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作为京城,自金代建都,经元、明、清、民国直至现代,有近千年的历史。如今的基本格局形成于明代,江山易主,清承明制,并没有多么大的变动,只是城门的名称有所改动。整个北京城的城门主要四个部分组成,即宫城城门、皇城城门、内城城门和外城城门等。
1.宫城城门
宫城又称紫禁城,周长6里,城墙高7.9米,内外砖砌,外围护城河,四隅角楼,巍然高耸。清依旧制,在四周各开了一门,南为午门,北为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
午门:午门是紫禁城的正门,位于紫禁城南北轴线。此门居中向阳,位当子午,所以被称为午门。午门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顺治四年(1647年)重修,清朝嘉庆六年(1801年)再修。
神武门:神武门是紫禁城的北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明朝的时候被称为玄武门。所谓玄武,是古代四神兽之一,包括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玄武主北方,所以帝王宫殿的北宫门多取名“玄武”。清康熙年间重修时,因避康熙帝玄烨名讳改称神武门。
东华门:东华门是紫禁城东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西华门:西华门是紫禁城西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朝末期,八国联军攻打京城,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一行即由西华门离宫,仓皇西逃。
2.皇城城门
皇城是保护紫禁城(宫城)的外围城墙,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包围紫禁城、西苑(三海)、镇山、祖庙、社稷坛。周长约18里,7座城门。南面开大明门(清改大清门、民国改中华门、1976年修建毛主席纪念堂)、承天门(清改天安门)、长安左门(龙门)、长安右门(虎门);北面开北安门(清改地安门);东面开东安门;西面开西安门。目前主要为天安门、地安门、东安门、西安门。
天安门:天安门始建于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最初名叫“承天门”,寓意“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是紫禁城的正门。当年的承天门非常普通,只是一座三层楼式的木牌楼。此楼于1451年毁于大火,1465年予以重建,明末时又毁于兵火,直到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修,才大体成为今天的样式,并改名为“天安门”。
地安门:地安门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是皇城的北门。和天安门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东安门:清朝北京皇城的东门,位于今南、北河沿大街东侧,与东华门大街交汇处。门内(西)为跨玉河之石拱桥,因官员们上朝陛见,皆由东安门进宫,所以俗称此桥为望恩桥或皇恩桥。
西安门:位于西城区中部,建于明永乐十五年,没有城台,民国时拆除两侧城墙。1950年毁于火,有楠木模型尚存。原城门周围有北京水准原点旧址、西什库教堂、礼王府等文物古迹。
3.内城城门
明嘉靖以前,北京还没有“内城”的说法,嘉靖年间修建了外城,于是出现内城、外城之别。内城是明初在元大都城垣基础上改建和扩建的,城周长40里,开九座城门。分别是东边儿的东直门、朝阳门;西边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北边儿的德胜门、安定门;南边儿的崇文门、正阳门(前门)和宣武门。
正阳门:正阳门位于北京内城南垣正中,为北京内城正门。元代、明初被称为“丽正门”,后于正统元年(1436年)改名为“正阳门”。城楼面阔七间,进深三间,一层周匝出廊,二层挑出钩栏平座,三滴水重檐歇山顶,布灰瓦绿色琉璃剪边。城楼与城台通高40.96米,气势恢宏。
东华门是宫域城门
崇文门:原是元大都的十一个城门之一,当时被称为文明门,是南城三个门最东的一个。明朝改建北京城,将十一门改为九门;文明门的位置虽然未动,但改名为崇文门。清朝沿用此名,直到今天。
宣武门:宣武门位于西城区南部。明、清时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宣武门东、西大街,宣武门内、外大街附近。建于明代,初称顺城门,正统四年改称宣武。
阜成门:位于西城区中部。元代为大都城平则门所在地,明、清为京师内城九门之一。后来演化为地片名,泛指阜城门附近,即阜城门南、北大街,阜城门内外大街一带。
德胜门: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明清北京城内城九门之一,是由城楼、箭楼、闸楼和瓮城等组成的群体军事防御建筑。元为健德门,为出兵征战之门。
安定门:元称安贞门。此门为出兵征战得胜而归收兵之门,京都九门中有八门瓮城内建筑关帝庙,唯安定门内建真武庙,在诸门中独具一格。
朝阳门:元称齐化门,是漕粮出入的城门,京城百姓的口粮基本均来源于此。现在的老人们仍有叫它齐化门的,有时也被讹称“奇货门”。
东直门:是位于北京城内城东垣北侧的一座城门,主要包括东直门城楼、东直门箭楼、东直门闸楼和瓮城。后演化为地名儿。
西直门:是北京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自元朝开始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还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因此有“水门”之称。
4.外城城门
北京的外城也叫南城。椐《明世宗实录》记载,北京城南“居民繁伙,无虑数十万户。又四方万国商旅货贿所集。”“庚戌之变”之后,为加强北京城防,明朝嘉靖皇帝下令修建。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十月辛丑,南城的修筑完成,皇帝亲自给新修的几座城门正式命名:“上命正阳门外门名永定,崇文门外门名左安,宣武门外门名右安,大通桥门名广渠,彰义街门名广宁。”至清道光年间,为规避道光皇帝的御讳,广宁改“广安”并沿用至今。
永定门:是老北京外城七座城门中最大的一座,也是从南部出入京城的通衢要道,始建于明嘉靖时期,共跨越了明、清两代。于1957年被拆除,现存城楼为2004年重建。
广渠门:是北京外城城墙东侧的唯一一座城门,曾称大通桥门,又称沙窝门,是老北京城门中比较简朴的一个,建于明朝嘉靖三十二年。广渠门城楼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广安门:为外城唯一向西开的门,与广渠门相对。明代称广宁门,又名彰义门,清朝道光年间为避清宣宗旻宁之讳改为现名。因是各省陆路进京的必经之路,所以广安门内的彰仪门大街(即今天的广安门内大街)在清朝时非常繁华,素有“一进彰仪门,银子碰倒人”的说法。
右安门:又名“南西门”,原是北京外城的七门之一,明朝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建成,现在已经不复存在。右安门位于西城、丰台两区交界处,现在的右安门立交桥位于南二环中部,是北京城南地区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
左安门:是北京外城南侧三个城门之一,位于永定门东面,建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即北京外城建成的时间。清光绪以前,左安门一带非常繁华,店铺也较多,但慢慢萧条下来,到新中国成立前夕,已变成北京最冷落的城门之一。
东便门:东便门是北京外城东南端的一座小城门,位于北京城墙东南端角楼旁边,是北京保存下来的城门之一,主要由城楼和箭楼组成。
西便门: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门,位于北京城墙西南端角楼旁边,主要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后演化为地片名,泛指西便门外大街交会处及西便门东街与广安门北滨河路附近。
凡是初次到京城的人,无论是出差还是旅游,多会到天安门前去参观。而到天安门前参观,必少不了一睹华表的风采。立于天安门城楼前的那一对汉白玉雕刻的华表,周身雕刻精致,浑圆挺拔,直冲云霄,并与雄伟美丽的天安门城楼一起,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图画。所以不少人还专门与华表合影留念。
但除了见识到华表那雄伟、庄严的外表,你了解华表的历史演变吗?又知不知道天安门前的一对“华表”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吗?
