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老北京的传说
  4. 第十六章 老北京的商业传奇
设置

第十六章 老北京的商业传奇(1 / 1)


每一位走在北京大街小巷的游客,都很容易听到、看到“老北京”或“老字号”这两个词,尤其是在游客密集的一些名片式街道上,例如前门、王府井等地方,老北京标识更是随处可见。

我们不仅能看到传承百年的老字号,还能看到带着“老北京”名号的店铺和产品,有始于清康熙年间提供中医秘方秘药的同仁堂,有创建于清咸丰初期为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制作朝靴的号称“中国布鞋第一家”内联升,有为满足京城达官贵人穿戴讲究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瑞蚨祥绸布店,有以制作美味酱菜而闻名的六必居,还有都一处的烧麦、天福号的酱肘子、信远斋的酸梅汤、砂锅居的京味白肉和沙锅、正明斋的糕点、长春堂药店的药铺、吴裕泰的茶庄等,可谓不胜枚举。这里不再赘述,只对其中一二略作介绍。

天福号

天福号有着260多年的历史,其最有名的就是酱肘子。由于其与众不同的制作工艺,酱肘子肉皮酱紫油亮,鲜香四溢。清朝的达官贵人都非常喜欢,慈禧太后尝过后,觉得这酱肘子“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赐给“天福号”一个腰牌,并规定每天定量送到宫中,天福号酱肘子遂成为清王朝的贡品,享誉京城。

吃好东西都讲究个方法,吃天福号的肘子也不例外,薄薄的烙饼,葱白切成丝,上好的甜面酱,把肘子切成片,趁热卷着吃,肉食入口无油腻之感,让人回味长久。

吴裕泰

提起吴裕泰茶庄,北京人都知道,吴裕泰茶庄原名吴裕泰茶栈,始建于清朝光绪十三年(1887年),创办人是吴锡卿,当时是为吴氏家族茶庄进储茶叶而建。解放后,“吴裕泰”一度不振,实行公私合营后,“吴裕泰茶栈”正式更名为“吴裕泰茶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吴裕泰茶庄”的牌匾曾被当成封建糟粕连夜摘取,“吴裕泰茶庄”被“红日茶店”代替。直到1995年,吴裕泰茶庄才又正式开业,并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融入现代的管理方式和商业模式,并实现了信息化管理,2010年,吴裕泰成为上海世博特许商品生产商和零售商。

全聚德王府井店内的楹联

吴裕泰茶叶尤为有名的是其自拼茉莉花茶,自拼的几十种不同档次的茉莉花茶,不但质量上乘,而且货真价实,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在北京城及郊区享有盛誉。其特点为”香气鲜灵持久,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明亮,耐泡,素有“裕泰香”的美誉。以致上至达官显贵,下至布衣百姓,三教九流,或品茶或会友,壶里杯中都少不了吴氏茶庄的茶叶。值得一提的是茶庄旁边开设的“吴裕泰茶社”,清幽雅致,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

这些北京老字号是经过数百年商业和手工业竞争而留下的精品。它们都各自经历了艰苦奋斗的发展史而最终统领一行。其品牌也是百姓公认的质量的代名词。历经数百年变迁发展,它们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古都北京的宝贵遗产,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北京的特色名牌。它们犹如项链上的珍珠,是商脉和文脉的一个华丽载体,让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延绵不断,而它们正如历史文化延续的活化石,通过它们,人们更多地了解了这座城市,它们也成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一部分。

北京的老字号中,一提起王致和,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尤其是它的臭豆腐,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可谓是:王致和凭借着一个“臭”字名扬万里,传遍了全中国。那么,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怎样的一个由来呢?

相传康熙年间,安徽青年王致和赴京应试落第后,决定留在京城,一边继续攻读,一边学做豆腐以谋生。可是,他毕竟是个年轻的读书人,没有做生意的经验。夏季的一天,他所做的豆腐剩下不少,只好用小缸把豆腐切块腌好。但日子一长,他竟忘了这缸豆腐,等到秋凉时想起来,但腌豆腐已经变成了“臭豆腐”。王致和十分懊恼,正欲把这“臭气熏天”的豆腐扔掉时,转而一想,虽然臭了,但自己总还可以留着吃吧。于是,就忍着臭味吃了起来,然而,奇怪的是,臭豆腐闻起来虽有股臭味,吃起来却非常香。

于是,王致和便拿着自己的臭豆腐去给自己的朋友吃。好说歹说,别人才同意尝一口,没想到,所有人在捂着鼻子尝了以后,都赞不绝口,一致公认此豆腐美味可口。王致和借助这一错误,改行专门做臭豆腐,生意越做越大,而影响也越来越广。清末时,连慈禧太后也慕名前来尝一尝美味的臭豆腐,并对其大为赞赏。

从此,王致和臭豆腐身价倍增,还被列为御膳菜谱。直到今天,许多外国友人到了北京,都还点名要品尝这所谓“中国一绝”的王致和臭豆腐。

因为一次失败,王致和改变了自己的一生。

“天福号”是具有260余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是现今北京市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的前身,始创于清乾隆三年,创始人是山东掖县人刘凤翔。天福号最负盛名的是其酱肘子,曾经九城闻名,家喻户晓,肘子色呈糖色,皮贴在肉上,提拉起来不碎不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到口酥嫩。

北京人大都知道慈禧特别爱这口,这说起来还有一段掌故。

乾隆三年(1738年),山东掖县人刘凤翔带着子孙北上京城谋生,期间结识了一位山西客商,凭着自己的做酱肉的手艺,便与山西客商合伙在西单牌楼东拐角处开了一家酱肉铺,主要经营酱肘子、酱肉和酱肚。由于店堂狭小,又无名无号,大家都不是很认可,所以生意一直不景气。山西客商觉得这次投资不能给自己带来收益,便撤股了,店铺由刘家独自经营。有一天,刘凤翔到市场进原料,在旧货摊上看到一块旧匾,上书“天福号”三个颜体楷书,笔锋苍劲有力。刘凤翔认为“天福号”含有“上天赐福”之意,作为店铺字号再好不过,于是他便买下牌匾,重新上漆,把牌匾粉饰了一遍,挂于酱肉铺的门楣上。有了字号的店铺,顾客渐渐多了起来,生意日渐兴隆,天福号也在京城有了名气。

有一次,刘凤翔的后人刘抵明看守锅炤,由于白天工作了一天,身心疲惫,夜间又无人与他聊天打发漫漫长夜,便打起了瞌睡,不知不觉就睡着了。等醒来时,发现锅里肘子煮过了,无法上柜,顿时急得满头大汗,急忙把师傅叫醒,看有什么办法能够找补回来,师傅对他也是一顿埋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便往锅里加汤加料,希望明天能够上柜。就这样折腾到天亮,肘子出锅时,和原来的样子完全不一样,而且味儿也跟从前的大不相同,勉强上柜,这时刘抵明直揪心,怕那些老主顾不认,正犯嘀咕时,经常买天福号肘子的一位刑部官员前来买肘子,看到与原来有些差别的酱肘子,便当场尝了一下,吃过后连声称好,不吝赞美之词,完全出乎刘抵明的意料。此后,刘抵明便如法炮制,结果大受欢迎。

天福号

勤于专研的刘抵明认真研究,总结出一套独特的制作方法,并在选料、加工上严格把关。从此以后,酱肘子的质量越来越好,天福号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有好几位达官显贵和刑部大臣一道,成了“天福号”的老主顾,就连清宫里的慈禧太后也叫人专门来买酱肘子了。慈禧老佛爷吃后觉得天福号酱肘子又酥又嫩,不腻口不塞牙,一个劲地夸好。为了每天能尝鲜儿,慈禧便赐给天福号一块进宫的腰牌,规定每天按时按量把肘子送进宫,天福号的酱肘子遂成了清王朝的“贡品”,从此,名扬京城。

说到全聚德,就让人想起烤鸭;想起全聚德烤鸭,有人就垂涎欲滴。国内外的游客来到北京都要品尝一下全聚德烤鸭,并对其赞扬有加:“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烤鸭真遗憾。”有的游客临走之时,还要买上几只烤鸭,带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元首、政要人员也曾光临过全聚德,并不吝赞美之词地表达对全聚德烤鸭的喜爱,足见全聚德的魅力和文化内涵。

那么,对于这样一个历经百年沧桑老店,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全聚德,中华著名老字号,被称为“中华第一吃”,创建于清同治三年(1864年),创始人杨寿山,字全仁,河北省冀县杨家寨人。杨寿山刚从河北来到北京时,在前门外肉市街做生鸡生鸭买卖,深谙贩鸭之道,生意做得非常红火,再加上他过日子省吃俭用,积攒了不少银两。杨寿山每次出摊时,都会路经一家干果铺,名叫“德聚全”。这间铺子地理位置优越,招牌也醒目,本应门庭若市,生意红火,但其生意却不好,很少有人光顾。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经营状况更是不佳,近乎倒闭关张。精明的杨寿山把这一切都看在了眼里,便拿出贩卖鸡鸭这几年的积蓄,盘下了“德聚全”的店铺。

我们都知道,以前的钱庄、商店、客栈、商行等都会有自己的字号,杨寿山有了店铺之后,也想给自己的店铺起个字号,考虑半天也没有个定论,便请了一个风水先生前来商议,看看先生有没有什么高见。风水先生来到店铺中,在铺中转了两圈,对店铺的风水走向是大赞,并告诉杨寿山如果把旧字号“德聚全”倒过来,起名“全聚德”,除其先前晦气,前程将不可限量,生意必将红火。杨寿山听后非常满意,便把店铺名定为“全聚德”。后来请了一位颇有名气的秀才钱子龙,书写了“全聚德”三字,制成金字匾额挂在门楣之上。

“全聚德”闪光的金匾,一挂就是百余年,细心的朋友会有疑问,怎么匾额上的“全聚德”之“德”字少一笔横呢?

