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
今天家里来了几个串门的客人,我跟几个孩子说了些话,有的孩子是过年放假了,但是他们开学之后还很忙,今年刚好是毕业班,大家就讨论要如何冲刺,等等。我特别感慨,于是我就想到一个名词——科举。
科举现在是没有了,其实所谓的科举,就是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吏,因为它是分科取士,所以叫“科举”。过去取士的权力是归中央所有的,允许自由报考。科举是从隋朝开始实行的,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最后一科进士考完,科举考试就寿终正寝了,整整经历了1300年。
明朝的科举,在元朝的基础上又改良了一下,得到了发展,制度更加完善,规模也增大了,所以参加科举的人数特别多,但是考核的内容变得僵化了。明朝277年,开科89次,取了进士24536人,它是分三级的考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到了清朝的时候,不论年龄大小,反正只要你还没有取得国家正式学校的学生资格,你就叫“童生”。童生经过了县学的考试,就成了秀才。每三年一次,秀才到省城参加乡试,考中的叫举人,举人就是国家在编的官员了,享受国家俸禄。举人再参加每三年一次在京城的礼部举行的考试,这叫会试,这要是考中了,就叫贡士。考取贡士的人就得参加殿试了,会试一般是三月举行,殿试一般就是四月二十一日进行。
过去来说,北京城有句老话说“臭沟开,举子来”。说的就是每年三月的会试,因为每年这个时候,北京城的地下管道和地下通道,全都得刨一遍,怕有堵住的。这一刨开,那是京城里最臭的时候,春天的风也多,北京城满大街都特别臭,所以说“臭沟开,举子来”。
殿试的时候,念书的人兴奋得都不行了,因为能进到保和殿。故宫有三大殿:太和、中和和保和。皇上亲自定考题,亲自主持考试,那份荣耀,令人激动。但是殿试其实也不容易,包括一进考场就得搜身,不管天多凉,从外到内的衣服全都得脱了搜查。为什么呢?主要就是严防夹带。这一搜,就得几个钟头才能搜完。好几百人挤到一块儿,那都快要中暑了。
考试的房间特别小,每人就一米左右宽的一小间,而且进去之后,你就不能出来了,吃喝拉撒都在里边解决,考试的这几天,你都得在里边,大小便都不得自由,还不能跟隔壁的考生聊天,你说闲着没事儿,咱们隔壁的俩人聊会儿?您哪儿的?姓什么、叫什么?这一聊天,就算舞弊犯规。考场叫贡院,俗称考棚,院子里边是一排一排的号房,每个号房大约高到六尺、深有四尺、宽是三尺左右。所以那会儿有两句话说:三场辛苦磨成鬼,两字功名误煞人。不容易,这个号房也没有门,只挂个帘子,排列是按照千字文来排: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就这么一个小屋子,屋子里边搭这么一个炕,然后有个板,考生就坐在炕上,每场三天。
但是考试再难,对平民百姓来说,科举是唯一能够做官的途径。你十年寒窗都熬过来了,考试这点儿苦根本就不算什么。当年广东顺德有个老秀才,叫黄章,他1699年参加乡试的时候,都已经100岁了,重孙子都有了,他是中国科举史上年龄最大的考生,他的灯笼上写着“百岁官场”四个大字,曾孙扶着他入了考场。乾隆皇上知道之后,很感动,还给了他很多赏赐。
但是考生有好样的,也有不灵的,不灵的考生净琢磨怎么作弊了,所以那会儿作弊也挺有意思的:有的人是搁怀里藏着东西;还有的是找人代笔;还有飞鸽传书的;还有继烛,就是把蜡烛掏空了,往里边藏一个芯,里边填上答案;还有一种就是怀藏,打小抄,这个很精致,四书五经,不管是什么东西,都能缩印了塞到馒头里,缝到衣服里边,反正是各种各样的方法。就进考场了。现在你可能说没什么,现在缩印小字很方便,但过去那会儿没有这么先进的技术,得有专门的手艺人,还得是眼神好的来弄这个。唐朝之后,乌贼的汁作为一种秘密书写的工具,被人应用在考场作弊上了。把乌贼汁弄出来写字,写什么?就写需要夹带进考场的内容,比如考试的题目什么的,写在什么地方呢?就写在裤子的夹层上,然后在裤子上涂点儿烂泥,把作弊内容遮掉,入场之后,把这烂泥去掉,字就露出来了。乌贼汁有一特点,就是过一段时间之后,字迹自己就消退了,你也不用再去洗,所以说它抄起来方便,而且事后还自行毁灭证据,这东西是作弊的上佳之选。
尤其在唐朝的时候,考场里边找枪手作弊的比例特别高。唐朝有一个很传奇的枪手,叫温庭筠,据说是宰相文彦博的亲戚,有才华,但是人品不灵,每回考试都因为人品问题被刷下来。被刷下来不要紧,他就专门在考场上从事替考的工作了,考官一直防着他。你想这个人得有多大的能耐啊?为了他,所有的考官都得防着。《新唐书》里曾经记载,为了防范温庭筠来替考,单独把他的位置安排在主考官的门口,你就在主考官眼皮子底下写,看着你写,好家伙,洋洋洒洒一千多字,他一蹴而就,提前就交卷走了,考官这才踏实了。后来才知道,就在主考官门口考试的这一次,他居然替八个人写了考卷,你说这玩意儿他了得吗!是不是高人?
