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二战风云
  4. 第十二章 武器揭疑
设置

第十二章 武器揭疑(1 / 1)


“零”式战斗机

1940年9月13日,中国四川境内又响起了凄厉的空袭警报,日寇的轰炸机群再次飞临重庆上空。中国空军的伊-15、伊-16等战斗机相继起飞迎战。中国的战斗机逼近日寇混合机群时,发现伴随轰炸机的战斗机外型和以往的日本陆军97式和海军96式有所不同,是一种新式战斗机,这种战机速度快、灵活性强和火力凶猛,经过一场惨烈的交战,中国战斗机被击落13架,受伤11架,10名飞行员牺牲,而日本战斗机无一损失,这是抗战以来中国空军最惨重的一次失败,日寇的这种新型战斗机就是著名的“零”式战斗机。

“零”式战斗机是20世纪30年代后期和40年代初期,日本海军航空兵和陆军航空兵装备的主要机种之一,1939年4月该机首次试飞成功,1940年7月,“零”式飞机进入正式编制,正好这一年是日本纪元1600年。为纪念这个年份,新飞机被命名为“零”式舰载战斗机。“零”式采用了当时所能采用的一切先进理论和技术成果,具备了重量轻、转弯半径小、机动灵活、火力强、航程远、速度快等世界级优秀战斗机所具有的一切优点,可以称得上是日本飞机设计的重要里程碑。“零”式舰载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性能大大超过了盟国战斗机,它就像笼罩在浩瀚的太平洋和广阔的东亚大陆上空的魔鬼,统治了大半个太平洋的天空,成为日本法西斯手中一把锋利的屠刀,造就出所谓的“零战神话”。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在太平洋战场上,日本基本控制着制空权。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可以说是所向披靡。1940年在中国战场的空中,这种轻巧、灵活的战斗机也没遇到对手,盟军仅有的亮点是由陈纳德的“飞虎队”创造的, ;1941年12月20日,日军轰炸昆明时“飞虎队”首次参战,“飞虎队”的飞行员在参战前就已经知P-40和“零”式在平飞速度上基本一致;但“零”式的机动性,特别是上升率和转弯半径远优于P-40,只能利用P-40坚固的机体结构和优越的俯冲速度,先将飞机尽量爬高到占位高度,然后朝敌机编队高速俯冲,开火攻击。

日本零式战机从航母上起飞,准备向珍珠港发动袭击。

“零”式性能优势的最大来源就是轻,因为轻,翼载小,完全弥补了发动机动力的不足,保证了极大的续航力,转场航程高达2300千米。“零”式第二个特点是具有极其优异的垂直机动性能,它的爬升率达到惊人的水平,这一优点使“零”式在战斗中占尽优势。其他飞机与“零”式缠斗,很难从背后将其咬住,甚至还会遭到“零”式的反转被其咬住。“零”式最后一个特点是火力猛,除了有两挺8毫米机枪外,还有两门20毫米航炮,当时世界上的战斗机配置航炮的寥寥无几。

但“零”式的优势,也是它自身的弱点所在。由于对重量的要求,也省去了装甲防护,而且由于大量铝合金的采用,导致机体极容易燃烧和解体,生存力不好。这也是当时所有日本飞机的共同弱点,所以日本飞机多有“空中打火机”的美称。只是由于战争初期“零”式相对性能过于优异,因此弱点并没有暴露,而且通过飞行员素质和机动性能可以完全弥补。

在太平洋战争初期,“零”式性能超过所有盟军飞机,特别是其机动性和续航力更是独步天下,无人能及。当时美国的F2A“水牛”、P-40“战鹰”等战斗机面对“零”式可以说是一筹莫展。在香港、新加坡、菲律宾甚至印度洋,“零”式统治了整个天空。携带炸弹的零战也可以作为战斗轰炸机使用,有“万能战斗机”之称。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爆发时,日本海军已经有“零”式400架,珍珠港事件中,“零”式负责对美军机场、防空阵地等目标进行扫射和同美军飞机进行空战。在袭击中,共击落美军飞机4架,8架“零”式被地面炮火击落。珍珠港事件后,驻台湾的日本陆基航空兵也大举空袭菲律宾的美国克拉克等空军基地,袭击结果是15架美军飞机在空中被击落,50架飞机在地面被炸毁,驻菲律宾美军空中力量遭到重创,在菲律宾上空第一个击落美军飞机的是著名的日本王牌飞行员坂井三郎,他击落一架P-40,两天后,坂井又击落了一架B-17空中堡垒,到12月13日,菲律宾上空已经没有美军飞机了。

美军将发现的零式战机转运到美国本土

1942年6月4日,一架“零”式战斗机被美军炮火击中后,迫降在荷兰港东北阿克坦岛南岸,那架迫降的“零”式飞行员忠吉少尉在着陆时误将沼泽看作平地,不仅自己在迫降时丧生,而且飞机也陷入泥潭。5个星期后,海军飞行员威廉姆·塞尔斯上尉,在空中侦察时发现了一架近乎完好的“零”式战机,这是一次战斗中一名日军飞行员迫降丧生而遗弃的,塞尔斯上尉亲自率领侦察小分队将其分解拖回。经过修复和随后的结构分析与测试,发现“零”式在较低航速下才具备极佳的操作性和极小的转弯半径,而当其航速达到370千米/时以上时,“零”式性能将毫无优势。空战中,对手只要垂直方向进行俯冲并打开加力,或在高速时向右横滚,就可以立刻摆脱“零”式的缠斗,这个发现令美军航母上的一线战机飞行员信心倍增。

1943年后,随着美国对“零”式性能的熟悉以及针对“零”式而推出的F-6F“泼妇”战斗机,“零”式的性能优势丧失殆尽。F-6F“泼妇”战斗机,又称“地狱猫”,是美国专门针对“零”式而研发的新式战斗机,许多美国海军飞行员都称“泼妇”(也称地狱猫)为“铝坦克”。6挺0.5英寸勃朗宁M2机枪,当进行暴风雨般攻击的时候,没有日本飞机能够逃脱被摧毁的命运。战后,日本飞行员谈到他们战时的恐惧与绝望的时候,总是会提起“泼妇”。另一方面,“泼妇”可以经得住严重的攻击并仍能把飞行员带回航母。飞行员经常的口头禅是“这是一种多孔的飞机”和“通过孔洞的空气比通过飞机周围的多”。

“零”式战机为减轻重量,没有安装密封油箱和任何灭火装置,飞行员也没有装甲保护,机体表面中弹就可能引起飞机着火,美军为此特别研制了穿甲燃烧弹,这种子弹极易穿透“零”式的铝合金蒙皮,并引燃整架飞机,于是,就有了闻名于世的“马里亚纳猎火鸡”。1944年6月19日的马里亚纳大海战中,108架“零”式战斗机掩护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进攻斯普鲁恩斯的58特遣舰队,在途中遭到F6F的截击,日本飞机被击落300余架,没有一架突破“泼妇”的屏护圈,这天被美军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从此,日本海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组织大规模的袭击了。随着美国“地狱猫”战斗机的出现,让昔日的“零”式战机杀手再无招架之力,“地狱猫”拥有速度快、火力强、构造坚固等优点,日本的空中优势迅速瓦解,“地狱猫”战斗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总共击落了将近5300架日本飞机,它的杀伤率是美军所有战机当中最高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零”式战斗机总产量为10500万架,为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战飞机产量之最。“零”战有多种型号,其中“零”式21型是战争初期最主要的型号,这种“零”式曾鏖战于珍珠港和中途岛上空,是“零”式神话的创造者。

“零”式各型的相对性能随时间推移开始愈加落后,1944年的主力“零”式五二型时速只有565千米,最终改型“零”式六四型也只有572千米,而当时各国主要战斗机时速均已达到600千米以上,甚至700千米,“零”式战斗机在战争后期,几乎无法胜任空战的任务,只好沦为自杀飞机。

“地狱猫”——格鲁曼F6F“泼妇”战斗机,专门针对日本“零”式而研制的战斗机,是美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公认的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它火力强大,结构坚固,服役后便成为当时美国海军的一张王牌,日军曾称霸一时的“零”式战斗机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泼妇”战斗机为美军在海上夺取胜利作出重大贡献,尤其在塞班岛附近的著名的“马里亚纳猎火鸡”战役中表现格外突出,美国飞行员戏称其为“铝制坦克”,而在日本人心目中她是可怖的“格鲁曼宿敌”。