中华老字号全聚德

有人说杨寿山创店之时,为了让大家齐心协力把店铺的生意做大,故意让秀才钱子龙少写一笔,寓意大家心上不能安一把刀,要安心干活。还有人说是钱子龙笔误,杨寿山把秀才请来后,便好菜好酒款待,谁知这秀才不胜酒力,写字时精神恍惚,漏写了一笔。当然这些都是传说,无从考证,其实,“德”字在古代可以有一横,也可以没有这一横,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在唐宋元明清一些书法家的笔迹中印证这一点,北宋真宗年间铸造的货币“景德通宝”的“德”字就没有横,而明宣宗年间铸造的货币“宣德通宝”的“德”字就有横。可见,“德”字有没有一横都可以认为是正确的,全聚德为了还原匾额的原貌,所以现在我们看到的匾额“全聚德”中的“德”字少一横。

全聚德在杨寿山的精心经营下,生意蒸蒸日上,正是验了风水先生的那句话。为了让生意更加兴隆,杨寿山花重金把在宫廷做御膳挂炉烤鸭姓孙的老师傅请到全聚德,孙师傅对挂炉做了一些改进,烤出的鸭子不仅丰盈饱满、颜色鲜艳,而且皮脆肉嫩、鲜美酥香,为全聚德烤鸭赢得了“京师美馔,莫妙于鸭”的美誉。

如今的全聚德,不仅以烤鸭享誉海内外,全聚德的厨师在制作烤鸭的同时,还利用鸭的舌、脑、心、肝、胗、胰、肠、脯、翅、掌等为主料烹制的不同美味菜肴,形成了以芥茉鸭掌、火燎鸭心、烩鸭四宝、芙蓉梅花鸭舌等为代表的“全聚德全鸭席”。现在,作为中华老字号的“全聚德”不仅仅是在做生意,它还在传播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

便宜坊烤鸭店是北京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饭庄,创立于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年),距今已有近600年的历史,是中国商务部首批认定并授予牌匾的“中华老字号”。

便宜坊的“焖炉烤鸭”是北京烤鸭两大流派之一,皮酥肉嫩,口味鲜美,享誉京城。又因其烤制过程鸭子不见明火,保证烤鸭表面无杂质,又被现代人称为“绿色烤鸭”,可谓是馈赠之佳品。

很多顾客看了“便宜坊”这个名号,可能会觉得奇怪,说:“‘便宜坊’三个字让人乍一看是便宜货的意思,不好听呀!”其实,这个“便”是便利的“便”(biàn),这个名号本意是“便利人民,宜室宜家”之意。说起这个名字还是有来历的。

据说,明嘉靖三十年(1552年),兵部员外郎杨继盛在朝堂之上劾奸相严嵩,却反被严嵩诬陷。等下了朝,感觉非常郁闷:奸臣当道,却得不到应有的惩处。便在回去的路上漫无目的地走,以便化解心中的苦闷。当来到菜市口米市胡同时,忽闻一股香气扑鼻而来,见一小店,此时自己也是饥肠辘辘,便推门而入。进入店中,四下一看,店堂虽然不大,却干静优雅,宾客满堂。便找了个比较清静的桌子坐下,点了酒水、烤鸭及其他菜肴,把个烦闷与不快抛至九霄云外,大口吃肉,痛饮美酒。

杨继盛像

此时,有人认出他是杨继盛,是爱国名臣良将,便告之掌柜。掌柜听说后,非常惊喜,赶紧上前伺候,端菜斟酒,对杨继盛表达钦佩之意。杨继盛也是一个性情耿直的人,两个人聊得非常投机。攀谈的过程中,杨继盛知道这个店的名号是便宜坊,又见店家待客非常周到,于是感叹道:“此店真乃方便宜人,物超所值!”于是命人拿文房四宝来,等笔、墨、纸、砚备齐,杨继盛俯案一挥而就三个大字“便宜坊”!众人看了都拍手赞好。此后,杨继盛与众位同僚经常光顾这家店,品尝焖炉烤鸭。便宜坊也由此而名声远播。

如今的便宜坊烤鸭店,以焖炉烤鸭为招牌菜,鲁菜为基础的菜品特色,已经是集团企业。旗下老字号品牌众多,除了以焖炉烤鸭技艺独树一帜的“便宜坊烤鸭店”,还有乾隆皇帝亲赐牌匾的“都一处烧麦馆”、光绪皇帝御驾光临的“壹条龙饭庄”、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有“北京八大楼之一”称号的“正阳楼饭庄”,店铺多达36家。

如今,便宜坊正秉承“便利人民,宜室宜家”的经营理念,坚定地走在老字号餐饮品牌的传承与创新发展之路上。

砂锅居,始建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距今已有27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北京规模最大的主管砂锅菜肴的中华老字号。

砂锅居以烧、燎、白煮的手法,制作砂锅菜。以此独特方法制作的砂锅汤味浓厚,肉质白嫩,蘸上配好的调料食用,滋味绝佳,享有“名震京都三百载,味压华北白肉香”的美誉。

砂锅居最开始的时候被称为“和顺居”。据传,当时清宫廷和各王府中都用全猪祭祖制度,定亲王府把祭祖用过的肉都赏给了更夫们,更夫们把吃不完的肉拿到府外换钱。时间长了,更夫们不满足于现状,便与已退的御厨合伙,从王府里弄来一口明代大锅,开始经营砂锅煮肉,并取名“和顺居”。由于使用的是王府里的烹饪技法,和顺居煮出的肉肥美不腻,味道极佳,生意日益红火,后迁入瓦岗市,仍保留这这口直径近1.3米的大砂锅,人们习惯地称小店为“砂锅居”,日子久了,“砂锅居”便取代了“和顺居”。

砂锅居白肉堪称“京都一绝”,有清朝乾隆皇帝曾为砂锅居留下御笔的趣闻。

相传,砂锅居在创建之初,宫中有官员常到此品尝砂锅白肉,并大为赞美,乾隆帝知道后,非常感兴趣,便差人传砂锅居厨师入宫制作这“京都一绝”,乾隆帝吃后对砂锅居白肉赞美有加,于是题笔赐字:“此乃珍馐,味之一绝。”从此,砂锅居在京城出了名。嘉庆年间是砂锅居生意最为红火的时候,曾有人专门写诗赞美它,以“缸瓦市里吃白肉,日头才出已云迟”来描述当时砂锅居的生意盛况。

关于砂锅居,北京民间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砂锅居的幌子——过午不候”,意思是说,中午摘幌,半日买卖。砂锅居生意如此兴隆,为什么只经营半天呢?

其实,是因为砂锅居出售的白肉,是头天晚上宰杀一头百十斤重的京东鞭猪,拾掇干净后,连夜放在大铁锅中煮,经过一夜的蒸煮,次日清晨正好熟透,开始营业,由于其名气大,一上午就卖光了,所以只能过午不候了。这一经营习惯一直被延续,直到1937年,小日本入侵北京,日本的军官闻知砂锅居白肉风味独特,不管店里的规矩,每天中午和晚上来此吃喝,迫于日本人淫威,店主不得不改变多年的经营习惯,实行了全天经营,并且增添了晚餐。

老字号砂锅居

解放后,砂锅居得到很大发展,并增添了用小砂锅炖煮的砂锅白肉、砂锅鸡块、砂锅丸子、砂锅豆腐和什锦砂锅等砂锅菜,深受顾客的欢迎。

砂锅居用两个半世纪的经营史,诠释了老北京吃白肉的食俗文化。

同和居饭庄是一家饮食店,主营山东福山帮的菜,是北京最早经营鲁菜的中华老字号,创建于清代道光二年(1822年),店名取“同怀和悦”之意,原址在西四南大街北口,后迁至三里河月坛同和居南街。

小店创建之初,没有多大名气,生意一般,以经营家常菜为主,顾客则多是劳苦大众。直到民国初年,牟文卿接任掌柜后,请来原御膳房的高厨袁祥福,凭借其三不沾(不粘盘、不粘匙、不粘牙)等宫廷名菜,同和居才开始有了名气。

同和居

“三不沾”以独特的技法烹饪而成,蛋液加味后,入锅后搅炒四百余下才出勺,成品色橙黄、口感细腻、甜香利,有“宴会之王”之称,是名震京城的“三绝”之一(三绝:三不沾,烤馍片,草榴)。

1939年广和居停业,其大部分厨师被聘到同和居,同和居生意火红,名气越来越大。并成为旧京城著名“八大居”之首。

关于同和居的创办,据有些资料记载,创办人是清朝皇室的一位皇亲,此人当年为能在宫外有个吃喝玩乐的便利之所,便邀来几个友人,开办了同和居。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掌管财政的王爷,店主百般殷勤伺奉,命后厨精心烹制了几个拿手菜,王爷食后大加赞赏,从此小店的生意有渐渐有了名气。店主为招揽更多的生意,还常以客为友,使其有“宾至如归”的感觉,取“同怀和悦”之意,定号为“同和居”。

