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周武王成功讨伐纣王,大破商军,由此建立了周朝,史称“西周”。
上回也有提到,周武王发动战争的原因不仅是有机可趁,而且双方之间本身就存在过节。那这个过节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梁子早在上一代人就结下了。因此,在说周武王之前,我们要先聊聊他的父亲——周文王。
周文王,姓姬名昌,在位期间广施仁政,任用贤才,为人亲和裕民,深受百姓爱戴。
当时的“周”还只是商朝的一个“方伯”,根本没被放在眼里。
·方伯,殷周时代一方诸侯之长,后泛指地方长官。
凭借周文王的治国有方,“周”日益昌盛,不断开疆扩土,与周边小国结盟,势力越来越大,以至于威胁到了商王朝的地位。
感到焦虑和担忧的商王朝,决定用一些手段来遏制“周”的发展。于是,气急败坏的商纣王就下令把周文王给关了起来。
一听到这个消息,知道商纣王贪恋财色的属下们送去了大量的金银珍宝,这才成功赎回了自己的大王。
出狱后的周文王继续兢兢业业地治理国家,同时也暗暗记下了这个仇。
周文王死后,周武王姬发继位。姬发继承了父亲的遗志,对内重用贤臣,用心治国;对外联合各个诸侯国,壮大力量,周国也因此蒸蒸日上。
当时的商朝已经一片混乱,周武王一直准备着、等待着,准备着灭商的各种条件,等待着一举得胜的好时机。
在这期间,周国军队曾有机会发起进攻,当时都已经出动了,但周武王感觉时机尚未成熟,又下令撤兵回去继续观察。
这一观察,就又是两年。
两年后,商朝已是众叛亲离、分崩离析。周武王认为时机已经成熟,联合周边各路好汉,共同征伐商朝,最终大获全胜。
周王朝建立后,所面对的政治形势还是很严峻的。毕竟周武王出身小城邦,要想统治这么大的区域,还需要一些有效的方法。
于是,为了巩固政权,防止周边的诸侯国叛乱,西周实行了以周王室为中心的统治制度——分封制。
什么是分封制呢?就是将功臣、亲族、贵族分封到各地,让他们建立并统治各自旗下的诸侯国,同时这些人又受到周王的控制,层层管理。
这样既能安抚百姓,让百姓知道讨伐纣王是为了吊民伐罪;又能让立功之人能得到奖赏,鼓舞人心;还在新地域的开发上,建立了储备力量。
然而,刚稳定没两天,由于过度辛劳,周武王便“驾崩”了。
不过凭借全面施行的分封制,西周的统治依然牢固,甚至国力于在“成康之治”时达到了颠峰!
·成康之治:指西周初周成王、周康王统治下形成的盛世局面,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可再好的盛世,也架不住昏君的折腾。周幽王继位后,每天沉迷于褒姒的美色,为了博取她的一笑,周幽王甚至跟国家、百姓开起了玩笑。
在当时,国家有大难之时,才会点燃烽火台,升起狼烟作为信号,让诸侯国看到消息马上派兵来支援。
可周幽王才不管那些,为得褒姒一笑,在没有任何危险的情况下点燃了烽火台。大家纷纷赶来后,发现并无异常,才明白原来都是周幽王弄出来的一场闹剧!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烽火戏诸侯”。正因为周幽王的玩笑,后来他真正遭受危险,点燃烽火之时,却没有人愿意相信并前去营救。
最终幽王在骊山下被杀,西周也就此灭亡。
毫无疑问,周武王实行的封建建国方略,大大巩固了王权,加强了当时周王朝的统治作用,使中国由氏族社会逐渐走向封建社会。西周作为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社会生产力相比之前明显提高,农业和文化方面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西周盛行的“天下一家”思想,在两千年后的今天也仍然是人类努力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