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老北京的传说
  4. 第九章 老北京的宗教寺院
设置

第九章 老北京的宗教寺院(1 / 1)


椒园寺,又被称为蛟牙寺,位于门头沟龙泉务村南1.5公里处,该寺庙已经荒废很久,如今只剩下两座覆钵式的砖塔和两株千年古柏。这两株古柏,一株直插云霄,犹如长龙挂空;另一株树痈奇特,犹如下山的猛虎,所以被当地的老百姓称为“龙虎二柏”。在该寺往东1公里处,原有三座建于清朝初期的藏式僧塔,为寺僧骨塔,其中的一座塔下有地宫,如今三座塔均已经坍塌。

椒园寺的历史非常久远,民间有“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其实,椒园寺的历史比潭柘寺还要久远,民间还有“先有椒园五百年,后有潭柘一千年”的说法。

后世关于椒园寺的传说有很多,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关于姚广孝在此修炼的那个传说了,据说正是由于明朝的姚广孝在此修炼过,椒园寺的香火才旺了起来。

相传,一天,姚法师正静默打坐,突然猛地坐了起来,吩咐两个小僧去三里外的三家店接驾。

奇怪的是,燕王在那天还真的正路过三家店。当燕王走过三家店时,听见村子里鞭炮声声,唢呐齐鸣,便问随从们村里发生了什么事。

“有一户人家在举办婚礼。”随从回答道。

燕王掐指一算,大叫:“不好!不好!今天是个忌日,怎么能够举办婚礼呢!赶紧去把那对新婚夫妇叫过来。”

随从们听了燕王的吩咐,赶紧把新婚夫妇叫到了燕王的面前。

燕王见了二人,便大声呵斥道:“是谁给你二人选了这么个鬼日子!”

二人非常害怕,胆战心惊地回答:“是住在三里之外的椒园寺和尚姚法师。”

燕王气得正要破口大骂姚广孝,忽听下属来报,说姚法师派僧人来接驾了。燕王听了大吃一惊,心想自己明明是微服私访,事情做得极为保密,怎么那姚法师如此神通广大。当下便问那两个僧人:“你那师父是怎么知道我来到这里的?”

两个僧人听了直摇头,说:“当时没有人进出寺庙,师父也没有走出寺门半步,我们也不清楚其中的缘故。”

于是燕王便领着众随从前往椒园寺。当时,姚法师已经沐浴完毕,换了装束,出寺前来迎接燕王。

燕王一见他就问:“今天本是个不吉利的日子,你却为什么替人选为黄道吉日?”

谁知姚法师恭敬向前一拜,答道:“今天确实是个黄道吉日呀!贫僧早就已经算出今天是个龙虎相通、洪福齐天的日子。”

燕王听了,赶紧下马躬身回拜,说:“这种话大师千万不可说出口,如果皇帝怪罪下来,本王就是有十个脑袋也吃不起啊!”

谁知姚法师听了却仰天大笑:“我向来没有失算过,既然算出来今天是个龙虎相通、洪福齐天的日子,谁来了谁就是皇上。”……

没想到的是,后来燕王还真坐上了皇帝之位,他便是名垂千古的明成祖朱棣。

朱棣登上皇位后,心中对姚广孝念念不忘,便拜他为国师。姚广孝在离别椒园寺的时候,告诫僧人们说:“从今以后,如果要修葺本寺,不能从老百姓处化缘,本寺有资自缘。”说完,还口述真言让僧人找工匠来刻在石碑上。其真言是:“里七步,外七步,七步里面有宝物。”姚广孝离开椒园寺后,大家都道寺中有宝物,便按照“里七步,外七步,七步里面有宝物”的指示将椒园寺翻了个底朝天,但都没有找到什么宝物。

一天寺里来了个云游四方的和尚,见椒园寺被搞得破败不堪,打听了才知都是被姚法师的真言给闹的,便也研究起那真言来。突然,他灵机一动,将摆放在香案上的那个大香炉抱在怀里破门而去。原来这香炉里外是用漆布糊着的,一撕下漆布,便出现了一个赤金的香炉。人们这才明白,原来“里七步,外七步,七步里面有宝物”中的“七步”是“漆布”的谐音,那个僧人不懂师父的意思,竟将“漆布”听成了“七步”二字,竟是这一错而将香火旺盛的椒园寺给毁了个底朝天。

过了许多年,当年在燕王路过那天举办婚礼的三家店村新婚夫妇,知道了此事,已经头发花白的他们来到椒园寺,想起姚法师的大恩大德,感动得哭了三天三夜。后来僧人出来再看到他们时,都被惊呆了,原来他俩已经变为两株参天的古柏,如龙似虎地立在那里,守护着椒园寺。

如今,椒园寺已经衰败不堪,而守护它的龙虎二柏却依然郁郁葱葱地高耸在那里,践行着它们的使命。

铁锚寺位于三家店西街关帝庙内,原先该寺供奉着关公、周仓、关平的塑像和泥塑的赤兔马与大刀,这些都没有特别之处,唯一特别的是,除了供奉这些东西外,它竟然还供奉着一个大铁锚,因此有了铁锚寺这一名称。

该寺为什么会供奉一个铁锚呢?许多人不禁好奇:难道里面隐含着什么传奇故事?

相传在明朝的初期,有一座叫作浑河(也就是后来的永定河)的河,由于缺少水库和水坝,所以一到夏天洪水多发的季节,就会发大洪水,河水混杂着泥沙滚滚而下,波涛汹涌,浊浪排空,经常泛滥成灾,给周边的老百姓带来灭顶之灾。

在那个时候,三家店和城子之间还没有建桥,老百姓如果过河就必须乘渡船。一天,一个商人想去河对岸做生意,便乘船渡河,谁知船刚开到浑河的中间,就突然从河里传来“救命”、“救命”的声音。这位商人和船家都非常好奇,之前没见着周围有人在渡船,所以不会有人落水呀!那水中为何会发出“救命”的声音呢?商人和船家心里都非常害怕,以为是水鬼作怪,赶紧划船离开了。他二人上岸后,就把这事告诉了乡亲们,谁知大家都没有太在意,以为是他二人幻听。

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是,第二天又有人遇到了这种情况。这下大家都不敢不信了。这事儿很快便传遍了整个两岸边的村子,吓得大家都不敢乘船了。可当时河上又没有桥,总不能老不乘船呀,还得去河对岸办事呀!所以,几个胆大的村民便想潜到河里去看个究竟。他们又游说了十来个村民一起去河中解谜。

一天,这十几个村民乘了条大船来到了河中间发出“救命”声音的地方,他们刚把锚抛下去,就听到了那“救命”的呼救声,个个被吓得不敢吱声。大家冷静了一会后,便商议决定由几个胆儿大的人用绳子拴住腰,另一头由船上的人拉着,潜到水下查看。到了水下一看,它们见水中立着根大铁柱,而“救命”的声音好像就是从铁柱中发出来的。于是他们把拴腰的绳子都拴在了铁柱子上端的孔中,大家一起拉,但没有拉动,于是又喊了十几个村民一起来拉,这才把铁柱子给拉了上来,一看原来是个大铁锚,足足有三百多斤。

村民们见了这大铁锚,都非常震惊,就连年纪最大的村民都说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或者听过这么大的铁锚。于是,大家认为这是神灵显圣,三家店村要发生大祸事了,搞得整个村子人心惶惶。可是村民们胆战心惊地过了一年后,村子里没有遭到什么祸事,反而这年的收成比往年都要好,经商的还赚了大钱,大家都说这铁锚的确是神物,都来朝拜它,后来,村民门请了僧人来看管庙宇,索性把关帝庙改成了铁锚寺,铁锚寺也因保管着这个铁锚而闻名京城。

铁锚虽然安置好了,但大家心里始终都解不开一个谜团,就是这么大的铁锚怎么“来”到浑河中的?

后来,这个大铁锚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下落不明,但关于其“身世”的谜团依然困扰着人们。直到最近的几年,随着研究地方文化的人员的增加,谜团才有点眉目。原来,人们从历史文献中了解到,唐朝时期,为了与高句丽作战,唐朝将军韦挺曾将大运粮船开到过浑河。但至于大铁锚是不是当年韦挺运来的呢,我们就不得而知了,如今这个大铁锚已经丢失,要想获得其“身世”谜团的答案,似乎更加困难了。

在石景山区西北的天泰山上,有一座慈善寺。该寺创建于清朝初期,在刚开始创建的时候,规模非常小,后来经过了一次重修,及至解放时,已经有了24个殿堂、100多间房舍,规模非常大。

其实,慈善寺之所以被不断地重修,不断地扩大规模,与其香火的日益旺盛有很大关系。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每岁三月十八日开庙,香火甚繁。”据慈善寺1945年重修碑记记载:“例于每年三月之望,为古佛成道之期,远近村民,绅商学界,善男信女焚香顶礼者,络绎塞途,感灵祈福者争先恐后。”由此可见,慈善寺当时香火的旺盛程度。可令人遗憾的是,近几十年,慈善寺却开始衰败下来,最后几近荒废。在2000年,经石景山区文化文物局多方筹资,慈善寺被修葺一新,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尤其是在六月间,如果来此处礼佛,还能享受在寺后山坡上采摘桑葚的快乐呢!

