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宋氏三姐妹之间的恩怨纠葛
  4. 第六章 华章落幕,飘散在历史风中的爱恨纠葛
设置

第六章 华章落幕,飘散在历史风中的爱恨纠葛(1 / 1)


在宋氏姐妹中,宋霭龄是最精明能干、最懂人情世故的一位。1914年9月,她与孔祥熙结婚。婚后,她不再像之前那样锋芒毕露,而是想尽办法让丈夫尽快出人头地。她协助丈夫参与各项活动,成为一名“贤内助”。与此同时,还一直关注政治走向。

1916年初,袁世凯称帝。这一倒行逆施的行为,引起了国人的强烈反对。宋霭龄想出了一条反对袁世凯行为的计谋,她与孔祥熙一起创作了篇幅很短却言辞犀利的《上袁世凯书》,随后这篇文章以孔祥熙的名义发表在报纸上,受到了众人的瞩目,也为他以后的发迹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宋霭龄在帮助丈夫树立良好政治形象的同时,还为孔家留下了四个子嗣,1915年9月,孔祥熙的长女孔令仪出生;1916年12月,长子孔令侃出生;1919年,次女孔令伟出生;1921年,次子孔令杰出生。由于宋霭龄与宋美龄的感情很好,因而她的子女与这位小姨的关系也十分亲密。

宋氏兄弟姐妹中,宋霭龄与宋美龄两人联系得最多,感情极好,也正是因为此,宋霭龄成了促成蒋宋联姻的超级红娘。为了宋霭龄,为了孔氏家族,宋美龄曾与蒋介发生过争吵,还负气出走过。

事情的起因是宋美龄看到了蒋介石在日记中写到了对孔祥熙的不满,而且提到希望行政院长一职由宋子文来担任,宋美龄当然希望这一职位由孔祥熙来担任,因此两人产生了分歧。

“委座之病,唯宋(美龄)可医;夫人之病,唯孔(霭龄)可医;孔之病(孔家贪腐)则无人可治。”这是蒋介石的侄孙蒋孝镇对戴笠说过的一句话。由此可见,宋霭龄对宋美龄的影响确实很大。

宋庆龄反蒋,而宋霭龄与宋美龄则是蒋介石派。宋美龄与宋霭龄的关系非常好,直接影响到了蒋介石与宋霭龄之间的关系。蒋介石在自己的日记中每每提起宋霭龄,都会表现出浓浓的亲情,他在日记中称宋霭龄为“大姐”,而将宋庆龄称为“孙夫人”,可见对宋霭龄的尊重非同寻常,以至有人怀疑,在政治的问题上,蒋介石对宋霭龄的信任,甚于信任自己的妻子宋美龄。

1912年12月,蒋介石与宋美龄结婚后不久,曾与宋霭龄、宋子文就宋子文出任南京国民政府的职位问题进行商讨。此后蒋介石在日记中这样写道:“下午假眠后,访冯夫人……晚餐后访大姊,谈时局,彼甚以余游怠为虑,且轻视之,其实不知鸿鹄之志也。”

由此可见在蒋介石的日记中,宋霭龄一直以一位有思想、善于决断且充满人情味的大姐身份出现。

1940年,宋美龄到香港疗养,她抵港后,宋霭龄马上将其接到了自己的住所。1942年前后,宋美龄与蒋介石的感情遇到前所未有的危机,宋美龄伤心之时,找的第一个人也是大姐宋霭龄。1947年,宋霭龄去美国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情是拜访留在南京的三妹宋美龄。

国民党败退以后,宋美龄随蒋介石一起去了台湾。虽然人在台湾,却依然没有忘记远在美国的大姐,两人依然保持着联系。

这种姐妹情深还影响到了下一代,宋霭龄的次女,人称“孔二小姐”的孔令伟在任何人面前都桀骜不驯,唯独和自己的小姨宋美龄情同母女,后来还干脆认宋美龄做了干妈。

在宋霭龄的几个孩子中,宋美龄最疼爱的是次女孔令伟,最亲近的是长女孔令仪。1991年,宋美龄离开台湾,定居纽约。随后孔令仪便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小姨的责任,在平静的生活中,俩人常会一起散步,谈天说地,为照顾小姨,孔令仪一直没有离开过纽约。甚至可以说,宋美龄之所以能活到100多岁,与孔令仪无微不至的照顾是分不开的。

在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事上,宋庆龄始终持反对态度。但即便如此,蒋介石与宋美龄还是在1927年12月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当然亲情是割不断的,虽然政治上有分歧,但当宋庆龄听说蒋介石与宋美龄度蜜月时,身在苏联的宋庆龄还是暗自为妹妹祈祷,希望她能获得幸福。

就在这个时候,一支蓄谋已久的政治暗箭射向了远在苏联的宋庆龄。有人散布谣言,称她的苏联之行其实是为了与陈友仁结婚。这个谣言对宋庆龄的身心造成了很大伤害。

坚持孙中山三大政策,与国民党当局决裂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去世,宋庆龄则成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坚决奉行者和维护者。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下达密令:“已光复的各省,一致实行清党”,并率先在上海发动政变。4月22日,宋庆龄同董必武、毛泽东、恽代英、林伯渠、何香凝、经亨颐、吴玉章、彭泽民等40人联名发表了《讨蒋通电》,具体内容为:

凡我民众及我同志,尤其武装同志,如不认革命垂成之功,堕于蒋介石之手,唯有依照中央命令,去此总理之叛徒,本党之败类,民众之蟊贼。

在这一情况下,汪精卫从欧洲回国,并在7月15日举行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上宣布“分共”决定。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员中没有一位共产党人,宋庆龄也没有参加,她在7月14日公开发表了《为抗议违反孙中山的革命原则和政策的声明》:

本党若干执行委员对孙中山的原则和政策所作的解释,在我看来,是违背了孙中山的意思和理想的。因此,对于本党新政策的执行,我将不再参加。为了在中国革命中指导我们,孙中山把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交给我们。……当俄国还在沙皇铁蹄之下的时候,孙中山就已经倡导中国的土地革命了。难道他是外国阴谋的工具吗?

自此宋庆龄正式与当局决裂,并于7月17日离开武汉回到了上海的莫利哀路中山故居。

当时的蒋介石正在追求宋美龄,得知宋庆龄回到上海,蒋介石误以为她是来投靠自己的,于是一再发函邀请她加入南京国民政府,以提高自己的威望。

7月25日,蒋介石委派何应钦去拜访宋庆龄,表达“欢迎其到宁之意”,遭到宋庆龄的拒绝。为了拉拢宋庆龄,蒋介石开始四处散布谣言,称宋庆龄准备加入南京国民政府。当记者向宋庆龄求证时,她坚定地说,只要国民党的政策一天不变,她就不会参加任何活动。

宋庆龄的话彻底激怒了蒋介石,令蒋介石产生了杀意,多亏宋美龄的及时劝阻,才避免了一场悲剧。但蒋介石虽放弃了对宋庆龄的暗杀,却令人对其进行严密监视。

就在蒋介石意图拉拢宋庆龄的时候,苏联最高当局也在积极争取宋庆龄,当时宋庆龄受到南京国民政府方面的迫害,知道自己难以在上海立足,便有了前往苏联的打算,而且孙中山在弥留之际也曾委托她去苏联拜访一下那里的革命同志。

8月22日,宋庆龄发表了《赴莫斯科前的声明》:

由于三大政策使各种力量相互结合,国民党才能结束十年来广东的混乱局面,创建了并供应了革命军队,大举北伐,……虽然有些人已经投靠了反动势力与反革命,但是,还有许多人将继续忠于孙中山为指导与推进革命工作所制定的三大政策。因此,我要亲自到莫斯科说明这一点。

宋庆龄赴苏的行为遭到了宋氏家族的一致反对,宋氏姐妹兄弟及母亲倪桂珍都表示,他们支持宋庆龄到西方任何一个国家,但苏联除外。宋庆龄的态度十分坚决,表示自己除了苏联以外什么地方都不会去。

眼看谁都劝不了倔强的宋庆龄,无奈之下,宋子文只得偷偷对宋庆龄说:“二姐,我不是阻止你,我只想告诉你,现在外面风声很紧。如果你真的要去苏联,最好及早离开,而且一定要保密。”宋子文离开之后,宋庆龄开始着手办理相关手续。