说过了同和居的历史,我们就该品尝一下同和居的佳肴了。

除了有名的“三不沾”,以经营山东风味菜肴遐迩闻名的同和居都有哪些招牌菜呢?海鲜有粉皮辣鱼、潘鱼、葱烧海参、氽鲫鱼青蛤蜊、烩乌鱼蛋、扒鲍鱼龙须、绣球海参等菜肴。面食有用山东麦糟作引子发面、加糖醒透后蒸成的香糟烤馒头、肉丁馒头、银丝卷,筋道还有果香味,还有颇具特色的三鲜炒面,经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其中葱烧海参曾被评为四大名菜之一,菜色泽红而光亮,质地柔滑润,葱香四溢,是高蛋白、低脂肪的上乘佳肴,烩乌鱼蛋更是高级筵席的商品,清淡爽口、甘甜柔滑、咸鲜酸辣,富含蛋白质。

其中的一个菜,还有一个有趣的典故,那就是“潘鱼”,曾与任菜、江豆腐齐名。相传清时,宣武门外北半截胡同的广和居,以擅烹鱼肴而闻名。同治、光绪年间名流潘炳年一向喜欢美食,常出入于该餐馆。有一天,潘氏突发奇想,认为“鲜”字为“鱼”、“羊”二字之合,如若用煮羊肉之汤烧鱼,其味道必将特鲜,遂将此意告知餐馆主人,令尝试以羊羹烹鱼之法。结果所烹鱼品不仅滴油不沾,鱼整汤清,而且味道醇厚,吃到嘴里清淡鲜美异常,故而将之命名曰潘鱼。同和居把这道菜引进,经过数年的发展,潘鱼的制作也越来越精美。

至此,您还能忍住口水吗?

有如此多的美味佳肴的同和居,自然受到了很多名家的追捧,一些文人墨客常到此吟诗、论画、谈古论今:鲁迅先生曾多次与朋友在此吃饭,并极力赞扬了同和居的菜肴;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也曾光顾过同和居,并留下“墨宝”,但后来不慎丢失,是同和居的一大憾事;日本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也曾光临这里品尝“贵妃鸡”等名品菜肴;澳门行政长官何厚铧来京时特地来到同和居,对同和居的菜肴和服务赞赏有加,并与同和居的厨师长及服务人员合影留念;悬于同和居门楣的“同和居”匾额,由溥杰先生亲题……可见,同和居已经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声誉。

老字号“馄饨侯”在京城家喻户晓,其馄饨名扬京城。经过数年的变革后,“馄饨侯”在经过全面翻修重新开张时,每天顾客盈门,不仅北京人,就连外地人闻讯后也都纷纷赶来。虽说店铺的经营面积多达300多平米,但还是出现了排长队等座的现象,一时成为京城的一大景。

想吃馄饨,偌大一个京城哪里没有?为何宁愿排队等候,也要吃上“馄饨侯”的馄饨呢?显然,人们就是冲着“馄饨侯”的名声而来的,其他的馄饨没有这个味儿。

“馄饨侯”的馄饨为什么让大家这么着迷?

主要是因为其做的馄饨比较讲究,一碗馄饨,十个皮为一两包一两馅,加在一起为二两,基本上不差分毫,而且馄饨均为手工现场制作,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厨师做馄饨麻利的手法,平均一分钟能推一百多个馄饨(做馄饨也叫推馄饨)。再就是其馄饨本身的特点:其一,是皮薄,有薄如纸之说,透过它能看到报纸上面的字;其二,是馅细,指的是做馅用的菜和肉是严格按照一定的比例搭配,多少菜,多少肉,是非常有讲究的,肉讲究用猪的前臀尖,七分瘦三分肥,打出的馅特别均匀;其三,是汤好,“馄饨侯”的汤堪称一绝,是花六个小时用猪的大棒骨熬制而成的,味道浓厚而不油腻,由于棒骨汤含有钙质,所以许多老人都特别喜欢这口;其四,是佐料全,有紫菜、香菜、冬菜、虾皮、蛋皮儿等,其中冬菜是不可或缺的佐料,据说,“馄饨侯”为了淘换冬菜,东奔西跑去寻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在河北的清县才找到了生产厂家。

如此美味的馄饨,真得要品尝一下啊!走进“馄饨侯”的店门,你会马上感到一种老字号的氛围。“馄饨侯”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名噪京城,当时的老店在王府井八面槽,距离吉祥戏院和北京人艺较近,一些著名演员演出后,经常光顾“馄饨侯”。

馄饨侯的馄饨

很多人会问,为什么叫“馄饨侯”呢?说“馄饨侯”的名称来历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些“馄饨”的相关知识。据一些资料记载,馄饨早在汉代就有,是北京现在比较常见的小吃,每天早晨的早点摊上,都有馄饨出售,广东人叫它“云吞”,四川人叫它“龙抄手”。馄饨有南派北派之分,南派的馄饨呈元宝样式,北方人做的馄饨为为手推式,所以北方人说做馄饨为“推馄饨”。

老北京卖馄饨多数用特制的挑儿,走街串巷,碰到想吃的,便给人来一碗。20世纪40年代以后,卖馄饨的人便开始摆馄饨摊儿,一个约2米长的两轮车,一头放火炉和汤锅,另一头放着放杂物的板。到了世纪50年代初,在王府井附近出现了六七家摆馄饨摊的,公私合营后,由当时的7个摊儿凑到了一块儿,成立了一个合作组,组长叫侯庭杰,他的摊儿在东华门大街,挨着戏园子,生意红火,1959年,这7个馄饨摊儿的摊主觉得老到外头摆摊并非长久经营之道,决定合伙开了一个店铺。有了店铺就得起个字号,由于侯庭杰是组长,便合计叫“馄饨侯”,于是,申请注册,并制作了匾额。

如今的老字号“馄饨侯”在馄饨的做法上有了重大的变化,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化、标准化的方法做了全面革新,相信会有越来越的人喜欢上这种美味佳肴的。

元长厚茶庄是百年高寿的老字号,创始于1912年,在河北察哈尔特区,原名叫永生元茶庄,经营方式以自拼自卖为主,创始人叫孙焕文。

孙焕文不仅精通制茶技术,而且善于经营管理,并注重服务和茶叶质量,使茶庄在察哈尔有了名气,深受大家喜欢。1930年茶庄由察哈尔迁入北京宣武门内大街。迁来北京后,孙焕文扩大了经营规模,仍旧采用自采、自制、自销的经营方式。为使茶庄生意兴旺,便引喻了“一元复始、源远流长、庄底雄厚”的含义,将“永生元茶庄”改名为“元长厚茶庄”,并请当时著名的书法家题写牌匾。由于“元长厚茶庄”五个字苍劲有力,里圆外方,招来了不少文人墨客来茶庄品茶评字,这一现象为茶庄招揽了不少生意。

当时的老北京城中有众多的茶庄,比如坐落在鼓楼前的吴肇祥茶庄,据说深受当时的太监们喜爱,买卖红极一时,享誉北京四九城。还有福集来茶庄,经过几十年的风雨历程,牌匾依然金光闪闪,久胜不衰。还有以求“买卖兴隆,国泰民安”的隆泰茶庄,位居西四牌楼……在有如此众多的茶庄的京城,为了能让元长厚站住脚,孙焕文潜心研究制茶技术,常常听取顾客的意见,以备提高茶品,还常常派伙计到其他茶庄购买样品,回来后细心品评研究,进而了解北京人喝茶的习惯。最后孙焕文博采福建花茶香味浓、安徽茶鲜美甘醇之长,对原茶实施监制、监测、监报三级管理制度,将上好的原茶经过筛选,按档次精心拼配,制出具有本店特色的品味正、外形好、清新甘醇、香气鲜浓的小叶茶,得到了京城人的青睐,很快创出了名声。1956年公私合营后,宣内大街的吴鼎和、吴恒端、吴新长三家茶庄被合到“元长厚”。

1983年,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元长厚”得到重生,恢复了“元长厚”的字号,并请十分爱茶的著名书法家萧劳先生题写牌匾,至此,老字号又重新恢复了它应有的光彩。1987年成立北京元长厚茶叶公司,下属有有六家老字号茶庄,有西四隆泰茶庄、新街口宏兴茱庄、西外益新茶庄、白塔寺福聚来茶庄、地安门吴肇祥茶庄、西单元长厚茶庄。1993年,“元长厚茶庄”被命名为“中华老字号”,并授予证书。同年成立茶叶加工产,实现了“元长厚茶庄”的一次创新。

进入到了新世纪后,“元长厚”依然保持着自采、自制、自销的特色经营方式,以其优良的品质,深受消费者的青睐。喜欢茶叶的朋友可以品尝一下“茉莉白龙珠”,此茶外形圆润,毫绒明显,香气醇厚,汤色清澈明亮,是上好的茶叶饮品。

