上到长杨宫去打猎。这时的天子喜欢亲自驰马猎杀熊和野猪等野兽的畅快感觉,相如上疏加以规劝,疏上写道:
臣听说万物中有的虽是同类而能力却不同,兽也应该有这种情况。现在陛下喜欢登上高险的地方射击猛兽,突然遇到凶暴迅捷的野兽,在毫无戒备之时,突然狂暴进犯您的车驾和随从,车驾来不及转弯,人们也没机会施展技巧,这不是很危险吗!这本不是天子应该接近的地方。
况且,在清除了障碍的道路上行走,选择道路中央驱马奔驰,有时还会出现马口中的衔铁断裂、车轴钩心脱落的事故,更何况在高高的蓬蒿中跋涉,在荒丘废墟上奔驰,前面有捕获猎物的快乐,而内心却没有应付突发事故的准备,祸患出现是很容易的了。如果看轻君王的高贵地位,不以此为安乐,却愿意出现在虽有万全准备而仍有一丝危险的地方,我私下认为陛下不应该这样做。
所以谚语说:“家中拥有千金,不坐在堂屋的屋檐底下。”这句话虽然说的是小事,却可以用来说明大事。我希望陛下留意明察。
皇上认为司马相如说得很好。相如被授官为汉文帝的陵园令。武帝赞美子虚之事。相如又看出皇上对仙道很感兴趣,趁机说:“上林之事算不上是最美好的,还有更美丽的。臣曾经写过《大人赋》,还未写完,请允许我写完后献给皇上。”相如认为传说中的众仙人居住在山林沼泽中,形体容貌特别清瘦,这不是帝王心意中的仙人,于是就写成《大人赋》。
相如向皇上献上《大人之颂》,天子特别欢喜,飘飘然有凌驾云天的气概,心情好似遨游天地之间那般畅快。
◆ 相如琴台
相如因病免官,住在茂陵家里。天子说:“司马相如病得很厉害,可派人将他的书稿全部取回来,如果不这样做,以后就散失了。”于是派所忠前往茂陵。但是,这时的相如已经死了,家中没有书。所忠询问相如的妻子,她说:“长卿从来都没有书。他时时写书,别人就时时取走,因此家中总是空空的。长卿还没死的时候,写过一卷书,他说如有使者来取书,就把它献上。此外再没有别的书了。”他留下来的书上写的是有关封禅的事,进献给所忠。所忠把书再进献给天子,天子看到此书后大为惊讶。
那书上写道:上古开始之时,由天降生万民,历经各代君王,一直到秦。沿着近代君王的足迹加以考察,聆听远古君王的遗风美名,纷纷杂杂,名声和事迹被隐没而未称道的数也数不尽。能够继承舜、禹,有尊号美谥的,封禅秦山而稍可称道者只有七十二君。顺从善道行事,没有谁不昌盛;违逆常理,不施德政,谁能长存?
《尚书》上说:“君王贤明啊,大臣杰出。”由此可见,君王的圣明没有超过唐尧的,大臣的贤良没有比得上后稷的。周公的业绩兴盛于成王时代,而其功德之高超过文王、武王二王。揣度其所始,考察其所终,并没有什么特别优异超凡的政绩,可与当今汉朝相比。然而,周人尚且走上梁父山,登上泰山,建立显贵的封号,施加尊崇的美名。伟大汉朝的恩德,像万泉奔涌,盛大恢弘,广布四方。如云雾散布,上通九天,下至八方极远之地。一切生灵,皆受恩德,和畅之气,广泛散布,威武之节,飘然远去。周朝不该封禅而封禅,汉朝应该封禅却不封禅,进让的原则,相差何其远呢?
于是大司马进谏君王修行礼仪,尊奉土地神,诚恳地竭告天神,在嵩山刻石记功,以表彰其尊贵的地位,宣扬盛明的德行,显示尊号与荣耀,承揽厚福,与百姓共享。
于是天子有所感悟地改变了神色,说:“好啊,我就试试看吧!”天子暗自忖度,将公卿们的建议归纳了,询问了封禅的具体事宜,记述恩泽的博大,推衍符瑞的富饶。
司马相如死后五年,天子才开始祭祀土地神。他死后八年,天子终于首先祭祀中岳嵩山,然后又封泰山,再到梁父山,禅肃然山。
◆ 西汉·青铜鐎斗
论 赞
太史公说:《春秋》能推究到事物的极隐微处,《易经》原本隐微却能阐释得浅显,《大雅》说的是王公大人德及黎民百姓,《小雅》讥刺卑微者的得失,其流言却能影响朝廷政治。所以,言辞的外在表现虽然不同,但是其教化功能却是一致的。相如的文章虽然多借喻与夸张,主旨却归于节俭,这与《诗经》讽谏的意旨有何不同?扬雄认为相如的辞赋华丽,鼓励奢侈与倡言节俭是相等的,就如同尽情演奏郑、卫之音,而在曲终之时演奏一点雅乐一样,这不是减损了相如的辞赋价值吗?我采录了他的一些可以论述的文字,放在这篇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