华表是一种巨大石柱,主要用来做古代宫殿、陵墓等大型建筑物前面的装饰物。原为木制的高柱,其顶端用横木交叉成十字,似花朵状,起某种标识作用,故称之为华表。相传华表既可以作为道路的标志,又有方便路人“谏言”的作用,出现于原始社会的尧舜时代。当时,人们在交通要道设立一个木柱,作为识别道路的标志,后来的邮亭、传舍也用它作标识,它的名字叫作“桓木”或“表木”,后来统称为“桓木”,因为古代的“桓”与“华”音相近,所以后世人慢慢地读成了“华表”。
除了可以做道路的标志外,华表还有一个功能,那就是让人们在上面刻写自己的意见,也因此华表又叫作“诽谤木”。根据史料记载,舜在位的时候就有这种诽谤木了。只是当时“诽谤”一词并非今天所有的含义,今天的诽谤之义是造谣污蔑,而古时候诽谤的意思是指议论是非、提意见。所以“诽谤木”就相当于今天的“意见箱”。为什么用华表来记载人们的意见呢?因为华表作为道路的标志,通常都会安置在路口,那里人来人往,容易滋生各种争议和意见。在这里设置华表,有助于君王广泛地听取老百姓的心声,据以实施各项民政措施。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封建君主制取代了原始社会体制,帝王们为树立自已的绝对权威,当然不允许百姓随意对封建王朝提意见了。封建君主将这流传甚广的“诽谤木”形式纳入皇家专用,将大木柱雕刻上龙、云之纹,以表示君王是龙的化身、云海上的天子,安置于皇宫或帝王陵寝之前,成为皇家建筑的一种特殊标志。
华表
其实,关于天安门的华表,有着更富内涵的传说。天安门共有两对华表,分别立于天安门前后。如果你曾在天安门前仔细观赏过华表,你就会发现柱顶上雕刻有一个蹲着的神兽。据说这神兽名叫“犼”,是专门用来守家看户的。天安门前华表上的“犼”,兽头面向宫外,其用意是希望君王不要沉溺于山水风流而不理朝政,似乎在对外出游览的君王说:“君王您赶紧回来处理朝政、治理国家吧!”因该兽有着这层意义,所以又被叫作“望君归”。而天安门里边的一对华表,其顶端同样也蹲立着一座石兽“犼”。不过这只“犼”,面向北方,朝着宫殿的方向,其用意是劝诫君王不要沉溺于后宫玩乐,要经常寻访民情。所以这只“犼”又被叫作“望君出”。这些关于华表的故事,充分地传达了老百姓希望君王勤勉、亲民的朴素感情。
在天安门广场的南边,北对着毛主席纪念堂,有一座宏伟壮丽、古色古香的城门,它就是正阳门。正阳门,也被称为前门、前门楼子,是老北京城最高的建筑,楼高33米,通高42米,比天安门还要高8.7米。明、清两朝,每逢皇帝去天坛祭天,去先农坛演耕,正阳门都会启开正门,龙车从此经过。
作为京城九门之首的正阳门,关于它的传说非常多,但其中最让人感兴趣的莫过于其门匾的“门”字没有钩儿这回事了。其它处城门门匾上的“门”字儿,最后一笔是一竖一钩儿,只有正阳门的“门”字儿不带钩儿,而是直直的一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正阳门门匾
相传,这正阳门门匾上的“门”字之所以没有钩儿,与明朝弘治年间发生的一件大事有很大关系。
那是在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的夏季,当时旱灾蔓延,蝗虫成灾,折磨得老百姓苦不堪言。就连北京城的四周也都在闹蝗灾,闹得人心惶惶。孝宗皇帝看到这种情况,就想着出宫去查看一番。
不想孝宗皇帝一行人刚走出正阳门外,就看到前面飞来乌压压一大片蝗虫,大臣们赶紧护驾,连哄带劝地把孝宗皇帝往城门洞子里拉。就在拉拉扯扯中,孝宗皇帝被一群蝗虫“追”着,跑回了宫里。
别说体察民情的事儿了,就连皇宫的门都没有出去,孝宗感觉自己在大臣面前很没面子,心里非常不高兴。但他没把责任归于自己的胆怯,反而怪罪起城门来。他对大臣们说:“朕本来是一门心思要出城的,但就在要出城门时,突然觉得有东西钩住了朕的龙袍,使朕没有出得城去。”
大臣们听了,都没明白孝宗表达的是个什么意思,便都没敢搭腔。
孝宗皇帝接着说:“朕想了半天,才想出个道道来。就是因为城楼门匾上正阳门这三个字中的‘门’字有一钩,这一钩太不祥了。门嘛!就应该畅通无阻,怎么能有钩子搭衣绊脚呢?”
大臣们听了,这才明白了孝宗皇帝的意思,赶紧点头称是。
见大臣们理解了自己,孝宗皇帝便下道圣旨,命人重写正阳门的门匾,将门匾上的“门”字的钩抹掉。从此以后,正阳门门匾上的“门”字便没有钩了,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爱新觉罗·溥仪,是大清国的最后一代皇帝,关于他的传闻有很多,但“溥仪锯故宫门槛”的事儿却鲜为人知。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很多房屋尤其是老房子,都会在门口做个门槛,除了能够防止沙尘进房屋内之外,最主要的原因是,在老辈人的心目中,房屋的门槛能够趋吉避凶。
故宫作为一座古老的建筑,在其设计、建造过程中,参考了很多风水学说,在趋吉避凶方面做得更完美。然而,很奇怪的是,在去故宫游览时,你会发现内廷里很多宫门的门槛被锯掉了,而且那些被锯下的门槛有的被放置在大门后面的汉白玉石座上,有的还被包上一层铜皮。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都是溥仪干的“好事”。
原来,清朝统治结束后,溥仪也随之被迫退位。但他虽然退了位,却并没有离开家,仍然住在故宫里。在这个“小天地”里,他犹如还在位的样子,每天都有遗老遗少、大臣、太监、宫女们对他问候请安,以“万岁”相称。
然而,溥仪生活的环境虽然比较传统,可是由于他曾经受过西方文化的影响,见识过很多新鲜的事物,所以骨子里并没有安分下来。一天,他的英文老师送给了他一辆自行车。溥仪对这辆自行车可谓一见钟情,没几天便能骑着它在内廷里转悠了。
有的时候,溥仪也会带上自己的皇后婉容一起玩。婉容也是一个非常灵巧的女人,很快也学会了骑车,可两人合着骑一辆自行车哪能尽兴啊,于是溥仪命人又买来几辆自行车。
没想到自行车够骑了,新的问题又来了。那就是宫里的门实在是太多了,每过一道门槛都要下来,搬着车过去,这样实在太麻烦了,溥仪和婉容两个人都为此十分烦恼。
没几天,溥仪就下旨锯门槛。可是这道圣旨刚下去,宫里就闹得翻了天。为啥呢?原来,清廷遗老们不愿意呀!他们说,锯门槛这事情太不吉利了,那样老祖宗留下的好风水就都被打破了。
可性格执拗的溥仪哪听得进清廷遗老们的话,他还坚持锯掉门槛。这事很快被隆裕皇太后知道了。隆裕皇太后也非常气愤,她马上叫来了溥仪,大声地呵斥说:“你真是晕了头了,那门槛能是轻易锯掉的吗?那可是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呀,好几百年了都没人敢动,如今虽然是民国了,但先朝的规矩不能破,大家都还指望着你能重整旗鼓、恢复大清,你却要先自毁宫门,这像什么话!”溥仪听了隆裕皇太后的话,没有说什么,但心里是一百个不乐意,只想着先等等再说。
说来也巧,这事过去没多久,隆裕皇太后就生病了。溥仪看隆裕皇太后病得不轻,想来也无暇管自己的事,便想来个“先斩后奏”,背着她把那些门槛锯了再说。
于是,他传旨将门槛马上给锯掉。管事的太监接旨后,知道这事躲不过去了,可又怕日后隆裕皇太后怪罪,便想着能拖就拖。便跪下向溥仪请示说:“万岁爷,奴才不知从何处锯起哪……”
溥仪心想,自己在养心殿住,常在后三宫一带骑车玩耍,把这附近的门槛锯掉就够用了,再用别的地儿时,到时候再锯。便说:“就从那御花园入口处顺贞门东侧的门槛锯起,往南经集福门,过琼苑西门、长康右门,然后是西一长街的近光右门和内右门,全锯了……”
听了溥仪的旨意,管事太监实在没辙,便遵照溥仪的旨意办了。他命人从御花园入口处的顺贞门东侧的门槛锯起,没几天,就把溥仪所说的那些门槛全给锯了。锯完后,他发愁了:“那些个被锯掉的门槛都好好的,如果扔了就太可惜了,不如我好好安置安置。”于是他在大门后设置了一个汉白玉的石座,将锯下的门槛放在上面,有的还包上一层铜皮,以防被损坏。然而,不知道为啥,储秀宫东侧的门槛南端只锯了一半就停下来了,如今那锯口还在那呢!
将门槛锯掉后,溥仪和婉容骑车就方便多了,一路畅通无阻,心里别提多开心了。可是,纸包不住火,这事后来还是被隆裕皇太后给知道了。可木已成舟,隆裕皇太后再怎么做都无济于事了,她把溥仪找来大声呵斥了一番,这事也就过去了。
幼年溥仪
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两岸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对厚重敦实的守门石狮。这四只石狮雕刻精美、栩栩如生、左右成对、遥相呼应。它们双目圆睁,全神贯注地紧盯着天安门前中间的御道,如真龙天子跟前的忠实卫士。
仔细观察这石狮子,细心的人会发现,位于天安门西边、金水河北岸的那只石狮光滑的前胸上有着一道非常明显的伤痕凹坑。守候在天安门前的石狮本应被保护得很好,却为何会有这么一道伤痕呢?是当年石雕工匠工作上的失误,还是后来有人故意破坏?