许多美国海军飞行员都称“泼妇”(也称地狱猫)为“铝坦克”,6挺0.5英寸勃朗宁机枪,当进行暴风雨般攻击的时候,没有日本飞机能够逃脱被摧毁的命运。战后,日本飞行员谈到他们战时的恐惧与绝望的时候,总是会提起“泼妇”。另一方面,“泼妇”可以经得住严重的攻击并仍能把飞行员带回航母,曾经有一架“泼妇”在着陆到航母以前已经燃烧了数百英里。海军第一王牌,戴维·麦克坎贝尔曾经说,他曾经看见“双黄蜂”发动机里的活塞和联动装置到处乱飞的“泼妇”仍能够飞回航母。

两架美国海军的格鲁曼F6F-3“地狱猫”

“地狱猫”是完全针对“零”式战机研制的一种制空武器,他们发现“零”式发动机功率不大,但机身轻,翼载低,机动性很好。在F6F的设计中同样引入了这种概念,其翼面达到31平方米,翼面积的增大势必会增加阻力,所以格鲁曼公司为F6F安装了大功率发动机,然而发动机体积不大,这使得F6F座舱到机头有三度的下倾角,对舰载战斗机而言,良好的前下方视野非常有利于舰上起降,“地狱猫”于7月30日试飞中,博得了军方的首肯。

作为专门对抗日本第一流“零”式飞机而设计的F6F战斗机,并未辜负海军对她的种种期望,不仅研制是成功的,使用也是成功的。它的功率为“零”式的两倍,除垂直面机动和低空爬升性能外,其他性能,特别是抗中弹能力和对目标打击力度,均明显处于领先地位。

“零”式战机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飞行员和油箱缺少保护,极易遭到攻击,F6F针对这点做了特别设计,“地狱猫”的驾驶舱后部有很厚的装甲板保护,前部有很厚的防弹挡风玻璃,安全性很高。虽略嫌钝重,但坚固、耐用,故障少,在战斗中表现出了杰出的抗损性,飞机经常被打得千疮百孔仍能飞返母舰,美国海军头号王牌飞行员D·S·麦坎贝尔中校曾不止一次成功将几近报废的战机飞回。

在美国,“地狱猫”于原型试飞后仅14个月,即1943年8月31日即参加了空战,第五战斗机中队从“约克城”号航母起飞,攻击了马尔库斯群岛上的日军目标,不久,海航与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这两个兵种均大量装备了“地狱猫”,主要用于空中护航和对地战术攻击。10月24日,美国海军头号王牌飞行员戴维·麦坎贝尔中校驾驶F6F在10分钟内一人至少击落9架敌机,创造了大战中美海军单人单次战斗战绩绝对纪录!

戴维·麦坎贝尔

1944年6月19日和20日的菲律宾海战中,“泼妇”真正证明了她的价值。这次战役被称为“菲律宾海战役”。但是对于参战的飞行员来说,这天被称为“马里亚纳猎火鸡”。19日早晨,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日军舰队抢先出动4波共计326架飞机攻击美军。被数百架蜂拥而来的“泼妇”攻击,在美机打击下,日机纷纷中弹坠海,甚至出现同时有15架飞机坠毁的壮观场面,日军的326架飞机竟被击落315架,一位美军飞行员在无线电里兴奋地大叫:“这真像古代的猎火鸡啊!”于是,这场激烈的海空大战以“马里亚纳猎火鸡”彪炳史册,小泽在第一天的战斗中损失了300多架飞机,却没有取得任何战果,美国海军共损失了30架飞机。

1945年,战争的最后几个月,日本海军已经荡然无存,无所事事的“泼妇”通常只能执行一些武装侦察和搜索的任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众多战斗机中,F6F“泼妇”创造了一项不可能超过的纪录:在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它共击落5000余架敌机,占美国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飞行员击落的6500架敌机中的80%。F6F“泼妇”战斗机一直使用到战后,曾一度成为“蓝色天使”特技表演队的专用飞机,在朝鲜战争期间,这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剩余物资安装了高爆炸药,在道格拉斯AD-4Q引导机的操纵下,对北朝鲜的桥梁进行自杀攻击,残存的F6F“泼妇”则涂着醒目的橘色,成为靶机在后来的空空导弹试验中被一一击落,至此它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面对以装甲兵为核心的德国陆军,波兰军队迅速土崩瓦解,德军进攻的锋芒随即转向西欧。1940年5月,德军突破马其诺防线,6月22日,法国投降,在短短的9个月内,涂着黑色铁十字标志的铁甲洪流以燎原之势扫荡了整个西欧!“闪击战”的成功让包括德军步兵在内的各国陆军步兵部队陷入了一场共同的尴尬——缺乏对抗坦克的有效手段,不久,“巴祖卡”应运而生,被大量投入到战场。

“巴祖卡”是美军一系列反坦克火箭筒的绰号,它的正式名称叫M1式60毫米火箭筒。其筒径59毫米,使用带尾翼的破甲火箭弹,能穿透约130毫米厚的钢板。该火箭筒长1.35米,重量只有6千克,一个步兵背起来就能走,其所使用的M-6型火箭弹的最大破甲厚度达到了110毫米,已经可以从正面击穿当时大多数坦克的主装甲,最难得的一点是,M-6的最大射程达到了229米,步兵终于不必再举着反坦克手雷向对方坦克发起亡命冲锋了。

早期的M1型巴祖卡在实战中,它可以正面击毁德国的各种中型坦克,但无法对付“虎”式坦克110毫米的正面装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广泛使用的M9型巴祖卡能击穿125毫米厚的装甲,它勉强能击毁虎式坦克,但完全不能对付虎王及同时代的自行反坦克炮,因此美军不能不寻找从侧面隐蔽射击的机会,而巴祖卡又太长容易暴露,致使火箭筒手伤亡很大。

“巴祖卡”火箭筒

“巴祖卡”是美国陆军所拥有的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作为等口径火箭筒的鼻祖,它的鼎鼎大名使得同时期的其他反坦克武器都相形见绌,甚至有人断言,“巴祖卡”的发明是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反坦克武器发展作出的最大贡献。它的出现让美军步兵在德国坦克的攻击面前重新树立起自信,并使得“坦克是反坦克的最有效武器”这一著名论断发生了动摇。

无独有偶,同在1942年,德国步兵也获得了一种新型的单兵反坦克武器——“铁拳”,和“巴祖卡”一样,“铁拳”也采用了聚能破甲战斗部和机械式光学瞄准具,最大破甲厚度比“巴祖卡”还要高一些,达到了200毫米的水平。比“巴祖卡”更进一步的是,“铁拳”的结构更简单,操作更容易,即使是从未受过军事训练的老人和妇女也可以很快地掌握其发射技巧,“铁拳”也因此被誉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单兵反坦克火箭,并和“巴祖卡”一起并列为单兵反坦克火箭筒的两大先驱。

“巴祖卡”之父是美国陆军上尉莱斯利·斯金奈,1931年,他被调到美国陆军军械部所属的阿伯丁试验场任职,在那里他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制造和试验火箭。当时唯一的困难是缺少合适的战斗部以验证武器效能,正当斯金奈为此发愁的时候,运气却从天而降。当时正好有一位瑞士工程师带着他设计的空心装药战斗部来美国推销,正在试图开发一种反坦克步枪的美国人高兴地买下了这一专利。斯金奈决定将这种M10战斗部应用在他的火箭筒上,斯金奈带着他的新设计和剩余的9发试验弹,前往阿伯丁试验场进行了一场成功的表演,得到了现场观看人员的一致认可,军械局立即意识到这种新式武器的价值。在正式定型之前,这种武器就已全面投产,很快,许多发射器被装船运给了盟军。

1942年11月,首次在非洲装备部队用于登陆作战,曾击毁德军一些坦克和炮塔。在1942年的北非战场上,德国的坦克还逞威一时,当时,盟军的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还不足以对抗德军的Ⅲ型和Ⅳ型坦克,急需有效的反坦克武器。为此,美军迅速将新研制的反坦克火箭筒运抵北非战场,给德军坦克以沉重打击,有了它,盟军的步兵可以伏击坦克,而不再是束手无策,因其外形类似圆筒状巴祖卡乐器而获得了“巴祖卡”的俗称。