为了让自己的行动不外泄,宋庆龄委托好友雷娜·普罗美去帮自己办理出国的手续。时任《人民论坛报》主编的普罗美亲自到上海的苏联总领事馆,为宋庆龄安排了这趟苏联之旅。

除了宋庆龄与好友两人以外,赴苏的还有吴之椿、陈友仁及他的两个女儿。一般而言,如果要办理几个人的手续会遇到困难,但由于得到了苏联当局的允诺,因此办理手续的时候十分顺利。

拜访苏联,遭遇“桃色新闻”

1927年8月23日凌晨,在雷娜的帮助下,宋庆龄顺利离开了莫利哀路中山故居,随后上了早已等候在法国公园附近的车,一行人在黄浦江登上一条小船,经过几个小时的航行,成功抵达吴淞口,转乘一艘苏联的货船。

9月6日,宋庆龄抵达莫斯科。当时火车站的站台上早已挤满了人,到车站迎接她的是苏联外长李维诺夫、苏联驻中国大使加拉罕及中国侨民代表、共青团代表、莫斯科中山大学学生、工人、农庄庄员等,场面极为壮观。

作为苏联的国宾,宋庆龄被安排在俄国糖业巨子居住过的宅第——“糖宫”。宋庆龄在这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却没想到关于她的婚嫁谣言正悄悄地向她逼近。

最早登出宋庆龄与陈友仁婚讯的是英国的《每日邮报》。9月28日,美联社向全世界播发了一条电讯:

伦敦,9月28日,在中国的国民革命运动中,爱情之神看来再一次把战争之神争取过来了。伦敦《每日邮报》驻里加记者援引一条据说是苏联官方的电讯说,“前国民党外交部长陈友仁和国民党之父孙中山的遗孀已在莫斯科结婚”。这家报纸报道说,这对新夫妇想要用发动一场新革命的办法在中国度过他们的蜜月,还说第三共产国际将资助他们的活动。

随后,中国、美国、比利时等许多国家都将这条“桃色新闻”登在了报纸上。宋庆龄的好友普罗美从报纸上看到了这条新闻,没敢告诉宋庆龄,“桃色新闻”的主角之一陈友仁也叮嘱她一定不能让宋庆龄知道这件事情。

然而当宋庆龄从高加索旅行回来以后,很多信以为真的人却跑到宋庆龄面前,恭喜她有了新伴侣,此时宋庆龄才知道自己“被结婚了”。由于承受不了打击,宋庆龄一气之下晕了过去,身体健康也受到了影响。

这条“桃色新闻”,严重损害了宋庆龄个人的名誉,她平复了心情之后,马上清醒地意识到这是一场政治阴谋,阴谋背后的人想将她与孙中山的名字分裂开来,妄图以此削弱捍卫孙中山主义的战斗力量。

想到这里,宋庆龄立刻发电报到上海的宋宅,要求亲人让最早播发这条“桃色新闻”的英国《每日邮报》出面澄清事实,并表示如果《每日邮报》不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她就会采取法律手段。

当时上海的各主要报纸也刊登了类似的消息,大致内容是:日前出发去苏联的宋庆龄是为了与陈友仁私奔。宋子文看到这个消息后十分生气,为证明二姐的清白,他主动找来媒体记者进行辟谣,并同时做好了起诉的准备。

人们都知道,宋庆龄当时之所以能与孙中山结婚,是因为她私奔到了日本,现在又用“私奔”一词,可见制造谣言的人确实别有用心。

宋霭龄去看望宋美龄时,宋美龄正大骂制造谣言中伤二姐的人,她发现大姐的反应很奇怪,于是逼问宋霭龄是否知道制造谣言的人是谁。宋霭龄不置可否,但这个谣言就像一个祸根,为宋庆龄日后的生活埋下了隐患。

“文革”期间,谎言诬陷泛滥成灾,一些红卫兵更是大肆重复这个谣传,甚至还添油加醋一番。上海的红卫兵们将宋氏父母的墓地砸毁了,北京的造反派也曾冲击过宋庆龄的住所。幸好当时周恩来及时保护了当时已经74岁的宋庆龄,将她从困境中解救出来。

■沉稳严肃的陈友仁

宋庆龄与陈友仁,革命战友情谊重

作为“桃色新闻”中的男主角,陈友仁跟宋庆龄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陈友仁原是孙中山的部下,他十分尊重宋庆龄,甚至还担任过她的私人代表。1927年4月,宋庆龄和陈友仁等人联名发表了《讨蒋通电》,而7月15日举行的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上,宋庆龄并未出席,为表明自己坚决反对分共的态度,她让陈友仁代表自己在会议上作了发言。

同年8月,宋庆龄访问苏联,陈友仁一同随行。到达苏联以后,宋庆龄经常和陈友仁就中国革命的问题进行商讨,两人也因此成了莫逆之交。但是让人颇感遗憾的是,1931年陈友仁回国后,竟然与汪精卫、孙科等人走到了一起,还担任了广州国民政府委员兼外交部长的职务。

陈友仁的这种行为,与宋庆龄和国民党彻底决裂的态度明显相违背。1932年,宋庆龄在给陈友仁妻子张荔英写信时,表明了自己对陈友仁的态度,她在信上说:“我可能有过的对他的任何幻想都破灭了。”自此两人断交。

宋庆龄与陈友仁断交以后,陈友仁给宋庆龄写了许多封信,在信中说自己并没有联蒋反共,依然坚持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支持抗日统一战线。在陈友仁的多番解释之下,宋庆龄原谅了他,与陈友仁夫妇重新恢复了信函往来。

1938年,宋庆龄与陈友仁等人联名通电重庆国民政府,提出抗战四项原则。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宋庆龄与陈友仁等人再次联名致电蒋介石,对他的行为予以斥责。

由此看来,宋庆龄与陈友仁之间有的只是革命战友情谊,自从孙中山去世以后,宋庆龄一直以孙中山的遗孀的身份生活着,从未再议婚嫁,直到她离开这个世界。

宋庆龄拒与孙中山合葬的原因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病逝于北京,几个月后,孙中山的好友廖仲恺遇刺中弹身亡。廖仲恺和夫人何香凝均为最早的同盟会成员,同时也是孙中山的朋友与助手。孙中山临终前,曾将宋庆龄托付给何香凝照顾,宋庆龄和何香凝关系非常密切,何香凝的孩子一直用“叔婆”或者“安娣”(aunty)来称呼宋庆龄。

1972年9月1日,何香凝去世。临终之前,她希望能够与丈夫“生同寝,死同穴”。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去世。许多人猜测,宋庆龄可能会像何香凝那样与丈夫合葬。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宋庆龄既没有选择与孙中山合葬,也没有选择葬在中山陵,而是选择安葬在万国公墓的宋氏墓园。

宋庆龄去世前几个月,照顾她长达53年之久的李燕娥因病去世。当时,宋庆龄给自己的私人秘书画了一张草图,图上标明宋庆龄与李燕娥的墓碑放在宋氏夫妇合葬墓的左右等距,由此可见她之所以葬在宋氏墓园完全出于自己的遗愿。

■晚年气度雍容的宋庆龄

这件事让后人有了不少猜测,1922年“中山舰事件”前,宋庆龄与孙中山已结婚七八年之久,但国民党内的一些人士却一直没有承认宋庆龄“孙夫人”的身份,而是称她为“宋小姐”。虽然后来这种“称谓”没有了,但“名分”问题一直暗暗存在。

1949年,处于“政治弥留”之际的一些国民党当权派别有用心地四处宣扬,说孙中山的前妻卢慕贞才是真正的孙夫人,宋庆龄为此曾表示:“他们可以说我不是孙夫人,但没有人能够否认我是父母亲的女儿。”也许,这是她决定在过世后与父母葬在一起的原因之一。

为悼念宋庆龄,廖承志曾在她逝世后的第三天写下了《我的吊唁》,文中这样写道:

她一生地位崇高,但她从未想过身后作什么特殊安排。台湾有些人说,她可能埋葬在南京紫金山中山陵,她想也不曾想过这些。中山陵的建造构思,她不曾参与过半句,也不愿中山陵因为她而稍作增添,更不想为此花费国家、人民的钱财。