在慈善寺后面的山坡上,种植着很多桑树,一到桑葚成熟的季节,远远望过去,桑葚犹如熟透的紫色葡萄,异常美丽动人。慈善寺桑树的果实虽然漂亮、甜美,但其整个树身却丑陋不堪,不仅非常粗糙,还经常流出一些粘稠的血状物。有人说这是桑树被人气得心里在流血。为何会有这种说法呢?其实这与一段被称为“桑树挂金匾”的故事有关。

据说还是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当时的燕昭王还没有登上王位,只是个太子。当时,燕国的宰相篡夺了王位,在齐国的帮助下,燕国的国君平定了丞相夺权的内乱。燕国国君非常感激齐国的帮助。可是后来,齐国却攻占了燕国的蓟城,燕军抗争了一天一夜,都没有夺回蓟城。军士们个个困苦不堪,又累又饿,时任太子的燕昭王迫于无奈,便带领军士连夜撤退。就在军队跑到一个幽深的树林里时候,他们累得倒在了地上。燕昭王也倒在了地上,就在他迷迷糊糊马上要昏倒的时候,突然从树上掉进嘴里一个东西,他嚼了一下,甜美无比。他又张开了嘴,又接到了一个。就这样吃了几个之后,燕昭王突然感觉全身充满了力量,他心想:“难道是老天在故意帮助我?”他哪里知道,原来他倒下的地方正是桑树神的浓荫下,他不认识桑树神,可桑树神却认出了昭王。于是桑树神就使劲地晃动着浑身的树杈,落下甜美的桑葚给所有的士兵吃,士兵们吃了桑葚后,个个精神抖擞,后来在燕昭王的带领下,又折了回去,同齐国又来了一次大战。在这一战中,燕国的士兵们表现无比神勇,最终战胜了齐军,夺回了蓟城。

慈善寺

后来,燕昭王登上了王位,非常感念那些桑树的“帮助”,便想犒劳那些桑树,给它们挂上金匾。于是他又回到当初落下桑葚的那个树林子里,可是他只记得那些树又粗又高,找了半天也没有看到它们的影子。无奈之下,他索性将金匾挂在了椿树上,这下可把椿树高兴坏了,所以一到盛开的季节,椿树上就挂满了金黄色的花朵,犹如挂满了金匾一般。这下可把旁边的桑树气得肚皮都起爆了,连心里的血都流了出来。可是又有什么办法呀,都怪当初燕昭王报答错了救命“恩人”。

慈善寺除了“桑树挂金匾”的故事非常有名外,还有一个地方非常有名,那就是位于潭峪村附近山崖上的潭峪泉。从远处望去,潭峪泉的形状非常像一口水井,在泉的旁边有一棵古柏,泉的两侧分别是数十米高的峭壁和幽深的悬崖,泉虽然处于悬崖之上,但泉水无论怎样流都不会流到山崖下,被周围的村民称为一大景观,潭峪村的人就是靠着这口泉的水,不断地繁衍生息、辈辈相传,发展到了现在。

如今您去潭峪村游玩,在村子的东南角,会发现有一个大缺口。这个缺口是怎么来的呢?相传它是飞龙救母的时候给留下来的。

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儿了。在那时候,潭峪泉还不在那个悬崖上,而是在潭峪村子里。当时的泉水非常清澈、甘甜。村子里人烟稀少,只有一户人家,家中的老婆婆已经是个七十多岁的老人了,可是奇怪的是她的儿子才刚刚六七岁的样子。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原来她的那个所谓的儿子并非是她亲生的,而是她在一次暴雨后,从村口的树底下给捡回来的。当时那孩子全身已经湿透,可是却很有精神,也没有老婆婆担心的感冒发烧症状,一进老婆婆的家门就活蹦乱跳地找东西吃,摸摸这、碰碰那,一副看见什么都非常稀罕的样子。

老婆婆问那小孩子:“你从哪里来呀?家在哪儿?叫什么名字……”可小孩子只是摇头,什么都不清楚。老婆婆领着小孩子四处打听他的家人,但打听了一个多月,都没有任何线索。后来老婆婆索性就决定收养他做儿子,并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龙儿。

龙儿虽然很乖,但是什么都不会做,连基本的礼节都不懂,老婆婆便一点点地耐心教导他。慢慢地,龙儿学会了做家务,还能帮着老婆婆干点地里的农活。老婆婆越来越喜欢他了。

可是龙儿也有一个非常奇怪的特点,就是他非常怕火。每当老婆婆烧火做饭的时候,龙儿必会跳到旁边的潭峪泉里去洗澡,一年四季都是如此,即便寒冬腊月也没有例外。

后来,老婆婆渐渐地老了,很多农活儿都干不了了,地里的收成也在一点点地减少,生活越来越拮据,以致后来家里的粮食都不够吃了。可是,更令人担忧的是,龙儿的胃口却渐渐地大了起来,而且越来越邪乎,以致吃一锅饭都没有饱的感觉。老婆婆为了能让龙儿吃好,每次都是先让龙儿吃,等他吃完,自己再偷偷地把锅刷刷,喝点刷锅水、吃些龙儿的剩菜饭填肚子。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龙儿越长越壮,老婆婆的身体却越来越柔弱。一天,龙儿吃完便出门玩,可他忘了拿小铲子,便回家来取。他知道老婆婆有吃完睡会的习惯,怕把老婆婆给吵醒了,就蹑手蹑脚地走回来。谁知他刚走门口,透过门缝就看到老婆婆正在喝刷锅水、吃自己剩下的饭菜。龙儿非常奇怪,后来又悄悄地观察了几次,才知道了老婆婆的吃饭的“秘密”。他的心里非常难受,从此以后,他吃饭的时候总会故意多剩下一点,好让老婆婆吃饱。可老婆婆心疼龙儿,总是让不断地催他多吃。龙儿心里很感动又很难过。

一天,龙儿起了个大早,准备出门,他对老婆婆说:“婆婆,我这几天要出个远门,等回来我要给你带回来好多好吃的东西。”说完,他就朝潭峪泉跑去,纵身跳了下去。等老婆婆追到泉边的时候,已经没了龙儿的影子。老婆婆又思念又担心龙儿,日日夜夜地在泉边等龙儿,边等边哭,就这样过了七八天,老婆婆把眼泪都哭干了,最终昏倒在泉边。

又是两天过去了,龙儿终于回来了。他发现老婆婆昏倒在了潭峪泉边,就大声地叫她。可任凭龙儿怎么呼喊,老婆婆就是不睁眼。龙儿非常着急,他把老婆婆背在背上,要带她去山外治病,龙儿一边哭一边说:“婆婆,婆婆,您一定要坚持住啊!我这就背您去治病,等您好了您还要给我熬红薯粥哪……”龙儿边说边哭,他的泪水越流越多,不一会儿,整个潭峪村就变为一个几百米深的大水潭。龙儿背着老婆婆猛然向前冲,不料冲出了一个山口,潭峪村中的水汹涌地沿着缺口滔滔不绝地喷涌出去,把东南边的天泰山的一角冲出七八里地,成了现在的黑山头,把另一块冲出去十里地,成了现在的石景山……老婆婆最终还是没有醒来,龙儿悲痛万分,默默地掩埋了老婆婆。当时,潭峪村的水依然在汹涌澎湃地流着,最后流成了通天河。后来,龙儿就是沿着这条通天河回到了天上。

原来,龙儿并非来自人间的普通人家的孩子,而是天上负责降雨的小仙。由于他还小,比较贪玩,经常降着雨就跑出去玩,给人间造成了几次雨灾。玉皇大帝知道后,就把他贬到了人间,让他在人间受一段时间的惩罚。没想到,龙儿来到人间后,遇到了善良的老婆婆,和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潭峪泉原本在村子里,后来就随着龙儿起飞而挂在悬崖上的。龙儿为了报答老婆婆的恩情,特求玉皇大帝降旨为老婆婆修建了慈恩寺,以此来纪念她。

法海寺,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村北。该寺规模相对其他寺来说比较大,有四进院落,非常有气势。寺中最有名的宝贝当属大雄宝殿里的明代壁画,壁画中所描绘的内容是佛教中的景物,有十方佛众、菩萨诸天、飞天仙女,或男或女,或老或少,神情有别,姿态各异。壁画的笔法细腻、技巧纯熟、构图严谨、用色考究,是我国现存唯一由宫廷画师绘制的壁画精品,距今已经有五百多年的历史,如今看起来依然光彩如新。

其实,对于法海寺来说,引以为傲的除了这个精美壁画,还有一个景观,它就是“四柏一孔”桥。关于这座桥的来历,还要追溯到明朝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期。

法海寺建于明英宗朱祁镇在位时期,建造人是一个名叫李童的人。李童是朱祁镇的近身太监,颇得朱祁镇的恩宠,据说该寺的布局构图就是源自他的一个梦境。

李童这人非常机灵,平时替朱祁镇干活儿非常卖力,也很会讨朱祁镇的欢心,所以朱祁镇非常喜欢他,经常接纳他的建议。一天,李童对朱祁镇说:“皇上,您说奇怪不奇怪,昨儿我竟然做了一个非常稀奇的梦,梦里面有一座寺庙非常非常漂亮……”朱祁镇听了李童的话,也觉着非常稀罕,便下旨让李童负责马上着手修建这样的庙。

在朱祁镇的关照下,工程进行得非常顺利,一年多就完工了。李童在验收的时候,看寺庙建得和自己梦境中一模一样,非常满意。可是,很快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工程建得是不错,皇帝看了肯定喜欢,可是既然都完工了,这工人们的工钱可就得发下去了。看着手里皇帝拨下来的大把大把的银子,李童心里非常不舍得发下去。他心里盘算着将工钱的三分之一纳入自己的口袋。

可是工人的工钱数目原本就计划好了,如今工程完成得很好,李童他没有理由克扣工人的工钱呀!怎么办呢?李童琢磨了半天,想着“从鸡蛋里挑出骨头来”兴许行得通。于是,他仔细再仔细地勘察工程各处,大有不找出毛病誓不罢休的架势。找了大半个上午,他发现在寺门外两百米处,有一条宽约四米的小河,河面上搭的是木质的浮桥。看了心里不觉大喜:“哈哈!可被我逮着破绽了!”

