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这时回国的心意已决,无心再留,见诸王苦留不放,即正色相告道:“诸王美意,玄奘尽领。故国离此千山万水,我到这里来是为了取真经求大法,之所以有今天这样的成果,都是由于故国有一批贤德之人渴盼所致,他们正焦急地等待我回去弘传大法,对此玄奘日夜不敢忘。请诸王不要再阻拦了!若把玄奘强留下来,故国的芸芸众生就难得正法,望诸王体谅我意,早日允我东归。”
诸王见玄奘去意已决,知难挽留,便不再说什么。戒日王口气也缓和了许多,说道:“弟子是敬重法师的品德,愿意日日瞻奉。既然法师归意已决,我就不敢再阻拦了。”
戒日王即命人施金钱等物,鸠摩罗王亦布施甚丰,玄奘仅从中拣出一件可以防雨的鹿毛织的披衣,其余一概辞谢不受。
戒日王用素毡写信,红泥封印,派遣四名高官将信持送沿途各国,令各国迎送玄奘,为玄奘备鞍乘以驮载经卷、佛像等物。
北印度阇烂达罗国国王乌地多也是与会的十八国国王之一,由于顺路便自告奋勇,愿一路护送。于是,玄奘就将经卷与佛像交给乌地多王,戒日王又交给乌地多王大象一头、金钱三千、银钱一万,以作玄奘沿途行资所用。然后戒日王等与玄奘饯别,分手之际,哭声不断,玄奘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热泪盈眶。
玄奘与乌地多王起程,沿途僧俗夹道送行。相别三日后,戒日王还是放心不下,又和鸠摩罗王、跋吒王等各率轻骑数百赶来再送一程。如此殷勤备至,难以述说。
玄奘上路一个多月后,经过了许多个国家,行至毗罗那拏国都城。在这里,玄奘巧遇那烂陀寺的同学狮子光和狮子月,他们在此为众僧讲授《俱舍》、《摄论》、《唯识论》等。同学相聚,无比高兴,狮子光等邀请玄奘开讲《瑜伽》、《决择》及《对法论》,玄奘就在这里讲了两个月,讲完后即辞别狮子光和狮子月,继续往西北行,经历数国,大约一个多月的光景,抵达乌地多王的本国阇烂达罗,热情的乌地多王留玄奘住了一个月,虔诚供养。然后派专人继续为玄奘开路,西行二十多天,到达僧诃补罗国。凑巧,有一百多个来自北方的僧人在此国修行完毕,要带经像北归,于是便与玄奘相伴同行。途经一条狭长的山涧,大约费时二十多日方能走出。涧内常有盗贼出没,玄奘恐遭贼劫掠,常遣一僧先在前面领路,遇到盗贼即告以“远来求法,所携带的全是经、像、舍利,愿檀越护佑,勿起异心。”这样,玄奘率众人,虽多次遇盗贼,都有惊无险,逢凶化吉。
走出峡谷,队伍抵达呾叉始罗国,邻国迦湿弥罗国王遣使迎请玄奘,由于辎重很多,行动不便,玄奘未能前往。在这里停留七天后,又西北行三天至信度河。此处河宽三四里,风平浪静,水流清澄。玄奘乘象涉河而过,同行诸人则乘船而过,当船行至中流时,忽然风起浪涌,将船打得剧烈摇晃,守经人惶惧落水,经众人急救才得以脱险,但五十夹经本及花种失落水中,无从救及。
迦毕试国王听说玄奘法师北归即将到来的消息,早已耐不住性子,携太子急赴其属国健陀罗国之乌铎迦汉荼城迎候。这一天,忽听属下报说玄奘法师已到信度河岸,他便带人急忙赶到河岸边迎接。寒暄之后,玄奘说起突遭风浪袭击,丢失经本之事。国王问道:“船上是不是带了花果的种子?”玄奘如实相答,国王道:“鼓浪倾船,原因就在这里。这条河底藏有毒龙、恶兽,若有人携带宝物、奇花果种及佛舍利过河,船多覆没。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玄奘猛然醒悟,这才记起当年从这河里过时,船公曾跟他讲到这一点。现在看来,此言真是不虚。