或许廖承志所谈到的,正是宋庆龄拒与孙中山合葬的重要原因。

随着蒋介石官位的提高,他的妻子也在不断更替,从毛福梅、姚冶诚到陈洁如。再后来,为了在政途上走得更远,他又找到了能够助他一臂之力的宋美龄。在与宋美龄的这场政治联姻中,爱情其实未必有多少,因为在他们之间曾亮起过“情感红灯”。

蒋纬国引发了蒋宋之间的情感危机

1937年10月23日,宋美龄在去上海前线视察的路上遇到空袭,被从车里甩了出来,摔断了肋骨。虽然后来肋骨接上了,但却落下顽疾,常常隐隐作痛。更不幸的是,她在治疗的过程中还患上了荨麻疹与失眠症。

1940年,宋美龄赴港疗养身体。1940年9月21日,蒋介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妻工作太猛,以致心神不安,脑痛目眩,继以背疼、牙病,数症并发,渝无良医,亦不愿远离重庆。以被敌机狂炸之中,如离渝他往,不能对人民,尤不愿余独居云。此三年来战争被炸之情形,其心身能持久不懈,实非其金枝玉叶之身所能受,不能不使余铭感更切也。

10月17日,蒋介石派长子蒋经国赶赴香港,此次赴港蒋经国身负重任,一是探望宋美龄的病情,二是迎接即将留学回国的弟弟蒋纬国。蒋介石原本希望宋美龄能和两个儿子一起回到重庆,但宋美龄却说要在蒋介石阳历生日那天回渝。

蒋介石的阳历生日是10月31日,然而这天宋美龄并未如约回渝,也没有提前致电蒋介石,这让蒋介石焦躁不安,幸好两个儿子围绕在旁,冲淡了些许焦虑。直到12月24日,宋美龄依然没有回到重庆,对此蒋介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三年来圣诞前夜,以今日最为烦闷,家事不能团圆,是乃人生唯一之苦痛。幸纬儿得以回来陪伴,足慰孤寂,得闻家乡情形,聊以解愁。

自此以后,蒋介石在日记里记载的都是抑郁、愁闷与孤寂。1941年2月4日,宋美龄将自己“不返渝”的消息告诉蒋介石,两人在婚后14年最终爆发了一场感情危机。

同年2月9日,蒋纬国去“党政训练班”学习,三天后宋美龄回到了重庆。这时蒋介石意识到,自己之前的婚姻一直是宋美龄心中的结,他在2月25日的日记中这样写道:

家中之事,不能与家中之人直道,同家亲人不得晤面,是为余一生最大之遗憾,然亦惟有勿忘勿助,以待其自觉。家事切不可强勉而行,自信修身无亏,上帝必加眷顾,终能使我家母子亲爱,家庭团圆耳。令纬儿离重庆赴赣。

3月27日,蒋纬国从江西回到重庆。蒋介石在蒋纬国回来之前或许已经做好了宋美龄的心理工作,因而蒋纬国的拜母之礼进行得十分顺利,母子相谈甚欢。从此以后,每当蒋介石看到宋美龄与蒋纬国相处融洽的时候,就会十分高兴。

1943年11月,宋美龄作为蒋介石的秘书和翻译陪他一起参加了开罗会议,会议结束后他们和蒋纬国在蓝溪相会,之后三人一起回国。12月1日,蒋介石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登机视纬儿犹熟睡,颇安。以彼于下午忽发疟疾,热度竟至百零二度以上,见母子谈话与母询问儿病,亲爱之情,引为余平生第一之乐事。

由此可知,宋美龄与蒋纬国母子关系曾是蒋介石的心病,而母子二人相亲相爱,则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乐事。

宋美龄智赶蒋介石的秘密情人

引发蒋介石与宋美龄情感危机的不仅是蒋纬国的身世,还涉及一位名叫陈颖的女子。

蒋介石在与宋美龄结婚之前,经常在外拈花惹草,自从遇到年轻的宋美龄,就开始有所收敛。然而自从战役打响以后,蒋介石的势力越来越大,再加上此时宋美龄越来越老,所以蒋介石遇到年轻的小姑娘后,难免会多看几眼。

步入更年期以后,宋美龄的身体及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再加上她又得了麻疹,所以十分爱护自己形象的她十分排斥蒋介石的碰触,后来干脆住到了宋霭龄的家里。

一天,蒋介石在戴笠的陪同下到陈立夫家做客,俩人刚刚就座,一位皮肤白皙,身材修长的少女就为他们端来了茶水。看到这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蒋介石马上着迷了。

一看蒋介石的神情,陈立夫赶紧为他们作了介绍,原来这个美丽的少女是陈立夫的侄女陈颖,刚刚从美国留学归来。蒋介石对陈颖十分满意,戴笠最会看人眼色,他知道蒋介石看上了陈颖,也知道最近宋美龄不在蒋介石身边,于是不失时机地建议道,由陈颖来担任蒋介石的英文秘书。

戴笠的建议说到蒋介石的心坎儿里去了,陈立夫也是个聪明人,知道这是一个巴结蒋介石的好机会,便立刻将陈颖叫到了蒋介石的身边,让蒋介石看看她是否能胜任秘书的职务。

陈颖自小出生在陈家,也是一个人精,自然看得懂蒋介石的眼神。对于担任蒋介石秘书一事,她一口答应下来。

■擅长外交,聪慧精明的宋美龄

这时的宋美龄并没有察觉蒋介石有外遇,她经常外出视察,慰问伤员,虽然有时也会和蒋介石一起出席各种活动,但由于两人在一起的时间比较短,所以很难从蒋介石这样一个游戏花丛的高手身上看出端倪。

宋美龄没察觉,但大姐宋霭龄却看出了疑点。宋霭龄发现陈立夫最近春风满面,好像遇到了什么喜事,于是通过情报系统对此事进行了侦察,最后竟查到了蒋介石出轨。

宋霭龄暗想,陈颖背后的靠山是陈家,陈系的势力不容小觑,且陈立夫、陈果夫和孔祥熙一直积怨较深,陈颖不仅出过国留过学,还很有手段,如果她真的取代了宋美龄的位置,不仅宋美龄会痛苦,就连孔宋两家也会因此而失势。

一番思考之后,宋霭龄赶紧将此事告知了宋美龄,让她搬回家中。几天之后,宋美龄哭着来到宋霭龄家中,一会儿说要与蒋介石离婚,一会儿说要把蒋介石与陈颖的事公布于众。待宋美龄情绪平静下来后,宋霭龄开始分析利弊:

第一,一定要维护蒋介石在世人面前的形象,因为形象不仅仅属于他个人,同时还关系到整个宋氏家族;第二,不能破坏蒋宋联姻,因为这关系到宋孔两家的利益;第三,陈颖背后有靠山,她与平民百姓或者烟花女子不同,因此应该善待。最后,拔草要除根,一定不能让陈颖有卷土重来的机会。

在大姐的开导下,宋美龄明白了应该怎么做。她在蒋介石离开陈颖的住处后,就找上了陈颖。陈颖吓坏了,生怕宋美龄会想办法治自己。没想到宋美龄不仅没有斥责她,反而像对后生晚辈那样开导起她来。陈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也被宋美龄的大度折服,她请求宋美龄为自己指明一条路。

宋美龄将自己的小坤包打开,将自己早已准备好的护照、机票以及一张50万美金的支票拿了出来,一并交给了陈颖。第二天早晨,陈颖收拾好行李后就离开了重庆。

蒋介石发现陈颖不见了,十分生气,但又不能闹得人尽皆知,尤其是在宋美龄面前,更是得小心翼翼。后来蒋介石从陈立夫那里得知陈颖去了华盛顿,深知想要陈颖再回到身边当秘书是不可能的,况且因为一个陈颖而影响自己与宋美龄之间的关系也不值得。就这样,一段露水情缘不了了之了。