法海寺

把工人们召集到一块后,李童对他们大夸特夸,说他们既有速度又有质量,非常能干。末了才装作很为难的样子说:“我听皇上说,他想在八月十五这天来这一带游玩,可是寺门前的那座木浮桥根本经不住皇上的车辇呀!今天已经是八月十三了,所以,希望你们能在这两天内,修好四百一孔桥。这‘四百’代表的意思是皇帝威震四方,这‘一’代表的是皇帝是一国之君。如果你们能够在两天之内修建好四百一孔桥,我就如期发给你们全额工钱,并且还每人奖励五两银子,可是如果你们修不好,我就每人扣除一百两银子。”

工人们听了李童的话,又气又急,他们知道这是李童想出的克扣他们工钱的法子,但又不敢吱声,只能连声叹气,看来辛苦一年多的血汗钱,就要打水漂了。

李童走后,工人们便聚集到一块儿想法子。可是想了半天,都没有什么好办法。

其中有一个年老点的工人,一筹莫展地走出寺庙,来到河边呆坐着,看着汩汩流淌的河水自言自语地说:“河神呀河神,难道我们辛苦一年多的血汗钱真的要打水漂了吗?您老发发慈悲,救救我们吧!我们还要拿这工钱养家糊口哪!”他刚说话,令人惊奇的现象就发生了。只见夕阳的余辉照在水面上,犹如铺着一层金灿灿的的黄金,水面上有几棵树的影子在左右摇摆。看到这场景,这位老工人忽觉眼前一亮,他起身走到树前,左看右看,啧啧赞叹:“咦?我以前怎么没有看到这里还有这些树呢?”他心里忽然有了好点子,于是大踏步奔回寺里,劝大家都不要再担心,说自己有办法把这四百一孔桥给俢出来,明早就动工。工人们听了老工人的话,又惊喜又担心,一夜都没有睡好。

再说说那李童,他心里可美极了!心想等两天就有几百两银子到手了,到时候自己可又发了一笔大财。

到八月十五这天,李童一大早就起来了,正准备去桥那边瞅瞅工人们那垂头丧气的样儿,没想到还没走出门,就看到手下的小太监慌慌张张地跑来报告说:“大人,工人们已经把拿桥给修好了!”

李童听了,非常惊讶,赶紧来到河边,问:“建好了?我怎么没看到呀!”

工人们指指河面,只见一大块青石板恰好被四棵树担住,石板面稍稍向上隆起,不偏不倚,严丝合缝,恰好是一座桥,李童不由得暗暗称奇。但,仍然装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问:“我让你们建的是四百一孔桥,你们只建了一孔,那四百孔在哪里呢?”

那个老工人站了出来,指着河两端撑着石板的四棵柏树说道:“一、二、三、四,不正好是‘四柏’吗?”

李童听了,什么话都没有说出来。可不是嘛!工人们用“柏”与“百”的谐音架起了“四柏一孔桥”。

李童再也不敢想什么歪主意了,只得乖乖地将全额的工钱发给了工人们,并每人奖励了五两银子。

如今,您去法海寺游玩,还能看到这“四柏一孔桥”,它凝聚了古代工人的心血和智慧。

来北京游玩,很多人必去著名的京西旅游景点西山八大处,或游玩,或拜佛,也因此八大处的香火一直非常旺盛。说起这八大处的名称由来,还要追溯到隋唐时期。八大处始建于隋唐时期,由八座古刹组成,因供奉着一颗佛祖释迦牟尼的灵牙舍利而名扬中外。

这里我们主要讲一下八大处的主寺香界寺。香界寺,始建于唐朝时期,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在唐朝的时候,该寺还不叫这个名字,而被叫作平坡寺,后来在明朝的时候,改名为圆通寺,在清朝的康熙年间改名为圣感寺,后改名为香界寺。如今的香界寺,共有五进院落,在其大雄宝殿前有两棵高约十米的娑罗古树,和一株植于明代的珍稀玉兰。左路为行宫院,是当年乾隆帝的避暑行宫,在行宫院内种植着很多名贵的花木。其实,关于香界寺,最有名的并非这古树玉兰,而是一个传说,那就是清朝乾隆帝和香妃的故事。

据说,在一年的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乾隆帝来香界寺避暑消夏,当时由寺中和尚桂芳负责接驾事宜。在和乾隆帝品茶的时候,心思细腻的桂芳就发现皇上心情非常郁闷,还消瘦了很多,但他当时没有敢问什么。后来,他逮着机会便向乾隆的贴身太监探寻原因,那个太监原来就经常陪乾隆来此避暑,所以和桂芳都混熟了,便将原委向桂芳说了。

香界寺

原来不久前乾隆帝的爱妃突然病死了,乾隆非常伤心,日思夜想,茶饭不思。那个妃子很多人都听说过,就是大名鼎鼎的香妃,因生性善良、长相漂亮而颇得乾隆的宠爱。据说乾隆为了博得香妃欢心,减轻她的孤寂之感,还不惜重金大兴土木,在宫外建了一条街。可是这一举动并没有让香妃的思乡之情有所减轻,她还是每天倚楼望景、思念亲人,不久便忧思成疾,大病一场后去世。香妃的死给乾隆的打击非常大,他心中剧痛,朝思暮想,甚至梦中还喃喃自语:“爱妃啊爱妃,你走得那么匆忙,不知朕有多想你啊!你还有何心愿?朕愿与你梦中相见,以了此愿……”

桂芳知道事情的原委后,便想帮乾隆恢复精神。他沉思良久,接着闭目诵经,直诵到皓月当空,这才起来走到行宫。到行宫后见乾隆一个人对着清灯,手里拿着香妃生前佩戴的饰物翠玉指环反复地看,越看越难受。

乾隆看到桂芳深夜来访,便问他缘由。桂芳说:“皇上您的心事,贫僧也略知一二。贫僧愿尽绵薄之力召香妃的魂魄来和皇上您相见。”

乾隆听了桂芳的话,别提多开心了,忙说:“大师您如果能让朕和香妃见一面,了却了朕的心愿,日后朕必重重地赏赐贵寺,着力修缮。”

桂芳让人抬来一面金铜宝镜,将它放置于大殿的正中间。只见这铜镜高一丈五尺,宽约六尺,镜框镶满了各类金银珠宝,而且还能清晰地映射人的一举一动。将铜镜安置好后,桂芳又从藏经楼取出了一本还魂真经,点灯焚香。一时间只见整个大殿上香烟袅袅,宝镜生辉。桂芳细细地叮嘱乾隆,要在子时沐浴,然后静坐远观,千万不可近前,等香妃将她的心愿诉说完毕,乾隆才可以起身相送。

等一切都安排好后,桂芳才盘膝而坐、闭目诵经。等到了深夜子时,乾隆忽然感觉耳边似乎传来阵阵音乐声,他仔细听后,发觉那竟然是香妃生前最喜欢听的音乐。乾隆大惊,突然间,音乐就停了,只见从铜镜中发出一道耀眼的光,照得整个大殿金碧辉煌。不一会儿,从铜镜中竟然走出一个女子来,伴随着一股奇妙的香气,女子款款向着乾隆走来,那不是香妃又是谁!

乾隆看到香妃的身影,心里非常激动,只听香妃边走边说:“皇上驾临,嫔妃万分感激,只想告诉您一句话。”

乾隆听见果真是香妃的声音,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激动之情,便急奔过去握住香妃的手说:“都是朕害了你呀!”说着说着,竟哭了起来。桂芳见状,赶紧跪下,双手抱住乾隆的腿,不住地说:“皇上您请退后几步呀!让香妃把话说完。”

乾隆一心只想亲近香妃,那还听得进去桂芳的话,握着香妃的手不放。就在这时候,殿内突然有了金石迸裂般一声巨响,铜镜碎裂成粉,香妃刹那间便消失了踪影。只听在袅袅的音乐声中,有一个声音传来:“悠悠情,依依息。歌短促,明月缺。念皇恩,思乡切。一缕香魂两相携。香魂西飞回故土,不忘皇恩浴西蕃。”

不一会儿,音乐便消失了,东方也透出了亮光,天快亮了,乾隆犹如刚从梦中醒来,只见那铜镜确实碎裂成粉,可是歌词和音乐依然在他的脑中回荡。乾隆凝神想了一会,心想,刚才的声音分明是香妃最后说的话,那意思就是要我送她回家乡呀!

想到这里,乾隆马上下旨回宫。回宫后,便命人护送香妃的遗体回家乡,将她埋葬在家乡。将香妃的心愿了却后,乾隆的心情也好了起来,不久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乾隆还记得桂芳和尚的功劳,便御赐重金修缮了香界寺,并将桂芳和尚封为鬼王和尚。从此以后,香界寺的香火更加旺盛,名气也越来越大。

说起京城里的庙宇,数目可谓众多,孔庙、关帝庙、药王庙、灶君庙,等等。但其中最突出和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天安门东侧的太庙,它是我国目前保存最好、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皇家寺庙。作为明清两代的皇室祖庙,太庙在众多的庙宇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它和位于天安门西侧的社稷坛,交相呼应,都是根据皇宫旧制“左祖右社”设计建造而成的古建筑。

太庙的历史非常久远,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筑以高大宏伟、气势恢宏、规模巨大、布局严谨著称,共有三道围墙。第一道围墙内是太庙的外院,此处最大的特色景观是高耸入云的古柏。在外院的东南角有宰牲亭和治牲房,在院墙外两边有一座设计精美的六角井亭。第二道围墙的正门被称为“琉璃砖门”,因为它的楼庑殿顶、檐椽斗拱均以琉璃砖烧制。第三道围墙的正门是戟门,戟门以内是太庙的主体建筑,主要有太庙前、中、后三殿,其中前殿的建筑最为精美,在明清朝的时候是帝王年末岁尾举行祭祀活动的地方,中殿又被称为“寝宫”,在清朝的时候是供奉历代帝后神主牌位的地方。从整体上来说,太庙既美观又大方,集万千建筑元素于一身,气势宏伟壮观。

坊间传闻,这座气势恢宏的太庙曾经被明末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烧毁过,而且故事还被传得有鼻子有眼。到底事实是怎样的呢?