正在使用铁拳反坦克火箭炮的士兵

虽然“巴祖卡”取得了成功,美军主力步兵师平均装备量达557具,但美国陆军军械部还是认为它的口径过小,在坦克装甲不断加厚的形势下很快就会变得过时,因此在1944年底之前,又设计出一种更有效的放大型号,称之为“超级巴祖卡”,然而国防部拒不接受这种武器,尽管“超级巴祖卡”的试射已经取得成功,也只能束之高阁。不出军械部所料,1945年的战斗表明,在对付德国“虎”式等新型坦克时,现役“巴祖卡”的口径显得太小,威力明显不足。后来德国人缴获了一些巴祖卡样品,这种火箭筒的优越性很快即被德军发现,一种“巴祖卡”的德国改进型号很快就下放给在苏联境内作战的德军部队,这就是88毫米反坦克火箭筒,它的尺寸比“巴祖卡”大得多,它所发射的火箭弹是“巴祖卡”的两倍,这两种火箭筒的原理相同,作战距离也完全一样,但德制改进型的破甲威力要高得多,这种火箭筒很受德军步兵的欢迎,用它对付苏军的T-34型坦克非常有效,它在各个战场上大量使用,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在经过“巴祖卡”和“铁拳”的成功检验后,反坦克火箭筒的作战效用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以缴获的德军“铁拳”反坦克火箭弹为蓝本,苏联军工部门成功仿制出了RPG-1轻型反坦克火箭筒,50年代初期,在原有的研究成果上,苏联又相继研制成功了RPG-2轻型反坦克火箭筒和威力更大的重型反坦克火箭筒SG-2,而此时美国在遭遇了朝鲜战场上的“T-34危机”后,也将新型的89毫米口径反坦克火箭筒投入了战场,这一系列事件进一步确立了反坦克火箭筒在步兵单兵反坦克作战中的中坚地位。

P-39绰号“空中眼镜蛇”,是美国贝尔飞机公司设计的战斗机,193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山雨欲来之时,战机制造商们抓住时机,纷纷推出自己的新产品,向美国军方兜售。一贯喜欢标新立异的贝尔公司,一反当时将发动机安在机头上的做法,将发动机安放在飞行员身后的飞机肚子里,设计出一款名为P-39的新战机,取名为“空中飞蛇”。

P-39的总体设计完成后,美军当局觉得,由于美国的独特地理位置,敌人的高空轰炸机要想轰炸美国本土是不可能的,作为空战飞机的P-39没有必要飞的那么高。陆军航空队要求取消P-39上的增压发动机,导致P-39的性能一落千丈。

P-39战斗机,是战争期间一种很有特色的飞机,该机装有4挺机枪,在发动机延长轴内还布置了一门37毫米机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也算得上数一数二的强火力。不过,结构的革新并不一定受到欢迎。美军对这种飞机评价甚低,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海陆航空兵很快发现他们驾驶的P-39简直就是空中棺材,日本的“零”式战机很容易便可以爬上万米高空,然后一个俯冲就能将在低空游曳的P-39干掉,这让美国陆军航空队对它失去了所有信心,特别是当时美国有多种新式战斗机可供选择,失宠的?P-39?被降格当教练机,在美国国内训练新飞行员。但该机的操纵性能不是很好,新手飞行事故率比较高,所以连飞行学员也不喜欢它。当时航空学员中流行着一首俚歌:“39,39,发动机装背后,翻来转去打筋斗,刨出一个大窟窿——嗨,嗨!不要给我39。”

波克雷什金的100号座机

在与德国人的空战中损失惨重的英国人一度曾饥不择食,从美军那里租借一批P-39。可是,英国人很快发现,它除了火力强大之外,一无是处,在“租借”了600架后,英国人也不再“租借”它了,P-39很快被美国和英国打入冷宫,沦为“鸡肋”,很少再参加实战。

但是,一个新的战场让P-39找到用武之地,苏德战争爆发了,战争初期,苏军节节败退,成堆的飞机还未起飞就变成了一堆堆的废铁。美国宣布,将原先针对英国制定的《租借法案》扩大到苏联。于是,大批军火、载重卡车、粮食从各方向运向苏联,P-39也随之来到苏联的天空。在苏联人眼里,P-39的缺点根本就不是缺点,稳定性差,原来飞的伊-16?稳定性更差,飞惯了伊-16的苏联飞行员根本不在乎P-39的稳定性,不能高空作战也不要紧,只要和别的机种搭配就行了,至于逃生性能差对苏联人来说那根本就不是问题,在当时苏联的战场上是不考虑逃生这个问题的。在苏联战场上,P-39也确实争气,捷报频传。同盟军第二号王牌,三次“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亚历山大·波克雷什金上校就认为P-39?是远超过当时其他苏联飞机的现代化战斗机,他就是驾着P-39打下了59架敌机,他所辖的几个大队曾全部装备P-39,号称“飞蛇大队”。由于P-39装备了大口径机炮,在东线还常常担任对地突击任务,并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P-39上那门每秒钟只能打两发炮弹的航炮,在苏德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击落德国人的飞机,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总共向美国租借P-39及其改进型飞机7300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P-39大起大落的传奇经历真是让人感叹,一款美军认为的“鸡肋”飞机在苏联发挥出了它的价值,在战争期间,有不少苏联飞行员凭借P-39跻身王牌飞行员的行列,在P-39上诞生了数十位“苏联英雄”奖章获得者。

当苏联人用P-39在苏德战场上取得一个又一个的战果的时候,身在美国的贝尔公司的设计人员也没有干闲着,他们在P-39之后又推出了P-39的重大改进型号,这个型号的飞机得到了一个全新的编号——P-63(眼镜蛇王)由于苏联人对P-39赞不绝口,所以P-39?的改进型P-63也很很快得到了苏联人的“租借”。在美国“租借”给苏联人的1.2万多架飞机中,P-39“空中飞蛇”和P-63“眼镜蛇王”占了其中足足的一半还多。

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是美国波音公司设计生产的四引擎重型螺旋桨轰炸机,在美军内服役的B-29,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国陆军航空兵在亚洲战场的主力战略轰炸机。它不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各国空军中最大型的飞机,同时也是集各种新科技于一身的先进武器。远在日美开战之前,美国就在太平洋作战计划中确定要研制一种可以从远距离基地出发袭击日本本土的战略轰炸机,1940年1月,开始绘图设计的B-29就担负着这一重要任务。1942年9月,B-29首次试飞成功,1944年,美国成立了装备B-29型150架的第20航空队。乌尔夫被任命为司令官,由陆军航空总部直接指挥。B-29的最大时速为600千米,航程可达6600千米,最大载弹量近10吨,是当时世界上速度最快、续航力最远、载弹量最大的战略轰炸机,由于威力巨大,被称为美国“空中王牌”。

B-29典型的机组编制11名,在战争后期有时由于增加两名操作雷达和电子对抗装置的雷达和无线电报员,机组增加到13名。它是首架全部依靠遥控自卫武器并应用中央火控系统和全增压乘员舱的生产型轰炸机。B-29?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是专门用于对付日本的武器,很好地完成了美国陆军航空军“让战火在敌国的领土上燃烧”的战略轰炸意图,摧毁了日本的战争基础,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英等盟国的主要作战目的是击败纳粹德国,最初美陆军航空队计划将B-29投入到欧洲战场,但由于B-29在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盟军在欧洲战场的推进速度要比预计的快,该计划搁浅。1943年5月之后,盟军决定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太平洋战场。根据1943年美参谋长联席会议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态势的研究,盟军决定要“不断地对日本施加压力,以达到不断削弱日本军力,迫使日本无条件投降的目的”。

1944年6月15日,从中国成都起飞的美国“超级空中堡垒”B-29型重轰炸机63架,轰炸了日本九州八幡钢铁工业中心,这是以中国为基地的美军远程战略轰炸机B-29型“超级空中堡垒”首次轰炸日本。由于B-29在中国日占区进行了长时间飞行,机群抵达时八幡市因为预先的空袭警报已经实行了灯火管制,目标区一片黑暗,并且笼罩在钢铁厂产生的烟雾中。只有15架B-29进行了目视轰炸,其余32架依靠雷达轰炸,只有一枚炸弹投到目标区附近,炸毁了一个发电厂,八幡市的小仓兵工厂和其他一些工厂建筑遭到轻微破坏,钢铁业没有受到实质性损失,B-29损失7架,其中一架被击落。虽然实际上日本的损失微乎其微,但美国媒体将这次行动描绘成一个伟大的胜利,因为这是自1942年杜立特轰炸东京后对日本本土的又一次打击。从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时期,日本轰炸机就在太平洋地区耀武扬威,把罪恶的炸弹投向南京、武汉、重庆,投向珍珠港、马尼拉、新加坡,有多少无辜平民在日机的轰炸中丧生,现在,日本人也终于尝到了炸弹的滋味。