蒋介石与陈洁如鸳梦重温

宋美龄终于将陈颖这个情敌赶走了,原本以为蒋介石会因为这件事而收心敛性。令她想不到的是,刚刚走了一个陈小姐,又来了一个陈小姐——蒋介石的前妻陈洁如。

陈洁如从1921年嫁给蒋介石,到1927年被迫离开,与蒋介石一同生活了七年。这个出生在浙江镇海的女人从遇到蒋介石到被蒋介石抛弃一直都深爱着蒋介石,她十分善良,对蒋介石的两个儿子蒋经国与蒋纬国视如己出,不仅得到了蒋氏兄弟的敬重,与蒋介石的感情也大大加深。嫁给蒋介石以后,陈洁如一直没有生育,后来收养了一名女婴,起名为“瑶光”。

1926年底到1927年初,“汉口政府”与南昌的北伐军总司令部就“国民政府”迁都一事发生了冲突。蒋介石为了将设在汉口的国民党中央拖垮,争取宋氏家族财力上的支持,听从了宋霭龄与孔祥熙的建议,决定进行蒋宋联姻。

随后,蒋介石将自己与宋家的联姻计划告知了陈洁如,希望她能够牺牲小我,去美国留学。陈洁如看到蒋介石谋划许久,再无更改的可能,万般无奈之下,只好选择去留学。

1927年8月,陈洁如搭乘美国大来公司杰克逊总统号轮船起程去往美国。在航行的过程中,通过无线电,陈洁如听到了各大报纸所登载的《蒋中正家事启示》。在《启示》中,蒋介石称他与陈洁如并没有真正结婚。陈洁如这才知道蒋介石的真实意图,她绝望得几乎要跳海自尽,幸好被人拦了下来。

■蒋介石与陈洁如的合影

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实际上,在蒋宋联姻的时候,蒋介石并未与陈洁如离婚,在陈洁如去美国之前蒋也从未提过离婚的事。直到1928年春,蒋介石才向陈洁如正式提出离婚。陈洁如知道自己已经无法挽回这段婚姻,只得同意。

陈洁如去美国留学的时候,年仅21岁。经历一段失败的婚姻之后,陈洁如发誓终生不再嫁人。在美国的五年时间里,她将全部精力都用于深造上,最终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的硕士学位。

1933年,陈洁如返回上海。在上海期间,她给蒋介石写过几封信,但蒋介石并未回信,只是派人给她送了几万块钱。1937年上海沦陷的时候,陈洁如住在法租界巴黎新村,由于情势危急,她一直深居简出。

1941年12月的一天,陈洁如走出住所时,碰巧遇到了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陈璧君认识陈洁如,也知道她与蒋介石之间婚事的内情,所以力劝陈洁如担任汪伪政府侨务委员会副主席一职,以此来报复蒋介石。但陈洁如委婉地拒绝了,并为了摆脱陈璧君无休止的纠缠,不得不离开上海,去了重庆。

到达重庆以后,陈洁如住在了离陆军大学蒋介石官邸不远的吴忠信公馆里。换作以前,蒋介石会将陈洁如秘密送走,但这一次情况不同。自从陈颖被宋美龄送走以后,宋美龄便开始与蒋介石分居,想通过冷战的方式,出一口恶气;而蒋介石则因为陈颖的离开与宋美龄赌气,所以陈洁如的到来使她成了蒋介石的“赌具”。

都说宋三小姐年轻貌美,事实上,陈洁如比宋美龄小九岁,而且陈洁如的相貌并不比宋美龄差。当初蒋介石抛弃陈洁如完全是出于政治的需要,并不是因为两人的感情危机,更不是因为陈洁如年老色衰。

蒋介石当年愧对于陈洁如,所以在陈洁如不在的几年里时常会想起她。这一次她的到来无疑给了蒋介石一个巨大的惊喜,为了补偿陈洁如,也为了报复宋美龄的霸道,蒋介石开始和陈洁如鸳梦重温。

这一次,他做得极为隐秘,宋美龄被蒙在了鼓里,甚至连宋霭龄也不知道此事。然而,宋霭龄的二女儿孔令伟却得到了信儿。

孔令伟是宋美龄的干女儿,两个人的感情一向很好,她自然舍不得干妈受一点儿委屈。当孔令伟知道蒋介石最近经常与一个女人见面的时候,就开始跟踪蒋介石。经过努力,孔令伟发现了蒋介石幽会的处所。

这位孔二小姐从来不会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她并没有冲进去,而是马上通知了宋美龄,并让她设法避开蒋介石的耳目。这一次,宋美龄对陈洁如没有像上次对陈颖那样客气,她将最近一段时间的积怨全部撒在了陈洁如的身上。然而即使宋美龄再生气,她也不会拿出手枪对准陈洁如,但孔二小姐就不一样了,她一向专横霸道,如果不是宋美龄阻止,恐怕陈洁如早就被孔令伟一枪打死了。

如果陈洁如真的死了,那么世人都会知道蒋介石的这桩丑闻,宋美龄的形象及名誉也会毁于一旦。因此,宋美龄虽然很生气,却不能拿陈洁如怎么样。

蒋介石身边一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使宋美龄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宋美龄有着极高的地位和荣誉,但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她都要以大局为重,作为女人,这也正是她的可悲之处。

■晚年蒋介石看夫人宋美龄作画

自从蒋介石叛变革命以后,宋庆龄与宋霭龄、宋美龄的联系一直不多。抗战兴起以后,宋霭龄与宋美龄都走上了抗日之路,宋庆龄才恢复了与她们之间的交往。宋氏姐妹的感情在并肩作战的过程中得以加深,1942年中秋,在宋美龄的极力撮合之下,宋氏兄弟姐妹六人终于聚到了一起。然而,这次中秋晚宴竟成了他们人生中最后一次相聚。

皖南事变爆发,姐妹再生嫌隙

1941年1月,皖南事变爆发。这次事变不仅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产生了极坏的影响,同时也大大影响了宋庆龄与宋美龄之间的感情。原本稍有缓和的姐妹关系,因为这一事件再一次分化了。

宋美龄当时出国留学的时候,多亏了宋庆龄的照顾,她不想因为皖南事变使姐妹再生嫌隙,1941年春节前夕,她拨通了宋庆龄香港住处的电话,先跟宋庆龄闲话家常,然后提到了春节聚会,没想到这一提议被宋庆龄断然拒绝,当宋美龄追问原因时,宋庆龄却以广州来了长途为由挂断了电话。

宋美龄希望宋庆龄与他们团聚有两方面原因,一是为了拉拢二姐帮蒋介石;另一个原因则是为了难以割舍的姐妹情谊。她想到前段时间姐妹三人在重庆为抗日这一共同目标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一起交流抗战观点的场景,对此次二姐的冷漠百思不得其解。

不久后,宋美龄看到宋庆龄与何香凝联名拍发的关于皖南事变的通电,才知道二姐拒绝自己的原因。

1941年12月7日凌晨,日本偷袭了美国在夏威夷群岛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至此,美国不再保持中立,开始对日宣战。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南非联邦等国也纷纷对日宣战。12月9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从12月上旬开始,新加坡、马尼拉、关岛以及威克岛同时受到了日军的轰炸,香港的处境十分危险,直到日军逼近启德机场,宋庆龄才离开了香港。离港后,宋庆龄再次回到了重庆。

到了重庆之后,宋庆龄住在了教会学校求精中学里,这所学校与蒋介石的黄山官邸只有一墙之隔。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以后,美国、加拿大等国纷纷对日宣战,大大减少了中国抗战的压力,长沙第三次战役取得了胜利,蒋介石为此松了一口气,整个黄山官邸因而一片欢声笑语。

宋美龄打算亲自下厨,把所有的兄弟姐妹都叫来。宋美龄先拨通了宋霭龄的电话,对三妹的这个建议,宋霭龄自然同意。随后,宋美龄又打电话给宋庆龄,但当宋庆龄听说蒋介石也参加这次聚会的时候,再一次拒绝了三妹。

姐妹相聚,最后的中秋晚餐

到了重庆以后,宋庆龄尽量避免对政治方面的问题做评论,她之所以没有发表谴责蒋介石集团的言论,是因为想把所有的精力都用于争取抗战的胜利。可宋美龄却认为这是缓和姐妹关系的好机会,她邀请宋霭龄与宋庆龄一起去第五陆军医院进行视察,并对那家医院的伤员进行慰问。

■赴重庆陆军医院视察的宋氏三姐妹

宋氏姐妹对第五陆军医院的视察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在视察的过程中,宋氏姐妹的感情也有所缓和。