清朝的殿试是从天明就开始,有时候能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天亮,整整一昼夜。后来才规定,日出开始,日落收卷,因为时间太长了,皇上也受不了。殿试之后,根据成绩把参加考试的贡士分为三个等级,这叫三甲:一甲是进士及第,有三名,分别是状元、榜眼和探花;二甲称为进士出身,有多少多少名,这个数量不限;三甲称为同进士出身,也是多少多少名。最厉害的就是一甲,因为这就是科举考试的前三名。
殿试是国家非常重要的选拔人才的考试,就跟咱们今儿的高考一样。所以皇上很重视殿试,皇上是主考官,其他的王公大臣最高就是读卷官。殿试的前一天晚上,专管典礼司仪的鸿胪寺的官员,把两张黄案分别放到保和殿和前丹陛上,转天放考题用。这都弄齐了,然后光禄寺的官也排好桌子的编号,写上考生的名字,到时候考生对号入座。然后负责仪仗队的人在保和殿前面也都排好了,命题工作就开始紧张地进行了。
殿试前一天,读卷的大臣们都集中在文华殿,大伙儿商量好了再让皇上看,整个殿试有一套程序,都完事儿之后,才把这卷子拿出来,御林军昼夜巡逻,严密警卫。到正日子了,天一亮,新贡士们已经穿上朝服了,到保和殿以外排班站立,王公大臣们也等着,皇上打乾清宫起驾,到保和殿升殿。内阁大学士就从黄案上把试题拿出来,捧给礼部尚书,礼部尚书放在殿外的黄案上,大臣贡士们一块儿跟着跪,行个礼表明试题没问题。
各就各位,开始考试!一般来说,这个题目都是皇上提的,都是关于治国安邦的这些内容,对此你们有什么想法?怎么做才能对国家有好处?如果你做了官该怎么做?考题都是这个。考卷开头的地方是写考生的姓名、籍贯、年龄、学历以及曾、祖、父三代的名头的地方,到交卷的时候,这个地方得订死了,都密封上,让评卷的老师和官员们不知道你是谁,以免作假。
殿试一结束,读考卷的大臣们就开始在文华殿上评阅这些答卷,在这会儿,这些官跟所有工作人员吃住都在文华殿,昼夜不得外出。在这个过程当中,殿内还有王公大臣,还有监察部门的官员跟着监视,门外有御林军护卫,他们得反复审阅,然后定前十名,四月二十四号呈到皇上那儿的是预定名次。到这会儿,皇上才亲手打开上面封的卷头,在这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考卷是谁的。皇上一瞧,这个是第一,那个是第二,都完事儿之后,当时就得引见这前十名的考生。这十名考生见了皇上,介绍一下自己,我姓什么、叫什么、是哪儿的人,皇上自己定一甲的三人、二甲的七人。到这会儿,评卷工作基本就算是完成了。到5月25日,是殿试传胪,也就是公布考试结果的日子了。皇上到太和殿内,坐在宝座上,然后音乐响起来,新科进士们打午门走进太和殿的广场,礼部尚书捧着金榜,伴着音乐声念,榜眼是谁、探花是谁、状元是谁,一个个都念一遍,念到谁的名字,谁就出来跪着,王公大臣和百官们也得跟新进士们一块儿行礼。皇上回宫之后,这边由礼部尚书举着金榜,新近的状元等人就在后边跟着。
然后这些人走哪儿呢?您记住了,走御道,皇上专门行走的御道,顺着午门的中门出宫,把这皇榜挂在天安门前面的长安左门,这门现在没有了,总之就挂在这儿。其他进士的名次按单双数分别自午门的左、右挂出来。这时候京城最高的行政长官,也就是顺天府的府尹,在长安左门外给状元准备好了伞盖仪仗,皇榜挂完了,就给状元戴上大红花,给这状元、榜眼和探花各敬酒一杯,扶状元上马送回府。
第二天,礼部要设宴款待这些新进士,这叫鹿鸣宴,也叫恩荣宴。还有一种说法讲,如果你在六十年前的这一天中过进士,你也可以参加宴会,这叫什么呢?这叫重复鹿鸣宴。你又来了一回,但这样的人很少。然后所有的进士到太和殿见皇上,谢恩,到孔庙行礼。在孔庙大成门外的进士题名碑上刻上名字,今年的进士有郭德纲,有于谦,有岳云鹏,张三、李四,这都得写上。