从成都上空出动飞机轰炸日本的消息立刻在中国各地传开,以往经常发布武汉日军飞机来袭消息的播放塔,如今发射出空袭日本战果的电波,各家报社发行号外,茶馆、饭店的客人们大声议论着空袭日本的话题,曾被空袭的人们变换了角色。第20轰炸机集团司令官奥尔菲准将对中央通讯社记者发表了讲话,称赞成都50万农民为建设空军基地所付出的努力,他说如果没有50万离开家园建设机场的爱国的中国人,此次的空袭是不可能的,今后为了尽快打倒日本,还要继续以四川省为基地对日本实施空袭。

密集的炸弹落向神户。

为了保证B-29执行轰炸任务所需的各种大量物资,从1944年2月至10月,通过“驼峰”空运给B-29基地的物资达1.8万吨,相当于1942年5月至1944年10月美机飞越“驼峰”运给中国陆军物资的总数。在这个时期,中国关内的制空权已转到中美空军之手,B-29型远程轰炸机经常出动,大编队隆隆地飞过高山大河,到日本本土和中国东北,轰炸重点为钢铁工业与飞机工厂。1945年初,美军开始根据日本空袭中国城市的经验,使用燃烧弹对日本的城市进行大范围的地毡式焦土轰炸。1945年3月9日晚,334架B-29对东京进行了轰炸,这些B-29投下了重达2000吨的炸弹,把东京烧了大半,成为历史上最具毁灭性的一次轰炸,有8万多人死亡,100多万人无家可归,而B-29的损失为14架。到了战争最后的数个月,B-29动辄以500架编队,对日本城市进行连续的空袭,并且目标由大型城市渐转为中型城市。

B-29轰炸机共生产了4000架,其中被击落500余架,被击伤累计达3000架,被击毙的机组人员达3000余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空袭日本的B-29轰炸机累计达3.5万架次,投下的炸弹和燃烧弹合计达17万吨以上。当时亲身体验过东京大轰炸滋味的人印象都很深,其中有人说:“轰炸的情景真恐怖,但B-29轰炸机的飞行姿势真是壮观,又高又平稳,十分漂亮!”B-29浑号叫“鬼怪”式轰炸机,从其战果来看,还是“鬼怪”式轰炸机的名字更合适。

B-29轰炸机没有在欧洲战场参战,只用于对日本作战。确实是一种专门制服日本的兵器,组建美陆军航空队第20航空队的阿诺德将军始终认为:“因为B-29?的空袭的确造成了日本的较大损失,而且日本内心已经对空袭产生了恐惧感,空袭摧毁了日本的生产能力,也摧毁了他们继续抵抗的意志,所以日本才不得不投降。”

B-29轰炸机及轰炸广岛后的场景

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杰出的重型轰炸机,是专门用于对付日本的武器。战争中,成群结队的B-29在美国陆军航空兵驾驶下,“让战火在敌国领土上燃烧”。从某种意义上说,是B-29和它在日本本土投下的两枚原子弹加速了太平洋战争的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B-29亦曾在朝鲜战争中出动超过2万架次,投下20万吨的炸弹之后,随着喷气机时代的来临,B-29开始退下前线,当B-36开始服役后,B-29由重型战略轰炸机改变为中型轰炸机,随后B-29多数转为执行辅助性质的工作,例如搜救、电子侦察、空中加油、气象侦察等。50年代波音公司生产的B-47喷气轰炸机,和B-52同温层堡垒轰炸机开始服役,B-29正式退下火线。与其他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飞机不同,B-29没有出现在战后剩余物资的倾销市场上,以后也没有卖到民间。1960年6月,最后一架B-29退出美国空军现役,“超级空中堡垒”在天空中销声匿迹了。当年叱咤风云的“超级空中堡垒”现在已经在人们的视线中彻底消失,仅存的一架在英国杜克斯福德帝国战争博物馆里,成为人们缅怀昔日战争的“明星”。

P-51战斗机,绰号“野马”,是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最有名的战斗机之一,也是美国海陆两军所使用的单引擎战斗机当中航程最长,对于欧洲与太平洋战区战略轰炸护航最重要的机种,P-51“野马”战斗机一直使用到朝鲜战争为止。

P-51“野马”也许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著名的战斗机,或者这样说:最好的活塞螺旋桨战斗机,“野马”的生产数量庞大,其中美国生产了1.5万架、澳大利亚生产了100架,仅次于P-47“雷电”。

美国政府订购了头两批超过600架的“野马”战斗机,并依照租借法案供应给了英国空军,美国参战后,有相当一部分的“野马”转交给了美军。

P-51“野马”的研制带有传奇色彩,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军以惊人的速度向北欧和西欧进击,与欧陆一海之隔的英国感到了空前的压力和危机。

1940年春,英国派出一个飞机采购团向美国订购战斗机,此时美国所能适时提供的仅有P-40型,即英方所称之“战斧”式,此机性能虽逊于英制喷火式及德制梅塞施密特Bf-109战斗机,但其构造坚固,火力亦佳,极适地面支援作战,以及低空对抗敌机仍具功效,英国军事采购委员会准备购买寇蒂斯公司研制的P-40战斗机来对抗德国的Bf-109战斗机,但北美航空公司认为P-40这种飞机已经落后,不愿意再生产,建议以同样的发动机设计出一种更好的飞机,并许诺在120天内即可拿出试验机供英国选择。果然,经过120天的研制,10月11日样机制成, ;10月26日试飞成功,新机服役编号定为P-51,英国人给它取名为“野马”。

P-51“野马”战斗机

P-51D的12.7mm勃朗宁重机枪。

P-51“野马”战斗机布局没有特别之处,但它将航空新技术高度完美地结合于一身,航程达到1400千米,足以掩护B-17轰炸机进行最远距离的攻击。英国订购大量P-51“野马”战斗机后,飞行员反映它是美国最出色的战斗机。美国陆军了解到这一情况并研究了北美航空公司的样品机资料后,也大量订购了这种飞机。

P-51“野马”战斗机属于轻型战斗机,其机体尺寸与英国的“喷火”战斗机、日本的“零”式战斗机和德国的M-109相差无几,但总体性能要优越一些。该飞机的最大时速为630千米,飞行高度9600米,爬升率为每分钟爬升1000米,创造了当时战斗机的最快的爬升纪录。

P-51“野马”战斗机的武器系统强大,它的机翼两侧前缘装有4挺勃朗宁12.7毫米机枪,各备弹350发,机翼下可以携带两枚230千克炸弹或是8枚火箭。

美国研制的这批“野马”在英国“骑手”的驾驭下开始竞逐蓝天,英国空军利用P-51“野马”战斗机实施“零高度攻击”(在10米高度以下飞机高度表指示为零),猛烈打击德军地面部队和运输线。

1943年秋,战斗性能大大超过A型机的P-51B型机问世,它首先装备了美国陆军航空兵第三五四战斗机大队。

1942年,北美航空公司和英国罗罗公司合作,对P-51“野马”进行了一系列改进,包括采用轻重量机体,新型螺旋桨,全视界塑料座舱盖,新型翼型等,使其性能和机动性进一步提高,最大速度达每小时788千米,航程3900千米,所带武器包括6挺机枪,并可外挂炸弹9000千克。

在P-51“野马”出现之前,英国战斗机的航程实在过短,而重量级的P-47及P-38在护卫任务上不尽理想,因此轰炸机最后的1/3的航程必须在没有任何飞机的护卫下,顶着德军地面部队的枪林弹雨和德国空军战斗机的追杀维持队型进行轰炸,在所谓的“黑色星期四”中,出击的330架轰炸机甚至有高达100架被击落,有了P-51“野马”的护卫,轰炸机可以减少来自德国空军战斗机的威胁而专心对目标进行轰炸,进而给德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赫尔曼·戈林在战后接受访问时曾说:“当我看到P-51战斗机在柏林上空飞行时,就知道大势已去!”