其实这个伤痕与李自成有关。
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起义军,浩浩荡荡一路北上,攻破关口连打胜仗杀入北京城。那个时候,明朝末代皇帝崇祯帝被李自成的起义军吓得跑到了景山,在那自缢了。而那些守城的官根本抵御不了李自成的起义军,再加上皇帝都死了,他们个个都无心应战,很快,李自成的大兵就打到城下了,把守广安门的太监投了降,打开城门将李自成迎了进来。
李自成进了广安门后,很快来到了正阳门,可当时把守城门的大将李国祯死活不开城门,双方打了起来,最后李国祯战败,赶紧跑了。李自成便率领着起义军闯进了正阳门,进了大明门。大老远便看到一座高大的、上书“承天之门”四个金色大字的城楼。这时,李自成的手下便指着那座城楼说那就是明朝的“承天门”(1651年承天门改名为天安门,牌楼拆除,改建成今天的样子)。李自成非常气愤,他随手举起铜胎铁背硬头弓,搭上一支铅头飞羽长啸箭,“叭嗒!”一声射将出去,但见流星飞鸿,正中“天”字!李自成大吼:“我看你还叫承天!”李自成的话音没落,起义军的兵将都齐声高喊,欢呼万岁!
李自成接着带着起义军向承天门走去,看到在承天门牌楼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对白玉石狮子。这两对石狮子雕刻得真好,大伙儿都啧啧称奇。就在这时候,忽然一个士兵喊了一声:“王爷小心,那石狮子后面有人影!”
李自成听了,大声呵斥道:“胡说八道!怎么可能有人!”原来,李自成早就看到一个石狮子后面藏着一个人,只是没有声张。说时迟那时快,李自成赶紧托枪催马,就奔东面那个石狮子扎去,只听“当”的一声,石狮子肚子上被扎了一个枪坑,火星乱爆。只见后面跑出来一条人影,跌在了地上。士兵们将那人影捉了来,是那李国祯。原来李国祯从正阳门逃跑后,企图从崇文门逃走,不料被起义军挡回。最后走投无路才躲在一个石狮后面,不想结果还是没有逃脱。
从这个时候起,那个石狮子的胸部便有了一道枪坑,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西便门位于北京城墙西南端角楼旁边,是北京外城西南角城门,主要由城楼、箭楼、瓮城组成。西便门和东便门是北京修建较晚的两个城门,最初叫“偏门”。后来叫着叫着,就成了“便门”。
说起西便门的稀罕事儿,不得不提雍正年间西便门进老虎的事儿。
其实要说起这事来还真挺玄乎的,那是在雍正三年(1725年)的十月份,一只野虎闯进了北京城里年羹尧家。这件事后来还被收录在乾隆年间萧奭著的《永宪录》里,主要内容是:虎由西便门进正阳门西江米巷,入年羹尧旧宅,咬伤数人。九门提督率侍卫枪毙之。上降谕:“朕将年羹尧解京,本欲仍加宽宥,今伊家忽然出虎,真乃天意当诛。将虎仍还伊家。”相传羹尧生时有白虎之兆。都城人烟稠密,环卫森严,竟无人见虎所由来?亦非偶然矣!
这里所提及的正阳门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前门,而西江米巷就是今天的西交民巷。说起年宅进老虎的前因后果,必须讲一下当时的北京历史。
当时是雍正三年的十月份,年羹尧已经被革除了大将军职位,待在杭州等待皇帝发落。一个月后,年羹尧被押送回了北京,议政大臣等罗列年羹尧九十二大罪,并请求对年处以极刑。最终,年羹尧被赐自尽。西便门进老虎的事儿便发生在这种历史背景下。
年羹尧的奏折
西便门进老虎的事儿发生后,很多人对这件事非常不解,说:“既然‘无人见虎所由来’,那又是怎么知道老虎是从西便门进、经正阳门到达西交民巷的呢?又怎么知道这只老虎是一只野虎呢?”
甚至还有人提出这样的疑问:“这只老虎怎么不去别人家,偏偏跑进了罪臣年羹尧家?难道其中有什么隐情?”更让人觉着不可思议的是,既然是只野虎,为何还在打死后“将虎仍还伊家”?既然是野虎,又何来“归还”之说呢?
由此可见,乾隆年间萧奭著的《永宪录》里关于这件事儿有很多矛盾、失实之处。很多人竟大胆地猜测说,这只老虎本来就是年羹尧家里饲养的,当时由于年羹尧出了事,无暇顾及家中宠物,那老虎得空便出来伤人。这种说法其实有着很大的可能性。
首先,当时北京城皇家内苑饲养的动物里,肯定是有虎的。有例子为证,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康熙帝为庆祝海宇荡平,特举办庆贺活动,其中就请了一出戏,这场戏叫《目连救母》。在这场戏里,就使用了真马、真象和活老虎!试想一下,如果不是自家驯养的老虎,保证了百分之百的安全,怎么敢让其在皇宫里帝后们面前出现呢?
而年羹尧在职期间,颇受雍正皇帝的恩宠,随着功劳的增多,渐渐变得盛气凌人、恃宠而骄,他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地位,饲养老虎也是有可能的。所以,传闻里所提及的那只闯进西便门的老虎真可能就是年羹尧家自己养的呢!
关于老北京的城门有“里九外七皇城四”之说,这些城门各有自己的称道,非常有意思。
1.城北是“安定真武”和“德胜石碣”
安定真武是安定门的标志性景观。安定门瓮城内修建的是“真武庙”,内祀真武大帝。真武大帝又称玄天上帝,民间和道教尊奉的北方玄武神。
德胜石碣是德胜门的标志性景观。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天下大旱,老百姓生活凄苦,乾隆皇帝去明陵祈福,待走到德胜门的时候,天降大雪,将旱灾消除,乾隆帝非常高兴,便作御诗立石碑一通,故有“德胜石碣”之称。
2.城南有“宣武水平”、“正阳石马”和“崇文铁龟”
宣武水平是宣武门的标志性景观。据说在宣武门的瓮城内原有砖砌的“五火神台”。这个地方是个低洼地,多雨的季节城内的水多从这里经过流出城外。时间长了,看城门的士兵便以此砖台为记,以水淹砖台的位置判断城内积水的状况,然后再决定是否开城门往外流水,这个方法非常管用,因此就有了“宣武水平”的称号。
正阳石马是正阳门的标志性景观。在正阳门的箭楼与五牌楼之间的河道上有一个石马,它长约2米,高1米多。据说,北京城的子午线(中轴线)之中的“午”,说的就是它。午,乃十二属相中属马之谓也。
崇文铁龟是崇文门的标志性景观。铁龟在崇文门外东北,造型古朴独特,据说护城河下有海眼,以龟相镇,以保平安。
3.城东侧是“朝阳谷穗”和“东直铁塔”
朝阳谷穗是朝阳门的标志性景观。朝阳门为京城重要的运粮进京之门,故在“瓮城”门洞内的左侧墙上,镌刻有谷穗一束,象征此门为进京粮道。
东直铁塔是东直门的标志性景观。是指东直门外下关道南有座铁塔而得名,所供之神像传说是明代惠帝朱允炆。
4.城西是“西直水纹”和“阜成梅花”
西直水纹是西直门的标志性景观。西直门外玉泉山专供皇家用水,又称水门,所以水吏在城门洞置汉白玉水纹一块,可惜1969年拆西直门,这块水纹再也找不着了。
阜成梅花是阜成门的标志性景观。阜成门洞里刻有梅花,北京冬季用煤多用骆驼运自西山,梅与煤同音,可谓用心良苦。
5.外城有“彰仪金人”、“西便群羊”、“右安花畦”、“永定石幢”、“左安架松”、“东便游船”和“沙窝皇木”
彰义金人是广安门的标志性景观,指在城门的门楼上面有一个石刻,石刻是三个蒙古人的像,这个石刻据说是金代的遗物。
西便群羊是西便门的标志性景观,因西便门外护城河旁有数十块白石,远望如羊群吃草而得名。
右安花畦是右安门的标志性景观。右安花畦赞美的是右安门外的花乡,那里春夏之季百花盛开,万紫千红繁花似锦。
永定石幢是永定门的标志性景观,指的是永定门外有个燕墩,那里有乾隆皇帝御制石碑,刻有满汉文合写的御制皇都篇,赞美北京城的地理,左拥太行右挟大海,为咽喉要道,最适宜在这里建立首都。
左安架松是左安门的标志性景观,指在左安门外曾有几棵遒劲、盘曲的松树。这原是肃武亲王墓,墓的碑楼与东西朝房之间,有六棵松树,这些松树枝干盘曲,用架子支撑着,所以叫作“架松”。
东便游船是东便门的标志性景观。早前人们经常在通惠河上乘篷船消夏、游玩,每年端阳节前后,东便门通惠河上尤为热闹,笙歌夹岸,碧浪如鳞,画舫澜挠,衣香人影,城堞咫尺,乘舟而游,野趣盎然。因此“东便游船”成为东便门之游览胜景。
沙窝皇木是广渠门的标志性景观。沙窝门是广渠门又一称呼,皇木是广渠门外皇木厂,有一大金丝楠木,后在附近建光华木材厂。
随着岁月的流逝、朝代的更迭,如今很多老北京城门已经消失不见了,依附于这些城门身上的美景也随之消失,然而,在人们的心目中,这些景却长青、常在,因为它们承载着关于老北京城的很多美好的记忆。