1942年以后,抗战情形有所好转,宋庆龄也不再像之前那样处处针对蒋介石。宋美龄看到这种情况十分高兴,在心里又产生了三姐妹同桌用餐的想法。1942年夏天,宋美龄去新疆视察回来之后的第二天就去了宋庆龄的住所。她提到了在美国的求学生涯,勾起了宋庆龄的回忆。

看到二姐脸上愉快的笑容,宋美龄瞅准时机,马上提出中秋聚会的事情。当宋庆龄听说蒋介石不会参加中秋聚会时,便答应了下来。

从宋庆龄的住所回来,宋美龄分别给宋霭龄、宋子文、宋子安、宋子良打了电话,将宋庆龄参加中秋聚会的事情告诉他们,大家都感到十分高兴。

为了这次的中秋聚会,宋霭龄专门订购了一个六斤重的大月饼,象征着宋氏兄弟姐妹的大团圆;宋子文专门从昆明买回两条代表团圆的神龟鱼;宋子安与宋子良则请来了重庆饭店的大厨。

中秋佳节是家人团圆的日子,对宋氏这样一个声名显赫的家庭来说,一家人能团聚在一起更是十分难得。

太阳落山的时候,宋氏兄弟姐妹相继赶到了黄山官邸,除了他们以外,还有他们的家眷、侍卫官以及司机。宴会厅里足足摆了五大桌,每个餐桌上都是名菜,有眉州丸子海参、莼菜鸽蛋汤、油炸团圆神龟鱼、油淋安康鱼、生菜大虾、香酥鸡、网油蟹卷等,还有冰淇淋、水果和一些点心。

在中秋晚宴开始之前,宋美龄和宋霭龄就一致约定,这次家宴只是纯粹的家庭宴会,所有人禁谈国事,以避开一些不必要的冲突。

于是宴席上,宋家所有的兄弟姐妹暂时卸下了身上的职务,像普通的家人一样,开怀畅饮,尽情享受这难得的团圆时刻。

宋庆龄对此深有触动,自己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这样的快乐团圆时光,她不是不想跟家人聚在一起,只是在她的心中,国比天大,政治上的歧见始终是她们之间最大的障碍。这次宋氏一家人又重新聚到了一起,不得不说是件喜事。只是当时在座的人都没想到,这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相聚。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卒于旧金山,而宋氏姐妹并没有出现在宋子文的葬礼上,她们失去了晚年最后一次相聚的机会。

对宋氏姐妹而言,时间没有冲淡她们昔日的恩怨,即使到了生命即将到达终点之时,她们依然没有跨过横亘在她们之间的政治鸿沟,这是一场为政治而牺牲亲情的悲剧,这场悲剧甚至还连累了宋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包括宋子文。

革命战败,逃到美国当寓公

对于那些曾经为蒋介石集团誓死效力的人而言,1949年是转折性的一年,因为他们在这一年遇到了人生最大的一次抉择。他们可以选择离开大陆,偏安于一隅;也可以选择投降共产党,进而将功赎罪,但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

1947年10月,共产党发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宣告天下:“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兄弟等四大家族和其他首要战犯的财产。”

第二年,中国共产党列出了43位战犯的名字,宋子文的名字赫然在列。他心里十分清楚,一旦共产党取得胜利,肯定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摆在他面前的唯一一条出路就是逃离家园。是逃到美国,还是逃到台湾,宋子文游移不定,经过再三考虑,最终选择了美国。

■民国财政部长,宋家长子宋子文

宋子文先将自己全部的资产转移到了美国、加拿大、南美等地,随后在1949年1月底离开广州去了香港。到达香港时,他胸前依然佩戴着国民政府颁发给他的勋章,因为他知道自己以后再也没有机会对外显示这些勋章了。1949年5月16日,宋子文举家赶赴法国,随后又前往美国,并住到了纽约曼哈顿的豪宅里。

其实,国民党尚未退到台湾的时候,蒋介石就已多次请逃往国外的“中央执监委员”、“国大代表”、“监察委员”、“立法委员”一起去台湾,只是没有几个人响应。对身处美国的宋子文,蒋介石也曾数次发出邀请,但每次都会被婉言谢绝。

1952年10月,国民党在台湾召开“七大”,此次会议通过了第六届中央委员“整肃案”,决定对党员采取“详订办法,严加考核,分别去取”的政策。这时身在国外的孔祥熙、宋子文依然没有对此作出回应。1953年,在蒋介石予以批准的开除国民党党籍的人员名单上,孔祥熙排在第一位,宋子文则排在第二位。

在美国当寓公的宋子文就这样彻底被政治遗弃了,这大大影响了他在大洋彼岸的交际圈。起初他十分不习惯受到这样的冷落,但时间一长就慢慢适应了。在美国期间,宋子文一直深居简出,偶尔和同在美国的几个旧相识聚在一起打牌,消磨一下闲散时光。

宋子文69岁的时候,也就是1963年,他应蒋介石的邀请去了一趟台湾,这一次的台湾之行是他离开大陆以后的第一次赴台。此时蒋介石76岁,宋美龄也已经66岁了。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人来说,过去的是非恩怨早已被时光冲淡了。

在台北小住的几天里,宋子文只是与妹妹、妹夫闲话家常,谁也没有谈及过去的那份荣耀,以及离开大陆之前的那份沉重。

离开台湾的时候,蒋介石交给宋子文一个任务,让他探询美国对台湾“反攻大陆”持什么态度,与此同时,蒋还希望宋能争取美国方面的帮助。20世纪40年代时,为了蒋介石,宋子文曾在美国朝野游说,以期得到美国的援助。而这一次宋子文回到美国后却并未像蒋介石希望的那样重视这件事。

1969年2月25日,宋子安病逝于香港。3月5日晚上,宋子文飞抵香港,并于6日参加了弟弟的安息礼拜仪式。但让宋子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次的中国之行,是他一生中最后一次踏上中国的国土。

参加宴会,食物竟变“利器”

1971年4月24日晚,为了欢迎宋子文夫妇,爱德华·尤专门在自己寓所设宴款待他们。临行前,原本不想去参加宴会的张乐怡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担心会有什么事发生。宋子文发现妻子脸色不对,便劝她不要去了,但张乐怡又放心不下,还是决定陪丈夫一起赴宴。

坐在车上的张乐怡眼皮一直在跳,她预感即将有事发生,这让她联想起杜月笙对宋子文的那次暗杀,其实她也不知道这两件事情之间的关系,但是那团阴影就是一直在她的脑海中盘旋。离目的地越近,张乐怡的心就越慌,而丈夫却一脸的兴致勃勃。

张乐怡突然对司机大喊:“停车!”宋子文看着妻子,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情。其实,就连张乐怡自己也不清楚刚刚说了什么,但车子既然停了,她只得说自己忘带东西,需要回去拿,而且这样东西她必须带着。

宋子文向来都很守时,眼看约定的时间快到了,而妻子竟然无理取闹,宋子文有些生气,呵斥了妻子几句,就命司机继续开车了。张乐怡心知自己劝不了丈夫,只得不再说话。

下车后,爱德华·尤及其他人早已在寓所等候,看到宋子文来后,爱德华·尤马上过去给了他一个热情的拥抱。

这时张乐怡终于平静下来,因为来到爱德华·尤的家里以后她的眼皮不跳了,心也不再慌了。爱德华·尤的妻子十分热情,拉着张乐怡说个不停。张乐怡看了一眼与朋友正谈得高兴的宋子文,觉得自己刚刚在车上的行为十分可笑。

为了这次宴会,爱德华·尤专门请了唐人街中国餐馆的厨师,这一席菜都是宋子文的家乡菜——粤菜,再加上是朋友聚会,宋子文不禁胃口大开,吃了很多。就在爱德华·尤为宋子文倒酒的时候,宋子文突然打了一个饱嗝。起初,众人并没有发现宋子文的反常,认为他只是因为吃得快而打嗝。但打完嗝以后宋子文一句话也不说,众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张乐怡看到丈夫的脸憋得又红又紫,眼睛向上翻,头也跟着偏向了左侧,心顿时慌了起来。她赶紧起身去扶丈夫,然而当她刚将宋子文的身体扶正时,却发现丈夫的头也跟着耷拉了下来,她顿时惊慌失措。