“野马”战斗机被盟军广泛用于亚洲和欧洲战场,不仅用于空中格斗,还用于护航、截击、对地攻击,还曾改装成侦察机。1943年10月17日,首批“野马”战斗机抵达中国云南省昆明的巫家坝基地,首先装备了美国在华的第14航空队,这是中国境内第一次出现的“野马”战斗机,第二年,中国空军也换装了P-51“野马”战斗机。在中国抗日战争最后两年中,中美飞行队的“野马”战斗机以广西、湖南西南部地区为依托,先后参与豫西、鄂北及湘西会战,并出击武汉、南京、上海、杭州、南昌各地敌军机场及重要军事据点,在“野马”战机的冲击下,日本空军渐渐地失去在中国的制空权,一直到战败投降为止。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P-51“野马”战斗机立下了显赫的战功,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欧洲战场上,P-51战斗机就出动1.4万架次,投弹5700吨,击落敌机5000余架,击毁地面敌机4100多架,被誉为“歼击机之王”。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中美混合团第5大队的6架P-51“野马”战斗机,将一架日本百式运输机押解到湖南芷江机场,日本洽降代表、副总参谋长今井武夫在这里正式向中国军政当局投降,P-51“野马”战斗机与“芷江受降”一道载入了中国抗日战争史册。

芷江受降纪念坊

B-17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美军的主要轰炸机,波音公司制造,共生产1.3万架,它拥有13挺重机枪,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飞行堡垒”。虽然B-17航程短,但它有较大的载弹量和飞行高度,并且坚固可靠,常常在受重创后仍能“晃晃悠悠”的飞回机场,因此挽救了不少机组成员,当盟军从开战之初的惨败中回过神来,反攻欧洲的大幕也就拉开了。苏德战争前期,苏联红军的奋战使得纳粹德国分身乏术,而纳粹铁蹄下的欧洲大陆却看起来似乎仍然牢不可破,这样,西方的英美联军得以而且也只能考虑从空中反击这个罪恶的帝国。

从1943~1945年的3年间,英美对德国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轰炸,在德国上空进行的规模庞大的白天精密轰炸作战中,被称为“飞行堡垒”的B-17由于优异顽强的表现而声名大振。“飞行堡垒”具有优良的高空性能与出色的抗打击能力,往往在遭受到巨大的战斗创伤后仍能继续飞行,在它后期的型号中,更是装备了强大的防御武器,所有这些使它赢得了机组的信赖与喜爱,他们相信B-17能在德军战斗机和高射炮的火网中生存下来,带领他们安全返回基地。

反映柏林战役的绘画

战略轰炸思想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当时,陆地和海洋上长期持续的残酷的堑壕战促使军事家们开始寻求一种能够越过前线,摧毁对方战争能力和战争潜力的手段。

美军B-17轰炸机机群轰炸德军战略要地。

一战结束不久,战略轰炸就成了空中作战的发展趋势之一。当时人们认为,远程战略轰炸机可以消灭对手的生产能力,而且摧垮维系战争所必须的对方国民的战争意志,如此,对方的前线部队必定陷入不愿再战也无力再战的困境。为了削弱强大敌人进行战争的能力,在欧洲战场上有5.2万架以上轰炸机用于对德轰炸。其中有数种美国轰炸机,最常见的是B-17飞行堡垒、B-24解放者,我们无法对比这些飞机的优劣,因为每个机型都有非常特定的设计目的,他们都是很棒的飞机,他们的乘员都非常可爱和令人尊敬。

1942年1月,美军第8航空军在佐治亚州萨凡纳创建,同年2月第8航空军番号改为第8轰炸机司令部,23日它的先头部队移师英国,第8轰炸机司令部主要担负对德国目标的白天轰炸任务,进入1943年,盟军开始使用这些重轰炸机对纳粹德国进行战略轰炸,带有上千吨和几千挺机枪的数百架重型轰炸机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是一支强悍的力量。除了使地面上的德国老百姓亲身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外,迎战他们的德国空军战斗机部队也对这种从未经历过的战斗形式深感头痛。曾经有一个德国战斗机指挥官向手下的飞行员们这样说道:“杂技般的独立战斗已经结束了,我们面对的不再是对方的飞行员,而是庞大的空中舰队,是一大堆用皮带把自己捆在炮塔里的机枪手,是天空中的步兵。”

1943年11月,美军第15航空军成立,负责实施从意大利起飞的对德轰炸,杜立特的第12航空军也并入第15航空军,杜立特担任司令。这样当第8航空军因为英国的恶劣天气而无法出动时,地中海战区的第15航空军也能够继续执行任务。1944年3月4日,B-17首次轰炸了柏林,P-51战斗机进行了全程护航。3月6日,600架B-17重返柏林,德国空军倾巢出动,击落了69架B-17和11架战斗机。

B-17飞行堡垒穿过厚厚的云层,飞至东京上空,执行轰炸任务。

随着盟军在意大利的节节胜利,B-17以意大利为基地已能够触及德国境内的目标,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纳粹的昼间轰炸会轻而易举。虽然B-17浑身如同刺猬般长满了机枪,但它的自卫能力并非看上去那般无懈可击。为了鼓舞士气,美军高层规定,空勤人员只要完成25次任务就可以回家。

但在战争中期,轰炸机飞行人员的士气仍然不高,因为在美国航空部队参加欧战的第一批轰炸机中,有多达80%的轰炸机在敌人的领空里横遭没顶。德国空军战斗机和高射炮部队已经渐渐积累起了抗击重型轰炸机编队的经验,他们激烈的抵抗将为这片耀眼的辉煌蒙上一层血色。

既然有如此多的B-17在欧洲上空折翼,那么其中的少数落入轴心国手中也不稀奇了,这些飞机中有的是迫降在德国机场的,还有的是德国人使用损毁的B-17的可用部件拼凑成的。

德国人通过各种手段大约使40架“飞行堡垒”重新恢复飞行,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量,德国空军可以算得上B-17的主要使用者之一了。大部分被俘获的B-17都涂上了醒目的十字机徽,用于训练战斗机飞行员发展对付飞行堡垒编队的战术。但其中有一些也用于各种不同的秘密目的,例如渗透进同盟国领空、空投特务或为敌后的秘密据点空投补给。在太平洋战场,大多数B-17在战争开头几天就被摧毁于地面,由于日军推进速度太快,经常能完整俘获盟军来不及飞走的军用飞机。日军主要收集那些损伤很小,稍微修复后就能飞行的盟军飞机,至少获得3架飞行堡垒——两架B-17D和一架早期型B-17E,这些飞机飞回日本作为俘获飞机进行公开展示之后,日本人对B-17的性能作了仔细的测试,并用于发展对抗轰炸机编队的战术。

“飞行堡垒”的机组是由10名任务、职责、位置各不相同的空勤人员组成的,这10名乘员要在防卫敌机进攻和执行轰炸任务时通力合作,才能把炸弹扔到敌人头上并把自己带回家。事实上,使B-17大获成功的因素除了飞机本身,这些乘员们也是不可忽视的。飞行员驾驭飞机的能力、领航员确定坐标的能力、投弹手准确轰炸的能力等等,是无数的空勤官兵齐心协力,才铸就了那个岁月里蓝天上的辉煌。在“飞行堡垒”服役的生涯中,有许多剩余的B-17被改为遥控靶机而消耗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就有一些老旧的B-17被改装成B-17遥控炸弹用以对付具有重型防护的德军目标。战后在核弹试验中曾使用过无人驾驶的遥控B-17接近或穿越蘑菇云,以后大部分B-17作为靶机在早期的耐基地空导弹或者休斯猎鹰空空导弹的测试中被摧毁,最后一架B-17在1960年被一枚IM-99地空导弹摧毁,到此,B-17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

德国V-1导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即着手研究火箭武器,将火箭武器作为未来战争中的杀手锏。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又建立了研发火箭武器的专门机构。当时有三家德国公司参与了导弹的制造工作。Fiesler公司负责制造导弹的机身,Argus公司(Schmidt就是其老板)负责制造脉冲式喷气发动机,Askani公司负责制造导弹的导航系统。1942年,V-1火箭已能成批生产。1944年6月13日到7月15日,德国从法国北部的发射场向伦敦共发射4帮360多枚V-1火箭,其中有2500枚射入英国境内,被击落1250枚。1944年9月,英美地面部队占领法国北部发射场,德军便从荷兰境内使用He-111型飞机携带V-1进行空中发射,但空中发射效果较差,只有66枚命中伦敦。用轰炸机发射V-1导弹被证明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V-1导弹很重,并且在发射时很容易造成机毁人亡,空中的发射行动在1945年1月中旬取消了。V-1导弹是一种临时上马的独创性武器,设计的出发点就是可以大规模使用的廉价武器。早期的导弹主要是金属做成的——虽然很快的就开始使用木质的机翼。V-1通过一套简单的导航系统飞向目标,依靠一套与导弹一体的陀螺仪维持飞行的稳定,一个磁性罗盘控制导弹的方位,还有一个气压高度器控制其飞行高度。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和美国就分别研制和试验过无人驾驶的双翼飞行鱼雷,但它们没有制导装置,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枚导弹是德国的V-1型飞弹。1943年5月26日,纳粹党的高层人员在波罗的海城市Peenemunde视察了导弹的测试情况,以评估这种导弹的发展状况。高层的结论是他们全力支持开发完成这种武器,并且希望要加快研究的进展,同时也批准了建立一个导弹的发射基地,并制造相应的发射架。