迦毕试国王和玄奘一起还城,玄奘一行寄住在一寺中。失了经本的玄奘真有些失魂落魄,他第二天就派人往乌仗那国抄写丢失的迦叶臂耶部三藏。玄奘一行在此停留了五十多天,其间忽有一日,一直关注玄奘行踪的迦湿弥罗国王听说玄奘在乌铎迦汉荼城居停,便不顾路远前来参拜,殷勤备至,和玄奘在一起盘桓了许多天才回国。
等抄经人归来后,玄奘一行即随迦毕试王往迦毕试国方向前进,大约一个多月后,队伍行至滥波国。迦毕试王遣太子先去,让那里的人在城外准备迎候,自己则陪同玄奘一起慢慢地向前走。到了滥波国的都城外,见道俗数千人,幢幡无数,都在城外热烈迎候,他们高兴地向玄奘礼拜,前后围绕赞咏。玄奘被迎入一座大乘寺住下。迦毕试王当即宣布,将在近期召开无遮大会,以周给贫窭,惠施鳏寡,会期七十五天。此会虽不及戒日王的规模大,但也十分壮观,堪称盛大了。
玄奘把经像安置好后,便带了些人到邻国巡礼圣迹。南行十五天,至伐剌拏国(役属迦毕试国),再往西北行至阿薄健国,又西北行至漕矩吒国,又北行五百余里至佛栗恃萨傥那国。再往东行又回到迦毕试境内。迦毕试王又为他作了七日大施法会,大施结束后,玄奘即告辞上路,迦毕试王将他送到瞿卢萨谤城,方才告别。别前,迦毕试王派一名大臣率士卒百余人,备足粮草资给,令他们护送玄奘一行过大雪山。
大雪山即今兴都库什山脉塔瓦克山。山岭重峦叠嶂,极其崇峻,寒风凄烈,山上常年积雪,盛夏不消。玄奘一行凿冰向前,行进极其艰难,经过七天跋涉,终于到达了山顶。过此山岭后,众人策杖前行下山,又是七天,才到一高岭,岭下有村,约百余户,当晚,玄奘等在村中宿下,至夜半时又重新上路。由于此地多雪涧凌溪,若无乡人引导,就有坠入涧溪的危险,村民乘山驼为他们引路。此时,玄奘一行只有七个人,另有二十多人是雇来的,除了人外,还有大象一头、骡子十头、马四匹。到第二天白天,众人渡过凌崄,达于岭底。复沿盘山道又登一岭,此岭远望似白雪皑皑,走近一看尽是白石,奇怪的是,此岭虽然最高,却不凝雪。天近黄昏时,众人方到山顶。只见山顶寒风凄凛,风之大之冷,无人能正面而立。山上草木不生。飞鸟至此,山高风急,也多半会折翅扑地。
众人又往前行进了几个月,经过了多个国家,这天,玄奘一行来到朅盘陀国。朅盘陀都城依山而建,朅盘陀国王崇敬三宝,姓葛沙氏,自称是至那提婆瞿呾罗(汉日天种)。据传此国以前是葱岭中的一片荒川,传说波斯国王要娶汉公主,迎亲至此,赶上兵乱,东西路绝,困于此处。负责迎娶的使者遂将公主置于孤峰(即今公主堡),此峰高耸入云,峰下派兵层层守卫。三月过后,兵乱已靖,东西路通,乃将公主接下,准备回国交差,未料公主已有身孕。使臣十分恐惧,问手下人是谁干的?公主的侍女站出来说:“是神!每日正午时,总有一个伟男子从太阳中乘马而下,与公主相会。”使臣说:“即使是日神所会,也恐难以让国王信服,回去必是死罪,我们该如何是好?”大家便说:“不如待罪境外,静观其变。”于是,就在石峰上筑宫起馆,环宫筑城,立公主为主,建官垂宪。
过了不久,公主产下一男,聪明壮美,母摄政事,子称尊号,飞行虚空,控驭风云,威德遐被,声教远洽,四邻莫不称臣。后其王寿终,葬在此城东南百余里的大山岩石室中,其尸干腊如木乃伊,玄奘到时尸犹未坏,像一个瘦弱的人在那里睡觉,国人每年都要为王尸更衣,置香花献祭。就这样子孙世代相传,以至于今王。因其先祖母亲是汉公主,父亲为日天,故其自称汉日天种。其王族的形貌特征与中原汉人一样,但穿衣打扮是胡服。
玄奘在此国逗留二十余日,又向东北行了五天,突然遭遇盗贼劫路,同行商人惊骇万分,纷纷登山逃命,可怜戒日王所送大象被贼人追逐,不幸坠崖溺水而死。盗贼过后,玄奘复与众人继续小心东进,由于大象已死,佛经佛像的运载变得非常困难,所幸驮马尚有数匹,可以分担。