爱德华·尤马上给医院打了电话,半个小时以后,医生赶到爱德华·尤的寓所,对宋子文做了检查。医生告诉哭倒在一旁的张乐怡,宋子文吃饭时过度兴奋,一小块食物堵在了他的气管里,导致呼吸不畅,从而毙命。

1971年4月24日晚,宋子文卒于旧金山,谁也没有想到,导致宋子文死亡的,竟是一小块食物。

宋子文葬礼上,宋氏姐妹均未现身

1971年4月25日,宋子文的灵柩自旧金山运抵纽约。当时中美正在力求改善两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总统尼克松想要利用宋氏姐妹赴美奔丧的机会,推进两国之间的建交。在尼克松看来,不管宋氏姐妹在意识形态及政治观点上存在哪一种歧见,都会赴美参加宋子文的葬礼。

然而让尼克松预料不到的是,在宋子文的葬礼上,竟然一个宋家姐妹也没有出现,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947年,宋霭龄定居美国,自此再也没有回国。1967年,孔祥熙去世,让原本处于隐居状态的宋霭龄更不问世事了。尽管她与宋子文都在美国,但由于弟弟与丈夫间的矛盾,两家几乎没有什么往来。孔祥熙去世的时候,宋子文并未前去参加葬礼,宋霭龄对此一直耿耿于怀。

由于宋庆龄的政治观点与其他的兄弟姐妹不一样,所以早在国民政府时期就与他们联系不多。当国民党退居台湾以后,宋庆龄选择留在大陆,中国共产党给予了她极高的荣誉和地位。宋子文去世的时候,宋庆龄正在北京。听说宋子文去世的消息以后,宋庆龄表示自己会去美国参加宋子文的葬礼,但由于中美尚未正式建交,不能从北京直接飞往美国,只能租包机。

在举行葬礼的前一天,尼克松收到了消息,宋庆龄由于没能租到包机,因而不能前往美国参加宋子文的葬礼。于是,尼克松立即通知宋美龄与宋霭龄,希望她们能前来奔丧。对尼克松来说,宋庆龄不能来到美国确实是一件憾事,但如果宋美龄与宋霭龄能够前来的话,不管是从个人还是从国家的角度而言,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为促进美国与台湾之间的关系,尼克松亲自发了一封唁电给宋美龄。唁电这样写道:

台北宋美龄女士:

惊悉宋子文先生在旧金山不幸猝逝,不胜哀悼。他的病逝使我们失去一位好朋友。他在美国的朋友将长久地怀念他为自己的国家服务的辉煌的一生,特别是他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并肩战斗的伟大事迹。我们同你们一样痛惜他逝世所造成的损失。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1971年4月26日

收到尼克松的唁电以后,宋美龄感到受宠若惊,这让她前往美国奔丧的心情更加迫切了。这一次,宋美龄带着孔祥熙的女儿孔令伟登上了“美龄号”飞机。然而就在飞到半路的时候,蒋介石的电报来了。蒋介石在电报中称中共打算派宋庆龄前往美国,为避免进入中共统战的圈套,他希望宋美龄暂停去往纽约的计划。进退两难之下,宋美龄只好选择降落在夏威夷,静观形势。

在夏威夷滞留的宋美龄与蒋介石进行了商议,最后仍然决定不出席宋子文的葬礼,因为他们并不排除仍有政治圈套的可能。4月30日,也就是举行葬礼的当天,“美龄号”起飞了,只不过它的目的地不是纽约,而是台湾。

身居美国的宋霭龄,对是否出席宋子文的葬礼一直犹豫不决,直到4月30日上午,依然没有做出决定。

宋庆龄与宋美龄不能前来已成事实,而最后一位可能前来的亲属就是宋霭龄了。为了等待宋霭龄,葬礼特意改在了下午举行。可是,一直到葬礼的最后一刻,宋霭龄仍然没有现身。那一天,除了宋子文的妻子张乐怡和他们的女儿以外,来参加葬礼的只有宋子良及其他的一些朋友,连尼克松见到此景都发出了感慨,表示无法理解“你们中国人”。

宋子文的葬礼为宋氏姐妹的相聚提供了机会,但宋氏姐妹却因为各种原因均未出席。就这样,她们失去了最后一次相聚的机会。

1973年10月19日,宋霭龄在美国纽约去世,宋美龄赴美吊唁。1980年12月,病重中的宋庆龄让廖承志代笔写信给美国的宋美龄。宋庆龄在信中说:

自己重病在身,希望宋美龄能回大陆一行,使在有生之年姐妹相见。如果不成,也希望宋美龄将保存的孙中山遗物归还。

但是宋美龄只是托人简单地答复了一句话:“信收到了。”

1981年5月,宋庆龄病情恶化,她的亲属发电报到纽约,将这一情况通知宋美龄。几天后,宋美龄回复电报:“把姐姐送到纽约治病。家。”5月29日,宋庆龄去世,治丧委员会向在台湾和美国的包括宋美龄在内的亲属发出邀请,希望他们来北京参加葬礼。

由于台湾当局当时正在实行海峡两岸“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三不政策”,因此台湾电报局拒收这份电报。

宋美龄虽身在美国,但也受到了多方面的限制和压力,难以回应。据香港《百姓》半月刊报道:

接近宋美龄的人士透露,宋美龄在当年5月下旬得知二姐病危及逝世消息时,曾多次流泪,并为其向上帝祷告,以寄托心中的绵绵怀念。

据美国女作家、宋庆龄好友埃米莉·哈恩(项美丽)的回忆录记载,在后来和宋美龄的谈话中,她了解到:

宋美龄绝不是不想和自己的胞姐见最后一面,她是担心自己当真去了北京,那就等于背叛了在九泉之下的亡夫。

晚年的宋美龄,反对李登辉搞“台独”,期盼国家统一。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安静地在美国纽约寓所里辞世。她生前很想去上海万国公墓祭扫父母双亲,曾表示希望自己死后能够陪伴在父母身边,但由于种种原因,她被安葬在纽约芬克里夫墓园里的孔宋家族墓地。

宋氏三姐妹在中国可谓闻名遐迩,她们三人都曾是非常闪耀的政治明星。然而政见的不同以及意识形态上的差异,让三个女人始终不能仅以姐妹情谊聚在一起,甚至使她们至死难团圆,实在令人感慨万分。

在宋氏姐妹中,只有大姐宋霭龄育有儿女,而“国母”宋庆龄与“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均无子嗣。一提起宋氏家庭,人们提得最多的就是宋氏姐妹,经常会忽略宋氏兄弟,其实构成宋家后代成员的主要是宋氏兄弟的子孙,他们绝大部分都定居美国,平时做人行事都十分低调。宋家后代人数虽多,但没有一人步入政界。

宋霭龄的儿女们

宋霭龄与孔祥熙共育有四位儿女,他们分别是孔令仪、孔令侃、孔令伟、孔令杰。

长女孔令仪1915年12月生于山西太谷,卒于2008年8月22日,人称“孔大小姐”。可能因为在所有的子女中,孔令仪不仅长得最像孔祥熙,而且与父亲性格最为相似,所以是孔家最受宠爱的孩子。

孔令仪高中毕业以后,并未选择出国留学,而是直接进入沪江大学。尽管她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但她对政治并不感兴趣,而是对吃穿住行十分讲究。她的早餐里不仅要有燕窝,还要有各种高级点心,午餐最起码要六菜二汤,衣服要一天一换,用的化妆品必须是国外的。

宋美龄十分喜欢这个外甥女,她发现蒋介石有一名属下叫胡宗南,觉得他与孔令仪十分相配,然而却遭到孔令仪的拒绝,理由是胡宗南只是一介武夫。1941年,有人将年龄稍大一些的卫立煌介绍给孔令仪,孔大小姐依然没有看上眼,理由是对方年龄太大。

宋霭龄与丈夫这才看明白女儿的意思,原来她是想找一位青年才俊。就在这个时候,孙桐岗出现了。孔祥熙十分赏识这个年轻有为的小伙子,孙桐岗也希望自己能成为当朝权贵孔祥熙的女婿,可惜的是,优秀的孙桐岗依然没能打动孔令仪的芳心。

