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安寺的夜格外的凉。
红儿早起收拾好后,先是去了灶台,烧开水。
皇太后起床还有一会儿,但是庙里的小僧马上就要端来早膳。
为了能让皇太后每天都吃上热乎的,饭菜带过来,都会在锅里热一热。
水开后,红儿并未灭了火,只加了些碳火进去,足够水温保持热度。
“红儿姑娘。”
“红儿姑娘。”
红儿不想搭理,又是隔壁那老妖怪。
她在寺庙里住了十几年,从小在此长大,虽说年轻喜欢热闹,可环境这般清净,她也习惯了。
可自从隔壁那沈夫人来了之后,三天两头就要过来骚扰,红儿烦不胜烦。
她躲在灶房假装没听见。
任由那沈夫人喊破了嗓子。
“红儿,去外面看看。”
皇太后平静的声音从正房传出。
红儿不情不愿起身。
看到沈夫人,冷淡道:“沈夫人来作何?”
沈夫人神色不变,她现在是虎落平川,无论哪方小鬼都能在她手上踩两脚。
“红儿姑娘,夫人起了没有?”
“巧呢,正要起呢,您若有事,可待会儿在来。”
沈夫人一脸沉色,却强硬撑起笑容。
“那我来的正好,若是有什么需要帮忙的,搭把手也好。”
红儿顿时起来警惕,这沈夫人是要来取代他吗?
竟然跟她抢活。
她眼睛提溜转,冷哼一声,“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不乐意,岂不是我不识好歹,厨房还缺个烧火的丫头。”
沈夫人:……
“红儿,不得无礼。”
皇太后平静的站在屋檐下,女子长相艳丽,可眼底的那一抹清冷遮住了妖冶,气质出尘。
所有人都知道皇太后的身份,可她没有表明,外人也只当做不知。
沈夫人当然听说过皇太后的事情,对方比她还大十岁,可看起来,自己却像是皇太后的后辈。
心底那一抹骄傲,终究是渐渐被打碎。
沈夫人如今也压下心底那隐秘的心思,全心全意为女儿做打算。
“老夫人气色真不错。”
皇太后笑笑,“当不得你夸,在这里,在这里也只是没有目的的等待罢了。”
“老夫人说笑了,您的境界,他人恐一生都难以望其项背。”
“我的身份,想必你早已清楚,这毕竟也不是什么秘密。”
沈夫人早料到这般,心中也没有什么意外。
“是,民妇见过皇太后娘娘。”
既然皇太后已经表明身份,沈夫人当然不能再想从前一样随意。
她这跪拜之礼,让皇太后恍然,仿佛眨眼间回到曾经宫廷之中。
与君为伴,享受天下妇人朝拜。
记忆是那么清晰,深刻,可细细想来,那段时光又仿佛早已随着岁月渐渐逝去。
她只觉得再看另一个人,脸上带着虚假的笑容,整日与宫廷中的女子虚与委蛇,唯有皇帝的到来,会让他放松些许,做一会儿真正的自己。
可那时光比起漫长等待的岁月,实在不值一提。
皇帝要忙国事,闲暇之余,还要为皇家开枝散叶,就算她知道两人相聚爱慕,喜欢,彼此欣赏又如何。
所有的情感,在皇帝要去其他女人宫中时,甜蜜也成了砒霜。
皇太后回过神来,看到沈夫人还跪在原地。
她叹了口气。
“进来吧,你也陪伴了我不少时日,有些东西也是你该得的。”
皇太后将沈夫人带到自己的房间,送了她三座头面,一串玛瑙项链,珍珠手链,除此之外还有各色材质的戒指。
“听说沈箬林即将嫁给老五,老五也蹭在我膝下承欢,这点东西,算是我的一份心意。”
沈夫人推拒不要,可皇太后坚持,来回三次,她终于是收下了物件。
这一次,沈夫人不再垂头丧气,她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自己来就来的请安,孝顺,伏低做小,终于划换来了皇太后的亲近。
临走之前,她深深地看了一眼红儿。
红儿只觉得浑身一颤,回过头,就看到沈夫人朝她温和一笑。
红儿常年呆在寺庙里,接触的人最多的便是皇太后,可皇太后清心寡欲,有时候一整天,连一句话都不会说。
她不了解沈夫人这个人,看到对方朝自己笑,反倒愧疚起来了,觉得她方才对她态度恶劣,实在是不应该,当然了,最重要的还是因为皇太后态度的改变。
看到红儿脸上的愧疚,沈夫人再次勾唇。
火候够了。
回过头,她再看了一眼院子。
沈夫人回到自己的住所,禀退掉伺候的人,自己一个人埋进房间写信。
她今日收获巨大,得赶紧写信告知女儿。
如今京城里发生的事情,她只能听过女儿的嘴转述。
信息差了不少,原本要给女儿出主意的沈夫人,如今位置转换,基本上是听从沈箬林行事。
女儿还说,若是办妥了皇太后这件事,便会求翊王,许她参加林儿的婚礼,这样也好留在京城。
到底不是什么大罪。
只要翊王松口,皇帝想必不会计较。
沈夫人想的很好。
而沈箬林这边收到信件之后,想的便更好了。
她觉得有大希望。
忙将这个消息告知了谢襄,可正要去翊王府,沈箬林又犹豫了。
既然有这么一股势力马上就要到手中,她何必想让。
从今往后,她与谢襄便是一体,何必分的这么开。
想通之后,沈箬林再次给母亲写信,希望能得到皇太后的赏识,她甚至还描述了信物的特征 。
当然她只是了解了一个大概,但这也够沈夫人在与皇太后聊天之中暗示了。
“娘娘,您送我那簪子啊,林儿爱的不行,多次吵着闹着要跑来您这里谢恩。”
“都被民妇挡回去了,我知道您爱清净。”
“她又说王爷多么多么满意。哦,对了,这是林儿亲手设计的一对戒指,还说要将此作为两人的定情信物。”
皇太后仔细听着。
“怕是还不知道,都传先皇为了向您表明心意,特地做了一对戒指,男左女右,戴在手上,便可白头偕老。”
“这传着传着,便成了规矩,甚至都刮到了民间。”
沈夫人滔滔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