重建的永定门
在古时候的许多宅院中,为了方便行走,会设置一个后门,是与正门相对应的门,所以民间有“走后门”之说,意思是不通过正经渠道办成事儿。
其实不仅私人宅院中有前后门之说,北京城也有一个后门,这个后门是指哪一个门呢?它就是地安门。地安门,在明朝的时候被称为北安门,老百姓们都称它为俗称厚载门,有时候也被称为后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在弘治十六年(1503年)和隆庆五年(1571年)重修,清顺治九年(1652年)重建,并被改名为地安门。
在历史上,地安门差一点被烧毁,关于此事,有清史记载。《大清高宗皇帝实录》载: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四月十四日,谕“地安门外被火房屋,相距地安门甚近,该步营兵丁尚能保护地安门外,甚属勇往。著施恩所有保护地安门人等,每人给银二两,以示鼓励。”这项记载表明,地安门在历史上曾险些被火焚,幸被救护而未殃及,也表明了乾隆帝非常重视对地安门的保护。
地安门位于皇城北垣正中,南对景山,北对鼓楼,为砖结构之宫门式建筑,面阔七间,中明间及两次间为通道,明间宽7米,两次间各宽5.4米,四梢间各宽4.8米,总面阔38米,通高11.8米,进深12.5米,正中设朱红大门三门,左右各两梢间为值房,是北京城的北门,也是北京中轴线上的重要标志性建筑之一,与它对应的门是南门,也即大名鼎鼎的天安门。如此南北互相对应,寓意天地平安、风调雨顺。
在历史上,地安门发挥的作用非常大,由于是皇城的北门,所以凡是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都要从此门出去,而且皇帝亲祭地坛诸神时也要经此门而出。而且早些年,地安门内还设置了很多为皇宫服务的衙门,如尚衣监、司设监、司礼监、酒醋局、织染局、针工局、巾帽局、火药局、司苑局、钟鼓司、供用库、蜡库、帘子库、兵器库、皮房、纸房、安乐堂,等等。
关于地安门,有两件事非常有名,一是慈禧太后在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时的仓皇出逃。在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清军虽然在地安门顽强地抵抗八国联军,但最终失败,情急之下,慈禧太后带了光绪帝仓皇出逃西安,走的便是地安门;二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出宫。1924年,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溥仪就是从地安门灰头灰脸地回到他的出生地摄政王府的。
今日的地安门大街
后来,为了疏导交通,分别在1913年和1923年将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予以拆除。并在1954年将整个地安门拆除,开辟为路面。后来,地安门逐渐演化为地片名,泛指地安门东、西大街,地安门内、外大街相交十字路口附近。
去天安门西侧的中山公园游览,可以看到一个高大的、上书“保卫和平”四个大字的牌坊。您可别以为这只是一个普通的牌坊。其实在北京众多的牌坊中,它是唯一一个专门为外国人修建的,承载了一段不可言说的国耻,被称为国耻的见证。
为什么说这个牌坊是国耻的见证呢?
保卫和平坊建于一百年多年前的清光绪年间,由清政府历经一年半建成,满载着屈辱。其具体的缘由是这样的:
1900年,西方列强不断地侵扰中国,中国的老百姓组成了义和团顽强地反抗西方列强的凌辱。西方列强计划向中国派军队进行镇压,其中表现最为积极的是德国军队,时任德国公使的克林德多次指挥手下抓捕和杀害义和团士兵,引起义和团的愤怒。后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城。1900年6月20日,克林德走到东单西总布胡同口时,遇到清朝神机营章京恩海率几十名部下巡逻。克林德出言不逊,又首先开枪,犯了众怒,被恩海击毙,史称“克林德事件”。
当时慈禧太后和光绪帝已经仓皇西逃,只留下李鸿章和德军谈判。德国以此为借口向清政府施压,要求高额赔偿并提出许多苛刻的条件。清政府在与洋人有交情的名妓赛金花的从中斡旋下,才了结了此事。最终的解决方案是:清政府派重臣护送克林德灵柩回德国,向德国政府道歉,并在克林德被打死处立一石牌坊。清政府按照谈好的条件,在东单总布胡同西口修筑了这个牌坊,上面用中、英、法、拉丁四种文字向德国政府认错。该牌坊在1901年6月动工,于1903年1月完工,历时一年半,被称为“克林德碑”。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战败,中国方面才将这座颠倒黑白的牌坊改名为“公理战胜”坊。又在1919年将这座牌坊从东单移至现在的中山公园内。碑上原先用拉丁文、德文、中文镌刻的纪念克林德的文字被铲除,由当时的国务总理钱能训撰写“公理战胜”四个字,刻在碑上。从此,该牌坊被改名为“公理战胜”坊。
保卫和平坊
解放后,新政府将“公理战胜”坊改名为“保卫和平”坊,牌坊上“保卫和平”四个大字由郭沫若题写。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在众多建筑中,最能体现老北京风格的除了胡同和四合院外,就是街头巷尾无处不在的牌楼了。”可令人遗憾的是,如此众多、如此重要的牌楼正在逐渐地被毁坏、被拆除,损坏结果令人触目惊心。
牌楼,又被称为牌坊,为高悬牌匾而建的纪念性或装饰性建筑物,常立于庙宇、陵墓、衙署、园林前或街道路口。牌楼的历史源远流长,形式千变万化,是中国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其原型是一种叫作“衡门”的简单建筑,《诗·陈风·衡门》记载:“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所谓的“衡门”就是牌坊的前身。在组合的建筑群落中,牌楼也相当于“门面”,是街道或建筑群的身份证。
有名字的牌楼出现于元朝,具有划分“里坊”的作用。据说元大都的街道都是按坊建造的,全城共分为五十坊,为了方便管理,在每坊建立一座牌坊作为分解的标志,我们今天所说的“街坊邻里”一说便是从这个“坊”演变而来。
到了明清两朝时期,虽然区域划分由五十坊减少为三十六坊,但牌楼却大规模地兴建,而且形式更加多样化,出现了为了表彰功勋、科第、德政等而建立的牌楼。
牌楼有具体的等级划分,其具体的标准是“楼”、“间”数量的不同,“楼”、“间”数量越高,等级也就越高。按规格分,有两柱一间、四柱三间、六柱五间等;按用途分,有贞节牌坊、功德牌坊、山门牌坊和街道牌坊等;牌楼的种类也有很多,主要划分依据是建筑材料的不同,具体分为石牌楼、琉璃牌楼、木牌楼、水泥牌楼等。其中最为昂贵的是琉璃牌楼,数量最多的是木牌楼,最坚固的是石牌楼。
据一位著名的古建专家说,虽然牌楼并非北京独有,但在历史上,北京的牌楼却是中国所有城市里数目最多的。这些耸立在京城各处的牌楼,如今已经成为京城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见证着北京的发展与改变。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曾建各式知名牌坊三百多座。现仍有百余座古牌楼傲然屹立在各景点,几乎每座古牌楼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其中最有名的当属以下几座。
1.东单、西单、东四、西四牌楼
如今的东单、西单、东四、西四非常繁华,尤其是西单,是北京城有名的闹市,聚集了多家商家,吸引了很多人前去游逛。其实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东单、西单、东四、西四在先前分别叫东单牌楼、西单牌楼、东四牌楼、西四牌楼。在明朝的时候,西四牌楼下还是处决死囚用的刑场。据有关史料记载:“西四牌楼者,乃历朝行刑之地,所谓戮人于市者也。”著名将军袁崇焕就是在这里被问斩的。在清朝时期,刑场由西四牌楼转移到宣武门外的菜市口。20世纪50年代,由于北京城市道路扩建,这四个牌楼都被拆除了,地名中的“牌楼”二字也就被省略,成了今天的东单、西单、东四、西四。为了恢复古都的风貌,西单牌楼于2008年重建,目前新牌楼的位置比原来的稍微靠北一些。