打这儿起,大家的身份就不一样了,为什么?按过去来说,只要是参加考试的读书人,比如某个考官是你这次考试的主考,那么打这儿起,你就是人家的学生了,出去跟人自我介绍的时候得说:我是某某老大人的门生。参加过殿试了以后,你就要说:我是天子的门生。见过皇上的人自然是不一样了。当然了,这之后,新进士们一般也都要当官了,但这个官衔不会特别大,一般都是先进入翰林院这类的文化机构,当个修撰或者编修,还有更小一点儿的官,比如庶吉士,也就到这儿了,三年任满之后,再分别按个人的业绩去委任其他的官衔。这样一来,每个人的仕途就由皇上决定了,你要是不是太有出息的人,那就当个一般的官员。如果说是有样的人,皇上对你很满意的,那就当个地方要员,有的成为诸侯,有的成为中央大官员,有的名留青史,有的默默无闻,各种各样的结局都有。
中国古代的读书人为什么都要赶考呢?因为一旦中了举,未来就不一样了!怎么说呢?我没钱不要紧,有人给我送衣服,吃饭有人替我结账,还有人给我送美女。我要上哪儿做官去,没有路费,有人给我送路费,车马和行李什么的都有人送,还有人给我当跟班的,也不问我要钱,分文不取,就给我免费服务,为什么?这在过去就是一种投资,虽然你没钱,但我也来跟着你,所有的费用都是我出,等你当上官之后,你赚了钱,咱们再分账,其实就是当成生意去干,过去搞这种投资的人也是非常多的。
为什么好多的人非得要参加科举呢?因为在过去,对有功名的举子来说,朝廷的待遇确实很优厚:第一来说,就是免役,不用再干差役的活儿。古代的徭役赋税很重,是不是?但是如果你考中秀才了,你家里就可以免除二丁差役,什么意思?比如你们家里有俩男的,这俩男丁以后就不用为政府服务和干活儿了,减轻了俩人的税,这就算节省了很多的费用。在那会儿来说,大概这两人能节省出相当于二十亩土地的收入;第二就是你家里可以雇佣奴婢了,明朝那会儿规定,不允许老百姓家里用奴婢,您看电视剧和电影里有个土财主,家里有八个丫鬟、十个管家,那是不允许的。即便你是地主,你有钱,也不能随便雇奴婢,违规了是要挨打的,上堂就打你板子。你必须中了秀才,身份和地位上升了,不是百姓阶层了,才能有奴婢;第三是免刑,在法律上给了举子们很多优待,比如明朝初年规定,进士、举人和贡生犯了死罪,可以特赦三次,这很厉害,当然这只是明朝初年的规定,后来就没有这么执行了。当然了,这秀才犯法,在没有被剥夺功名之前,是不得用刑的。秀才见到县官、县太老爷,也不用下跪,这都是功名的特权。你看电影里头,秀才见到官先磕头,那是胡说;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免粮,古代交粮食给国家,就如同是纳税,向政府交粮纳税,是百姓必须尽的义务,而且要交的数量也不少,这对普通百姓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但是如果说你们家里出一秀才,那行了,那很实惠了。你想啊,经济上也很实惠,礼仪上还有待遇,法律上还能免责,这玩意儿,太好了,所以说很多人就算再苦再累,也挡不住地要去参加科举。
现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路北,就是咱们现在中国社科院大楼附近的胡同,你有机会看看去,贡院东街和贡院西街,贡院头条二条三条,这就是以前科举考试的地方。为什么管科举考试的考场叫贡院呢?古代给皇上送东西叫贡品,而科举考试是向皇上贡献人才,所以就叫贡院。
明清两代的贡院都建在北京,最早是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那会儿据说因为皇宫还没盖完,盖贡院也没那么些钱,就拿木板、席子之类的东西搭出考棚。四周围先是用荆棘围成的墙,大门五间,这叫龙门,寓意鲤鱼跳龙门。中间三门上有匾,中门上写的是“天开文运”,东门写的是“明经取士”,西边写的是“为国求贤”。贡院内的中路主要有明远楼、公堂、聚奎阁和会经堂等,两边是号棚。
当然了,现在说这些都已经离我们太远了,但是有时聊一聊也挺好的。不管怎么说,学会文武艺,货卖帝王家,天下读书人算是有了这么一条出路。现在虽然没有科举了,你也得努力多读书,多读书总归是不会吃亏的。我在自己家里边,包括之前我跟我儿子郭麒麟聊天的时候,也经常说这些,哪怕你没有文凭,但是你要有文化。多读书,对自己、对社会都是好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