V-1飞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研制成功,1944年6月13日首次实战发射攻击英国南部地区。V-1外形像是一架小飞机,以喷气发动机为动力,装有700千克普通炸药,射程370千米,其制导系统很简陋,只有自主式磁性陀螺和一套机械装置对飞行高度、状态和弹道进行控制。因而也有人不把它看作是真正的导弹,认为只是无人飞机型炸弹,他们认为世界上第一种真正的导弹是德国的V-2型导弹。

V-2导弹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射程远、速度快、突防能力强等优点还是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德国人在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使用无人驾驶的飞机开展导弹方面的研究、实验工作。导弹的试验原型在1942年12月由一驾FW-200进行了空投滑翔试飞,并在圣诞节那天完成了自身动力推进试飞。第一次自身动力推进试飞所表现出来的效果令人感到痛苦,它只飞行了1000米,并且原型机在这次试飞中失控坠毁。随着德国在1939年至1941年所进行的军事行动,导弹方面的研究计划的预算和投入都减少了。然而在1942年6月,英国皇家空军的炸弹突然在德国城市上空投下,而德国空军轰炸机在对英格兰的报复性轰炸中却损失更多的飞机和飞行员。德国空军开始考虑用其他的方法对英格兰进行空中打击。1944年6月13日,德国从法国北部的发射场向伦敦发射第一枚V-1导弹。在6月15日的三次袭击中共发射200枚V-1导弹,其中33枚被击落,77枚命中伦敦,其余的失败。V-1是一种小型而又廉宜的导弹,这种导弹计划射程在250千米,可携带一个800千克的弹头,能够打击到特定的某个城市的某个区域,导弹依靠很快的速度和超低空飞行来避开拦截的飞机和炮火。

英国在火箭袭击未开始时,曾根据空中侦察判读结果,在1943年8月17日派出570架“兰开斯特”轰炸机,对佩内明德火箭研究中心进行轰炸,投弹2000余吨,炸死德国火箭技术人员和工人700余人,使工厂和设施遭到严重破坏。当第一枚火箭射向英国时,盟军已在诺曼底登陆一个星期了,用火箭袭击阻滞盟军登陆行动的计划破产。

尽管V-1导弹的精确性不高,但是德国人还是利用它们对英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害,而且不定时的导弹攻击很容易使人们身心疲惫而失常。特别是有时候导弹本身也会“演戏”。它的发动机有时会停转,然后又重新启动,或者有时候导弹会在某个区域的上空转来转去的。事实上,曾经有一枚导弹在发射场来了个U形转弯,命中了发射场的一个指挥所,而这个指挥所正是希特勒预定来参观发射场将要去的地方。有时候它们又出奇的准确,有一枚准确的命中了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的指挥部,致使很多人认为其安装了精确的制导系统。

英国对V-1导弹的袭击,使用战斗机、高射炮、阻塞气球布成多道防线截击。在10个月的火箭袭击中,德国共发射1.2万余枚火箭(V-1?1.0492万枚;V-2?1403枚),射到英国境内4646枚,击中伦敦市区2937枚,被击落(V-1)3954枚。英国因火箭袭击死亡约1.2万人,伤6.6万人,炸毁房屋2.6万余幢。

由于此时盟军在欧洲大陆的迅速挺进,德国人已经又发展了一种远程的V-1导弹改进型号。改进后的导弹减小了弹头的体积,增加了燃料的携带量,射程可以达到400千米。德国人在1945年3月,由荷兰境内向英国发射了约275枚远程V-1导弹。但是英国的防御体系很轻松的就解决了这些最后的喘息式的进攻。正当伦敦市民庆幸自己从被谑称为“嗡嗡炸弹”的V-1巡航导弹的骚扰下解脱出来的时候,一种全新的威胁又降临到他们头上。1944年9月8日傍晚,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导弹,炸弹在伦敦市区爆炸。这是V-2首次成功袭击英国本土,在伦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战争发展到1945年3月,德国终于结束了对英国的V-1导弹打击,在1944年9月开始的V-2火箭攻击也同时结束了。

世界上第一枚导弹是德国的V-1型飞弹,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导弹是德国的V-2型飞弹。V-2型飞弹掀起了一场科技革命,人类迎来了太空时代。战后,美、苏两国以V-2导弹为基础,研制出不同类型的洲际弹道导弹和航天运载火箭。

火箭炮的主要作用是引燃火箭弹的点火具和赋予火箭弹初始飞行方向。由于火箭靠火箭炮本身发动机的推力飞行,火箭炮不需要有能够承受巨大膛压的笨重炮身和炮闩,也没有后坐装置。火箭炮能多发联射和发射弹径较大的火箭弹,它的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但射弹散布大,因而多用于对目标实施面积射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火箭炮这种新兴炮兵武器出现在了人们的视野中,当时各主要国家都对火箭技术进行了研究,虽然在火箭弹技术的军事运用方面,苏联人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研制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大名鼎鼎的“喀秋莎”火箭炮,但德国人在这方面的研究更早,他们不仅在炮兵使用的火箭弹上有一定研究,而且还积极地把火箭弹运用在了空军部队的战斗机上。

德国人研究火箭炮的历史相当悠久。早在1909年,德国的克虏伯公司就购买了瑞典人温格中校的固定火箭炮的专利,并独立进行了改进和试生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火箭炮曾在战场上试用。但是还没等大量生产,大战就结束了。

德国陆军的喀秋莎,41型150毫米6管火箭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对于战败受《凡尔赛条约》限制的德国国防军来说,发展用火箭为推力的投射武器,能避开对德国研制生产包括常规火炮在内的各种武器所做的严格限制,德国在火箭研究上,最初目的是绕过《凡尔赛条约》,研究出能够代替大口径火炮的投掷武器,用于攻击进行壕沟堡垒防守的敌军,以及发射化学弹药、燃烧弹等。1915年,德国国防军和苏联红军在拉帕洛协定下,秘密地交换和共享了双方在火箭领域的资源。

1933年夏天,德国国防军专门调拨一个火炮营给火箭实验站,为了保密对外声称是烟雾发射实验部队。在随后的几年里,该营分别参与100毫米、110毫米、180毫米火箭的实验,一直到1937年Do-38火箭弹定型成功。1936年,火箭炮部队正式定编为国防军的一个兵种,在肩章和领章上有自己兵种的颜色——酒红色,烟雾发射部队的对外名称一直沿用到战争结束。该部队编制100名军官、320名军士和1612名士兵,装备96个各类火箭发射装置和484辆车辆,是不起眼的小兵种。1939年,根据战争需要,该部队扩编为4个营。

德军动用迫击炮打击苏联红军。迫击炮作为一种高效的武器,具有超轻便、火力强、射程远等优点。

德国人重视多管火箭炮的研制工作,首先是因为它的火力密度大,结构简单,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向敌方阵地倾泻大量钢雨,面杀伤威力极大,而且在射击后可以用牵引方式迅速转移阵地,是一种物美价廉的炮兵武器。火箭炮的最大缺点是弹道不稳定,射弹散布大,火箭弹的外弹道轨迹容易暴露自身。为此,德军规定火箭炮射击后应迅速转移射击阵地,采取“打了就跑”的战术。

希特勒上台后,疯狂进行扩军战备,纳粹军队的闪电战战术主要依靠空军俯冲轰炸机和装甲部队突击来完成,火箭炮部队列为炮兵辅助二线部队。但随着德军的闪电攻势在东线陷入停顿和德军制空权的丧失,火箭炮发射速度快、火力猛、突袭性好。对面目标、集群目标饱和射击效果好,可以用杀伤爆破火箭弹歼灭、压制敌有生力量和技术兵器,可以配用特种火箭弹进行布雷、照明和施放烟幕等特点渐渐发挥出来。德军从1942年开始,在许多战役中投入了大量制式火箭炮,作为突击火力和攻坚利器来应用。

