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过后,赵国有生力量几乎被全部消灭,而赵国也从此丧失了争霸天下的机会。
那么长平之战失败的原因在哪呢?有人说都怪赵括。笔者倒不完全这么认为。那赵括虽然没有统军经验,但确有一定的军事天赋。
咱之前也说过了,被四面夹击乃兵家大忌,赵括竟然能在这种情况下抵挡秦军46天,这可不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之人能做到的。
有人说了,“那才不是呢,是人家白起根本就没想打赵括,就想饿死他。”
绝对不是这样的,因为此时的秦军已经是损失惨重且疲惫不堪,秦国国库也被打空了,要不然秦昭王也不可能亲自至河内征招士兵,防止各诸侯国在背后偷袭了。
所以,此种情况下必须分秒必争,在其他诸侯国动歪心思之前灭掉赵军主力部队。
如此,白起不进攻的原因只能归结为赵括最后时刻的指挥防守非常到位,让白起攻不进去,逼于无奈,白起才玩儿的消耗战。
不过有一点赵括确实无法推脱,那便是太过激进,自己断了后路,致使大军丢了粮道。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赵国还有粮食供给大军吗?所以,赵括虽说有不可推脱的责任,但绝对有限。
鄙人认为,赵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各个诸侯国目光短浅,各人自扫门前雪。
如果这时候,都不用说四国联军,只要有两个国家,甚至一个国家率领主力大军前来救援,长平之战的结果都有可能改写。因为现在秦赵已经两败俱伤,秦军早就疲惫至极,根本抵挡不了他国新军。
第二,赵孝成王的决策失误。
如果不是因为赵孝成王在一开始的时候怂了,不说诸侯国一定来支援,起码援救率会大增!如果不是他用人不当,临时换将,廉颇定会继续保持对恃的状态,到时候秦军看不到希望,再加上已经拿下上党,最后有很大的机会会变成外交解决争端。
第三,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消耗战弄不过人家。
所以,赵军的失败只能归结于群雄的无知和赵孝成王的白痴,以及两国国力之间的差距。
长平之战以后,为了巩固战果,白起迅速行动,分兵三路。第一路命司马梗北定太原(山西省太原县),准备以此为据点拿下赵国北部。
第二路命王龁攻陷武安和皮牢(山西省辽县和顺县间地),堵死邯郸外援之道。
最后,白起主力于上党修养,准备端了邯郸,之后三军齐攻,一举灭掉赵国,成天下之伟业。
这一下子赵国朝野震动,赵孝成王蒙了,不知如何是好,现在赵国要粮没有,要兵全无,拿什么抵挡秦国虎狼?
然而这时候,虞卿说话了,“大王不必着急,要我看还有生路。”
赵孝成王闻听此言,如同抓住了一棵救命的稻草,赶紧道:“什么生路?快说!”
“白起虽然无敌,但和秦国丞相范雎却是关系微妙,咱们可以在这方面大做文章。我认识一人,名叫苏代,乃是相当有实力的纵横家,如果派他前去秦国,有很大的机会能化险为夷。”
赵孝成王之前没听虞卿的话,使得长平之战大败,这回他可不敢不听了。
因此,苏代带着全赵国人的寄托前往秦国,直接找到了范雎,单刀直入的道:“丞相大人,如果赵国灭亡了,秦王确实能称王于天下,可白起本身就在秦国位高权重,之前向南平定楚国,这回在北面又消灭了赵军,替秦国拿下七十余城,就是周公、召公、吕尚的功勋也不过如此吧?您与白起为政敌,他一旦灭了赵国便会在秦国只手遮天,恐怕您到时候也要听他的命令行事了。不如趁此机会,逼赵国割让土地,不要再给白起建功立业的机会了。”
范雎深以为然,遂前往秦昭王处,“大王,从之前上党百姓投靠赵国来看,天下之民好像不愿为秦国之民,如果灭亡赵国,其北方疆土之民可能会投靠燕国,东方疆土之民可能会投靠齐国,到时候咱们秦国可就得不到大头了,再加上经过长平之战,粮草已经告捷,士兵也损失大半,不如借此机会逼赵国割地,之后撤回大军,养精蓄锐,等国家恢复以后再行侵略,那时候其他诸侯就是借给他们胆量也不敢收下赵国的领土了,不然赵国就是他们的榜样。”
秦昭王感觉范雎这话说得很有道理,直接一个善字,遂派使者前往赵国,逼赵孝成王就范。
赵孝成王一看秦国人来要地来了,大喜,直接便割让了六城与秦国,而韩国也因为畏惧秦国,将垣雍割给了秦国。
交割结束以后,秦昭王直接命白起领兵撤回关中。
而此时的秦军阵营,白起已经准备完毕,正要出击。突然,从远处来了一名秦昭王的使者。看到这名使者离自己越来越近,白起的心没由来的突了一下,那使者很客气,对白起一躬身,然后道:“白起元帅,小人奉大王之命前来请您率秦军回国?”
这话一说,白起的脑子嗡的一下,但是他并没有发作,而是依然淡漠的问,“为什么?”
这要是其他将领敢对秦昭王的命令有异议,使者绝对不会客气,可白起不行,这是秦国军界的“一把手”,他可不敢得罪,只能客客气气的道:“因为现在情况特殊,咱们秦国的国库已经打光了,士兵也损失一半之多,大王害怕其他诸侯国前来支援,这才命我前来请元帅回去。”
白起思考了一会儿,没有作声,不过眼尖的人能清楚地看到白起握着马鞭的手在不停的哆嗦。
过了一会儿,白起放开了马鞭,貌似已经下定了决心,遂带领秦国大军回关中了。
白起回到咸阳直接向秦昭王做了工作汇报,之后马上派人打听秦昭王撤兵的真正原因。
果然,过了一段时间后,内应来报,说这一切都是范雎在背后搞的鬼,致使白起千古之功化为乌有。
在听到这一消息以后,一向淡定的白起都不淡定了,他直接掀翻了身前的桌子,痛骂范雎卑鄙无耻,更怪秦昭王耳根子软,听信“小人”之言,从此更加憎恨范雎,还连带了秦昭王也被白起所鄙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