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夏商周(王朝风云)
  4. 第二章 夏王朝的外争与内政
设置

第二章 夏王朝的外争与内政(1 / 1)


夏朝当时为了维护统治,会在部落征召青壮年男子来建立军队。而夏朝400多年里,也爆发过不少大大小小的战役。

1.夏禹攻有扈氏之战

相传帝禹时期(约公元前21世纪),帝禹部落联盟进攻有扈氏(今陕西鄠邑区一带)的作战。

伯益

禹在完成治水及战败三苗后,实力更强,威势益增。曾在涂山(今安徽蚌埠西,一说今浙江绍兴境)召集中原各族系部落首领聚会,以确立其最高领导地位。有不从者,如曹、魏、屈、骛等族,俱被禹以武力征服。此际,禹的权力已超出部落联盟领袖具有的公共权力范围。在会稽山召集部落首领集会时,防风氏后至,竟被禹杀。与禹同为姒姓的有扈氏,是位于禹所在地阳城(今河南登封告成镇)西方的强大部族,对禹的权力膨胀,颇为不满。禹遂召集所属部落进攻有扈氏。经多次交战,终未能将其彻底征服。

2.夏启攻益之战

禹任部落联盟领袖时,因治水及战败三苗,得到各族系多数部落首领的拥戴,“方行天下,至于海表,罔有不服”(《尚书·立政》)。禹生前向联盟会议推荐伯益为联盟领袖继承人。伯益(亦称益、伯翳或大费)是东夷的部落首领,曾佐禹治水,但时间不长。禹死后,禹子启受到大多部落首领的支持。益则“辟居箕山之阳”(《史记·夏本纪》)。启凭借其氏族远远超过其他氏族的强大实力,立即率部向暂居于箕山的益进攻,将其杀死,夺取了中原地区的领导权,并迁居于夏(今山西夏县西北)。

3.夏启攻有扈氏甘之战

启击杀益后,积极组建军队、加强统治机构,获取中原各部族首领的承认,使子承父位及君主专制合法化;并在钧台(今河南禹州市南)召开首领大会,将首领转化为诸侯、贵族,以巩固其统治地位。原先就对禹的领导不满的西方大族有扈氏,此时对夏启的夺权及改变制度更为不服,起而反抗。启遂调集配属战车的王室卫队及诸侯族军数千人,西渡黄河,进攻有扈氏,双方对阵于甘。启在交战前,对军、政六卿及部队下达动员令进行誓师。借口“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作为有扈氏的罪行,宣布“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规定作战纪律:“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御非其正”,即为“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尚书·甘誓》),然后下令进攻。夏军初战小胜,后又经多次作战,方彻底击败有扈氏,进一步巩固了夏王朝的奴隶制统治地位。

4.夏伯靡灭寒浞之战

后羿篡夺夏权,寒浞又取而代之。夏朝属臣伯靡,先转为后羿服务,后因受寒浞所逼,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避居。他依靠有鬲氏力量,收拢被有穷氏攻灭的斟灌氏、斟寻氏等夏朝遗民,组织力量,准备为恢复夏后氏统治而战。此时,少康已在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积蓄力量,准备复国。伯靡和少康取得联系,配合作战。在少康攻灭寒浞二子浇和殪(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夏季杼灭豷之战》条)之后,伯靡率领有鬲氏和斟灌氏、斟寻氏大军,进攻斟寻,与寒浞率领的有穷氏军队决战。伯靡军声势浩大,战斗力强,一举攻灭寒浞有穷氏军,杀死寒浞。寒浞政权随之瓦解。伯靡进入斟寻,立少康为帝,恢复夏后氏统治。

5.夏季杼灭豷之战

寒浞篡夺王位,后封次子豷于戈地。少康只身逃到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条),聚集大批力量,开始复国之战。他先攻灭寒浞长子浇于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条)。又令儿子季杼率军进攻戈地的豷。季杼先至戈地,引诱、麻痹豷,使其丧失警惕性。然后,率领有虞氏军队突然进攻戈,一举歼灭豷部有穷氏军,杀死豷,为少康复国创造了有利条件。