元长厚茶庄题字

老北京人都说,酱牛肉要“月盛斋”的。月盛斋的酱羊肉颇具特点,有“闻之酱香扑鼻,食之醇香爽口,肥而不腻,瘦而不柴,不膻不腥,入口留香”一说。

月盛斋,全名叫月盛斋马家老铺,位于前门大街路西,是一家专门经营酱牛羊肉的老字号,由马庆瑞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创办,距今已有230多年的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马庆瑞居住在广安门内牛街,清乾隆二十八年,他经人介绍到去礼部当临时差役,为皇家举办祭典时看管供桌。每次活动之后,他都能分到供品“祭羊”,自己吃不完,便到街上变卖成银两,收入不比看管供桌的收入低,最后干脆辞去差使,收购祭祀用过的羊来卖。祭祀活动不是每天都有,不能全靠卖祭祀的羊肉过活,于是他便在繁华的商业区前门外荷包巷子摆摊做起酱羊肉买卖来。马庆瑞在做差役时,闲暇之时常到御膳房去帮忙,曾学到制作酱羊肉的手艺,制作出的酱羊肉味道非常好,人们纷纷争相品尝,其生意便日渐兴旺。

几年下来,马庆瑞有了些许积蓄,觉得摆摊不是长久之计,为图更好的发展,乾隆四十年,他从一个姓金的满族人手里租赁了三个位于前门里户部衙门旁边的门面房,取“月月兴盛”之意,定店名为“月盛斋”,择吉日开张,依旧客满盈门。到了嘉庆年间,马庆瑞的后人在工艺上做了进一步详细的要求,而且还增加了一些酱肉的品种,后来在太医的帮助下,对制作酱羊肉的调料配方进行了改进。主料有丁香、砂仁、肉豆蔻、桂皮等,辅料用酱和盐等来调味。用此配方制出的酱羊肉,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有补中益气,安心止惊,开胃健力,温脾胃的作用,由此月盛斋的生意更加兴隆,得到清朝宫廷和王公贵族的青睐。

相传,清朝末年,慈禧太后专门爱吃月盛斋的酱牛羊肉,为了月盛斋能方便及时地把这一美味送进宫中,特意发给月盛斋四块腰牌。后来,慈禧太后退居颐和园,每晚的夜膳,都少不了月盛斋酱肉。关于此事,还有一个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据说,有一年腊月,月盛斋掌柜在后山抽烟时引发山火,按律应判死罪,由于慈禧太后不舍这美味的酱羊肉,便免了掌柜的死罪。酱羊肉在这一刻,成了护身符。当然这只是传说,但足见月盛斋的酱羊肉的美味不一般。

再就是晚清名流秀才王恩熙,是当时比较有名的书法家,在月盛斋用过羊肉后,曾为月盛斋写过横幅,至今月盛斋还保留有这块匾额,内容为:“本斋开自乾隆年间,世传专做五香酱羊肉、夏令烧羊肉,均称纯香适口,与众不同。前清御用上等礼品,外省行匣,各界主顾无不赞美,天下驰名。只此一家,诸君赐顾,详请认明马家字号,庶不致误。”这是月盛斋辉煌历史的见证。

月盛斋老店

1937年,日本入侵北京,月盛斋的生意勉强维持,直到解放后,才得以恢复发展。1950年搬迁至现在的地址。经过多年的发展,月盛斋的酱牛羊肉走已进了千家万户。

烤肉原是古老的北方游牧民族的传统吃食,做法是用猎刀切肉,再把肉用马粪烤熟。由于难登大雅之堂,遂被人称作“帐篷食品”。后来烤肉的方法经过了改良,烤肉不仅外形美观,而且味道极佳,曾在宫廷中被视为美味,为一些王公贵族所食用。

时下,说到烤肉,可能很多人都会想到韩国烤肉,但在北京有名的还要说到“南宛北季”中的“南宛”——烤肉宛,创建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北京经营烤肉最早的字号,现位于西城区宣武门内大街。

烤肉宛的创始人是一位姓宛的人,最初,他在宣武门一带用手推车卖牛羊肉。后来,宛家的第二代在车上安置了烤肉炙子,卖起了烤牛肉。直到其第三代才购置了铺面,从此座店经营,专营烤牛肉和牛、羊肉包子。由于烤肉宛位于京城著名的商业繁华之地,客人自然较多,这些食客吃烤肉时,皆围炉而立,尽享烤肉美味,尤其是在寒冬腊月,客人们围着炉子,吃得大汗淋漓,别有一番风味。

烤肉宛的烤牛肉颇具特点,选料细,制作精,鲜嫩似豆腐,受到了许多文人雅士和社会名流的垂青。烤肉宛第一块匾额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堂兄溥儒所书。张大千、马连良等艺术大师均为这里的常客。

其中最为感人的要数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

上世纪40年代末的一天,齐白石先生在一位朋友的再三邀请之下,来到烤肉宛品尝烤肉,由于烤肉风味独特,齐白石先生赞不绝口。烤肉的宛师傅见到齐白石先生后,便趁机请先生为烤肉宛题字,齐白石先生随即答应,写了一个钟鼎“烤”字,并缀了一行小字:“钟鼎本无此烤字。此是齐璜(白石老人名)杜撰。”送给了烤肉宛。后来,此“烤”字被装裱之后挂于烤肉宛店堂里。

1946年,齐白石先生再次受邀为烤肉宛题字,已是86岁高寿的齐白石先生赠送题有“步寒松柏同精健,知是无生热血多”的画作《梅花图》给烤肉宛。后来,齐白石先生在其88岁大寿之日,又画寿桃送烤肉宛,画中题字:“仁者多寿。”可见,齐白石先生与烤肉宛之情深。

烤牛肉

历经三百年,烤肉宛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其烤肉间里紫铜打制的烤炉颇为瞩目,是天桥的老艺人打制。炉上的烤炙子系康熙年间的老古董,相传有三百年的历史,称得上是烤肉苑的镇店之宝。2006年,烤肉宛的烤牛肉制作技艺被认定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同年被国家商务部重新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天源酱园是百年老字号,创办于清代同治八年(1869年),距今已有140多年的经营历史,坐落在西单十字路口东南角,创始人是刘湛轩。

刘湛轩是当时京城著名“四大当铺”之一,俗称“当刘”,原籍为京西八里庄人。当年他用二百两白银买下一家即将倒闭的油盐店,开办了天源酱园,并请酱菜师傅引进清宫御膳房的技术,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尤以生产甜面酱和各种甜酱菜闻名。

天源酱菜的做工精细,用料考究,“甜、鲜、脆、嫩”是其一大特点,成品甜咸适度,味道鲜美,很受京城百姓的喜爱,亦受南方人的青睐,故有“南菜”之称。一百多年来,天源酱菜在保持优良传统基础上,又逐步吸收南方酱菜特长,形成独特的生产方式和经营品种,一些名人,如周建人、赵朴初、董寿平等都为其题过金字牌匾。

关于天源酱菜,有一个故事,据说有一次慈禧太后在用膳时,吃到“天源”的桂花糖熟芥时大加赞赏。这一消息很快传到酱园店老板那儿,他立即吩咐人把堂内盛放糖熟芥的瓷坛,以红漆木架装饰,并标明“上用糖熟芥”字样,一时间,天源酱园在京城名声大振,不少豪门官员和富绅慕名而来,成为座上宾。精明的老板又借机求当朝翰林陆润庠题写了“天源号京酱园”金字牌匾。清末时,又请状元王垿为天源酱园题写了一首诗:“天高地厚千年业,源远流长万载基,酱佐盐梅调鼎鼐,园临长安胜蓬莱。”这首藏头诗高悬于店堂,天源酱园更驰名京城内外。

天源酱园享誉京城内外,经久不衰,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保持了“鲜甜脆嫩,酱香味浓”的传统风味,另一个就是原料质量讲究,天源酱园的历代经营者,在选料加工上坚持“真工实料严格考究”。做酱菜的原料都是专门种植,而规格质量都有严格的要求。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决定进一步恢复、发展特味食品的生产,除优先供应原料外,还翻建了天源酱园,并投资在南苑建立新工厂。天源的酱菜不仅深受百姓欢迎,而且也受到许多名人的喜爱。

经历百年沧桑的天源,从一个小作坊,成为一个在全国颇有影响的“中华老字号”企业,酱菜还源源不断地销往日本、泰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

桂馨斋酱园是闻名的百年老字号,始建于清朝乾隆元年(1736年),迄今已有270年的历史,原址在宣武区骡马市大街铁门胡同南口,所以很多人都习惯称其为“铁门酱园”,而淡忘了桂馨斋,现在的地址在北京市西城区南横西街。因制作经营南方风味酱腌菜,人称“南酱园”,与六必居、天源酱园齐名。

关于桂馨斋的创始人,据说是南方来京城谋生的一对夫妇,这也是决定桂馨斋酱园南方风味的一个因素。起初他们只是摆摊经营自制小菜,有了一定的积蓄之后,便在铁门胡同租赁门面,采取前店后场的模式,并招收徒工,专门制作和经营各种酱菜。店面虽然不大,但收拾得非常干净,生意也还不错。

后来,夫妇二人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回南方,便把酱园转给了曾是“桂馨斋”门徒的沈氏,沈氏做学徒时就聪明好学,不仅学得了一手制作酱菜的手艺,还学习了一些经营之道。沈氏接管桂馨斋后,就在铁门慈康寺附近增设一加工作坊,制作多种南味酱菜,尤以制作冬菜、梅干菜和佛手疙瘩见长,被誉为“冬菜老店”。