翻阅史书,您会发现,没有任何一本史书对此事有记载。而关于李自成领军攻入北京城后火烧建筑的场景,《爝火录》有相关的记录,但内容是这样的:“大清顺治元年,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云:二十九日丙戌,李自成僭帝号于武英殿,追尊七代皆为帝后……下午,贼(李自成)命运草入宫城,塞诸殿门。是夕,焚宫殿及九门城楼。三十日丁亥,李自成先走……出宫时,用大炮打入诸殿。又令诸贼各寓皆放火。日晡火发,狂焰交奋……门楼既崩,城门之下皆火……日夕,各草场火起,光耀如同白昼,喊声、炮声彻夜不绝。”李自成放火烧毁明故宫与北京九门,然后落荒而逃。

从这段记录来看,李自成放火烧毁的是明故宫与北京九门,而对于太庙的情况却什么也没有提,不能作为李自成火烧太庙的证据。

除了《爝火录》的记载,还有其他的史书有相关的记载,但这些记载显示,李自成在撤退之前,曾经将城内的老百姓驱除出城,然后放火烧毁了明朝的宫殿。在这次大火中,宫殿的大部分建筑都被烧毁,唯独太庙和武英殿被完好地保存了下来,从火中躲过一劫。

根据以上记录,并没有表明李自成曾经火烧太庙,所以,坊间的那些传闻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历史事实。

但不管历史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铁打的事实是,太庙曾经的确被毁坏过,并在清朝的顺治元年被重新修建。后来,在乾隆元年,太庙又得到大规模的修缮。

如今的太庙名号已经不复存在,被改作劳动人民文化宫,其南门上还高高地悬挂着当初毛主席亲笔题字“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的匾额,成为老百姓学习、娱乐的场地。

太庙今天为劳动人民文化宫所在地

每次提到潭柘寺,都会听到这么一句话:“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潭柘寺的历史竟然这么悠久,比北京城还要久远——这是真的吗?

潭柘寺,位于北京西郊门头沟区东南部的潭柘山麓,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刹,也是北京地区最早修建的佛教寺庙之一。关于潭柘寺的始建年代,需要追溯到1600多年前的晋代。在晋代的时候,潭柘寺初建成,当时的名字被称为嘉福寺。后在唐代武则天时期,香火十分旺盛,被称为龙泉寺。到了金代,又被皇帝赐名为大万寿寺。在明代又恢复了先前的名字,先后被称为龙泉寺、嘉福寺。后来到清朝的康熙年间又被改名为岫云寺。

至于后来是怎么被改为潭柘寺的,有多种说法。比较权威的说法是,潭柘寺之名因其周围有青龙潭和古柘千章而得,对此,《岫云寺莲花池记略》有记载:“寺址本在青龙潭上,有古柘千章,故名潭柘寺。”至于其真正的名称来历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

关于“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这个说法的来历,与一个民间传说有关。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北京、天津一带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中住着一条恶龙,经常出来作恶,时不时地引发些旱涝灾害,搞得当地的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明朝迁都北京的时候,皇帝命令刘伯温修建北京城。当时刘伯温就决定除掉这个恶龙。刘伯温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颇通奇门遁甲、天地五行之术,进过一番激斗后,他擒拿住了恶龙,并将它锁在了北新桥下面,还在西山上修葺了一座潭柘寺,用了一支箭做寺庙房屋的大梁,箭头直指恶龙的咽喉。

自从刘伯温镇压住恶龙后,当地的老百姓便过上了幸福、祥和的生活。慢慢地,北京一带的海水退了,并逐渐发展,最终成为繁华的北京城。据说,后来在北京城里修建皇宫的时候,都必须比潭柘寺的大梁低一寸。由此也就有了“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

潭柘寺

那么这个传闻在历史上有没有科学依据呢?潭柘寺真的比北京城的历史还要久远吗?

研究北京城的发展历史,我们会发现,今天的北京城是在元朝大都城的基础上改建发展起来的。在元朝的初期,元世祖忽必烈听从了大将和谋士们的建议,以“幽燕之地,龙盘虎踞,形势雄伟,南控江淮,北连朔漠”为由,在1276年,在这里建立了大都城。如果从时间上进行推算的话,1276年已经晚于晋代800余年了。所以,民间“先有潭柘寺,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并非妄言,而是有历史依据的,潭柘寺的历史确实比北京城还要久远。

在北京众多的寺庙中,红螺寺独具一格,为十方常住寺,千百年来一直是佛教圣地,以高僧频出而名扬佛法界,是北京最大的佛教园林,民间素有“南有普陀,北有红螺”之说,足见红螺寺在我国北方的特殊历史地位。

其实红螺寺原来并不叫这个名字,后来之所以改名为红螺寺,其中还有一个十分有意思的传说,与红螺仙女有关。

据说,天上的玉皇大帝有几个女儿,其中的两个女儿非常淘气,觉得天天在天上待着很无聊,便想下凡来人间玩玩。可仙人哪能那么容易来凡间呀,她们在父皇玉皇大帝面前不知说了多少好话,愣是没有征得他的同意。哼!你同意不同意,我们都要去人间玩!

于是某天,她们趁父皇不注意,便结伴悄悄地降落到了人间。她们来到了一座大山前,见这里景色非常优美,气候非常湿润,一下子便喜欢上了这里。再四处转转,竟然在万花丛中发现了一座寺庙,这座寺庙掩映在美丽的鲜花丛中,古色古香,环境清雅。“如果能够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那可算没有白来人间一趟哇!”想到这里,两个仙女便决定留在寺中一段时间。

红螺寺

白天她们化作僧人,和寺庙中的其他僧人一起诵念佛经、打扫庭院,晚上就化作一对红螺,生活在寺庙前的放生池中,全身发散出一股股耀眼的光芒,将整个寺庙照射得犹如处于白昼下一般。她们在嬉闹玩耍的同时,还不忘周济周围的老百姓,利用自身的法力为他们排忧解难。从此,寺庙这一带风调雨顺,老百姓安居乐业,生活得非常幸福。

好景不长,她们私自下凡的事儿还是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就把她们召回到了天宫。

当地的老百姓们知道了两位仙女的故事后,非常感念她们的大恩大德,都称呼她们为红螺仙女。每天烧香拜佛,期盼红螺仙女能够再次降临寺庙,还把寺庙前的那座大山称为红螺山,把寺庙改名为红螺寺。

云居寺风光秀丽、声名远播,在众多香客的心目中,是个烧香拜佛许愿的好去处。在云居寺还有这样一个习俗,即若香客们许下的心愿能够实现,就必须再回来“还愿”,所以很多香客都会在愿望实现后二次来到云居寺。

清朝的康熙帝就曾经二访云居寺,难道他也是为“还愿”而再来的吗?

其实不是,康熙帝二访云居寺,另有隐情。到底是什么样的隐情呢?

我们都知道,康熙帝是个十分喜欢四处云游的人,没事便出宫溜达,或是为了欣赏美景,或是为了了解民情。一天,康熙帝溜达着溜达着,就走到了云居寺前,见这里风光无限好,便心想:“这里的风景真美,如果在这里建造我的陵墓该多好啊!”

他想着想着便进入了云居寺,可是寺里竟然没有一个和尚来迎接自己,这让他有点恼怒,拆寺建陵墓的想法就更加坚定了。可是后来又仔细一想,云居寺并非一座普通的寺庙,如果没有任何理由地强拆,难免会惹天下人非议。怎么办呢?康熙帝为此愁眉不展。

康熙帝身边机灵的小太监看到皇上郁闷不安的样子,很快便猜出了皇上不高兴的原因,便给康熙帝出主意说:“皇上,在云居寺里有一座名叫‘主山’的山,‘主山’、‘主山’,您是天下唯一的主子,这山不就是您的山嘛!”康熙帝听了小太监的话,很是高兴。便派人叫来寺庙的方丈,指着“主山”故意问他:“这座山叫什么名字呀?”

这老方丈其实早就明白了康熙帝的心思,不动声色地回答说:“回皇上,这山叫作‘猪山’。”

康熙帝听了,立刻明白了老方丈的话中要义,心里非常不爽,但也不好说什么。也没有继续逛的心思了,便闷闷不乐地回到了宫中,召集群臣,商议要治这老方丈什么罪。

云居寺藏经处

可是,朝中的大臣却对康熙帝说:“古往今来,寺庙都和其他的场所不同,那信佛的老僧人也实非有心冒犯,所以,皇上您不仅不应该治他的罪,还应该重赏云居寺,以安其心,这样普天下的人也会认为皇上您是心胸开阔、爱民护民之君。”

康熙帝听了,恍然大悟,觉得大臣的话非常有道理,于是就派人连夜赶制了一尊佛,并亲自带上这尊佛作为礼物再次拜访了云居寺。与上次不同,这次寺里的和尚们都穿上了工整、整洁的袈裟,在很远处迎接这位开明的君主。

后来康熙帝二访云居寺的事情被传到了民间,老百姓们都称赞康熙帝是个海纳百川的好皇帝。

在北京乘坐地铁十三号线时,会路过一个叫大钟寺的站点,这个站点就因附近有一座大钟寺而得名。大钟寺原本的名字叫作觉生寺,因为寺里放置着一口大钟而被俗称为大钟寺。这口大钟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铸于明朝的永乐年间,足足有43吨重,被称为北京“钟王”。

关于这口大钟的来源,民间有多种说法,其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说法与一个“舍身救父”的孝女有关。

相传,在明朝的永乐年间,皇帝下令铸造一口大钟,并且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这口大钟的钟声一定要声传百里。皇帝的这个要求可难坏了众工匠和监造官,不少人因为造不出符合皇帝要求的钟而丢了性命。