6.夏少康复国之战

夏王太康时期(约公元前20世纪中),都斟寻(今河南登封西北)。太康终日田猎,不理民事,国力日衰。一次,他游猎于洛水(今河南境)北,十旬不归。东夷有穷氏部族首领后羿(又称夷羿),率领部族军乘虚进入斟寻,夺取政权,拒绝太康回都。太康死后,后羿立其弟仲康继位,实由自己执政。仲康亡,后羿赶走其子相,自立为王。后羿也迷于田猎,将朝政交部属寒浞代理。寒浞培植自己的势力,趁后羿田猎之机,联合后羿家臣杀死后羿,逼死其子而称王。

寒浞极欲消灭夏后氏势力,以铲除后患。相逃到同姓斟灌氏(今河南清丰东南)处,依靠斟灌氏和斟寻氏的力量,在帝丘(今河南濮阳西南)立国。寒浞有浇、豷二子,分别封于过(今山东莱州西北)和戈(约在今河南中部)。他派浇率领有过氏(居过地)军进攻斟灌氏、斟寻氏,将其攻灭,杀死相。

夏朝乳钉纹铜爵

相妻后缗是有仍氏(今山东济宁东南)女,逃到娘家有仍氏处生子少康。少康长大后为有仍氏牧正。浇又派兵攻打有仍氏,欲杀少康。少康逃至有虞氏(今河南虞城东北)。少康在有虞氏积极准备复国。他做了有虞氏庖正,并娶有虞氏二女成家;不断积蓄力量,“有田一成(方圆10里),有众一旅(500人)”(《春秋左传·哀公元年》)。

夏朝遗臣伯靡曾在后羿手下任职,后羿死后逃到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处,积聚力量,并和少康取得联系,准备配合攻打寒浞。少康和伯靡乘寒浞频繁用兵,内部矛盾加剧之机,终于发起复国之战。少康采取先除其羽翼,后击其首的方略,先率有虞氏大军突然攻打过地浇的有过氏军,一举灭浇(参见《夏少康灭浇之战》)。又命其子季杼领兵于戈地击败豷军,杀死豷(参见《夏季杼灭豷之战》)。寒浞两翼被剪,伯靡即率有鬲氏军大举进攻夏故都斟寻,大败寒浞的有穷氏军,灭寒浞(参见《夏伯靡灭寒浞之战》)。伯靡遂立少康为帝。少康回到夏初都阳翟(今河南禹州),恢复了夏后氏的统治。

7.夏少康灭浇之战

寒浞夺取政权后封长子浇于有过氏的过地。太康死后,位传经仲康、相至少康。少康一家经浇追杀,几经劫难,只剩少康一人逃至有虞氏处(今河南虞城东北)立住脚跟(参见《夏少康复国之战》条)。有虞氏是原始社会末中原地区部落大酋长舜的后裔,首领虞思不忍夏朝奠基人禹绝后代,便任命少康为庖正(厨官),封于纶(今河南虞城东南),并将二女嫁给少康。少康积极聚集力量,有一支500人的队伍,准备复国。他布施恩惠,施展才华,收拢夏朝遗民,安抚夏朝遗臣;又和在有鬲氏(今山东德州东南)的夏朝遗臣伯靡取得联系,共同行动。少康先派亲信大臣女艾到浇那里作间谍,分化瓦解浇的势力,刺探情报。然后,亲率有虞氏大军突然进攻过。浇忙率有过氏军迎战。有虞氏军一举攻灭有过氏军,为复国打下了基础。

8.夏桀攻有缗氏之战

夏桀荒淫无度,残暴异常,致使人民怨声载道,诸侯时有反叛。某日,夏桀为炫耀权力,命诸侯在有仍氏国(今山东济宁东南)盟会。有缗氏是夏朝东部较大的诸侯国,一向不满夏桀的残暴统治。其国君于盟会中途,愤然归国。于是,夏桀便征调大批军队进攻有缗氏,将其击败。夏军也遭受重大损失。有缗氏国君被迫献出琬、琰两名美女求和。夏桀纳二女,而将妻妺喜抛弃在洛水一带,冷落之。妺喜因此十分不满。商国名臣伊尹乘机与之交结,离间夏王朝,终使夏朝灭亡。

1.夏朝的军队与军制

夏王既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最高军事统帅。贵族大臣平时管理民事,战时即为军队将领,领兵打仗。夏王不仅拥有强大的王族军队,而且还可以征调方国与诸侯的军队。