因桂馨斋的产品酱香味浓,吸引了不少京城内外的顾客,生意逐渐兴旺发达起来。光绪三十四年,桂馨斋达到了鼎盛时期,先后开设了南桂馨斋、桂馨栈、桂馨东记3个分号,另外还有一座加工厂,人数达百人之多。

桂馨斋的酱菜不仅受百姓的青睐,而且得到宫廷的重视,曾被钦赐腰牌一个、白底红穗帽子一顶、黑色马褂一件,凭此进入皇宫送菜。到了光绪年间,也倍受慈禧老佛爷的喜爱,几乎每餐必食用,还特别赐予桂馨斋六品顶戴,并令送菜的人送菜时必须穿着朝服。相传,民国时期,那套慈禧赐的六品顶戴还珍藏在掌柜的卧室里,成为与同行竞争时向顾客炫耀的一件利器。

1937年至1949年北平解放,由于连年战乱,桂馨斋濒临破产,门店人员不足二十人。新中国成立后,桂馨斋才获得了新生,得到国家政府的支持,1956年公私合营,以桂馨斋为首,与兰馨斋、瑞馨斋等多家小酱园合并为北京市宣武酱菜厂,规模不断扩大。到九十年代初,桂馨斋乘着改革的春风,又一次达到了鼎盛时期,并重新恢复了老字号。

东来顺是北京饮食业中享有盛誉的一个中华老字号,始建于1903年,创始人叫丁德山,字子清,回族,河北沧州人。

早年丁德山在北京出苦力谋生,路经东安市场。东安市场的前身是皇家的马场,清朝时,上朝的大臣来到到东华门马石前,文官要下轿,武官要下马,武官的马便存放在这个马场。这个地方逐渐地就发展成了一个比较繁华的交易市场,人来车往,热闹非凡。丁德山觉得这个地方是个风水宝地,便用多年的积蓄,在东安市场里摆摊出售羊肉杂面和荞麦面切糕,后来又增添了贴饼子和粥。由于生意日渐兴隆,丁德山便利铺挂牌,取“来自京东,一切顺利”的意思,正式挂起“东来顺粥摊”的招牌。

粥铺规模虽然不是很大,只是一间小木棚,但在丁德山的苦心经营下,生意蒸蒸日上。然而不幸的是,1912年,东安市场失火,粥铺在火灾中被毁。这场灾难并没有使丁德山灰心,市场重建以后,他又筹措资金,在粥铺原地址建了三间瓦房,改招牌为“东来顺羊肉馆”,重新开业,主要经营爆、烤、涮羊肉。

涮羊肉,亦称羊肉火锅,相传已有数百年历史,为宫廷菜肴,明代《宋氏养生部》和清代《清稗类钞》均有相关记载。

丁德山重新兴业之后,勤俭节约,诚实守信,货真价实。并且在涮羊肉经营上细心琢磨,发现涮羊肉要好,必须具备几个条件,第一就是在选料肉上要精,经过不断观察,丁德山选定了内蒙古的大尾巴绵羊。第二就是刀工细,当时,京城中在刀工方面最有名气是正阳楼的一位切肉师傅,切出的肉片薄如纸、齐如线、美如花,放在盘中呈半透明,隐约可见盘上花纹,丁德山不惜重金,把这位师傅从正阳楼挖过来,帮工传艺,使东来顺的肉片成为京城一绝。第三是调料绝,在这方面丁德山也没少下工夫,逐渐地形成了东来顺涮肉独特的风味。第四就是涮肉用的食具要讲究,东来顺涮羊肉用特制的铜火锅,碗和盘子均是青花瓷,十分精美。可以说在东来顺吃涮羊肉是一种享受,一些达官贵人、文人墨客经常出入东来顺,品尝涮羊肉的特色风味。从此,东来顺一发不可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盖了能容纳几百人的小楼,经营品种也不断增加,形成了集爆、烤、炒、涮于一体的系列菜肴,后更名为东来顺饭庄。

中华老字号东来顺饭庄

近百年来,东来顺在秉承传统的同时,博采众长,精益求精,创造了独特的色、香、味、形、器的和谐统一,展现了中华美食文化中“盛情”、“典雅”、“精美”、“奇异”、“华贵”的独特风味和民族风情,国家的众多政府要员和外交官员,都曾对东来顺的美味佳肴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创办人叫郭玉生,始建于前门外观音寺,时称“稻香村南货店程南店”,主要生产南味食品,属京城第一家,而且颇具特色,前店后厂,有被称为“连体店”。1926年曾被迫关张,1984年复业,复业后的“稻香村”继承了南味食品的传统工艺,坚持“诚信为本、顾客为先”的服务理念,“以发展传统的民族食品工业,为社会创造价值”为企业历史使命,在北京迅速发展,至今,已经拥有22个直营店和24个加盟店、一个食品配送中心及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高科技工业园的加工厂。

而且稻香村经营的产种类也不再单一,不仅有精细考究的各式糕点,还有新鲜而且香气扑鼻的熟肉及豆制品制成全素宫廷菜、干果之类,稻香村营业部每天门庭若市。

在上世纪20年代左右,除了北京的稻香村,天津也出现了带有“稻香村”字样的糕点店,例如明记稻香村、何记稻香村,石家庄和保定也有了石家庄稻香村、保定稻香村,可以说这些店铺对北京稻香村的生意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那么为什么大家都喜欢用“稻香村”字样呢?也许背后有经济利益的牵扯,这个我们暂且不论,但其中可见“稻香村”之名的惹人喜爱。这里我们就说一下“稻香村”的名称来历。

关于“稻香村”的由来,有一个具有神话色彩的传说。据说,在江苏、浙江有一个小店,经营熟食生意,生意清淡,勉强糊口。突然一天晚上,店里来了一位讨饭的瘸腿汉子,老板心善,见此人残疾,觉得非常可怜,就送了些东西给他吃,并在店内一个角落里铺上稻草,留其住宿。第二天清早,瘸腿汉子却不辞而别,老板便把他睡过的稻草拿去烧火煮肉,谁知煮出的肉竟然香味扑鼻。于是老板便大肆宣扬,说瘸腿汉子不是凡人,而是“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下凡,逐将店名改为“稻香村”。从此,他的生意逐渐兴旺,其字号“稻香村”也被人争相使用。郭玉生知道此事后,1895年,便带着几个熟知南味食品制作工艺的伙计北上京城,开创了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店名就叫“稻香村”。

上面这个传说故事流传得最广。其实,除了以上这种说法外,还有另外其他的说法。有说,“稻香村”之名取自曹雪芹的《红楼梦》中大观园的稻香村。也有说“稻香村”之名缘于“一畦春韭熟,十里稻花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新城粳稻,五里闻香”等诗词。还有人说稻香村之名来自徐珂的《清稗类钞》,因为书中有云:“稻香村所鬻,为糕饵及蜜饯花果盐渍园蔬食物,盛于苏。”……关于稻香村的名字来历,至今未达成统一说法。不管到底哪种说法是真的,仅从这些诗词就可以看出,用“稻香”二字做糕点铺的字号,的确美妙,形色味兼具,这也难怪有那么多的人喜欢用“稻香村”之名了。

稻香村糕点

“柳泉居”属中华老字号,曾是京城有名的黄酒馆,始建于明代隆庆年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由山东人出资开办,店铺前边是三间门脸的店堂,柳泉居金字招牌后边有一个宽阔的院子。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柳泉居已经成为经营北京风味菜肴的特色饭庄,京味菜的鲜、嫩、酥、脆堪称一绝,有不少社会名流常常光顾,其中文学家老舍先生的夫人曾为柳泉居店题写牌匾,使这一老字号文化底蕴更加深厚。

“柳泉居”与“三合居”、“仙露居”曾并称“京都三居”,三合居始于清光绪年间,位于东华门,初因由三人合伙集资开办,故名“三合居”。仙露居也始于清光绪年间,坐落在崇文门外茶食胡同路北,因其酒被喻为“仙人”洒下的露水酿制而成,取名“仙露居”。那么柳泉居名字又是怎么来的呢?据史料记载:“……柳泉居者,酒馆而兼存放。盖起于清初,数百年矣。资本厚而信誉坚……”说的是柳泉居的庭院内有一棵硕大的柳树,树下有一口井,店家主人用甜洌的泉水酿制黄酒,味道醇厚,芳香宜人,黄酒馆蜚誉京都,柳泉居因此而得名。

关于其名称由来,还有一个说法,即据传“柳泉居”三字是明朝奸相严嵩的落魄之作。明世宗的宠臣严嵩,由于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权纳贿,肆行贪污,晚年被抄家,虽留得了性命,但却流落街头,端着银饭碗乞讨。有一次路经柳泉居时,闻得酒香,便上门讨要酒吃,掌柜见其端着的银饭碗,知道此人是人见人恨的严嵩,本不想接济他,但知道其写得一手好字,便取来笔墨纸砚,说道:给你吃酒可以,我有一个条件,你必须为本店题几个字。严嵩那禁得住这酒香的诱惑,别说写字,就是提出更苛刻的条件或许他都会答应,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提笔写下了“柳泉居”三个大字。