2.天安门牌楼
很多人都想不到的是,世界闻名的天安门原本是一座牌楼。它的前身是承天门,上悬“承天之门”匾额,寓意是皇权“承天启运,受命于天”,是北京城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牌楼。后来承天门被大火烧毁,清顺治八年(1651年)重建,并改名为天安门。新中国成立后,对该牌楼进行了修缮,修成了现在的城楼模样,但基本保持了清朝时期的形制。
3.前门箭楼前的“五牌楼”
其实在解放前,在前门大街的街口曾经矗立着一座牌楼,这座牌楼被称为正阳桥牌楼,位于正阳门箭楼前,由于它的六根冲天柱夹着五间楼门,所以京城的老北京人都称它为前门五牌楼。在早些年,老北京人说的“去五牌楼”便是指的“去前门”。1949年前后,正阳桥牌楼被拆毁,后来又在该处新建了一座牌楼,但并非原先的工艺和样式了。
4.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亲自上书要救的牌楼
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为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他曾经为了反对拆除旧建筑,还专门上书。那个他专门为之上书的建筑就是景德街牌楼。
上世纪50年代,京城牌楼拆除之风盛行。据《城记》一书中记载,1952年5月,北京市开始酝酿拆除牌楼,因为大街上的牌楼附近交通事故频发,牌楼影响交通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梁思成极力反对拆除牌楼,并专门为此写信,并举了帝王庙前景德街牌楼的例子,详述了牌楼之于京城古典景观的重要意义。梁思成认为,牌楼构成了北京城古老街道的独特景观,类似于西方都市中街道上的雕塑、凯旋门和方尖碑等,可以用建设交通环岛等方式合理规划,加以保留。但可惜的是,这一提议并没有得到政府的采纳,景德街牌楼等众多处牌楼最终还是被拆除,并且被拆除后的牌楼不知去向。这次拆除令梁思成悲痛不已,据罗哲文回忆道:“拆历代帝王庙前的牌楼,梁思成先生痛哭了好几天。名为拆迁,但事先并未落实迁建地点,拆了一堆料后来也不知去向。”
旧时北京的一处牌楼
目前,北京牌楼衰亡的速度非常快,这种昔日北京十分常见的景观,如今已不多见。应该如何保护这种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的京城旧观,成为许多古建专家的心中大事。
在北京城,提起正阳门,很多人可能不熟悉,但提起前门,就没有人不知道了。正阳门又被称为前门,是如今京城有名的商业街。
正阳门在历史上也非常有名,它原来的名字叫作丽正门,古人以南为阳,以南为正,所以在明朝时期,它被改名为今天的这个名字,即正阳门,专门供皇帝出入,所以又被称为“国门”。
在明清时期,正阳门是北京城内城的正门,也是内城九门中规模最高、最为壮丽的城门。从结构上看,主要包括正阳门箭楼和正阳门城楼,据史书记载,其城楼和箭楼的规模非常大,其瓮城更是气势宏伟,是当年全城最高的建筑。
其实说起来,正阳门引以为傲的并非其当年全城最高的建筑瓮城,而是名闻天下的千斤闸。
千斤闸非常宏伟,闸门宽6米,高6.5米,厚度则为9厘米,重量为1990千克,是北京乃至全国古代历史名城中最大的千斤闸。它的外层是一层铁皮,在铁皮的上面布满了加固的铁钉,里面是实木。
千斤闸开关闸的结构设计与运作原理非常科学,开闸时,闸门升至门洞以上城台内闸槽中;关闸时,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千斤闸的主结构是一对绞盘柱,在每根绞盘柱自一层地面向上1米处的地方,都有两个绞杠的插孔,是“十”字绞杠的轴心。两个绞盘正南2.8米处是闸槽的顶部,两个绞盘正南方通向闸槽之间各有一块的“支撑石”。除了这些部件外,当中还有两根保险梁和保险绳。
正阳门门洞
在这些部件的共同运作下,千斤闸的运作原理非常科学,展现了我国先人高超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
环绕北京的城墙最早建立于元朝,于明朝最终定型,后来在清朝和民国时期继续使用,历经了七百余年的历史风云,见证了北京的发展和演变。
据有关史料记载,北京城墙的修建花费了众多的材料,仅用砖一项就达四千万块,更别说土、石、灰、木的数量了,简直多得难以统计。在明清时期,整个北京城的城墙共有四重,其中紫禁城的城墙位于最里面;由紫禁城城墙往外,是皇城城墙;接着往外数,便是内城城墙及外城城墙。
在元朝时期,城墙主要是土城墙,全部是板筑的夯土墙,周长为60里,墙基宽为24米,墙高为8米。后来到了明朝时期,东、西城墙在元朝土城墙的基础上包了一层砖,结实了一些。1542年,为了防范外敌的侵扰,皇帝决定修建外城,据史料记载,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给事中朱伯辰上书说,城外人口激增,应添修外城;北京城郊尚遗存有金、元城故址“周可百二十公里”,如能“增卑补薄,培缺续断,可事半而功倍”。嘉靖帝接受了修建外城的建议,至此以后,北京城有了内外城的区分,也出现了内城城墙和外城城墙的区分。
在清朝时期,城墙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只是对个别的部分进行了改建和修缮,并没有改变基本结构。
及至民国时期,北京城墙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很大的变化就是城墙被严重毁坏,天安门南段皇城城墙、西皇城根灵清宫一带皇城城墙、除中南海南岸经天安门至太庙以外的其余东西北三面皇城城墙被拆除,这些城墙虽然被拆除,但整个北京城的城墙结构还是完整的。
元大都城墙遗址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疏导北京城的交通,很多古老的建筑都被拆除,我国著名的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曾大力反对拆除古建筑,尤其是反对城墙和城楼的拆除,但他的意见并没有被采纳。当时,城墙和城楼被大规模地拆除,只剩下正阳门城楼及箭楼、内城东南角楼、德胜门箭楼被保存了下来。在1968年以前,很多城墙都还存在,但随着地铁的修建,很多城墙又被拆毁了,如今只在东南角楼的西侧还有一些断壁残垣。
老北京人都知道,北京有句俗话儿非常流行,叫“内九外七皇城四,九门八典一口钟”。这句俗话是什么意思呢?什么叫“内九外七皇城四”?什么又叫“九门八典一口钟”?
“内九外七皇城四”其实讲的就是北京城内外进出的城门,具体指的是内城、外城和皇城的城门。
所谓“内九”,指的是内城的九座城门。其中,东为东直门、朝阳门,西为西直门、阜成门,南为正阳门、宣武门、崇文门,北为德胜门、安定门。正阳门与宣武门、崇文门合称前三门。
老北京西直门远眺
所谓“外七”,指的是外城的七处城门。正南为永定门,其东侧为左安门,西侧为右安门;东城墙有广渠门,西城墙有广宁门(也就是今天的广安门);在东城墙北端向西、西城墙北端向东与内城交接处,分别设东便门和西便门,形成了特有的“凸”字形内外城结构。
所谓“皇城四”,指的是皇城内的城门。东边是东安门(也就是如今的东华门),西边是西安门,南边是天安门,北边是地安门。
那么,“九门八典一口钟”这句俗语说的又是什么意思呢?它主要讲的是明清时代北京城的报时所用的工具和报时的形式。今天我们很多人把时间称为“钟点”,即起源于此。其实,“钟点”是两个事物,即“钟”是“钟”,“点”是“点”﹙在某些史料典籍里,“点”被写作“典”﹚,“钟”和“典”都是一种报时的工具。
根据上面的解释,我们知道北京城的内城共有九个城门。九个城门中,有八个城门楼子上挂的是“典”,一个城门即崇文门上挂的是“钟”,所以就有了“九门八典一口钟”的说法。
具体来说,“九门八典一口钟”中的“钟”和“典”是怎么个用法呢?其具体作用是什么?