当孔令仪对爱情不抱希望的时候,她遇到了陈纪恩。两人认识的时候,陈纪恩刚刚从圣约翰大学毕业,他之前也曾出国留学,只是家境很差。

宋霭龄与丈夫极力反对,但一向乖巧的孔令仪却为了能与陈纪恩在一起,不惜与父母发生争吵。在孔令仪的坚持之下,宋霭龄与丈夫只得同意女儿的婚事。考虑到家族的面子,宋霭龄与丈夫想出一个万全之策,即委任陈纪恩担任国民党中央银行业务局的副局长。不久之后,陈纪恩被派到美国,后孔令仪也去了美国,在那里与陈纪恩结成了夫妻。只是很遗憾,因为种种原因,这段婚姻并没有走到最后。

孔令仪离婚后,遇到了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蒋介石官邸侍卫的黄雄盛。20世纪60年代初的时候,黄雄盛被派驻华盛顿担任驻美空军武官,俩人正是在此时相遇,婚后他们一直住在美国。

步入晚年之后,孔令仪成了孔氏家庭名副其实的“大家长”,家庭的主要事务都是由她来掌管。孔令仪去世后,被葬在了纽约上州芬克里夫墓园。

除了这位“大家长”,我们不得不提宋霭龄与孔祥熙的长子孔令侃,他生于1916年12月10日,卒于1992年,在家中排行老二。

1933年,孔令侃进入圣约翰大学。在学校里,他享有许多特权,可以住单间,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学校的规章制度对他来说就是摆设。其他学生必须吃大食堂,孔令侃则吃小灶,甚至让家人到宾馆订餐,然后把饭送到学校。

孔令侃从小家教很严,进入大学以后不必每天都看父母的脸色,而且围绕在他身边的人对他百般奉承,这让他充分获得了自由。在这样的环境下,他变得越发盛气凌人。在学校期间,他创立了“南尖社”,离开学校后,“南尖社”不仅没有消失,反而壮大了,这与孔氏家族的特殊地位有着很大关系。

大学毕业以后,孔令侃在南京政府担任“特务秘书”,这是专门为他而设的一个岗位。在父亲的安排下,他成为了孔府办事处的主任。当他已经积累了一些政治经验后,孔祥熙有意让他向商界发展。经过各方面的活动,孔令侃进入中央信托局,并成了那里的实际掌权人。

孔令侃狂妄自大,专横跋扈,对自己的舅舅宋子文都毫不客气,直呼他为“TV”(宋子文英文名的缩写)。当他听说美国市场猪鬃紧俏的时候,便派属下收购猪鬃,因为当时宋子文也在收购猪鬃,于是孔令侃拨通了宋子文的电话,让他给自己留点好处。宋子文没同意,孔令侃竟然跑到宋子文的办公室大闹了一场。

孔家人每天晚上都会打麻将,邀请的主要是宋霭龄及孔家的其他朋友,其中就有清末官僚资本家盛宣怀的儿子盛升颐及他的妻子。盛升颐的妻子人称“白兰花”,虽然当时已年近四十,但保养得非常好。孔令侃喜欢上了这个大自己十几岁的有夫之妇,并与她厮混在一起。

盛升颐曾派人跟踪过妻子“白兰花”,发现她红杏出墙后,马上与她离了婚。宋霭龄与孔祥熙得知儿子竟然与“白兰花”厮混在一起,十分生气,断然拒绝了他们结婚的要求。

在“白兰花”之前,孔令侃曾喜欢过张乐怡的妹妹,并告诉家人自己要娶她。然而,孔祥熙夫妇以及宋子文夫妇觉得这件事太过荒唐,并未答应两人的婚事。

孔令侃向来想要做什么就一定要做什么,没有娶成张乐怡的妹妹就已经很不甘心,所以这一次他无论如何都要娶了“白兰花”。但由于他羽翼未满,如果离开宋霭龄与孔祥熙的庇护,他还不能独自一人闯天下。就在这时,日军占领了武汉,孔令侃被任命为中央信托局的代行理事长,被派去了香港。

在香港,孔令侃为了及时与重庆取得联系,擅自设立了一部电台,结果被港英当局查获,把孔令侃当成了间谍。碍于孔令侃的身份,港英当局表示可以不追究他的责任,但一定不能再在香港逗留。宋霭龄知道这件事情后,唯恐儿子成为众矢之的,想办法将他送到美国留学去了。

孔令侃知道母亲的计划后,立即通知“白兰花”来港,之后随他一起去美国。当客轮行至马尼拉的时候,孔令侃做了一个决定,马上和“白兰花”结婚。等到宋霭龄知道儿子结婚一事时,一切都于事无补了。

孔令侃在美国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处于转折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利用孔宋两家的势力到处走动,将美国许多公司在中国产品的经销权都抢到自己手中。这所有的一切,为他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回国后很快就创立了扬子公司,成为当时上海滩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势力。

在做生意上,孔令侃很有一手,他炒外币美金,从中获取利润,还在汽车领域狠赚了一笔。在用人方面,他同样拿手,德国战败后他弄来了三个德国战俘,并且委以重任。事实证明,孔令侃的决定是明智的。正是这三个德国人,使他填补了中国颜料市场的空白。

国民党退居台湾以后,孔令侃与父母一起到了美国,直到晚年都在为实业奔走。从出生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孔令侃从来没有缺少过财富。

另外一个需要关注的人物,是孔家最具有争议的女儿孔令伟。孔令伟原名孔令俊,出生于1919年,卒于1994年,她是宋霭龄与孔祥熙的次女,被称为“孔二小姐”。

孔令伟可以说是家族中的一个另类,她在学校的时候,经常挑拨打架斗殴,自己却在一旁袖手旁观。孔令伟10岁时学会射击,13岁时学会开车。她从不穿女装,总是留着一个大背头,有时作商人打扮,手中拿一把折扇,有时则身着西装,完全不像女孩。虽然孔令伟如此特立独行,却十分招宋美龄喜欢,两个人情同母女。

孔令伟的爱好有很多,唯独没有读书一项,宋霭龄为此感到十分着急。1942年,宋霭龄通过关系让孔令伟进入了圣约翰大学,而后她又找了几位曾出国留学的博士担任女儿的补习老师,才让孔二小姐拿到了圣约翰大学的文凭。

孔令伟在外面行事极为霸道,就是在父亲面前也敢指手画脚,所以就连孔祥熙本人都不知道该如何教育自己的这个女儿。孔令伟的胆量还不止如此,她甚至敢与蒋介石抢路。一次,蒋介石在重庆轮渡过江,孔令伟不仅不退让,还要抢先过江。宪兵知道蒋介石即将过江,于是拦截孔令伟,却遭到了孔令伟的掌掴。蒋介石来到后没拿她怎么样,只是装装样子训了她几句,随后带她一起过了江。

不管孔令伟如何野蛮,她终究是个女人,始终需要嫁人。1938年,陈立夫将胡宗南介绍给了孔令伟。胡宗南不知道这份姻缘是好是坏,于是就找到了戴笠。戴笠所属的军统与陈立夫所属的中统向来不和,因此陈立夫支持的,戴笠当然要反对。在胡宗南面前,戴笠将孔令伟形容得如同一个魔鬼,这让胡宗南打起了退堂鼓。

胡宗南为了给孔令伟留下一个坏印象,想到一个好办法。他约孔令伟出去玩儿,他们步行观光,大概走了几个小时的路,孔令伟疲惫不堪,脚上磨起了水泡,而胡宗南却装作没看到,只顾着欣赏眼前的美景,一点绅士风度都没有。孔令伟发誓此生绝不嫁给胡宗南这样的人,陈立夫极力撮合的一场政治联姻就这样结束了。

自此以后,孔令伟的行事作风变得更加怪异,到处拈花惹草,像男人一样拥有“三妻四妾”。在重庆的时候,孔令伟曾公开与一名军官夫人同居。在孔令伟的公司里,下属称她为总经理,称那位官夫人为“太太”。

或许在外人看来,这样的孔令伟只知道胡闹,其实不然,她很有经济头脑,善于利用自己的身份大发国难财。

抗战即将爆发的时候,蒋介石曾发起一场运动,动员民众献金购买飞机,这些飞机的具体经手者就是孔令伟。她在与美国制造商讨价还价的时候,硬是将一架10万美元的飞机压到一架8万美元,这样一来,2万美元的差价就落入到了孔令伟的口袋里,而美国的那些制造商也没有吃亏,他们将飞机发动机的功率从1000马力降到了800马力。

