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功”授勋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杜月笙的地位日渐飙升,他的野心越来越大了,头脑却始终保持清醒。他在这次“清共”行动中,倾尽全力帮助蒋介石,既出谋划策,又出人出力。立了这样的“大功”,蒋委员长会如何“犒赏”他呢?
杜月笙感觉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很尴尬。他杀了那么多共产党员,跟共产党是完全对立了,只能投靠国民党。如今蒋介石的势力最大,他也是从黄金荣门下走出去的,与黄金荣、张啸林的关系都很不错,那么,他是否会看得起杜月笙呢?而黄、张、杜三大亨,虽交情一直不错,但矛盾也逐渐产生了,杜月笙想往上爬,黄、张二人会视而不见吗?哪个大亨会容得后生爬到自己头上耀武扬威呢?所以,杜月笙在上海滩站不站得稳脚跟,还得看蒋介石答不答应。
杜月笙心计太深,他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就耗尽了脑力,不过现在仍然不敢掉以轻心。他先想方设法与总司令身边的人攀上交情,然后就请那人留意总司令对上海滩上黄、张、杜三大亨的态度。
那人还真够交情,很快就告诉杜月笙:在“四·一二”前,蒋介石曾向杨虎和陈群询问过上海滩黄、张、杜三大亨的情况。这二人的汇报中,对杜月笙的评价最高。这位朋友甚至还找出了汇报的原文,抄送给杜月笙。文中写道:“黄金荣忠党爱国,老成持重,唯以法租界巡捕房职司关系,不便对外公开露面,声势虽大,仅可暗中加以助力。张啸林辄喜结交军阀,崇慕权势,虽亦能深明大义,复以性情刚烈易于树敌。杜月笙虽出身寒微,时时刻刻不忘奋发向上,谦光自抑,且正值年富力强,颇具国家民族思想。”
杜月笙看了原文后,心里不仅感到踏实,更是欣喜若狂。他仔细揣摩了杨虎、陈群的评价,琢磨出几点:第一,就是杨、陈二人的态度都是偏向自己的,看来在他俩身上花那么多心思是值得的;第二,就是黄、张二人都有很多弊病,比如黄“不便对外公开露面”,张“性情刚烈易于树敌”,如此一来,蒋介石在许多事情上就要倚仗他了;第三,就是通过以上两点可以得出,他杜月笙很有发展前途,将来上海滩上的头把交椅,只能是他杜老板坐!
正当杜月笙为摸清了蒋介石的态度而欣喜时,杨虎派人送来了烫金的请帖,邀请他到嵩山路18号杨府赴宴。
“杨虎这时候请客做什么?”杜月笙边喝茶边思索着,他总觉得这个宴会不寻常。
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来,杜月笙就与黄金荣、张啸林、杨虎、陈群几人天天碰头。做什么呢?自然是商讨如何对付共产党。如今,上海的共产党都被他们“清理”完了,枪决的,活埋的,判刑的……反正是一切遵从蒋委员长的指示,宁可错杀三千,不可错放一人。
最近几天,陈群就跑到南京,去向蒋介石汇报“清党成果”去了。杨虎这时候请客,要做什么呢?杜月笙联想到自己打探的消息,脑中灵光一闪:难道是庆功宴?
杨公馆由一个大庭院和两进小洋楼组成,十分宽敞漂亮。它与其他豪宅的不同之处在于,门口站着全副武装的哨兵,周边也有不少荷枪实弹的军士巡逻,这一切都是因为它的主人是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
当晚8点,杜月笙坐着轿车准时抵达嵩山路18号杨公馆。当他下车时才发现,黄金荣和张啸林都已经到了。一身戎装的杨虎将三人迎进客厅,原来陈群早已等在那里了。
五个人寒暄了一阵子后,就上了酒桌,开始推杯换盏。今天陈群显得格外精神,张啸林最沉不住气,就开玩笑道:“陈先生遇上啥喜事了?说出来让我们兄弟也高兴高兴!”
陈群见几人都看着自己,就故意卖起了关子,只是满脸堆笑,一个字也不吐露。
“陈先生,你这次去南京见到总司令没有?”黄金荣也有些沉不住气了。
陈群还是喝酒不说话,关子卖得更大了。不料却瞧见席上的杜月笙气定神闲,不禁有了些挫败感,同时也暗暗惊奇:还是这小子沉稳啊!于是,他也不再吊大家胃口了,命副官拿来自己的公文包,从里面掏出三个牛皮纸袋,放到桌上。
“总司令有什么吩咐吗?”这回连杜月笙也激动起来。
陈群总算得意了一把,他与杨虎相视一笑,然后告诉三大亨:“此次南京之行,专程向总司令汇报上海‘清共’之役,总司令非常满意各位的表现,为了表彰诸位的功勋,特委任三位为‘军事委员会少将参议’、‘行政院参议’、‘海陆空军总司令部顾问’。袋子里装的,就是三位的委任状。今年10月10日,总司令还要给三位颁发勋章呢!”
三大亨谦让了一番,就各拿了一个纸袋。杜月笙的心里喜滋滋的,脸上也是喜笑颜开。张啸林早就乐得手舞足蹈了,黄金荣老脸上的皱眉也绽成了花。
“恭喜三位老板高升!”
“同喜!同喜!”
“干杯!”
“干!”
这一夜,五人喝得尽兴而归。
不管黄金荣和张啸林如何,反正杜月笙是兴奋得整晚睡不着。他一向标榜自己不喜欢做官,其实那得看看是做什么官。这个“少将参议”是个虚衔,根本没有实权。不过杜月笙看中的却是这份“荣誉”,还有蒋介石对自己的青睐。有了蒋介石做靠山,杜月笙还是什么事情做不成的?到时候,钱权不都来了吗?
为了庆贺自己赢得这样的荣誉,黄金荣和张啸林都在家里大排筵席,广邀各界名流。杜月笙自然不甘示弱,他吩咐万墨林去准备,要求排场比黄、张二位的更大,这个脸面,他一定要挣回来。
不几天,杜月笙的“少将参议”军服也送来了。40岁的他,平生第一次穿上这样的戎装,激动之情实在无法言表。想当年,他还是高桥烂泥坑里讨生活的小瘪三,哪里想到会有今天这样的风光?于是,杜月笙留下了平生唯一一张穿军装的照片,以示纪念。
没过几天,杜月笙的戎装照就装进精美的大相框,挂到了杜公馆最显眼的地方,每位前来贺喜的宾客都能看到。而杜月笙本人,则穿着那身笔挺的新军装,满面春风地招待各方来客。
蒋介石用几个虚衔,几套军装,就哄得上海大亨们服服帖帖的为他卖命。而杜月笙,获得这样的“殊荣”,则更加威风,他在上海的名气也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