严嵩像

到了上世纪30年代前后,由于政局动荡,内战频仍,经济萧条,北京的黄酒业由盛而衰,至消失的边缘。最后“三居”只剩下了柳泉居“一居”。时光进入21世纪,古老的柳泉居不断改革创新,探索研究北京风味菜肴理念和实践,赋予这古老风味以崭新的内容,深受顾客的青睐。

提起中药,就会让人想到同仁堂。同仁堂创办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历经数代、载誉300余年。自雍正元年起,开始向清皇宫御药房供给药材,历经八代皇帝,长达188年,如今已经发展成为跨国经营的大型国有企业——同仁堂集团公司,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乐显扬,号尊育,祖籍浙江宁波府慈溪县,今江北区慈城镇。乐显扬祖辈就开始行医,明永乐年间,他的曾祖父举家迁到北京,手摇串铃,奔走在大街小巷,行医卖药,在当时被称为“铃医”,到乐显扬已经是乐家第四代传人。清朝初期,乐显扬出任清皇宫太医院的吏目,期间收集了大量的民间验方、祖传秘方及宫廷秘方。康熙八年,乐显扬辞官回家,在西打磨厂筹备创建了一个药室,由于他认为“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喜其公而雅,需志之”,便为药室取名为“同仁堂”。

同仁堂商标

1702年,乐显扬的第三子乐凤鸣将药铺迁至前门大栅栏路南。乐凤鸣恪守祖训,持续祖业,在宫廷秘方、民间验方、祖传配方基础之上,总结制药经验,写成《乐世代祖传丸散膏丹下料配方》一书,并提出训条:“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使得同仁堂名声大振。1723年,皇帝钦定同仁堂供奉清宫御药房用药,独办官药。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同仁堂药店被毁,损失巨大,经营状况艰难。

随着解放战争的一个个捷报,新中国成立前夕,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接任同仁堂经理。1949年,同仁堂获得新生,重新装修店面。1954年,乐氏第十三代传人乐松生带头申请公私合营,并成为同仁堂合营后的首任经理。1957年,同仁堂有一创举,开设中药提炼厂,实行中药西制。

1989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局将全国第一个驰名商标授予同仁堂,同年,“同仁堂”商标申请马德里国际注册的商标。

同仁堂以“弘扬中华医药文化,领导‘绿色医药’潮流,提高人类生命与生活质量。”为自己的使命,1991年,同仁堂制药厂荣升为国家一级企业,次年七月,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组建成立。

而今,同仁堂已经是规范化制度的责任有限公司,拥有现代制药业、零售商业和医疗服务三大板块,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零售门店800余家,海外合资公司(门店)28家。

北京人买药,就认同仁堂,外地人到北京旅游观光,也喜欢到同仁堂看看这百年老店。同仁堂作为中华老字号,似一个中药文化博物馆,她带给人们的不只是一种产品,而是一种文化——重义、爱人、厚生的文化。

说起北京的老字号,每个人都能举出很多名号,有的甚至还能详解一些老字号的故事,让听者啧啧称赞。这些老字号大都是几十年前乃至百年前出现的,如果按照创建时间先后顺序来算的话,在北京城中,最古老的当属位于菜市口的“鹤年堂”了,可以说是真正的老北京了,距今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比故宫还要早10余年,比地坛要早120余年。在民间素有“丸散膏丹同仁堂,汤剂饮片鹤年堂”的美誉。1999年,被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鹤年堂成立于永乐三年(1405年),地址在现西城区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与牛街相邻,与丞相胡同相对,由著名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创建。

鹤年堂

丁鹤年出身医药世家,深得中医药之精髓,养生之真谛。当时,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再加上瘟疫肆虐,疾病横行,百姓生活更是困苦不堪。丁鹤年便立下了一个志向,即成为一名好医者,不再让百姓受疾病的折磨。在行医的过程中,他还积累了许多民间验方,并收集了许多民间中草药。而且,在行医治病的同时,他还与一些名人隐士谈诗论道,切磋易理,探讨养生之法。他以自己的医疗实践经验对中医学核心理论——阴阳学说进行分析研究,并逐步有了自己的一些独到的见解和认识。等天下安定之后,1405年,七十岁高龄的丁鹤年便开始实现自己当年的大志,在牛街附近的菜市口创办药铺,取汉族民俗“松鹤延年”之意,以自己的名字为药铺起名为鹤年堂。

鹤年堂立店以后,以其丰富的养生理论和方法充分发挥了中医药的作用,效果显著,深受历朝历代皇亲国戚、名人嘉士及庶民百姓的推崇。其中有名的,就是抗倭英雄戚继光,为称赞鹤年堂药材品质之精良、药方之经典,写下“撷披赤箭青芝品”“制式灵枢玉版篇”。还曾亲笔书写体现鹤年堂养生理念精髓的两个牌匾“调元气”和“养太和”。这两个牌匾中间悬挂的是“鹤年堂”匾额,相传,此匾的三个大字“鹤年堂”是明朝首辅、权倾朝野的严嵩亲笔手书。经过多年的发展,鹤年堂的养生理论和方法更加丰富和完善,逐渐形成了食养、药膳、动调、中医诊疗于一体的中医药养生大家。2005年年底,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宣布鹤年堂“京城养生老字号,历史悠久第一家”,并颁发了匾额和证书。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鹤年堂,有着许多的历史典故和传说。其中有一个是关于血馒头的故事,说起这个故事就不得不说一下鹤年堂所处的位置——菜市口。菜市口早在唐朝就是个闹市区,到了明清,更是热闹,商铺茶楼林立,终日行人不断。而且好多名人都与其沾点边,严嵩、杨椒山宅邸都在附近;曾国藩、左宗棠、刘光第、蔡元培等曾住在原菜市口胡同;李大钊曾在胡同内创办《晨钟报》。谭嗣同、鲁迅、康有为等故居都在附近,与鹤年堂近在咫尺。鹤年堂就处在这个文人、政坛名流汇集的闹市区的中心地段,招牌非常醒目,据载,一度被作为方位物,有“看见鹤年堂就算进了北京城”之说。

有人问了,这和血馒头、鹤年堂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将闹市作为法场历史悠久,那么如此热闹的菜市口也不例外。据说,官府在杀人的前日,会派人告知鹤年堂,让鹤年堂明日不得营业,备足酒菜,并告诫其切勿外传。到了第二天,监斩官、刽子手便先在鹤年堂里大吃大喝,待酒足饭饱后,才放置监斩台。到了午时三刻,监斩官只朱笔一圈,犯人便人头落地。此时,有的刽子手便用一个大馒头塞入死者的脖腔,其实这是一些犯人的家属的迷信做法,以防死者人头落地之时鲜血溅出,而阴魂不散,便在事前买通刽子手帮忙这么做的。刽子手一般行刑之后,会向鹤年堂要点安神药,而围观的群众常常是拥到法场中间,争抢绑犯人的绳子,据说拴牛拴马不会惊;有的则抢监斩官的朱笔,说此笔有驱魔避邪的作用;还有的抠取死者口中染着鲜血的馒头,认为对治疗痨病有奇效。我们都读过大家鲁迅的《药》,里面就有类似的场景,相传鲁迅创作这篇时吸收了这个典故。

可以说,名人和历史典故演绎了鹤年堂六百年的历史传奇,在这数百年的历史长河中,鹤年堂在几代继承人的带领下,对中华传统医药进行了孜孜不倦的追求,传承中医,发展出了独特的养生理论以及治病处方,使鹤年堂以医术精湛、药力独到、养生有方而声名远播,成为历代名家救死扶伤的殿堂。

说起张一元茶庄,老北京人有一句顺口溜,说:吃点心找“正明斋”,买茶叶认“张一元”。可见百姓对张一元茶庄的认可。现在,张一元茶庄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北京张一元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仍然深受百姓的喜爱。

张一元是北京著名的老字号,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创始人张昌翼,字文卿,原籍安徽省歙县定潭村。起初,店铺开在花市,起名“张玉元”,1906年在前门大栅栏观音寺开设的第二家店,才取名“张一元”,店名取自“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意,寓意开业大吉,不断地发展创新。1908年在前门大栅栏街开设了第三家店,同样取名“张一元”,称“张一元文记”茶庄。

开了茶庄后,为了使买卖永远兴旺发达,不会衰落,张昌翼在福建开办茶场,并亲自熏制。他根据京城及北方人的口味,进行窨制、拼配,逐渐形成了具有汤清、味浓、入口芳香、回味无穷特色的茉莉花茶,而且,张一元茶庄茶叶品种齐全、质优而价廉,对待顾客态度和气,这些都深得老百姓认可。自然,茶庄的生意是非常红火,直到张昌翼去世,虽然委托给外人代管经营,但经营状况也毫不逊色。

然而,1937年七七事变后,北京沦陷,各行各业都开始凋敝,张一元茶庄的营业便开始萧条下来,尤其是1947年的一场大火,让茶庄损失惨重。为了生计,店员便到街上去摆摊经营,直到解放后,1952年,观音寺张一元茶庄与大栅栏的张一元文记茶庄合并,才得以继续发扬老字号的优良经营传统,并在保证茶叶质量情况下,对茶叶品种进行了更新、改造、调整、增加,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1992年,以张一元茶庄为主成立了北京市张一元茶叶公司,公司成立后,不断创新经营,把握市场,并逐渐掌握消费结构的发展方向,多方努力,使茶庄的传统风格的品种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弘扬了张一元老字号传统。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收获更多的茶文化知识,2006年,公司建立了具有传统特色的书茶馆——张一元天桥茶馆,其内部装饰古香古色,散发着传统文化气息,让人们在品茶的同时,不仅能学到茶文化的知识,还能欣赏到相声、评书、戏曲等老天桥民俗文艺演出。