德军最先装备部队的多管火箭炮,是41式150毫米多管牵引式火箭炮,1941年末开始装备火箭炮营。这种150毫米火箭炮的生产总数达5769门,1941年6月22日,火箭炮部队7个营、224门41式6管150毫米火箭炮配属中央集团军群,参加了德军进攻前的炮击准备,开创了火箭炮在军事上的大规模运用。

41式150毫米多管牵引式火箭炮由6个捆绑在一起呈星型分布的圆形发射管和Pak36?37毫米反坦克炮的炮架组成,最大射程7000米。发射间隔为2秒,再装填时间为90秒。41式火箭弹的6发齐射只需10秒,射程达6千米,散布面积小于130×80米,这个精度在现在看来虽然不是指哪打哪,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已经足够了。这种火箭炮服役后,在前线多用来发射杀伤弹,被越来越多地用于火力支援。

实战表明,150毫米火箭炮是十分有效的炮兵兵器。不过,由于它是牵引式,进入和撤离炮兵阵地感到不便。为此,1942年,德军开始研制自行式的150毫米火箭炮。选用的底盘为半履带式装甲车,改装的过程是,将装甲车的后部改装成火箭发射转台,上部装上10具火箭发射筒。发射转台可以左右旋转270°,火箭发射筒的俯仰角为-12°~+80°。车体内装20枚火箭弹,10枚火箭弹打完后,乘员要打开后车门来装填火箭弹。弹药基数只有20枚,作战时有专门的弹药车来配合作战。

1941年7月14日,苏军用“喀秋莎”火箭炮在奥尔沙地区给德军以致命的打击,引起德军高层对发展火箭炮的重视,德国人在41式150毫米烟雾发射器的基础上,发展出210毫米火箭炮。

该火箭炮发射装置和41式类似,只是筒式发射管由6个改成5个,最大射程8000米,齐射时间8秒。行军时可由半履带装甲车拖曳,整个战争中共生产了2600余门,以及40万发210毫米火箭弹。

在进攻“斯大林防线”的战役中,德军的重型火箭炮发挥了惊人的攻坚作用,中央集团军很快突破苏联的防线。第二年,在克里米亚,火箭炮再次被大规模用来支援曼斯坦将军的第11集团军对刻赤地区的进攻。苏联红军5个师的增援部队,在德军火箭炮的饱和打击下损失惨重。

重型火箭炮又配合各种大口径火炮,参加了德军对苏联堡垒城市塞瓦斯托波尔的攻坚战,再次显示了强大的打击力。在年底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重型火箭炮也参与了对城区的轰击。

与苏联大规模集中使用火箭炮、靠大量的弹药短时间覆盖目标来达成目的不同,德国人更注重重型火箭弹远距离精确打击,故每个德国火箭炮发射装置最多是10管,而苏联火箭炮最少是16管以上。在火箭炮径方面,德国更倾向于210毫米,而150毫米和201毫米火箭炮只能算轻型火箭炮。

希特勒于1944年7月命令生产360万发各种口径的火箭炮弹,并要求军工部门于当年10月20日完成1500门各类发射装置的生产,作为其在西线反击盟军的资本。此时,德军火箭炮部队的规模扩大了50倍,拥有5300余名军官、1.8万多名军士和近9万名士兵,编成17个火箭炮旅,装备4800余门火箭炮。在12月16日开始的德军“守望莱茵”的行动中,8个旅的火箭炮部队分别配属在德军三个集团军,参加了德军对阿登地区的反攻,给了美军以沉重的打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各国都非常重视火箭炮的发展与应用,火箭炮又有了新的进步,其性能和威力日益提高,已成为各国炮兵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在火箭领域的技术和人才被美国和苏联瓜分,多姆贝格尔和冯·布劳恩被“请”到美国,继续他们在火箭领域的研究;而苏联则拿德国技术改进了他们的火箭炮的技术,保持在这一领域的领先。两国在火箭领域的竞争一直延续到今天。

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著名俯冲轰炸机。它采用双人机组,防御火力为由驾驶员控制的固定在机翼两侧的两挺8毫米机枪和由后座无线电员操纵的1挺8毫米机枪。机身腹部中心线可悬挂1枚500千克重型炸弹,两侧翼下另可加挂110千克炸弹各1枚。“斯图卡”机体非常牢固,故能以80°的角度向下急剧俯冲。在“斯图卡”式的机头冷却进气口装有一个空气驱动的发声装置,在俯冲时发出类似空袭警报的凄利的尖啸声,在炸弹还没落下以前,已对地面的人的心理造成极大的冲击,加强了打击效果。

JU-87型俯冲轰炸机是德国容克斯公司研制开发出来的机种,通称JU-87“斯图卡”,它是纳粹德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投入使用的一种俯冲轰炸机。“斯图卡”外形怪异,翼面低垂,垂尾倒置,飞行员视野开阔,尾部炮塔能提供全向火力,但是令人十分担心它的飞行稳定性。

恩斯特·乌德特

新兴的德国空军中以一战中的二号王牌乌迪特将军为首的将领,认识到了俯冲轰炸的潜力和优势,相对于传统的大型“水平轰炸机”而言,小型的“俯冲轰炸机”的攻击精度和成本有明显的优势,为了即将到来的“闪电战”,他们开始紧锣密鼓的研制用来支援陆军突击部队的俯冲轰炸机——“斯图卡”。

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

德国空军的第一个俯冲轰炸机单位于1937年诞生,并且有一部分“斯图卡”交付给派往西班牙执行军事干涉任务的空军部队。当时德国空军中的很多军官对“斯图卡”式轰炸机并不感兴趣,认为其飞行速度太慢,且过于笨重,容易成为敌军战斗机的靶子。然而,“斯图卡”在西班牙优异的表现,终于赢得了大多数德国空军军官广泛的赞誉,在进攻波兰的战役中,超过300架“斯图卡”式轰炸机参与了对波兰的空袭行动,并且有相当出色的表现。

在德国空军中当时有很多人反对制造俯冲轰炸机,理由和一战时英国空军提出的“低空武器威胁论”一样,所幸俯冲轰炸机最大的支持者——一战航空队英雄恩斯特·乌德特将军于1936年6月出任空军技术总监,他否定了这些指责,使“斯图卡”得以顺利试制。

JU-87“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于1940年5月正式进入了世界航空专家和军事家的眼中。在夏季的天空中,“斯图卡”黑色的身影给地面上成群结队后撤的法国军队和难民带来了数不尽的恐惧。在奉命轰炸交通枢纽,尤其是摧毁可以阻碍盟军集结的桥梁的任务中,“斯图卡”上的飞行员常常发现他们的目标上,布满了逃难的法国难民。然而“斯图卡”在伴随着尖利刺耳的警报声进行了外科手术式的精确轰炸之后,再一次用机载机炮轰击残存的生还者。

“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最容易辨认的地方就是它那双弯曲的机翼、固定的起落架及其独有低沉的尖啸声,它于德国在开战初期发动的闪击战取得非常大的战果。在1940年以后,德国在非洲战场及东部战线大量投入这种轰炸机,尤其在东线战场,它更发挥出其强大的对地攻击能力。这种轰炸机不但为地面目标给予大力的打击,其独有的发声装置所发出的尖啸声,亦为地面的士兵给予心理上的恫吓,加强打击的效果。

“斯图卡”式采用了简单而实用的方法来帮助飞行员判断角度——于驾驶舱右前方的挡风玻璃上画出一系列的斜线来协助飞行员判断。当这些斜线中的某一条与地平线平行时,则表示一定的俯冲角度,其范围从30°~90°。90°俯冲是十分令人心悸的,人在座椅上有被极度前推的感觉,且总觉得飞机会随时翻身失控,当时极少有俯冲轰炸机可进行70°以上的俯冲,因此JU-87的垂直俯冲能力应当算作一项惊人的能力。