第一点是提醒大家开、关城门的时间。在开、关城门的时候,以鸣典撞钟为号,提醒大家要开、关城门了,所以大家应该抓紧时间,否则就无法进(出)城了。
第二点是报时。在我国古代,很早就已经把一天的时间划分为12个时辰了,但不同的是,在明清时期,不是间隔一个时辰报一次,而是一天中总共报五次。原因是什么?原来,钟典齐鸣报时,目的不是为了告诉老百姓时间,而是方便朝廷和朝廷官员上下朝服务。
历史上的“九门八典一口钟”天天循环往复,不知疲倦地演奏了数百年,渐渐地,老北京人便称“报时”为“打点”,称“时间”为“钟点”。
在老北京春节期间的元宵节,京城“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妇女都被允许走出家门参加元宵节的活动,除了赏花灯以外,必做的就是“走桥”和“摸钉”。“走桥”和“摸钉”的习俗盛行于明、清两朝,到民国时期还有流传,但到如今已经非常少了。
什么是“走桥”?所谓“走桥”,又被称为“走百病”,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就是在正月十六日夜里,妇女结伴行游街市,凡有桥处,相扶而过,这样就能“消百病”。据说每年走一次可以青春常在,永不衰老、永不生病。
对于“走百病”这一习俗,明代诗歌、地方志和文人笔记中均有相关描述,如明万历年间沈榜的《宛署杂记·民风一》中就曾记载:“正月十六夜,妇女群游祈免灾祸,前令一人持香辟人,名曰走百病。凡有桥之所、三五相率一过,取变厄之意。”明代吏部尚书周用对这一风俗也做了非常生动的描述:“都城灯市由来盛,大家小家同节令;诸姨新妇及小姑,相约梳妆走百病;俗言此夜鬼穴空,百病尽归尘土中;不然今年且多病,臂枯眼暗兼头风;踏穿街头双绣履,胜饮医方二钟水。”
城门上的门钉
人们走百病是为了身体健康,但走百病并不一定全是妇女行为。如《正德江宁县志》云:“萧鼓声闻,灯火谜望,士女以类夜行,谚云走百病。”只不过是男女分别结伴行动而已,但主角是妇女。在这一天,妇女们都要穿上白绫衫,然后成群结队地手挽手、肩并肩出游,走在最前面的那个人的手里还要拿着一支香,其他的妇女都跟在她的后面,一旦遇到有桥的地方,则必须相互搀扶着过桥。桥在佛教中有“渡化”的意思,所以,过桥也就意味着“度厄”。
“走桥”这一活动为什么在当时会这么流行呢?主要的原因是,在大家的心目中,元宵之夜不“走桥”则不得长寿,而“走桥”者则可保一年无腰腿疼痛之患。一年四季中,妇女们都忙于家务和田地劳动,时间长了就难免会胳膊疼腿疼,而这种腰腿疼痛并不是通过医疗就可以消除的,因此才会积极地参加“走桥”这一活动。
在古时候,有民间俗曲曾这样唱道:“元宵雪衬一灯红,走百病后摸门钉,但愿来年生贵子,不枉今番寒夜行。”妇女们“走百病”时如果来到了城门、庙门前,那些已婚但尚未怀孕的妇女还要悄悄地摸摸大门上的门钉,这一习俗被称为“摸钉”。在当时的人的想法中,“钉”与“丁”同音,预示着家丁兴旺,“摸钉”可以帮助实现生个男孩的愿望,对此,《水曹清暇录》有记载:“正阳门上摸铜钉,云宜男也。”
在明、清两朝,北京城的城门有很多,其中妇女们最喜欢去正阳门“摸钉”,传说正阳门秉“正阳之气”,摸了正阳门的门钉,很容易生男孩。在封建社会中,妇女们都有“母凭子贵”的思想,因此生个男孩就成了她们最大的愿望。所以,许多妇女不怕路途遥远,纷纷前往正阳门城门摸钉。
“摸钉”的风俗,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及至明清两朝时,更加流行。明人沈榜在《宛署杂记》对此有记载:“正月十六,或六月十六,妇女群游,祈免灾咎。暗中举手摸城门钉,摸中者,以为吉兆。”但随着科学的发展,如今这一具备迷信色彩的活动已经比较少见了。
如今,人们去北京城的古建筑景点旅游时,遇到高大的城门例如故宫的城门,也会热衷于“摸钉”,但并没有原有的“想生男孩”的期许了,更多的是为了祈福和觉着好玩儿。
老北京城的城门有很多,其内城有九个城门,其中的正阳门是内城的正门,因它处于紫禁城的正前方,所以又被称为“前门”。正阳门是北京最高也是最重要的城门,所以民间的老百姓都亲切地称它为“大前门”。尽管如今正阳门的城墙已经不复存在,但前门宏伟的气势却给北京这座现代化国际都市打上了深深的旧京烙印,成为它的重要象征之一。
关于前门,老北京人有很多说法,如“前门楼子九丈九,四门三桥五牌楼”、“前门楼子九丈九,九个胡同九棵柳”、“前门楼子九丈九,王口花炮响上头”……这些说法里面,提的最多的就是这一句“前门楼子九丈九”。这是什么意思呢,是说前门楼子有九丈九高吗?
其实不是。在中国,“九”是个非常崇高、非常吉祥的数字,象征着至尊至大。所以前门楼子并不是高九丈九高,“前门楼子九丈九”的说法主要是为了表明前门的高大、气势恢宏。
那么,前门楼子究竟有多高呢?
关于前门城楼的具体高度,之前一直没有一个官方的准确答案,有的说高41米,有的说高42米,还有的说高40.36米……各种答案都有。为了得出最准确的答案,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在对前门进行修葺的前夕,专门对其进行了实际测量,最终得出的精确数据是:前门通高(也就是从室外地平线到门楼正脊上皮)为43.65米,其箭楼通高为35.37米!均高于九丈九。由此可知,前门是北京最高大的城门建筑。
其实,说前门楼子高九丈九,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传说。
据说,当初修建前门楼子的时候,皇帝下旨说,正阳门作为北京城的正门,一定要好好地设计、修建,并专门提出了如下要求:高度必须是十丈,而且在下面还要有一个墩台,墩台的上面有两层城楼,所以整个楼子共有三层,这三层的高度要一致。
负责城楼设计工作的雷师傅收到皇帝的旨意后,着急万分,因为他认真计算过,如果按照皇帝的旨意盖成三层共十丈高,那么每层的高度必须是三丈三尺三寸……没法除尽,这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啊!
雷师傅为此苦苦思索了几天几夜,都没有想出一个办法来。一天,他正坐在工地边上,边看着工匠们干活便想办法,突然看到一个卖酒的老汉推着一辆木车走了过来,边走还边吆喝:“酒!酒……酒!酒……”
雷师傅当时正想着事儿,猛地被老头打断了,心里非常生气。他心想,这个老头儿真没有眼力见儿,竟然跑到工地上来卖酒,那工匠们喝了酒还怎么干活儿呀!非得出事故不可!正想让人把他轰走,突然他灵机一动吗,想到酒与“九”谐音,九丈九正好被三除尽,每层三丈三,顶部再加个琉璃兽头,高度也够十丈了,这样就符合皇帝的要求了……雷师傅越想越开心,心想这老头儿真是自己的大恩人,赶紧派人去请,可是找了老半天,都没再看到那老头儿的影子。
虽然没有找到老头儿的影子,但雷师傅心里十分高兴,他觉着这个老头儿一定是祖师爷鲁班的化身,专门为了点化他而来。很快,城楼的样式就画出来了。众工匠们听说了这事儿,也都非常开心,都说是祖师爷显灵了。心里一高兴,干起活儿就更有劲了,整个施工过程十分顺利。
经过一年多的辛苦施工,前门那高大、宏伟、靓丽的城楼就建成了。
正阳门城楼
在几百年的风吹雨打中,前门楼子虽然曾经遭遇过两次火灾,分别是清朝的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和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但都得到修缮。后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的时候,前门楼子又在战乱中被摧毁,只剩下光秃秃的城墙和城门洞。过了一年,流亡西北的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回銮”的时候,只能在城门上临时扎制了五间纸牌坊,用以装点门面。这座拥有五百年历史的老城门可谓阅尽沧桑。
前门在几次修缮的经历中,经历的最大的一次修缮,是在1915年由北洋政府内务总长兼北京市政督办朱启钤主持的改建工程。这次改建工程对前门实施了全面的翻修,成就了今天世人眼中的“前门楼子”。
说起燕京八景,大家都非常熟悉。自金代以来,燕京八景就已经成为北京城的重要景观,只是八景的内容在后来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变化、更新,及至清朝才得以最终确定,分别是金台夕照、太液秋风、琼岛春阴、蓟门烟树、玉泉趵突、居庸叠翠、西山晴雪、卢沟晓月等八个名胜。
可是,北京城的好景观实在是太多了,八景哪里可以囊括得了呢!所以,民间又有了“燕京十景”的说法。都具体包括哪十景呢?原来的八景当然包括在其中,另外的两景就是“银锭观山”和“西便群羊”。
关于“银锭观山”,很多人都很熟悉,它指的是北京后海酒吧一条街一带的银锭桥,在古时候,人们可以从这座桥上看到西山,再加上周围景色非常美,湖水清澈、微风徐徐,所以成为一大景观,吸引了众多人参观游览。
那“西便群羊”又是什么呢?难道是西便门一带有一群比较有特色的羊?当然不是。这一景观主要指的是,在西便门城门外挨着护城河的那几十块白石头,人们从城门看过去都说:“嗬,真像一群白羊啊!”打这儿起,“西便群羊”这一景就被传开了。那么,这群“白羊”般的白石头是打哪儿来的呢?说起来还和鲁班爷有很大的关系。
鲁班爷作为木匠的鼻祖,有很多徒弟,其中有一个徒弟叫作赵喜。一天,鲁班爷带着自己的儿子和赵喜出门办事,正巧路过西便门这里,看到工匠们在忙着修建城楼。当时城墙已经修得差不多了,只是城门下脚的白玉石和城门里墁“海墁”用的豆渣石还没有找到合适的石头。
眼看着完工的期限就要到了,工匠们都十分着急,鲁班爷也很替他们担心,也帮着他们找合适的石头。找着找着,鲁班爷爷仨便来到了京城西南的琉璃河。往河边一站,鲁班爷就看到岸上有很多豆渣石,有豆渣石的地方一定就有白玉石啊!这下可把鲁班爷给高兴坏了,他忙对儿子和赵喜说:“这河底下就有我们要找的白玉石!”