大钟寺收藏的钟

在上一任监造官因没有完成任务而被砍头后,新一任监造官上任了。这名监造官姓杨,在接到这个任务后,心情非常沉重,一想到如果完不成任务就会被砍头就愁眉不展、郁闷万分,他每天下工回家后,都在家唉声叹气。与他相依为命的女儿看到父亲那愁眉不展的样子,心里非常心疼,就想着为父亲分担一些压力。可小小年纪的她哪能想出什么办法?为此她苦苦思索了好几天。一天她突然想起早先从邻居那里听说过的,一个少女为父解愁而以身殉剑的故事,就灵机一动,想着效仿这名少女为父亲解除忧愁。

就在大钟即将铸造成功的那天,她悄悄地跟在父亲身后,来到了铸造大钟的地方。趁着父亲不注意,纵身跳向滚烫的铜汁之中。

父亲扭头看到女儿纵身起跳的身影,便想拉住她,可哪里还来得及!慌乱之中,他只抓住了女儿的一只鞋。

看到女儿跳进了滚烫的铜汁中,杨监造官知道女儿必死无疑,便忍住内心的剧痛,指挥工匠们开炉铸钟。大钟很快便铸好了,令人想不到的是,这口大钟竟然完全符合皇帝的要求,敲击一下,声音悦耳悠扬,百里之外都能听得清清楚楚,不过在钟声的尾音,却有一丝“鞋”的声音。

周围的工匠们都说,这是杨监造官的女儿在向父亲要鞋子。

从此以后,大钟寺便有一个习俗,就是在杨监造官女儿每年忌日的这一天,都要供上一双绣花鞋,以纪念该女的英勇献身之举。

如今北京寺庙院观多是清代遗留,明朝时期修建的那些宗教建筑有多少留存了下来?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一下幸存至现在的明代宗教建筑。

1.天主教堂

在北京的天主教堂中,最具规模的是东、西、南、北四大教堂,其中南堂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内油房胡同内,历史非常悠久。基督教有很多流派,天主教就是其中的一个流派。在明朝的时候,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到中国,天主教才再度在中国得到发扬光大。利玛窦在中国期间,于明朝的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创建了南堂。

2.大悲寺

大悲寺始建于明正德八年(1513年),由司礼监太监张维创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如今,大悲寺的大部分建筑已经被毁坏,只余下一座正殿即大悲宝殿。说起大悲宝殿的名称,与一尊佛像有关。原来,该宝殿之内供奉着一尊五丈许的观世音菩萨铜立像,如今这尊佛像已经不知去向。

3.智化寺

智化寺,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由司礼监太监王振创建,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禄米仓东口路北,具有独特的明代特色。智化寺原本只是一座家庙,后被赐名“报恩智化寺”。智化寺初建时并不起眼,不像一些古寺名刹拥有恢弘的历史或者悠久的渊源,然而它也有过一段辉煌时期,那时候香火非常旺盛,占地约两万平方米。

4.广济寺

广济寺是北京著名的“内八刹”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25号。该寺始建于宋朝末期,当时的名字是西刘村寺。明朝的天顺元年(1457年),山西僧人普惠及其弟子在尚衣监廖屏的资助下,在西刘村寺遗址上重建此寺,后在明成化二年(1466年),被赐名“弘慈广济寺”。1931年,该寺被大火烧毁,于1935年重建。如今的建筑格局仍然保存了明朝时期的状貌,寺内珍藏着许多珍贵的文物,如明朝时期的三世佛和十八罗汉造像,清朝康熙年间的汉白玉戒台和乾隆年间的青铜宝鼎等。如今,广济寺为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5.慈寿寺塔

慈寿寺塔,又被称为永安万寿塔、八里庄塔,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八里庄慈寿寺内,始建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为明神宗之母慈圣皇太后李太后创建,是慈恩寺的重要组成部分。明万历皇帝登基时年仅十岁,内外政事全部由李太后执掌。李太后非常推崇佛教,在她主持朝政期间,命人在京城内外修建了许多佛寺,慈寿寺就是其中之一。清朝光绪年间,慈寿寺在一场大火中被毁,只剩下慈寿寺塔。该塔是八角十三层密檐式实心砖塔,高50米,外形俊秀,雕刻精美。

慈寿寺塔

在北方,人们称参加集市贸易活动为“赶集”,而在南方,则称其为“赶圩”。在属于北方的北京却是个例外。在当年的北京城,人们称参加集市贸易活动为“赶庙会”。“赶庙会”这个词儿,颇具北京地方特色。

庙会,原本是寺庙定期举行的一种公开的宗教活动,在寺庙节日火规定日期举行,它的活动范围以寺庙内为主,但也有些仪式活动跨出寺庙。寺庙的宗教活动使各界人士汇聚到寺庙里来,相应地,商业、娱乐、服务业等其他行业也随之而来。渐渐地,人们就称举办集市贸易活动的地方为庙会。

庙会作为中国的集市形式之一,在北京城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在旧时,北京城里有很多的庙会,其中最有名的是“五大庙会”。

1.隆福寺

隆福寺,始建于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在清朝雍正年间重新修建,是明清两个朝代的“朝廷香火院”之一。隆福寺庙会是清朝时期众多庙会中最繁荣的一个,庙会的规模非常大。及至清朝光绪年间,隆福寺内发生大火,很多建筑被烧毁,因此该寺渐渐香消火断,但隆福寺庙会并没有受什么影响,依然很热闹,摊贩云集。

2.护国寺

护国寺,在历史上被称为崇国寺。崇国寺原本有两个,即南崇国寺和崇国北寺。南崇国寺建于金代,后被毁。其后,在今天护国寺的地方,又建立了崇国北寺。崇国北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西庙”护国寺。护国寺的庙会,非常热闹。据《燕京岁时记》记载,护国寺庙会上“凡珠玉、绫罗、衣服、饮食、古玩、字画、花鸟、虫鱼以及寻常日用之物,星卜、杂技之流,无所不有”。而且不仅花样繁多,还有许多高档品,以致很多达官贵人及其亲属都前来购物。

3.白塔寺

白塔寺,又被称为妙应寺,是北京市著名的寺庙,位于阜成门内大街北侧。白塔寺的历史非常悠久,这一带曾经是金南京城的北郊,在辽代,曾在此处建有舍利塔,后于战火中被毁。元朝初期,忽必烈下令在原舍利塔的遗址地带建立“大圣寿万安寺”,并在寺中心建一座白塔。在元朝的末年,“大圣寿万安寺”被毁,在明朝的时候,重新建立,改名为妙应寺。白塔寺庙会和护国寺庙会离得非常近,所售商品也很相似,有日用百货,有花鸟虫鱼,也有风味小吃,还有说书唱戏的,花样繁多,但白塔寺庙会最有名的还是木碗和花草。后由于各种原因,白塔寺庙会在1960年停办。

4.土地庙

土地庙,又被称为“都土地庙”,属于道教的庙宇,位于北京市宣武门外下斜街。如今,土地庙已经不复存在,但庙会依然如期举行。土地庙庙会的规模很大,每月逢三开市,所售商品也极其丰富,有农副产品、百货、饮食等,其中最为有名的是鸡毛掸子。

5.花市火神庙

花市火神庙,位于北京市崇文门外,是一个大型的人造花的专业市场,火神庙,又被称为火德真君庙,始建于明代,在很早以前这里就有庙市了,由于花市兴旺,时间长了,火神庙庙市就被改名为“花市”了。花市属于定期的集市,每月逢四开市,因此当时京城有“逢三土地庙,逢四花市集”的说法。《天咫偶闻》中载:花市“每逢四有市,其北四条胡同,则皆闺阁装饰所需,翠羽明,假花义鬓之属,累累肆间。”说的是老北京的花市每逢四、十四、二十四日开集,花市所在地区因原有众多庙观,百姓焚香拜佛祈福的人多,逐渐成为民国时期老北京的五大庙会之一。

花市除了售卖日用品外,就是以妇女插戴用的纸绒花为主了。在清朝的时候,这里生产和经营人造花的店铺达一千多家,非常繁荣,甚至连街巷都以“花市”为名了,如东花市大街、西花市大街、花市斜街、花市头条等。

在北京市西南房山区境内的白带山下,有一座寺,其石经山藏经洞及唐、辽塔群构成了我国古代佛教文化一大特色地区,被评为北京旅游世界之最,它就是赫赫有名的云居寺。

云居寺始建于隋末唐初,到辽圣宗时期形成五大院落、六进殿宇,金、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及至1942年,在日本侵略军的轰炸中毁坏惨重。后分别在1985年和1988年进行了一期修复工程与周边绿化、石经回藏及二期修复工程。如今,云居寺已经恢复了昔日的庄严面貌。

云居寺是佛教经籍荟萃之地,寺内珍藏着石经、纸经、木版经,号称“三绝”。其实,除了这“三绝”比较有名外,该寺还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地方,就是它的“娃娃库房”。

一个寺院里为什么会有一间“娃娃库房”呢?