夏朝的军队主要由夏王的卫队和兵民合一的民军组成,装备有用铜制作的兵器及铠甲,受夏王朝直接指挥。

夏王的卫队是由部落长的扈从演化而来,数量不多,以贵族子弟为核心,并吸收夏王近侍的奴隶来扩充和加强。

兵民合一的民军,主要由自由民(国人)构成。“兵出于农,计田赋以出兵车”,平时生产劳动,战时集合成军,以临时征集的方式组成军队,而奴隶则随军服杂役。

夏朝的军队,主要以步兵为主,另外还有车兵,但数量极少,是夏王卫队的一部分。军队的最大编制单位为师。

2.夏朝的刑法

夏朝时代似乎没有流传到现在的原始资料,不过,好在周人的记录里,有过对夏朝刑罚的描述,让我们可以大致了解一下夏朝刑罚的状态。

夏朝方格纹铜鼎

夏朝的刑法,称《禹刑》,有死、墨、劓、膑、宫5种刑罚。传说是禹制定的,不过考虑禹的一生,是由原始社会的部落酋长到奴隶制国家——夏的国王转变,在转变中,为了镇压反对奴隶制、反对世袭制的人,制定一套刑罚,也是很有可能的。

传说夏朝刑罚,被叫作“夏刑三千条”,当然,夏朝时代的社会形态以及文明程度,指望拥有这么繁杂的法律规定,未免有些不现实,因此,“三千”很有可能是泛指,指的是内容很多的意思。

夏朝还修筑了监狱,称“夏台”或“钧台”。

1.设官分职

夏启为首的奴隶主贵族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夏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国家机构中设置许多官职,“夏后氏百官”均为大小贵族。据史书记载,夏官职有羲和(主管历法)、大理(主管诉讼)、瞽(主管音乐)、官师与国老(二者负责教育贵族子弟)、啬夫(主管财政)等。此外,还有牧正、车正、庖正等官吏。他们协助夏王实施统治,并有了简单的典章制度即“夏礼”。

2.品类两分的夏朝服饰

夏代的等级分化特别明显,至少在服饰上表现出了明显的品类两分现象。所谓服饰品类,大体包括服装及其饰品材料来源的难易、质地的贵贱、制作的精粗、形制的新旧、种类的多寡、组合的繁简、品第的高低,以及穿戴佩挂者身份地位的尊卑和所服之意义。其实,这种服饰品类的两分现象,早在夏代立国之前就已存在,只不过在夏代更为明显,更进一步深化,更有了等级之分。

夏王朝为了加强和巩固统治,除建立了由六卿统领的国家统治机构和军队外,还修筑城郭以保卫王室贵族。同时制定刑法,修筑监狱,以镇压奴隶和平民的反抗斗争,即所谓“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刑法。另据《尚书·吕刑》,“苗民弗用灵,制以刑”,是说夏禹在征伐三苗时,由于苗民的反抗而制定了残酷镇压的刑法。

夏代奴隶数量较多,奴隶来源有二,一是战俘,二是破产或罪没的平民。当时奴隶或称牧竖,或称臣妾。如夏启击败有扈氏后,就罚他作“牧竖”(即放牧奴隶)。但也有人认为当时的啬夫、庶人、众亦为奴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夏代的王室贵族对奴隶不仅强迫他们劳动,而且还任意杀戮。奴隶往往用于人殉人祭。如在登封王城岗龙山文化中晚期城址内的发掘中,就曾发现有用奴隶“奠基”的情况,在城堡内中部和西南的夯土基址下面,已发掘出10余个“奠基坑”。坑内的夯土层之间,皆填埋有一些成年人和儿童的骨架,其中一个坑内填埋的人骨架,少者二三具,多者六七具。另在河南临汝县煤山龙山文化中晚期遗址中,也发现有一些掷埋的人骨,其中有的身首异处,有的全躯肢解,有的弃置于灰坑之中,这些非正常埋葬现象与阶级压迫和奴隶制不无关系。

夏代王室贵族对一般平民亦加盘剥。如《孟子·滕文公篇》说“夏后氏五十而贡”,可能指的是平民向贵族纳贡。此外,其他各部族也要定期向夏王纳贡,即《左传》所说的“昔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枚,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