孔令伟通过各种手段,赚了不少真金白银,但具体的数额,却没有人知道。1994年,她因直肠癌逝世于台北,2006年,国税局宣布,孔令伟唯一的财产继承人孔令仪需要补缴1.5亿元(新台币)遗产税。由此揣测,孔令伟不是一般的富有。

孔家的幼子孔令杰一向新闻不多,行动也很神秘。他生于1921年5月30日,1997年于美国休斯顿病逝。

孔令杰曾就读于英国军官学校,后进入中国陆军大学。1949年,孔令杰被蒋介石政府任命为驻联合国和美国外交官。1950年,孔令杰为支持尼克松竞选美国总统,曾捐出百万元的竞选活动费用。1960年,孔令杰走出政坛,专门经营石油,成为当时旅美军人中的大亨。

孔令杰的婚事曾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他与饰演《大神秘》和《折箭为盟》的好莱坞电影女明星黛布拉·佩吉特结婚,并育有一子,名叫孔德基。1980年,孔令杰与佩吉特离婚。

孔令杰一直过着奢侈的生活,他拥有1辆装甲车,4架飞机,还在路易斯安那州租下了一所大猎场。美国一家杂志社曾对他的私人财产进行研究,发现他的财产居然超过了1亿美元。

海外出生的宋家第三、四代

宋子文与妻子张乐怡共育有三女,分别是宋琼颐、宋曼颐和宋瑞颐。

1928年,宋琼颐出生于上海。由于当时发生过小孩被绑架的事件,出于安全考虑,宋子文一直让宋琼颐与妹妹们在家读书,上午学英文,下午学中文,不管去什么地方,即使在自己家的园子里玩儿,都会有侍卫跟着。

1937年,宋琼颐先是到达香港,随后又赴美国留学。从此以后,她经常将自己国外的生活与学习情况,通过写信的方式告诉家人。宋琼颐有个很有代表性的口头禅“有趣”,因为有过出国留学的经历,她在说话的时候经常是上海话中夹杂着英语,中外结合,听来也非常“有趣”。

■20世纪50年代初,宋子文夫妇与女儿、大女婿合照。前排左起:小女儿瑞颐、大女婿冯彦达、大女儿琼颐、二女儿曼颐

1952年,宋琼颐嫁给了宋家的世交之子冯彦达,自此以后,人们便称她为冯宋琼颐。冯彦达的父亲冯执是宋子文的朋友,曾担任过多国领事和大使。冯彦达先是就读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取得了该校的经济学学士学位,随后又取得了斯坦福大学商业管理硕士学位。宋子文去世以后,美国三藩市的广东银行业务便由冯彦达和宋子安一起打理。

宋子文的第二个女儿宋曼颐嫁给了一名做中药起家,同时拥有百货公司的新加坡华裔余经鹏,三女儿宋瑞颐则嫁给了菲律宾华侨杨成竹。

宋家的三朵姐妹花共生了九名子女。长女宋琼颐生了两个儿子,分别是冯英翰和冯英祥;次女宋曼颐生了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三女宋瑞颐则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冯英翰曾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学习新闻专业,并立志成为一名记者。1975年大学毕业后,他就读于美利坚大学,并在1977年取得了该校的硕士学位。毕业后,他进入《明星记事报》工作,七年之后,进入了《华盛顿邮报》,并担任该媒体集团的经理。

冯英翰在1997年与林向阳结婚后,与之育有一子一女,儿子叫冯永浩,女儿叫冯永宁。虽然宋子文的外孙(女)自小生活在国外,但每个周末都会去美国的中文学校学习中文。

1975年,宋琼颐的次子冯英祥进入宾州大学读书,当时宋子文已经去世。冯英祥对外祖父的一生极感兴趣,因此在选择专业的时候,报考了政治学;选择行业的时候,从事了与银行相关的理财投资规划,并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瑞士信贷集团美国私人银行部的执行长。

冯英祥在宾州大学读书的时候遇到了妻子陈慧儿,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分别叫冯永康、冯永健。出于对外祖父的崇敬与缅怀,冯英祥于2006年带着两个儿子专程赶到上海,参加了由复旦大学与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两大学术机构共同举办的“宋子文与战时中国”学术研讨会。

不靠祖荫,自力更生

在宋氏兄弟中,宋子文与妻子共育有三女,宋子良与妻子席曼英育有一女宋庆怡,宋子安与妻子吴其英共育有两个儿子宋伯熊与宋仲虎。

宋子安的长子宋伯熊一直住在美国纽约,从事财经管理方面的工作,他与妻子生育了一个女儿。

宋仲虎刚从哈佛大学MBA毕业,他的父亲宋子安就去世了。按理说,出生在大家族里的孩子,身上难免会有一些纨绔子弟的影子,但宋仲虎身上却一点也没有这个陋习。因为他深知,所有的一切都得靠自己的努力与奋斗,正因为此他获得了妻子曹琍璇的芳心。

祖籍湖南的曹琍璇从小生活在台湾,她的父亲是一名军人。她就读的是一所台湾大学,主修土地资源。大学毕业以后,曹琍璇留学美国,并获得企业管理硕士学位。随后,她到一家假日旅馆实习,就是在这个时候,她遇到了宋仲虎。一天晚上,曹琍璇值班,进来一个卖水的小伙子,他便是宋仲虎。宋仲虎对曹琍璇一见钟情,他后来对曹琍璇说:“从我第一眼看到你,就知道你将来会成为我的妻子。”当时宋仲虎做矿泉水生意已经七年。

不得不说,宋仲虎很有经济头脑。当时美国没人喝瓶装水,所有人都饮用自来水,但宋仲虎觉得在未来世界水会被污染,到时大家都需要瓶装水,于是做起了矿泉水的生意。事实证明,宋仲虎的选择是正确的,由他所创立的Crystal Geyser Water pany,后来成了美国矿泉水界的元老,并在加州西岸有高达75%的市场占有率。

宋仲虎做事不仅有远见,还很低调。他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外甥,但他从不拿这个身份来炫耀自己。宋仲虎与曹琍璇谈恋爱时,从没向曹琍璇提起过宋美龄,一直到他向曹琍璇求婚,曹琍璇希望他与自己一起回台湾见父母的时候,宋仲虎才告诉她,自己的姑妈就是昔日“第一夫人”宋美龄。

曹琍璇的父母知道嫁进大家族后压力会很大,所以当他们知道女儿的男朋友是宋家人时便极力反对。但两个相爱的人并没有因为家人的反对而退缩,而是努力争取,并最终走到了一起。

1982年,宋仲虎与曹琍璇结婚。两人婚后生育了一男四女。宋曹琍璇自从生了孩子以后,便没有再出去工作,专门在家照顾孩子。她在孩子们的学校里做义工,回到家后还要教养孩子,有时会与宋仲虎一起出去应酬。

宋仲虎的孩子从小就知道自己是宋家的后代,但宋曹琍璇告诉他们,他们与其他的孩子并没有什么不同。宋曹琍璇认为,宋家长辈所得的荣耀是长辈自己的,靠着宋家的名去享受某些特权就是虚荣,如果想要得到荣耀就要靠自己的努力。

宋曹琍璇对孩子们没有特别的期盼,只是希望他们能够快乐,成为有责任心的人。她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一定要进入美国名校,由于几个孩子都是在美国长大,所以中国在他们的眼里一直都很遥远。因此宋曹琍璇一直都告诉孩子,他们是中国人,为了不让孩子们忘本,不管他们是否喜欢中文,每个周末都会带他们去当地的中文学校学习中文。

宋美龄尚未离世的时候,蒋家、宋家与孔家经常会聚在一起;自从宋美龄去世以后,家族性的聚会越来越少,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宋仲虎与宋曹琍璇已经荣升为长辈,而他们的后辈正在成长。宋曹琍璇认为,一家人应该经常走动,彼此之间相亲相爱。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至于后辈们的意愿,谁也不能勉强。

一代显赫家族就此留迹于历史,而他们的后辈,却正按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另一段属于个人的精彩篇章。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