行八百余里,出葱岭至乌铩国。又向北行五百余里,到史国。此地寺院数百所,僧徒万余人,习学小乘教一切有部。这里的僧人背诵经论个个滚瓜烂熟,但对经论的义理却不甚了解。
从史国向东南行五百余里,渡徙多河,越大沙岭,至斫句迦国。继续东南行八百余里便到达地乳国。
于阗地当丝路南道之要冲,国中大半为沙碛,有寺院百所,僧徒五千余人,多学大乘。于阗王是非常骁勇而有智慧的人,他敬重佛法,自称是毗沙门天的后裔。原来,此国从前虚旷无人,毗沙门天于此居住。阿育王的太子被抉双目后,阿育王迁怒于太子的辅臣,将他们及其家族流放到雪山北的荒谷中。不久,他们在这里适应新环境,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后来他们迁徙到此国的西界,立王建国。与此同时,东土中国也有一个王子因罪被流放到这里,居在此国的东界,被手下人推尊为王。于是,这块昔日空旷无人的地方就有了两支被流放的人群,分别居住于东西两部。时间一长,因风俗不通,两国人马经常因田猎不期而会于荒泽,互相争斗,冲突不断。后双方约定,将于某年某月某日,兵会于此。等到了会战的那一天,东国人马整军百万,西国人马整军数十万,相会于荒泽。会战开始,西兵失利,其王其将以及士卒被屠戮殆尽。东王乘胜灭亡西国,迁都作邑,建国安人,只是有一件事不美,国王直到年老体衰,未有胤嗣。他怕国脉绝嗣,即前往毗沙门天神庙祈祷请嗣,于神像额上剖出一男,捧以回驾,国人称庆。不久又往神庙祷求赐乳,神庙前的地面忽然隆起如乳,神童饮吮,遂至长大成人。如此代代相传,国王即自称毗沙门天的后裔,因其祖是吃地乳长大,故国名瞿萨旦那国,译过来便是地乳国。
玄奘来到地乳国后,盘算着怎么去高昌,忽然有一天,他在于阗碰到了一支商旅,其中有一个年轻人名马玄智,自称是高昌人,他告诉玄奘,高昌已在数年前被唐朝灭亡,麴文泰已于贞观十四年(公元640年)忧惧而死,高昌也已经改名为西州了。玄奘听到此信痛悼不已,和他同归的高昌弟子(小和尚)更是痛苦万分。这样,玄奘便决定不再去高昌,而是从天山南道直接返回。
玄奘念念不忘丢失的经卷,遂又派人往屈支、疏勒等地去访抄经本。他虽然马上要返回了,但是心中也有些不安,因为当初他是违禁出国,现在虽然载誉归来,但是用什么方法才能让朝廷知道自己出国的原因呢?另外,他从印度带来的大象已溺水而死,所带的经卷和佛像等数量很大,不好运载,他也需要朝廷提供帮助。于是他写了一封委婉的奏表,请马玄智随商队带到长安,伺机呈给唐太宗。表是这样写的:
沙门玄奘言。奘闻马融该赡,郑玄就扶风之师;伏生明敏,晁错躬济南之学。是知儒林近术,古人犹且远求,况诸佛利物之玄踪,三藏解缠之妙说,敢惮塗遥而无寻慕者也。玄奘往以佛兴西域,遗教东传,然则胜典虽来而圆宗尚,常思访学,无顾身命。遂以贞观阙,常思访学,无顾身命。遂以贞观三年四月,冒越宪章,私往天竺。践流沙之浩浩,陟雪岭之巍巍,铁门巉崄之塗,热海波涛之路。始自长安神邑,终于王舍新城,中间所经五万余里。虽风俗千别,艰危万重,而凭恃天威,所至无鲠。仍蒙厚礼,身不苦辛,心愿获从,遂得观耆阇崛山,礼菩提之树,见不见迹,闻未闻经,穷宇宙之灵奇,尽阴阳之化育,宣皇风之德泽,发殊俗之钦思,历览周游一十七载。今已从钵罗耶伽国经迦毕试境,越葱岭,渡波谜罗川归还,达于于阗。为所将大象溺死,经本众多,未得鞍乘,以是少停,不获奔驰早谒轩陛,无任延仰之至。谨遣高昌俗人马玄智随商旅奉表先闻。
玄奘将表封好交给马玄智,然后就在于阗静候音讯。于阗诸僧请他讲法,他先后讲了《瑜伽》、《对法》、《俱舍》、《摄大乘论》,国王与道俗归依听受,每天都有数千人之多。大约过了七八个月,有使从长安来,找到玄奘,将唐太宗的手令持示玄奘,手令说:
“闻师访道殊域,今得归还,欢喜无量,可即速来与朕相见。其国僧解梵语及经义者,亦任将来,朕已敕于阗等道使诸国送师,人力鞍乘应不少乏,令敦煌官司于流沙迎接,鄯善于沮沫迎接。”
玄奘见到唐太宗的信,异常高兴,当即便起程向长安进发。于阗王送给他很多伕役、驼马,并派使相送。
从于阗王城东行三百余里至古战场,再东行三十余里至媲摩城。从媲摩城东行便进入沙碛,大约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尼壤城东行便进入流沙,所谓“风动沙流,地无水草,多热毒鬼魅之患,无径路,行人往返,望人畜遗骸以为标帜。”又行四百余里,至吐火罗故国。又行六百余里至折摩驮那故国。又东北行千余里至纳缚波国。然后辗转到达唐境,
敦煌官员准备了人力鞍乘,恭迎玄奘。
玄奘来到沙州(今敦煌西)。沙州在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以前名瓜州,之后改称西沙州,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改称沙州,治敦煌。在沙州,他又上表报告行踪,并等候批复。这时唐太宗正在洛阳,立刻指示西京留守、左仆射梁国公房玄龄派人迎候。玄奘听说太宗将亲率大军远征高丽,怕来不及谒见,就兼程以进,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三日,抵达长安西郊的漕上,负责迎候的官员没想到玄奘行进的速度这么快,因此当玄奘到了长安近郊时竟没有一个官员出迎,但是老百姓得知玄奘法师西天取经归来的消息,便奔走相告,纷纷前往漕上迎接和观礼,一时间,小小的漕上被人挤得水泄不通。玄奘欲进不得,只好宿于漕上。
当日,在唐太宗的指示下,长安各大寺准备好帐舆、花幡等,参加往弘福寺送经、像仪式。第二天僧众集于朱雀街之南,排成整齐的队列,举行盛大的安置法会。玄奘携回的舍利、佛像、佛经计有:
大乘经二百二十四部;大乘论一百九十二部;上座部经、律、论十五部;大众部经论十五部;三弥底部经、律、论十五部;弥沙塞部经、律、论二十一部;迦叶臂耶部经、律、论十七部;法密(即法藏)部经、律、论四十二部;说一切有部(即萨婆多部)经、律、论六十七部;因明论三十六部;声明论十三部以及如来肉舍利一百五十粒;摩揭陀国前正觉山龙窟留影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点三尺;拟婆罗婌斯国鹿野苑初转法轮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点五尺;拟婛赏弥国出爱王思慕如来刻檀写真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二点九尺;拟劫比他国如来自天宫下降宝阶像银佛像一躯,通光座高四尺;拟摩揭陀国鹫峰山说法华等经像金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三点五尺;拟那揭罗曷国伏毒龙所留影像刻檀佛像一躯,通光座高一点三尺;拟吠舍国巡城行化刻檀像等。
这些佛经佛像由二十匹马驮负,由朱雀街都亭驿起运,迤逦至弘福寺门前。各寺院的僧尼持法器追随其后。珠珮流音,金花散彩,歌咏不断。道路两旁,都人士子、内外官僚,瞻仰而立,摩肩接踵,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