儿子和赵喜听了,都不相信。鲁班爷说:“你们不信,等我给你们叫叫看。”说完就对着河面大喊:“河底有没有白家哥儿们?有就回我句话!”
刚说完,就听到河底有声音传来:“有!有!鲁班爷,我们在哪!”这下可把鲁班爷的儿子和赵喜给吓呆了。
鲁班爷向河底的白玉石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白玉石很爽快地答应了。可问题是:这么多的石材可怎么搬走哇!
爷仨商量了半天,都没有结果。那赵喜鬼点子比较多,这时他突然说:“师傅,要不这样吧,运白玉石的功劳大,让师哥得这件大功劳吧,我运豆渣石。”鲁班爷这人非常实诚,哪知道赵喜心里打着什么如意算盘!就连连夸赵喜识大体。
三人又再合计了一番,在赵喜的提议下,商议的最终结果是:鲁班爷在琉璃河边轰石头,由鲁班爷的儿子和赵喜二人负责运送石材进城。豆渣石黄黄的,像牛皮,赵喜就把它们变成牛,往北京赶;白玉石白白的,像羊群,鲁班爷的儿子就把它们变成了羊,往北京赶。
商议好后,三人当下赶紧着手开始搬。临走时鲁班爷千叮咛万叮嘱儿子和赵喜说:“必须在一夜运到北京,因为鸡一叫,石头就要原形毕露,再也不能动了,你们千万要记住这一点!”赵喜和鲁班爷的儿子连连答应。就这样他二人上路了。
没走多远,赵喜就开始在心里盘算:“他的羊哪能赶得上我的牛啊,我一定要走在他的前面,早他一步进城!”想着就对鲁班爷的儿子说:“师兄,咱俩比比赛吧,看谁先走到?”
还没等鲁班爷的儿子回答,赵喜就“叭”“叭”两鞭子打了下去,牛被打惊了,顺着大道飞奔下去,不到三更就到了工地,牛也变回了豆渣石,静等明天石匠老师傅们整治以后,就可以墁城门前面的“海墁”用了。
而鲁班爷的儿子呢,他连夜赶着羊,可羊是比较温顺的动物,不像牛跑得那么快,所以有点慢,但也不到四更天就望见了北京城。他非常高兴,赶紧抓紧时间赶路,心想:“这回没误了修北京城的大事,没违背了父亲吩咐的限期!”可就在快要走到护城河边的时候,突然就听到了一声鸡叫,跟着附近的鸡也都叫了起来。这下可坏了!一瞬间,他赶的羊全部都变成了白玉石,远看就像一群羊似的。
问题是,不是才刚四更天嘛,怎么鸡就叫了?原来都是赵喜搞的鬼,他怕师兄抢了头功,就偷偷地学了一声鸡叫,结果引着附近的鸡都叫了起来,他师兄赶的那群羊就又变回白玉石了。
从此以后,西便门护城河边那一带就出现了一群白羊状的石头。老百姓为了感谢鲁班爷的帮助和鲁班爷儿子的付出,就把这些白石头奉为一大景观,美其名曰“西便群羊”。
在北京故宫筒子河北岸,景山以西,北海以东,有一组被老百姓称为“三座门”的宏伟建筑,它就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的一座皇家御用道观——大高玄殿。
大高玄殿,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迄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用来进行斋醮(道教法事)的地方。
历史上的嘉靖皇帝被称为“道士皇帝”,他在位期间,一心痴迷于炼丹服药,二十多年都不上朝。为了修道,他下旨在1542年兴建大高玄殿。据《明实录》记载,嘉靖帝听从道士陶仲文的建议,于嘉靖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于西苑建大高玄殿,奉事上玄,至是工完,将举安神大典”。然而仅仅过了五年,大高玄殿便罹于火患,后为工部修复。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又经重修。
在北京的西苑有很多道观,属大高玄殿的地位最高、规模最大,只有它供奉着玉皇大帝和三清像(玉清、上清、太清三位道教天尊),嘉靖帝“有祷必至”,足见他对修道的痴迷。“炉香缥缈高玄殿,宫烛荧煌太乙坛。”嘉靖帝的宠臣夏言的这两句诗,清晰地描写了当年嘉靖帝和宠臣们在大高玄殿日夜斋醮的情景。
在如今老百姓的口中,经常有“大高玄殿的牌坊‘无依无靠’”的说法。大高玄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高、规模最大的道观,为何它的牌坊会“无依无靠”呢?这还要从大高玄殿的建筑规制说起。
原来,在大高玄殿的最前方有三座牌楼。其中,东西牌坊在明嘉靖年间创建,南向临河的那个牌坊,始建于乾隆八年,南牌坊位于景山前街的南侧、故宫筒子河的北侧,正对着大高玄殿南中轴线的位置。该牌坊的形式是三间四柱九楼,屋面是黄琉璃筒瓦,明楼、次楼为七踩斗,边楼、夹楼为五踩斗,中间的匾额是清朝乾隆年间的原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拆除后,匾额被保存在月坛公园,成为树林中一个石桌的桌面。
大高玄殿旧照
通常牌坊两面均撑有“八”字形的斜向戗柱,但大高玄殿的牌坊采用粗大的楠木立柱建成,柱脚埋地很深,因此未用戗柱。所以老北京人中就有了“大高玄殿的牌坊——无依无靠”的说法。这也成为此牌楼最大的特色。
民国时期,牌楼因严重倾斜被拆除,后原貌复建。新中国成立初期,大高玄殿由总参保障部服务局使用。由于长期用做办公用房,大殿内部建筑损坏严重,景山东街拓宽马路,牌楼被拆除。2008年复建南牌楼,由北京文物设计所张纪平先生根据历史资料设计,复建后的大高玄殿南牌楼高为10.08米,宽16.6米。
如今,大高玄殿的主殿已经100年没有修缮过了,院内建筑还基本保持着清乾隆时期的模样。1996年,大高玄殿被列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原本被保存在月坛公园内的“乾元资始”石匾额又回归了原位,重新镶饰在大高玄殿南牌楼上。1998年和2000年,全国政协两次接到委员提案,呼吁把大高玄殿归还故宫博物院。如今,大高玄殿已经重回故宫,并已完成抢险加固,正在进行测量和绘图,为大修做准备工作。这次大修工程将会使湮没已久的历史景观重现故宫后街筒子河边。
大高玄殿保存至今,对我们研究明清两代皇家文化、宗教信仰及建筑艺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作为皇城历史文化保护区的重要景观,大高玄殿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在北京城众多的城门中,哪一座是最先修建的呢?这个史书没有记载,我们也无法考证,但传说中,一直说东直门是北京城的第一座城门,所以又被称为“样楼”。
东直门是位于北京城内城东垣北侧的一座城门,主要包括东直门城楼、东直门箭楼、东直门闸楼和瓮城。东直门在元朝的时候被称为“崇仁门”,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东方属“仁”,所以此门位于大都城的正东方。及至明朝的永乐年间,被改名为如今的名字,取自“直东方也,春也”一句。清朝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在东直门外建立了水关,管理进京货物。1915年,为了修建环城铁路而将瓮城、闸楼拆除,并在箭楼的后部两侧建了个“之”字形砖蹬道。1927年,箭楼被拆除,只剩下了箭楼的台基,后该台基在1958年被拆除。1950年,为了便利交通,在东直门城门的北侧开豁口。1969年,东直门城楼被拆除。1979年,在城门原址的东侧建立了立交桥,并建立了东直门地铁站和东直门长途汽车站。从此,这一带成为北京市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关于北京城的这座“样楼”,还有一个跟祖师爷鲁班有关的传说故事呢!
相传当年在准备修建北京城的时候,皇帝下旨说:“城门楼子要盖十丈高,而且还要楼上有楼,屋檐要像飞起来一样。”
工程监管官员接到圣旨后,便召集了全城81家包工大木厂(也就是如今所说的建筑厂)负责人来商量对策。可是这些负责人之前都没有接过这样的工程,都没有经验,所以也想不出什么办法,就又请了些瓦木作老师傅们一起来商议。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想出了方法,做出了设计方案图。
工程监管官员把设计方案图拿给皇帝看,皇帝很满意,下令开始修建。可是工程监管官员又开始发愁了,这么多城门,究竟应该先盖哪一座呢?
