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没有摆不平的事
有事找杜先生
1924年,浙江发生水灾,各地纷纷发起了募捐活动。当时,避难上海的前国务总理孙宝琦在得知这一个消息后,发起了一个“救助乡亲赈灾会”,打算募捐些钱财捐给浙江。说来也怪,这位孙宝琦也算是一个人物,偏偏上海的人们不买他的账。活动进行了一个多月,才只有寥寥几个人来捐款,总共收款不过千元左右。这个数目,自然不是他这个前国务总理能拿得出手的。
孙宝琦想尽了办法,却仍然一无所获。无奈之下,他只得听从身边人的建议,跑到杜公馆向杜月笙求助。为了表示诚意,他还特意拿出三个重二十两、印度产的“大土”作为见面礼。
杜月笙和孙宝琦并不熟悉,见到他来,有些意外,连忙把孙宝琦迎进了客厅。寒暄一阵后,孙宝琦话锋一转,问杜月笙,照目下行情,印度大土每两值多少钱。杜月笙不明所指,只得对他说,现在禁烟很严,印度大土几乎绝迹,没有行情了。孙宝琦有些得意地对杜月笙说,他手头有一些,可以送给杜月笙。杜月笙表示愿意按照原价买下来。孙宝琦趁机拿出捐款簿,说这些钱充作捐献给赈灾会吧。杜月笙这才明白,孙宝琦是来向自己募捐的。杜月笙一向热心公益事业,当即吩咐秘书,开了张一万元的支票给孙宝琦。
孙宝琦拿到支票后非常高兴,当即告辞离去。回到车上后,司机告诉他,他送给了杜月笙的印度大土,已经被杜月笙送了回来,就放在车的后座上。孙宝琦闻言一震,心里百感交集,久久说不出话来。
当时在上海滩,黑帮横行,经常有名媛小姐被黑社会绑架,勒索钱财。小姐夫人们为了自身的安全,就纷纷寻到杜月笙门下,每年交予他一定的“保护费”,由杜月笙出面保护大家的安全。久而久之,杜公馆向上海名门望族子女收取“保护费”成了一个定例。
杜月笙任侠仗义,好抱打不平,当时只要别人有困难找到他,他一般都不会拒绝。这些人中,除了达官贵人,社会名流之外,也有一些普通的百姓。
据说,一位王姓的普通居民一天回到家后,发现屋子里一片狼藉,两大箱衣服不翼而飞。王姓居民意识到家里是遭了贼了,又气又恨,却又无可奈何。在上海滩,小偷多得就像河里的沙子,而且常常是团体作案,有时候连巡捕房也拿他们没有办法。所以很多人东西被偷了,往往都以缄默对之。然而王姓住户却无法缄默,因为在小偷偷走的这两箱衣服中有几件是祖辈传下来的“无价之宝”。
情急之下,他决定去找杜先生。
杜先生的大名,他自然是知道的。他还知道,杜公馆台子高,面子硬,出入这里的若非是军政界的高干,就是金融界、教育界的名流,再不就是叱咤风云的帮派首领。自己这样的普通小民,杜先生会见吗?王姓居民心里嘀咕,他实在拿不准杜月笙会是怎样的一个态度。
要进杜公馆绝非一件容易的事。王姓居民不懂得要写帖子或者电话预约这回事,所以在他第一次登门的时候,果然被护院拦在了门外。王姓居民并不灰心,他又想了很多的法子,终于如愿以偿地见到了杜月笙。杜月笙闻知他的来意后,微微一笑,表示愿意帮他想想办法。
第二天清早,王姓居民起床准备外出买菜,才拉开门,就发现在门前一块石头压着一卷纸,旁边还有几十块银元。王姓居民觉得有些奇怪,拿起来一看,原来那卷纸是一叠当票。
仿佛意识到了什么,王姓居民再顾不得买菜,风风火火地跑到了当铺,递上当票,附上银元——自己的东西一件不少地赎了回来,当然还包括他的那几件“传家之宝”在内。
原来,那名盗贼偷走了他家的东西,担心夜长梦多,当即拿到当铺脱手,换回了现洋。本来赃物一旦脱手,再想找回来就难于登天了。但杜月笙又岂是等闲人,他在答应帮忙后,立即发动手下党羽去寻找线索。他势力广大,徒子徒孙多得不计其数,遍布三教九流,很快就获得了线索,找到了那名窃贼。此事在当时传诵一时,后来还被登上了报纸,杜月笙在上海滩声名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