在1940年进攻法国和低地国家的行动中,“斯图卡”的表现则让世界为之震惊。英国、法国、比利时以及荷兰的军队数量和坦克数量都超过了德军,而德国空军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这使得德军地面部队能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向前推进,“斯图卡”式俯冲轰炸机在这之中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斯图卡”就像一门会飞的火炮,具有大范围的作战能力和灵活的攻击性,在盟军的阵线后方集结的法军装甲部队常常在运输途中就遭到了“斯图卡”毁灭性的打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初18个月的欧洲战场上,没有一个字能像JU-87“斯图卡”带给人们如此极端的恐惧——对成千上万拥塞在各条道路上的难民和溃退的士兵来说,命中率极高的“斯图卡”代表着从天而降的死亡。平心而论,“斯图卡”的确是当时有效且投弹准确度极高的轰炸机,其圆概率误差在30米内。另外,其慑人的外形和鬼哭神嚎般从天空垂直而下的攻击方式,的确令人心惊胆战。

在一战中,德军始终无法突破西线协约国军队的防线,其中一个主要的因素是防御的一方总能迅速的调集大量的援兵去填充战线的缺口,然而,“斯图卡”颠倒了这个程序,德军可以利用装甲摩托化部队快速的挺进,而盟军则在自己的防区中举步维艰,盟军部队犹如爬行般的行进速度是因为德国空军不停顿的反复空袭所造成的。然而,“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之所以有出色的表现,还是得益于当时德国空军具有压倒型的空中优势。但是即便如此,在法国的空战中,“斯图卡”轰炸机还是暴露出其防御能力不足的弱点,在以后的日子中,随着制空权的丧失,“斯图卡”的风光也渐渐地失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头一年,“斯图卡”配合纳粹德国的“闪击战”而横行于波兰和法国,在所有战事中均有“斯图卡”的上佳表演。至“不列颠空战”之役时,“斯图卡”遭英国战斗机致命打击,并被迫有法国瑟堡地区后撤至卡莱斯。此役除打破了“斯图卡”无敌神话外,还基本宣告该机已无法再立足西线战场。但“斯图卡”仍未完全过时,随着俄国战场的烽烟,“斯图卡”又开始如曾经摧残法军一样击溃了苏军早期的抵抗。在1941年,苏联空军彻底被德国空军所压制,290架之多的“斯图卡”轰炸机在前线根本没有任何受威胁的感觉而从容的对目标发动攻击。德军王牌飞行员汉斯·鲁德尔在使用了装备着37毫米反坦克炮的号称“坦克棺材”JU-87G型“斯图卡”轰炸机之后,取得了击毁519辆坦克的惊人纪录,被人们称为“坦克杀手”。

1941年11月6日,德国斯图卡俯冲式轰炸机正掠过海岸线,飞往攻击目标。

“斯图卡”于法国战场上盛极一时,后中落于英伦三岛,最后殒灭于苏联,虽然“斯图卡”有为数众多的缺点,但自1939年9月1日凌晨首度出击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起,至战争结束前数个月转属夜间攻击大队,不愧为老而弥坚的“战士”。“斯图卡”或许不是一种成功的飞机,但不管怎样,当驾驭过“斯图卡”和对抗过斯图卡的人们在硝烟散尽之后来到博物馆参观这曾一度使他们兴奋和恐惧的武器时,他们所能感受到的,都是历史的一部分,因为“斯图卡”确实是一种极具魅力的飞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空战史上,它有过无限风光的展示。

装甲列车,一般是指在铁路沿线对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和独立作战的铁路装甲车辆,通常由一台铁甲蒸汽机车、两节以上的装甲车厢或二至四节作掩护用的铁路平板车构成。装甲蒸汽机车位于装甲车厢之间,装煤和水的车朝向敌方,机车上备有通信设备和射击指挥器材。装甲车厢装备两门火炮、8挺机枪,位于车厢两侧和旋转炮塔内,各节车辆采用刚性连接。由于装甲列车具有极强大的火力配置和极大的机动性,被人们称为“陆地巡洋舰”。

最早的装甲列车于1861年至1865年美国国内战争期间用来对骑兵作战,1870年至1871年普法战争和1899年至1902年英国—布尔战争中,大量出现了装甲列车。

由于疆域辽阔,地广人稀,俄国的铁路有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它也是最早发展和使用装甲列车的国家之一。在日俄战争期间,俄军有7个铁道兵营参加了在中国东北地区的作战,虽然俄国军队输掉了这场战争,但多次解救危难的俄国铁道兵,却在战争中证明了自己的价值。

在1918年俄国爆发内战的时候,作为苏维埃政权南方特派员的斯大林就与装甲列车结下不解之缘,当时哥萨克白卫军正在伏尔加河下游发起进攻,目标是夺取交通枢纽察里津。由于哥萨克骑兵的机动性太强,红军不得不从东线和莫斯科调来15辆装甲列车,斯大林就是乘坐其中的“列宁”号列车赶到察里津,并亲睹装甲列车遏制住哥萨克骑兵的突击,这段经历给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由于航空兵和装甲坦克兵的发展,大大降低了装甲列车的作用,装甲列车从战斗的张一线转为二线,多用于对后方铁路交通线的警戒,装甲列车上的战炮被拆除,普遍装备有高射炮和高射机枪,用于掩护大型铁路枢纽和铁路车免遭敌航空兵的袭击。

苏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仍十分强调装甲列车的作用,但在战场上德军坦克部队已显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德军坦克在装甲防护和火炮威力上都大大超过了装甲列车的水平。尽管装甲列车的劣势已暴露出来,但战争初期苏军处境困难,不得不在一些战斗中仍使用装甲列车,并在一些装甲列车上加装四联装“马克沁”机枪或一些特殊的组合防空武器,包括T-34坦克炮塔、高射炮和火箭炮(即苏联人所称的“喀秋莎”)等,这使它具备了相对强大的火力,这种装甲列车被称作特种防空列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每个国家对装甲列车的运用理念也不尽相同,德国主要在装甲列车上搭载二线装备,把装甲列车作为清剿游击队的利器,而中国、日本、苏联等国则把装甲列车当作一线的主战武器之一。其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苏联的装甲列车更是将T-34坦克炮塔、“喀秋莎”火箭炮之类的先进装备都搬上装甲列车,使装甲列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高潮。

安装了四联装防空机枪的苏联装甲列车

1945年7月,即纳粹德国败亡两个月后,为讨论战后欧洲命运以及苏联对日作战等事宜,斯大林决定前往柏林,参加波茨坦会议,他赴会的“座驾”既非战舰又非飞机,而是由8列装甲列车车厢组成的豪华武装列车。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德国已装配了7列装甲列车,在吞并了奥地利,占领了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之后又缴获了他们国家的装甲列车。标准的德国装甲列车有12~18节车厢,还有一个烧煤的火车头。

二战时苏联红军装备的装甲列车

这种列车通常作为指挥车,其主体是战地指挥所,挂有步兵车厢、炮兵车厢和高射炮的车厢,还担载有2~3辆坦克,用于在指挥官决定侦察周围的情况和追赶攻击者时支援步兵,在车尾还装有平台货车用于运载燃料或用于扫除地雷。不过纳粹德国发动入侵苏联战争后,大批军用装备被德军缴获。其中就包括苏联的装甲列车,德军非常欣赏苏联人的装甲列车设计,他们发现,红军的标准装甲列车包括4节运兵车厢、4节有旋转炮塔的火力支援车厢、两节高射炮车厢和一个装甲机车头;各车厢均可通过装甲舱口进入,而这些舱口盖都是密封的,观察哨和所有窗口均有装甲板保护。每个车厢内都有机车蒸汽供暖系统,增强了土兵冬季作战的舒适性。

苏联军事专家是这样评价装甲列车的:“装甲列车的最大优点是行驶速度快,即便是面临敌人地面和空中打击,装甲列车在一天内也能行驶约500千米,而且一般轻兵器和炮弹破片无法穿透其装甲,因此,这种列车能够与敌人近距离交战,车载的至少4门火炮和8~12挺机枪可以形成强大的火力,而且还有防空能力和运载步兵的能力。”装甲列车的缺点是,无法离开铁轨作战,只要铁轨有一点小的损坏就能使列车失去机动能力。

装甲列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起过一定的作用,战后,各国不再发展这种完全依赖铁路机动作战的装甲车辆。

在一个多世纪后,俄军铁道兵和他们的装甲列车再也不能像苏联歌曲中唱到的那样“停靠在铁路备用线上随时准备战斗”了。随着导弹等精确打击武器登上战争舞台,俄国防部决定在2015年前让俄军最后两列装甲列车退役。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到冷战后的两次车臣战争,俄军装甲列车都在各个战场上大放光彩,但技术的进步终于让它等到驶出战争舞台的时候,曾被当作俄陆军精神图腾的装甲列车黯然离去,也证明俄军装备更新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