工程监管官员、包工大木厂负责人和瓦木作老师傅们又坐在一起商议起来,最终大家决定先盖东面靠北的那座城门楼。他们觉得,与其他城门相比,这座城门的地理位置比较偏僻,皇帝一般不从那儿走,即便样子盖得差一些,也不太要紧,容易交差。
而东面靠北的那座城门指的就是东直门。方案决定后,大家都开始忙起来了。首先从起拱门着手,拱门起来了,紧跟着砌第一层城楼,第一层城楼完工后,工程监管官员过去查看,只见周围二十四根大楠木明柱,中间包着四个城楼门,好看极了,心里非常满意。大家看工程监管官员很满意,心里也都非常高兴。
接下来就该起升斗(斗拱)了。可是升斗起来后,他们发现一个问题:怎么瞧都觉得东北角高了一点,这可怎么办呢?
那些包工大木厂的负责人,一心只想着赚钱,也不管质量了,就对工匠们说:“你们上一些椽子,拿椽子一压就给弄平了。”
工匠们听了负责人的话,心里非常疑惑,觉得这样行不通。可是要撤升斗的尺寸吧,做升斗的时候,又是按照规矩做的,一分一厘也不差,所以,也没法撤升斗的尺寸。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更好的办法来,只得下了下狠心,那就上椽子吧!
东直门旧照
可是等他们上了椽子,再一看,更郁闷了,因为东北角没有低下去,反而变得更高了。这下把工匠们都给急坏了,东北角这么高,可怎么苫背上瓦呀!
大家急得唉声叹气,就在这时候,他们看到有一个小工围着东北角来回转悠。工匠们本来心里就又急躁又烦恼,看那小工来回转悠,心里更烦躁了,于是就呵斥那小工:“大伙儿都搁着急得跳墙,你还在优哉游哉地瞎转悠,去去去!别让大伙儿看着烦!”
这个小工听了斥责声,也没有说什么,一转身直奔了脚手架,噌噌地就上了脚手架。大家看他那架势,都愣住了。只见这个小工爬到了脚手架顶头上,仿佛忽然一失脚似的,就从脚手架上掉下来了。围在下面看的人,不由得大叫一声:“哎呦,遭了!”再一看,这个小工并没有摔下来,而是一只脚踏在东北角的椽子上,跟着一转身,抓着脚手架就下来了。负责人正要开始骂这个小工胡作非为,还没等他开口,那小工就一溜烟跑开,消失不见了。
大伙儿虚惊了一场,都围在那议论这小工:他为啥急着爬那脚手架?怎么掉下来都没有摔着?怎么一句话都不说就走了……议论了半天,都没议论出来啥。就在这时候,一位老工匠突然大喊了起来:“大伙儿赶紧过来看看,那东北角怎么不高了?”
大伙儿赶紧都过来瞧,可不是么!东北角和其他的角都一样高了!上面还留了一个脚印哩!
这下大伙儿真是又笑又跳,高兴极了。再找那个小工,却怎么都找不着了。一个工匠说:“这个小伙子一定是鲁班爷变的,来帮我们修城门楼子来了!”大伙儿听了,干活干得更加起劲了。
很快,城楼就盖起来了,可是,低下去的那个脚印,却始终都没有给垫起来。大伙儿都说:“甭给垫高了,就权当是鲁班爷给咱们留下的一个纪念吧!”
从此,大伙儿一提起东直门这个“样楼”,都不由自主地提起鲁班爷给予他们的帮助。渐渐地,这个故事便在老百姓中流传了下来。
在北京市昌平区,有一个巨大的古代帝王陵墓群,错落有致地分布着明朝十三个皇帝的陵墓,即长陵、献陵、景陵、裕陵、茂陵,泰陵、康陵、永陵、昭陵、定陵、庆陵、德陵、思陵等,被称为明十三陵。
其实,去明十三陵游览,除了参观这著名的十三个陵墓外,有一个景点也非常吸引人,那就是明十三陵前的陵门。
这座陵门是一座六柱五间十一楼的彩绘超大石牌坊,高16米,宽35米,是我国建筑等级最高、雕琢最为精细、营建时间最早、全国现存最大的大型仿木结构雕石牌坊,首开明清帝王陵建立大型牌坊制作的先河,并成为清代帝陵效仿的典范,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很多人不禁要问:明十三陵前为什么要修建如此巨大的一个石牌坊呢?
明十三陵大型石牌坊建于明朝嘉靖十九年(1540年),当时在位的皇帝是明世宗。据相关领域的专家解释,明世宗之所以要修建如此超大型的石牌坊,除了要彰显朱氏祖先的丰功伟绩、体现皇陵的崇高和威严外,更主要是出于对风水的考虑。对此,清朝初期的学者梁份在《帝陵图说》一书中曾经对此解释过:“天寿山势层叠环抱,其第一重东西龙砂欲连未连,坊建其中,以联络之。”
明十三陵大型石牌坊从外在结构上看,主要的特点是气势宏伟、形体高大、雕琢精湛、各部位比例适度,是我国众多石牌坊中的顶级建筑作品。
与其他石牌坊相比,该石牌坊体型巨大。如此巨大的石门楼,在既没有吊车,又没有起重机,更没有凌空飞架的科技相对落后的明代,它的石柱是怎么给立上去的呢?据说,也是和祖师爷爷鲁班爷有很大的关系。
相传,鲁班爷来施工现场进行点化的时候,通常都会变成各种各样的人,有时候是年轻的小伙子,有时候是年老的老头儿,有的时候还会装成老太太的模样……当初,建造明十三陵石牌坊的时候,鲁班爷变成了一个白胡子老头儿。
当年明世宗下令修建石牌坊的时候,要求石牌坊要高大、宏伟。工匠师傅们接到皇帝的旨意后,都想方设法尽可能将牌坊建高一些。可是,这样的高度,怎么把石柱给立上去呢?工匠们为此烦恼不已。
就在这时候,工地上出现了一位白胡子老头儿,工匠师傅们见这老头儿精神矍铄,可能会有什么好点子,便向他请教。谁知这老头儿却淡淡一笑,只说了一句:“我都是个土没脖子的人了,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说完,老头儿就拍拍屁股走了。
嗨!这老头儿还真傲!
可是等着老头儿一走,突然有一个工匠师傅大喊了起来:“哈哈,土没脖子就是办法呀!那老人家是想告诉我们,用土屯的办法,一边屯土一边往上立。”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于是,又都开始干了起来。
几个月过去了,石牌坊终于完工了。在完工的那天,天空中突然飘来了一朵祥云,只见那祥云上面站着一个人,不是那老头儿还是谁!大家这才明白了:原来这老头儿是祖师爷爷鲁班爷。多亏鲁班爷的点化,这高大石柱才被顺利立了上去。
大家都感恩不已,鲁班爷见大家工程完成得这么好,也非常欣慰。
十三陵石牌坊
在清朝的时候,每逢清明节,京城的老百姓都要到郊外去扫墓、踏青。同时,大家还要把新发芽的柳枝折来,编制成环,戴在头上或赠与亲朋好友。因为古代柳枝被称为“鬼怖木”,具除恶避邪的作用。当时在京城还流传这么几句民谣,即:“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皓首”。
而大家都去哪里折柳呢?到西直门。
西直门位于北京内城西垣的北侧,是内城的九大古城门之一,在元朝的时候被称为和义门,是东直门的姐妹门。刘秉忠为西直门总设计师,郭守敬负责水源方面的设计,按照《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帝王之都的理想布局设计建造,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完成。从那时候起,就是京畿的重要通行关口。在明清时期,西直门是除正阳门外规模最大的一个城门。明朝的永乐十七年(1419年),该门在经过一番修葺后,被改名为今名。1969年修建环线地铁时将西直门城楼、箭楼等拆除,在箭楼下发现埋在地下的元朝和义门瓮城门,如今原址现已辟建为路。如今的西直门,已经成为地片名,泛指西直门内、外大街与西直门南、北大街相交处的西直门桥附近。
当时的老百姓为什么都会专门去西直门折柳呢?这与当时西直门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
其实在当时,西直门也被称为“水门”,原因即在于它是明清两代自玉泉山向皇宫送水的水车必经之门。在西直门瓮城门洞中还有一块汉白玉水纹石刻,所以当时又有“西直水纹”的说法。
今日西直门外依旧杨柳依依
在当时的西直门一带,水资源非常丰富,每逢春天,长河柳垂、杨柳依依、一望无际,而且这里的杨柳与其他地方的相比,枝叶更加茂盛、浓密,所以,老百姓们都三三两两,有的甚至走上个十几里地,专门到西直门折柳,时间久了,便有了“西直折柳”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