原来,每天慕名来云居寺烧香拜佛的香客有很多,他们非常虔诚敬香礼佛,并默默许下心愿,如果许下的愿望一旦实现,按照习俗,他们就得再来“还愿”,而还愿的方法就是送来一个假娃娃。久而久之,假娃娃堆得太多了,所以寺院才专门设置了一个“娃娃库房”用以储存这些假娃娃。

云居寺

那么,香客们在还愿的时候为什么会送来假娃娃呢?原来这与该寺第六层殿大悲殿内供奉的一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有关。

这尊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始建于明朝,面相慈爱,让人看着心生温暖之感。而在民间,老百姓们都认为观音菩萨一向以慈悲为怀,以普度、救助众生为己任,所以素有“家家阿弥陀,户户观世音”的说法。老百姓觉得这样一个慈眉善目、神通广大的观世音菩萨一定能给他们带来生子的福音,所以都亲切地称观世音菩萨为送子观音。

而云居寺的香客们中,有很多是在千手千眼观音像前许下求子之愿后,愿望得到了实现。为了感谢观世音菩萨的保佑,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们在愿望实现后来云居寺还愿时,都自发地带上一个假娃娃。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云居寺大悲殿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求子灵的消息不胫而走,被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知道,所以,来云居寺许愿、还愿的人便一年比一年多了起来,假娃娃也越来越多,以致最后需要专门设置一间“娃娃库房”来专门保管。由此云居寺出现了“娃娃库房”这一颇具特色的景观。

如今的云居寺已经成为国内外著名的佛教寺院和宗教活动场所,被称为“北方巨刹”,足见其名气之大。这么多年来,它始终以自己幽静的地理环境、奇特的的自然风光、浓郁的佛教文化,吸引着众多香客的光临,为他们所喜爱、敬仰。

提起云居寺,很多人都会说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的国宝,仅始建于唐代的宝塔就有七座之多。在这七座唐代宝塔中,有一座非常有名,它承载着一个“断石不断佛”的传说。

这座宝塔建造于唐朝开元十年(722年),在塔内有一个非常有名、制作无比精美的“一佛二胁侍”的佛雕像,这块浮雕像是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属石刻文物中的精品,所雕“一佛二胁侍”非常生动形象,有着极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每年慕名前来观赏的人可谓络绎不绝。在观赏的过程中,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这座浮雕像头部发髻的上方,有一道细细的横向断纹。这条横向断纹是怎么产生的呢?

原来这断纹与一段“佛雕像被盗”的经历有关。

据说那是发生在1997年的一件事。当时是9月份的一个深夜,云居寺的四周被黑夜包围着,伸手不见五指。当夜,有一伙专门盗窃古文物的犯罪分子盯上了这座浮雕像,他们经过周密的策划、踩点后,开始了行动,将浮雕像偷出了云居寺。这块浮雕像无论是对云居寺来说还是对国家来说都非常珍贵,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它的被盗,无异于巨大的损失。

当夜凌晨五点,云居寺内的值班人员发现浮雕像被盗,赶紧向上级领导报告,之后警方力量也投入了搜找中。大家都在使尽全力寻找佛雕像的线索,因为早一点发现线索,佛雕像就少受一点损失。

可是犯罪分子实在太狡猾了!他们的行动几乎没有留下什么蛛丝马迹,大家寻找了几天,都没有发现什么线索。

就在大家愁眉不展之际,一位当地的老百姓突然找到了警方,说在他家的菜地里发现了一件陌生人的衣服。原来,犯罪分子在实施偷盗行动时路过他家的菜地,在慌乱中丢失了这件衣服。

警方见到这件衣服后,都非常激动,经检查,在衣服的口袋中发现了一张小纸条,纸条上写着一个电话号码,正是这个电话号码给警方侦破此案提供了唯一的线索。

在后来的侦查行动中,警方通过这个电话号码顺藤摸瓜,终于在河南省境内发现了佛雕像,并将全部犯罪分子一一抓获。

云居寺唐塔

可惜的是,警方在查看这座佛雕像时发现,它被摔断了!听到这个消息后,云居寺的工作人员和石刻文物专家们都非常痛心,他们按常规推断:既然被摔断,一定是从佛雕像的脖颈处摔断的,因为那里是整个佛雕像最薄弱的地方。

可是,当云居寺的工作人员和石刻文物专家们在此看到被追回的佛雕像时,都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原来,佛雕像是沿着发髻上方而非脖颈处断的。也就是说,一佛二胁侍“毛发无损”,“断石没断佛”。

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几百里的人都知道了这个“断石不断佛”的故事,一方面感叹法网恢恢疏而不漏,一方面感叹云居寺的佛门广大、法海无边。从此以后,来云居寺烧香拜佛的人更加多了,佛雕像也更加有名气起来。

每年的11月份左右,香山公园总是人满为患,去那里参观游览的人数不胜数,这些游客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去观赏红叶。

其实,除了香山公园外,还有一个适合观赏红叶的地方,它就是与香山公园毗邻的八大处公园。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西山风景区南麓,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宜人的佛教寺庙园林,是建国后北京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西山余脉翠微山、平坡山、卢师山环抱,因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刹而得名。

说起园中的八座古刹,可谓历史悠久,最早建于隋末唐初,历经宋元明清历代修建而成。他们分别是一处长安寺、二处灵光寺、三处三山庵、四处大悲寺、五处龙泉庵、六处香界寺、七处宝珠洞、八处证果寺。

一处长安寺

去过八大处的朋友,可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一进公园就是二处了?一处又在哪里呢?

一处是长安寺,原来的名字叫作“善应寺”,创建于明朝弘治十七年(1504年),位于公园大门以南一里多地。长安寺原有五百罗汉雕像,现已无存。据万历年间大学士余有丁记载:“寺中四松最奇。门列天兵十,状极诡异。庑下有五百罗汉。”从中可见长安寺当年的地位和风貌。后经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康熙十年(1671年)两度重修,规模扩大,改称为今天的名字。长安寺后被毁坏,至今尚没有恢复原貌,暂不对外开放。

二处灵光寺

进入八大处公园,走一段路,便到了八大处现存最重要的一座寺院,即二处灵光寺。灵光寺始建于唐大历年间,它最初的名字是龙泉寺。在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改名为觉山寺。在明宣德三年(1428年),又被改回了“龙泉寺”的旧名。直到明正统年间,在对该寺进行一系列的扩建工程后,又改名为今天的这个名字。

三处三山庵

从灵光寺向前行进,不多会儿便到了三山庵。顾名思义,三山庵因地处虎头、翠微、青龙三山之间而得名。三山庵始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在清乾隆年间重修。清雍正、乾隆年间曾有高僧达天通理禅师在此研磨禅理、著书立论,一时名噪遐迩。

灵光寺

四处大悲寺

从三山庵向西北行进,大约一里,可到大悲寺。

大悲寺位于三山庵与龙泉庵之间的山腰处,原来的名字是隐寂寺,据说建于北宋或辽金时期(约1033年)。明清的时候对该寺进行了重新修建,并改名为今天的这个名字。

五处龙泉庵

从大悲寺向西北行进,可到龙泉庵。龙泉庵又被称为龙王堂,位于大悲寺的西北方向。在明仁宗洪熙元年(1425年),建造了“慧云禅林”,后在清顺治二年(1645年),在此处又发现了一泓清泉,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清道光年间两寺合一,为龙泉庵。

六处香界寺

从五处向上,要走比较长的一段路,才能到达六处香界寺。

香界寺位于平坡山,始建于唐乾元年间(758~760年),名为“平坡大觉寺”,明朝名为“大圆通寺”,清康熙年间名为“圣感寺”,清乾隆年间改为现名,是现今八大处公园面积最大的一座寺庙。

七处宝珠洞

从香界寺向上攀登,石阶有些陡峭。此时,已经接近山顶的宝珠洞了。

宝珠洞位于平坡山顶,创建于清乾隆四十六年(1780年),是八大处最高的一处,所以也是远眺京城美景,观赏日出的极佳处,故有“京西小泰山”之誉。

八处证果寺

游八大处的朋友最“郁闷”的一点就在于好不容易爬上了山顶,却只能到七处,如果想游览八处证果寺,则必须从七处下到二处,再从另一条路上青龙山,行至山腰,才能到达。

证果寺始建于唐天宝年间,寺中一株古黄连木树龄600年以上,为京城所独有。因为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八处与其他七处相比,显得冷清一些。

戒台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马鞍山上,距离北京城中心约有36公里,西面是极乐峰,南面是六国岭,北对着石龙山,东方是北京城,坐西朝东,海拔300多米,占地面积4.4公顷。

戒台寺始建于隋代开皇年间,原来的名字叫作慧聚寺,在明朝英宗皇帝在位期间,被赐名为万寿禅寺。在辽代,当时的得道高僧法均大师在这里建造了戒坛,四方僧众多来受戒,所以又被称为戒坛寺。又因清朝乾隆皇帝曾作“戒台六韵”诗,故俗称戒台寺。

戒台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从辽代至元代中期,一直被视为北方律学的中心,自辽代修建戒坛后,一直深受历代朝廷重视,很多住持均由朝廷选派。不少戒台寺名僧被委以各种官职,有多位皇帝到此进香礼佛。如今的戒台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戒台寺

戒台寺一向以“戒坛、奇松、古洞”而著称于世。寺内有建于辽代的戒坛,该戒坛由辽代高僧法均大师主持建造,与福建泉州的开元寺、浙江杭州的昭庆寺的戒坛合称“全国三大戒坛”。同时,该戒坛又居三大戒坛之首,是中国最大的戒坛,素有“天下第一坛”之称。

戒坛,是佛家为学有所成的僧侣颁发戒牒的地方,通俗地说,场面类似于今天取得学位证书前举行的论文答辩。当年,只有修为很高的僧人才有资格在戒台寺受戒。

戒台寺的戒坛建于辽代咸雍五年(1069年),是中国佛教史上最高等级的受戒之所,虽历尽沧桑,仍保存完好。它位于戒台寺的西北院,是一座高3.5米的汉白玉方台,雕刻得非常精美、细致。在戒坛的四周雕刻有113尊一尺多高的戒神,坛上供奉着释伽牟尼坐像,在像前方设置了10把雕花木椅,即和尚受戒时“三师七证”的座位。戒师开坛必须有皇帝敕命。佛教徒受戒,所行的仪式十分隆重。

戒坛大殿是戒台寺的标志,也是寺内最为主要的建筑。该大殿位于戒坛院内,始建于辽代咸雍五年,金元明清各代均有维修,现仍保持着辽代的建筑风格。大殿高20余米,面阔进深各五间,长宽26米,是我国古建筑中的杰作,凝聚了无数建筑艺术大师和著名工匠的智慧和心血。