至今,茶庄还有“金般品质,百年承诺”、“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老店的遗风,张一元仍然不断的努力,让中国的茶文化发扬光大,与中国的茶人一起,做有品质的茶,有文化内涵的茶,让中国茶的香味飘满世界。

张一元茶庄

老北京人有句口头禅:头顶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八大祥,腰缠四大恒。这里说的“脚踩内联升”,是说脚穿内联升的鞋子是对身份的象征。北京曾有句老话“爷不爷,先看鞋”,有双好鞋脸上才有面子,那么北京的好鞋在哪里呢?当然是内联升了。

内联升的鞋不只是一件衣饰那么简单,已经是奢侈品了。这与其创业初期的客户定位不能说没有关系。内联升始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年),创始人赵廷,天津武清县人。他在一家鞋作坊里学得了手工制鞋的技术,并积累了一定的管理经验,在一位大将军的入股下,在东江米巷(今东交民巷)开办鞋店,起名内联升。当时,专门为官员们做鞋子的店铺非常少,赵廷便把客户群定位在了皇亲国戚、朝廷文武百官,为他们制作朝靴,可以说内联升走在了奢侈品行业的前沿。而且其名字也有很好的寓意,“内”指大内即宫廷,“联升”寓意顾客穿上内联升制作的朝靴,可以在朝廷官运亨通,连升三级。

内联升不仅定位精准,其制作也非常精细,内联升制作的朝靴鞋底厚达32层,每平方寸用麻绳纳八十余针,针码分布均匀美观。还有其服务比较细致,凡是来过店内买鞋的文武官员,内联升都把这些官员靴鞋尺码、式样等逐一记载在档,如果顾客再次买鞋,只要派人告知,便可根据档案按照要求很快做好送去,这些记载都在《履中备载》中。还有其用料比较讲究,所以内联升的朝靴深受这些文武百官的喜爱。

内联升鞋店

内联升制作的朝靴以其独特的经营理念,加上店名的吉祥寓意,声誉日渐显赫,其生意也是蒸蒸日上,在东江米巷一待就是47年。然而,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东江米巷被焚,内联升在这次战火中也被毁掉。赵廷为了恢复内联升,四处筹钱,后又在奶子府重新开业。但是不到两年,袁世凯在北京发生兵变,内联升在兵乱中被洗劫一空,赵廷遭到了沉重的打击,不久便去世,其子赵云书继承家业,把内联升搬到了廊坊。此时的内联升身处困境,便把朝靴的制作技艺延伸到普通布鞋中,从专为达官贵人服务变为面向社会大众,但是仍然采用传统的技艺,保留有传统的特色。1956年公私合营时,内联升才又迁址到大栅栏街。

现在的内联升,已经是股份制公司,总店坐落在繁华的前门大栅栏商业街34号,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手工制作布鞋的生产企业,销售形式零售兼批发,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布鞋第一家”称号,2007年被北京市政府列入重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千层底布鞋制作工艺继承了传统民间的工艺,精选纯棉、纯麻等天然材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不仅工艺要求高,而且制作工序也多,纳底的花样多,绱鞋的绱法及样式多。其自产鞋的花色也是多种多样,适合各种人群,深受百姓的青睐。虽然服务于百姓,内联升任然坚持“以诚相待、童叟无欺”的经营理念。

三联书店,全名是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是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在各个不同的时期,以其强烈的人文精神发挥着积极的作用,1948年,在香港,由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出版社合并而成。1951年与人民出版社合并,1986年恢复独立建制。

所以,说起三联书店的历史,不得不说一下它的这三个前身:生活书店、新知书店、读书出版社。

生活书店,其前身是《生活》周刊社,创刊于1925年。1926年10月,邹韬奋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并进行了改革,使《生活》周刊的发行量倍增,1932年7月,与徐伯昕等在上海创办生活书店。新知书店,成立于1935年,创办人是钱俊瑞、薛暮桥等人,它的发展是从《中国农村》月刊开始的。读书出版社的前身是《读书生活》半月刊,原名为读书生活出版社,据说此名是由沈钧儒的叔父,民国年间的老名士沈卫所题,1937年更名为读书出版社,发起人是是李公朴、柳湜、艾思奇、黄洛峰等。

可见,这三家书店都是以杂志起家的。

1948年10月,全国即将解放,为了迎接新中国的诞生,三家书店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三联书店,后迁入北京,由曹辛之先生根据生活书店店徽进行了重新设计,三联店徽是一个一个上下椭圆的图案,椭圆中有三个劳动者挥锄扬镐,在劳动者的斜上方有一颗五角星,小星的喻意是黎明与进步的隐含,在劳作者下方是一条横线,横线下写着“三联书店”。整幅小图构图清新雅致,图案的线条简洁流畅,它作为出版标记一直印在三联书店出版的书刊上。

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版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诱惑,三联人依然保持三联版图书的品位和特色,并有了改革创新,恢复了《读书》杂志和《生活周刊》,创立了新的刊物《爱乐》。三联依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其图书依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扎实的学力功底、丰富的人文关怀和思想智慧,近几年年均出版新书300余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荣宝斋是驰名中外的中华老字号,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其前身为“松竹斋”,始建于清朝康熙十一年(1672年),创办者是一位浙江籍的姓张的人,在北京做官,他用其在京做官的俸禄开办了一家小型南纸店,坐落在北京市和平门外琉璃厂西街。

创建之初,纸店主要经营纸张、笔、墨、砚台、墨盒等文房用具,喜庆寿屏,书画篆刻家的笔单,生意虽不是特别红火,但是收入还算稳定比较可观,在琉璃厂小有名气。当时正值天下太平的时代,朝中的大臣也没有什么事,为了显示自己对国家之事的尽心,在审阅外省官吏的奏折时,多都提出一些问题,比如有字不工楷正韵,款式不符,有涉当今圣上忌讳的等。外省为官的官员大都谨慎上奏,稍有疏忽,如被朝中审阅奏折的大臣发现,轻则降职,重则乌纱难保,便从松竹斋选上上品为奏折。松竹斋深知奏折关系其人前程,对于此事十分留心,对质量严格把关,凡售出者,绝无丝毫毛病,用主买去准可放心。用过松竹斋产品的官员告知其他官吏,因而各省疆吏皆知松竹斋货物可靠,都纷纷都从此处购买纸张、笔墨等。因其承办官卷、官折而得名,声名大噪,生意更见发达。

后来,松竹斋的店主对经营之道不精,又不上进,生意日渐败落,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的社会经济状况也每况愈下,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原来顾客盈门的松竹斋也濒于破落,到了难以维持的境地。店掌柜为了将这个信誉卓著的老店维持下去,下决心改革创新,专门聘请了当时广交京师名士的庄虎臣为经理。并于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将店名松竹斋改为荣宝斋,取“以文会友,荣名为宝”之意,请当时有名书法家陆润庠题写了荣宝斋的大字匾额,悬于门楣。这样,店铺才有了新的起色,生意蒸蒸日上。文人墨客们常聚此地,相互交流。

1896年,荣宝斋又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开创木版水印事业,设“荣宝斋帖套作”机构。我们都知道,木版水印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古老的手工印刷技术,用这种方法复制出来的画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荣宝斋做的木版水印,已经达到了中国木版水印的最高水平,无论是复制的小幅作品,还是大幅作品,都得到学者的美赞。其中最为著名的要数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此图制作历经八年之久,为后世公认的木版水印的巅峰之作。

荣宝斋作为三百年的文化老店,和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紧密地连在一起,以其精湛的装裱、装帧和古旧破损字画修复技术为世人称道,从1954年复制第一批古画起,至今已经有近百件古代书画瑰宝陆续复制问世,可称得上是“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2006年,荣宝斋的木版水印技术,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宝斋

“一得阁”由谢崧岱于清朝同治四年(1865年)创建,至今已有140多年的历史,以生产墨汁而闻名。其产品以四川高色素炭黑、骨胶、冰片、麝香、苯酚为原材料,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特点是墨迹光亮浓厚、含紫玉之光、书写流利、浓度适中、香味浓厚、写后易干、适宜揭裱、耐水性强、永不褪色、沉淀性小、不激纸、四季适用、有古墨之特点等,实用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极高,是书画家创作艺术品的首选之品。老画家李苦禅先生曾赞誉:“一得阁墨汁浓度适合,墨度以足,不滞不漆,用于书画咸宜,可比美昔年之松烟也。”我国著名书法家启功曾为“一得阁”题词:

砚池旋转万千磨,终朝碗里费几多。

墨汁制从一得阁,书林谁不颂先河。

那么,“一得阁”有着怎样的历史渊源呢?先要从“一得阁”的鼻祖谢崧岱说起。

谢崧岱,字祏生,湖南湘乡人,曾任国子监典籍。清朝咸丰十年(1860年),谢崧岱从湖南前往北京,就读国子监。谢崧岱在国子监饱读圣人之书,却深受研墨之苦,便于朋友认真研究制墨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他终于选用油烟,再加上其他辅料,制成了可以与墨锭相媲美的墨汁,亲自书写对联赞美墨汁:“一艺足供天下用,得法多自古人书。”