大殿平面呈正方形,为重檐盝顶与四角攒尖式相结合的木结构建筑。在大殿正门上方高悬漆金大匾,上书“选佛场”三个大字,由袁世凯亲笔题写。大殿顶部四面呈坡形,正中部分是一个正方形的小平台,台上安有明朝僧人德秀捐赠的铜质镀金宝顶。殿内的天花板为金漆彩绘,殿顶上的上下檐之间有风廊环绕,便于殿顶的木质构件通风透气,防止糟朽,也便于日常维修。门内横舫上则挂有清代乾隆皇帝手书的“树精进幢”金字横匾,内侧挂有康熙亲笔的“清戒”二字匾额。可见数朝皇帝及僧人对戒台寺的感情之深。

在老北京,清代诗人赵怀玉的一首诗非常有名,即:“潭柘以泉胜,戒台以松名。遥看积翠影,已觉闻涛声,入门各相识,俯仰如相迎,一松具一态,巧以造物争。”从中足见戒台寺的松树远近闻名。

戒台寺内的古松,经过历代僧人精心培育,饱经千年雨雪风霜的磨砺,形成奇特的造型。或老干舒缓,枝叶婆娑;或主干横卧,宛若苍龙;或似腾龙,直刺青天……形态各样、姿势多变,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五松”,它们分别是活动松、自在松、九龙松、抱塔松和卧龙松,具有很高的欣赏价值,是历代文人雅士赞咏的宠物,每当微风徐来,松涛阵阵,便形成戒台寺特有的“戒台松涛”景观。

1.乾隆爷最喜欢的松树——活动松

“活动松”是一棵大油松,根植于元朝时期,相传由当时的戒台寺住持僧月泉高僧亲手种植。它高约25米,干周长约2.5米,气势非常雄伟。活动松最大的一个特点是“引一枝而全身发”,是指我们用手牵动该松树的任何一个树枝,其全身的枝干都会摇动起来。相传清朝的乾隆皇帝非常喜欢这棵松树,每每来到戒台寺,都要摇动它,并引以为乐。很多人肯能会十分好奇,说这棵松树为什么能够自如活动呢?原来它高大的主干向东倾斜,主干东侧的很多大枝又长长地向东伸延,所以整个树体的重心不稳,一枝动则全身摇。

2.享有世界“古白皮松之最”称号的松树——九龙松

九龙松是一棵白皮松,它的体形非常高大,气势非常磅礴。它的历史非常悠久,根植于唐朝的武德年间,距今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是世界“古白皮松之最”。

九龙松高达18米,主干分成9股,白色表皮上遍布褐色斑点,像是斑驳的龙鳞,酷似九条神龙腾空而起,守护着戒坛,所以被称为“九龙松”。关于这棵松树,明朝时期的蒋一葵曾经在《长安客话》中有这样的描述:“松今尚在,围抱可四五人,高不三丈,枝干径二尺,虬曲离奇,可坐可卧。游人每登其上为巢饮云……”在明朝和清朝时期,有很多文人雅士为这棵松树吟诗作赋。

3.大雄宝殿前最逍遥的松树——自在松

自在松根植于辽代,高约25米,干周长约2.7米,因其姿态舒展有致,显得非常“逍遥自在”,所以被称为“自在松”。自在松高高地伫立在大雄宝殿的前方,所以又被称为大雄宝殿前最逍遥的松树。《西山名胜记》的作者田树藩曾经专门写了一首描述该松树的诗,即“松名自在任欹斜,随意生来最足夸。世态炎凉浑不管,逍遥自在乐天崖”。

4.方向最为怪异的松树——抱塔松

抱塔松非常奇异,它的主体躯干约有5米长,扭转着,犹如巨龙般爬过东边的矮墙,向旁边的辽代高僧法均大师的墓塔抱去,所以被称为“抱塔松”。这棵松树根植于金朝时期,据说它的来源还和一个神话传说有关。

相传,这棵松树本是来自天上的一条神龙,被玉皇大帝派到凡间来守护法均大师的墓塔。在一个乌云滚滚、雷电交加的深夜,龙松怕法均大师的墓塔被雷电击毁,就扑身过去,伸出两个大枝像人的双臂那样抱住古塔,遂形成古松抱塔的奇观。针对这个神话故事,古代的文人雅士还专门作了一些诗,例如“怒涛夜吼雷雨声,抱塔龙松啼月黑”、“更有新奇抱塔名,关心衣蹦自倾斜。因何此寺多怪松,得闻修成老树精”等。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后世人对该松树的保护非常不到位,及至1981年在对墓塔进行复修工程时,工匠们为了施工方便,竟然将一个抱塔的大枝给锯掉了,如今我们只能看到单臂抱塔。

戒台寺抱塔松

5.恭亲王用来自嘲的松树——卧龙松

在戒台寺内,有一棵松树,形状如一条粗壮的巨龙,从石雕栏干中横卧到其外,仿佛欲腾云驾雾而飞,被称为卧龙松。卧龙松根植于辽代。在石雕栏干外的粗干下面,有一巨石支撑着整个树体,在这块巨石上写着三个大字,即“卧龙松”三字,这三个大字的题写者非常有名,他就是清朝末年叱咤风云的恭亲王奕。相传当年奕还曾用这棵松树来自嘲。

奕在青壮年时期,曾经得到慈禧太后的重用,但到晚年却被革了官职。被革职后的奕整日无所事事,喜欢到戒台寺小住,并常把自己比喻为不得志的“卧龙”,静卧古寺,等待重新的腾飞,于是他满怀豪情壮志地在石碑上写下“卧龙松”三字。可是,寺内有高僧却对此连连摇头,说:“这座石碑犹如斩龙剑,六爷把剑插在自己的肚子上,恐怕是气数将尽了!”高僧的话果然被应验了。后来,奕虽然被慈禧太后重新重用,但不久就因病去世了。

在北京城,不仅寺庙众多,古塔也非常多。古塔是我国众多古建筑中的一支奇葩。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后,佛教建筑与中国固有的建筑形式和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发展成塔。

在北京的众多行政区内,有一个区被称为“塔乡”,它就是房山区。房山区共有古塔108座,约占北京地区古塔数量的一半。这些古塔的建筑年代有长有短,最久远的可追溯到唐朝。

如今,我国现存唐代的塔共计24座,房山区就占了8座。在众多古塔中,房山区有辽塔14座,金塔2座,元塔2座,明塔22座,清塔56座,建筑年代不详、清代重修的有4座。不仅古塔众多,而且分布也非常广泛,如张坊、大石窝、长沟、韩村河、周口店、燕山、良乡、窦店、青龙湖、佛子庄、河北、史家营等乡镇均有古塔,其中,与其他地方相比,上方山、云居寺及其附近一带古塔更多一些,8座唐塔中,云居寺就占了7座,14座辽塔中,云居寺及其附近就有6座。

除了具备数量多、分布广这些特点外,房山区的古塔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样式多样化、形制非常齐全。既有覆钵式塔、金刚宝座式塔、组合式塔,又有楼阁式塔、亭阁式塔、密檐式塔、经幢式塔等。

金刚宝座式塔。金刚宝座式塔是供奉佛教中密教金刚界五部主佛舍利的宝塔,在中国流行于明朝以后。金刚宝座式塔在房山只有1座,即云居寺北塔。

密檐式塔。密檐式塔始于东汉或南北朝时期,盛于隋、唐,成熟于辽、金,是由楼阁式的木塔向砖石结构发展时演变而来的。该类塔的第一层很高大,而第一层以上每层的层高却特别小,各层的塔檐紧密重叠着,所以被称为密檐式塔。最典型的是塔照村的辽代照塔、高庄村北的辽代玉皇塔、谷积山的辽代鞭塔、长乐寺村的明代姚广孝墓塔、万佛堂的元代龄公和尚舍利塔、天开村北的元代应公长老寿塔等。

经幢式塔。经幢式塔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唐朝的时候就开始兴建了,在房山区现存的古塔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最典型的是云居寺辽代所建的琬公塔、续秘藏石经塔,长沟镇轩辕寺遗址上的金代严行大德灵塔等。

亭阁式塔。亭阁式塔塔身的外表犹如一座亭子,通常为四角形、八角形或圆形亭阁状,所以被称为亭阁式塔。最典型的是位于云居寺北塔西侧的梦堂塔和位于石经山顶、用淡青色石料雕刻组装而成的东台石塔。

楼阁式塔。楼阁式塔的历史最为悠久,其最早式样可上溯至南北朝时代。该类塔的特点在各层面阔与高度,由下至上,逐层均等缩小,每层间距比较大,一眼望去就像一座高层的楼阁,所以被称为楼阁式塔。最典型的是位于房山区良乡东北的燎石岗上的昊天塔和位于房山区天开村南山坡的天开塔。

组合式塔。组合式塔有的是将楼阁式塔于覆钵式塔相结合,有的把密檐式塔与覆钵式塔相结合,还有的是将经幢式塔与金刚宝座式塔相结合。最典型的是建于辽代的云居寺北塔。

玉皇塔

所以说,无论是从数量、分布还是形制上,房山区都是当之无愧的“塔乡”。

在老北京,有一个胡同非常有名气,它就是被称为北京最古老的胡同之一的砖塔胡同。这个胡同之所以出名,一方面是因为胡同里曾经居住过鲁迅、张恨水、刘少奇、老舍等名人,并有关帝庙、贝勒府等文物古迹,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里有一个历史悠久的、有“北京最矮之塔”之称的万松老人塔。

万松老人塔,全称为“元万松老人塔”,从其全称也能看出来,它始建于元朝时期,是北京作为文化古城的早期标志之一,也是北京城区现存唯一一座密檐式砖塔。

万松老人塔为八角九层砖塔,高约15.9米,是北京城区内仅存的砖塔。塔原为八角七级密檐式,后在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进行重修时,加高至九级。如今我们所看到的塔是1927年叶恭绰等人集资重修的。