一得阁墨汁

墨汁试制成功后,谢崧岱于清同治四年(1865年)开办了墨汁店,并取对联的首字,定店名为“一得阁”,当时的王公贵族、文人雅士无不光顾,使“一得阁”生意日渐兴隆,声誉日臻。其经营规模也进一步扩大,在天津、上海、西安等大城市先后开设分号,买卖更加兴旺。

经历了近百年的风雨后,1956年,“一得阁”实现公私合营,组建了一得阁墨汁厂。2004年,一得阁墨汁厂改制为“北京一得阁墨业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新中国成立时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的面料就是由瑞蚨祥提供的,为何瑞蚨祥有此资质呢?这不仅仅是其布料质地好这一单方面原因促成的,重要的是瑞蚨祥有着相当深厚的文化底蕴。

瑞蚨祥绸布店是享誉海内外的中华老字号,为旧京城“八大祥”之首,创始人叫孟鸿升,济南府章丘县旧军镇人,是孟子的后裔。成立初期,以经营土布为主,后规模逐渐扩大,在上海、天津等地设立好多分店,不仅如此,而且其经营的品种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增加了绫罗绸缎、皮货等高档商品。

清道光元年,瑞蚨祥在周村大街挂牌。为什么取号“瑞蚨祥”呢?说起它的来历,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相传这是店铺的掌门人经过仔细推敲,引用了“青蚨还钱”这一典故。

这一典故大概是这样,说南方有一种叫作青蚨的昆虫,捉来以后,用昆虫的母血涂遍81枚钱币,再取子虫的血液涂满另外的81枚钱币,涂完之后,你就把涂了母血的81枚钱币拿去买东西,而将涂了子血的钱币放在家中,不久之后,你会惊奇地发现,你花掉的钱,会很神秘地一个一个地飞回来,反之,结果相同。当年老板取店名瑞蚨祥就是借“祥瑞”的吉祥之寓意,希望瑞蚨祥能够财源滚滚。

瑞蚨祥进入北京,是从它的第二代传人孟洛川开始的。1876年,瑞蚨祥掌门人孟洛川把目光投向了京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大栅栏,在清光绪初年,由孟觐侯在前门外鲜鱼口内抄手胡同租房设庄,批发大捻布。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以后,洋布大量涌入中国,孟觐侯向孟洛川建议,开设布店,孟洛川出资八万两银,在大栅栏买到铺面房,成立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开业后生意异常红火,发展极快,在京城绸布业中几乎占居垄断地位一时名声大作。

瑞蚨祥老店

1900年,瑞蚨祥毁于八国联军的洗劫,店内的货物和账目都化为灰烬,这是对瑞蚨祥致命的打击,然而在困难面前瑞蚨祥没有被击垮,不久重建开业。但是,当时正值连年战火、兵荒马乱,瑞蚨祥生意每况愈下,几乎到了破产的境地。

1949年,历经沧桑的瑞蚨祥和大栅栏的许多老字号一样迎来了民主的曙光。开国大典徐徐升起的第一面五星红旗就是用瑞蚨祥提供的红绸制作的。从此,瑞蚨祥才从困境中解脱出来,在各级政府的关怀下获得了新生。恢复以后的瑞蚨祥仍继承百年老字号的优良传统,保持老店全、新、优的经营特色,以货品纯正、花色新颖著称,并自行设计花样,派专人、选厂家定产品,绣明“瑞蚨祥鸿记”字样。其优良的布匹、绸缎至今仍为海内外游客所称道。1985年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瑞蚨祥已成为大栅栏街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清末民初时,北京就有一句顺口溜:“头戴马聚源,身披瑞蚨祥,脚踏内联升,腰缠四大恒。”这头一句中的马聚源,说的是一家自产自销的帽子店,意思是说戴马聚源的帽子最尊贵。

马聚源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上,是一家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始建于清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迄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马聚源。马聚源深谙经营之道,为了满足社会各个阶层的需求,制作了不同档次和花式的帽子,受到上至达官贵族、下至商贾百姓的青睐。清朝末年,马聚源帽店被誉为京城帽业之首,很多人都以能戴上马聚源的帽子为荣。

马聚源是直隶马桥人,清嘉庆十二年来到北京,初在崇外花市附近一家小成衣铺当学徒,后由于这家成衣店铺经营不善,一年之后便倒闭了。他便到了一家帽子作坊学徒,帽子作坊的掌柜制帽技艺精湛,对待学徒也还比较和善。马聚源便虚心求教,渐渐地学会了制作各种帽子的手艺。学徒生涯刚一结束,马聚源就购来原料自己加工帽子,在前门大街鲜鱼口摆了个小帽子摊。马聚源一边自制帽子,串打磨厂、花市一带的客店,一边给其他帽店做加工。由于马聚源做的帽子用料讲究,质量好,而且价钱公道,日子久了,马聚源的帽摊出了名,得到了好多顾客的认可。后来,马聚源用多年的积蓄,在鲜鱼口中间路南买下了一间小铺面,用自己的名字,取店名为“马聚源帽店”,择吉日开业。

马聚源帽店铺面不大,但是每天的顾客络绎不断。有一天,帽店里来了一位当朝的张姓大官,他买了一顶帽子,发现帽子做工精细,样式讲究,用料实在。于是,这个张大官便介绍马聚源帽店为清政府做缨帽。这对马聚元是天赐良机,马聚源便应了下来。从此,马聚源从一个普通的小帽店,成为了为清政府做缨帽、专为贵族官僚服务的“官帽店”。

由于生意的兴隆,年年盈利,清道光二十二年,马聚源出资又在鲜鱼口开办了天成斋鞋店。由于日夜操劳,掌柜马聚源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清咸丰八年,他因病重不治而亡。马聚源去世之后,由于其家人无人经商,由张大官出面,把整个店铺交给了一个叫李建全的人经营,依然沿用马聚源字号。李建全凭借着与张大官的关系,交往了一大批政要官员,使得马聚源帽店里各色人等出入,顾客也增多了,马聚源帽店进入到了全盛时期,成了闻名京城的帽业之首。

马聚源帽店

清政府被推翻后,马聚源店不再生产红缨帽子了,改为当时政要富绅戴的瓜皮帽。

1949年,新中国成立,马聚源店走上了服务于人民大众的新路,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的方向。1958年,马聚源帽店由鲜鱼口迁至今址。现在当我们有空去逛大栅栏时,还可以看到那块写着马聚源的匾额。

我们在介绍北京的老字号的时候,多次引用老北京的一句顺口溜,其中有一句是“腰缠四大恒”。由于“四大恒”早已衰败,鲜为人知,不少人根据顺口溜的字面意思,误认为“四大恒”是卖腰带的,其实,正确的解释应该为腰中缠着“四大恒”钱庄的银票,比较富有,有腰缠万贯之意。知道了这句顺口溜的意思,我们就不难知道“四大恒”是什么了。

“四大恒”指的是红极一时的四大钱庄,分别为恒利、恒和、恒兴、恒源,是由祖籍浙江慈溪董姓人氏开办。早在清朝乾隆年间,董姓人氏在东四牌楼摆设钱摊,兑换银两铜钱,后来由于资本积累渐渐丰厚,便在东四牌楼附近开设了上述的四大钱庄。其中,恒和号是主店,位于东四牌楼东大街,服务对象是当时的一些大官富绅,专司他们的存放款业务。恒兴号居于隆福寺胡同东口,其主要业务是服务于各大商号。恒利、恒源两号专放当商款,其中恒利号还有一些产业,清末永安堂药店就是其产业之一,另外恒利号还在天津设有首饰局,后改称为恒利金店。

我们都知道,古代的银两携带起来非常不方便,而且带着银两行在途中也存在安全隐患。“四大恒”由于资金雄厚,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发行了“银票”,极大地方便了消费,很快在市场流通。再加上“四大恒”坚持其诚信兴业的经营理念,借着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使“四大恒”享誉北京四九城。到了光绪初年,“四大恒”发展到了顶峰,在广大民众心目中的地位很高,在北京金融业内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清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天国北伐军攻入直隶,京城内人心惶惶,持有银票的人纷纷把银票兑换成银钱,结果造成200多家钱铺倒闭,也有人因钱铺倒闭持票人无法兑换银钱,手中银票成了废纸一张,而“四大恒”却未受到影响。可见四大恒在北京金融业地位举足轻重。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沿途烧杀抢掠,京津一带钱庄无一幸存,遭到侵略者的大肆抢劫,“四大恒”被洗劫一空,遭到灭顶之灾,最后仅留下了恒利金店。从此,北京的钱业也一蹶不振,金融中心也从北京移到上海。

1928年董氏家族将北京恒利金店关闭,转移到天津同浙江同乡共同合资经营,由于其制作的金银首饰成色好、重量足、工艺精、货真价实,深受城市中下阶层市民、农民的青睐,因此,在经营上颇有起色,恒利金店也成为了董氏家族主要的经济来源。据《天津商会档案全宗》的记载,天津开设最早,而且久盛不衰的金店是恒利金店。

解放后,恒利金店依法结束了营业,所余资金全部用来偿还债务和遣散职工。“四大恒”的历史彻底结束,留下一段金融佳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