与其他的塔比起来,万松老人塔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它根基深厚,曾经经历过郯城1668年8.5级大地震,可至今不歪不斜,犹如新塔般坚固;二是它历史悠久,约有近千年的历史,巍然壮观,实属国内罕见;三是它塔形壮丽,水色山光,白云塔影,风景秀丽,令人叹为观止,是北京风景名胜区的主要景点之一。

从结构上看,万松老人塔建造得十分精巧,塔身分内外两层,外涂白色,东、西、南、北四面设券门,门为拱券式,券外绘方形图案,设有砖雕门额、门簪。塔心和外层之间形成八角形环廊,犹如大塔中包着一层小塔。回廊两侧设有25个壁龛,龛内有壁画或泥塑像,回廊顶端有雕花砖天花板,并加彩绘,刻制精美细腻。

万松老人塔

说起万松老人塔,则不得不提一个人,他就是万松老人,这座塔就是为了纪念他而修建的。

万松老人,即万松行秀禅师,自称万松野老,世人为了表示对他的尊重,都称他为万松老人。据《新续高僧传》记载,万松老人俗姓蔡,河内解(今河南洛阳南部)人。

万松老人自荆州出家,是金元间的佛教大师(属佛教支派曹洞宗),同时深谙儒家经典,著有《从容录》、《请益后录》、《万寿语录》等作品,他81岁的时候在燕京西郊仰山的栖隐寺圆寂。此塔即为后人纪念他而修建的墓塔。

据史料记载,万松老人“为人耿直,不依附于权贵,又对忽必烈治国有影响”。万松老人最著名的弟子,莫过于元代重臣耶律楚材了,在他所著的《湛然居士集》中,记述了万松老人的一段轶事:金章宗曾给万松老人赐钱二百万,差使到栖隐寺要万松老人跪下接旨,老人说:“出家儿安有此例?”于是焚香后站着接了旨。足见万松老人气节之高贵。

北京的教堂指的是北京的天主教堂、基督教堂和东正教堂,其教堂数量远远不及佛教和道教的寺院宫观,然而,其建筑的精美却是很多寺院宫观所不及的。

1.天主教堂

北京城内第一座天主教堂建造于元大都时期的1294年,主持建造者是来自欧洲的罗马天主教方济各会修士孟高维诺。此后,不少教堂在北京建立,但随着元朝的灭亡,当时修建的教堂渐渐没落,有很多被挪作他用,最终留下来的极少,如今仅有门头沟区后桑峪村一所教堂是元代所建,该教堂也是北京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教堂。

明朝时期,在宣武门地区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它就是我们如今所说的南堂,建造者是以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为首的耶稣会传教士们。

自从利玛窦在北京建造了一座天主教堂后,天主教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天主教堂的数量也多了起来。后来在清朝的顺治十二年(1655年),在王府井建造了东堂;在清朝的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在西安门内蚕池口建造了北堂;在清朝的雍正元年(1723年),在西直门建造了西堂。至此,如今北京赫赫有名的四大天主教堂全部建成。

2.新教教堂

新教又被称为基督教。与天主教进入北京城的时间相比,新教要晚一些,然而,其发展的速度却是相当快的。北京的第一座新教教堂是位于崇文门的崇文门教堂。崇文门教堂建造于1870年,其建造者是美国卫理公会。崇文门教堂是北京乃至华北地区所建的第一座礼拜教堂,也是规模最大的一座新教教堂,1998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期,还曾慕名前来做弥撒。

崇文门教堂之后,新教教堂的建造速度放缓了许多,甚至出现了停滞状态。直到1901年《辛丑条约》之后,新一轮新教教堂的建造风潮才又刮起。这时期的新教教堂具有规模小、建筑风格本土化的特点,最具代表性的是1907年在佟麟阁路的中华圣公会救主堂和八面槽救世军中央堂、协和礼拜堂等教堂。

3.东正教堂

北京城第一座东正教堂是位于胡家园胡同的那座,该教堂建造于1710年的康熙年间,由一座关帝庙改建而成,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北馆。东正教在北京乃至中国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直到1960年后才在东交民巷俄国公使馆附近建立了第二座东正教教堂,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南馆。

总体来说,20世纪30年代,是北京教堂的全盛时期。当时,北京城内建造了很多教堂,约有80座之多,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由教会设立的中学、大学、医院、图书馆等具有宗教文化特色的建筑。这些教堂和具有宗教文化特色的建筑成为北京建筑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

宣武门天主教堂

目前,整个北京城内尚在使用的天主教教堂共有17座,其中有四座非常有名,即南堂、北堂、东堂、西堂。新教教堂目前活跃的共有12座,最有名的是崇文门教堂。东正教堂在北京的数量比较少,共有4座。

北京是一座包容之城,自元朝在此建都以来,来自不同地域的宗教就在此扎根生长,如天主教、新教、佛教、道教等。随着各种宗教的传入,各类教堂庙宇也在北京得以建立,其中最有名气的就是天主教堂。

目前,整个北京知名的天主教堂有17座,其中8座在城内,它们分别是东堂、西堂、南堂、北堂、东交民巷堂、南岗子堂、平房堂、东管头堂。9座在郊区,分别是龙庄天主堂、牛牧屯天主堂、贾后疃天主堂、求贤村天主堂、牛房村天主堂、西胡林村天主堂、后桑峪村天主堂、曹各庄天主堂、永宁天主堂。

1.东堂

东堂位于东城区王府井大街路东74号,建成于1655年,它本来是清朝顺治皇帝赐给两位外国神父的宅院,后二人在此基础上建造了一座小型的教堂。该教堂因地震、战乱等原因被毁,于1904年重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东堂。1966年,东堂被关闭,直到1980年才开始修复并正式开堂,1990年起被列为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西堂

在南堂、北堂、东堂、西堂四大天主教堂中,西堂是其中规模最小的,它位于西直门内大街南侧,始建于1723年。因与它相邻的药厂没有能够迁出来,所以在大街上几乎看不出它的模样来。然而,其室内精美的科林斯柱子及哥特式的尖拱券,将大堂衬托得异常华丽、秀美。

3.南堂

南堂,一般被称为宣武门堂,位于西城区前门大街141号。南堂最初由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明朝的万历年间主持建造,当时的规模非常小,被称为“宣武门天主堂”。后在明末清初的时候,随着东堂和北堂的相继建立,这座教堂才改名为南堂。德国传教士汤若望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将其进行扩建,建成为京城内第一大教堂。不幸的是,南堂于1775年被大火烧毁,在清朝乾隆皇帝的主持下,才得以重修。1900年在义和团运动中,南堂又一次被烧毁。南堂现存建筑为清朝光绪三十年(1904年)修建。

西什库天主堂

4.北堂

北堂,又被称为西什库教堂,位于西城区西什库大街33号,1703年开堂。北堂原址并不在此地,而在中南海湖畔蚕池口(今天的国图文津馆斜对面)。在1887年的时候,因要扩建中南海,遂将该教堂拆除,并在西安门内西什库易地而建。1900年整修时加高了一层,成了如今我们所见的北堂模样。北堂的建筑风格是典型的哥特式,大堂平面呈十字架形状,建筑面积约2200平方米,高16.5米,钟楼塔尖高约31米,是北京最大的天主堂。

5.东交民巷天主堂

东交民巷天主堂,始建于1901年,是为了方便居住在此地的外国人做弥撒而修建的,如今该教堂已经划归北京教区所有。该教堂一个最大的特点是,从外到内都是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6.平房天主堂

平房天主堂位于朝阳区内,始建于1922年。后被挪作他用,先后用作灯泡厂、敬老院等,后在1991年重新开堂,北京教区神学院迁入。

除了以上列举的天主教堂外,北京城区还有很多有特色的天主教堂,如位于崇文区的南岗子天主教堂、位于丰台区东管头村的东管头天主堂等。

位于郊区的9座天主教堂,大多建造于村庄内,属于农村教堂。它们分别是位于通州区的龙庄天主堂、牛牧屯天主堂、贾后疃天主堂;位于大兴区的求贤村天主堂、牛房村天主堂、西胡林村天主堂;位于门头沟区的后桑峪村天主堂、曹各庄天主堂;位于延庆县的永宁天主堂。

提起东堂,很多人都知道,它又被称为王府井天主堂,位于王府井大街上,是北京城内第二大天主堂。如今看来,东堂气势恢宏、生机勃勃、热闹非凡,可您知道它曾经经历过哪些曲折的重修历程才有了今天的靓丽、辉煌吗?

清朝顺治十二年(1655年),皇家赐给意大利籍利类思和葡萄牙籍安文思两位传教士一处宅院,二人在宅院的基础上修建了一座小教堂,即东堂。

清朝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北京城内发生地震,东堂在这场地震中被震毁,后在次年得到重建。

然而,在清朝的嘉庆十二年(1807年),不幸的事情又在东堂发生了。一天,东堂的神父们在搬运堂内图书的时候,不慎引起了火灾,不久,教堂被责令拆除,东堂遂废。

从那个时候起,已经有着百余年历史的东堂,又在废弃中等待了80年,终于有人牵头重建。清朝的光绪十年(1884年),东堂重建,但在1900年被义和团放火焚毁。直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教会用“庚子赔款”重建东堂,成为目前我们看到的东堂。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东堂曾经一度被废止,其建筑物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直到1980年才重新开堂,并对建筑物做了修葺。

1990年,东堂被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上半年,北京市政府拨巨款对东堂进行全面整修,拆迁扩建堂前广场,建设喷泉地灯,改建圣若瑟纪念亭,并于同年9月份再次开堂。

今天的东堂,气势恢宏、热闹非凡,已经成为北京天主教重要的活动场所和著名的旅游观赏景点。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