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仁义为怀的孙思邈
孙思邈(58l?682年),陕西华原人(今陕西省耀县孙家塬村),隋唐时著名的医生和道士。他毕生云游四方,悬壶济世,慈悲为怀,备受世人的推崇,因为他精通药物,救人无数,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药王”。孙思邈活了101岁,他的长寿和他修身、立德、重视养生有着很大的关系。
孙思邈自幼聪明过人,7岁开始读书,每天读书千字左右。他读书过目不忘,所以小小年纪就熟读了老、庄以及百家之说。洛阳总管独孤信见了他后,感叹地说:“这真是一个神童!”后来,他由于身体孱弱多病,改学医道。所谓天道酬勤,孙思邈刻苦学习,终于窥得门径。孙思邈很注重联系实际,药书上有些知识令他生疑,他便一一验证。他的家乡盛产药材,他一面学习医书,一面不畏艰险,拿着镐,背着篓,翻山越岭,进山采药。采药回来以后,他亲自将药进行晾晒、加工,有时还亲自试用,感受药性寒热,辨识苦、辛、酸、甜、咸五味,作出正确的注解。正是由于他这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让他在小小的年纪就表现出不同凡人的一面。
20岁时,孙思邈学成,从此开始走上行医救人的道路。孙思邈幼时因为生病求医,罄尽家财,深知贫贱百姓的疾苦,所以学成后,他一心一意要用自己的精湛医术为穷苦百姓服务。凡是没钱看病的人,他不但不收诊费、药费,还会将房子腾出来,给病人居住,并亲自熬药给病人喝。他深知,救人如救火的道理,不论三更半夜,还是狂风暴雨,只要有人请他看病,他从不推辞,立刻赶去救治。无论对方是富贵还是贫穷,只要是病人,他都一视同仁。
那个年代,政治纷乱,天下不安宁,流行疾病颇多,很多人病了就只能等死,官场腐败,民不聊生,医生虽然救死扶伤,但地位着实很低,所以朝野很多人都以医为耻,而以求官、追名逐利为荣。孙思邈认为:“天地之间,唯人为贵,人之所贵,莫过于生。”人生命的尊贵,比做官更让人敬畏。虽神医之名在外,朝廷多次请他入朝为官,但他不忘救治贫苦百姓的初衷,始终拒绝。
隋文帝曾请他出任“国子博士”,这个职位很高,主管教育行政及给王侯公卿的子弟教书等事务。孙思邈不慕高官厚禄,假托有病谢绝,继续隐姓埋名,行走四方,救治百姓疾病。多年后,李世民率军在洪洞南坂一带与刘武周进行了一场决战。战斗中李世民和好多将士都负伤。李世民伤势很重,很多随军医生都素手无策。孙思邈认为,李世民是天降的圣人,肩负统一天下的重任,所以不顾路途遥远,赶赴军营为李世民治病。经孙思邈治疗,李世民痊愈康复,得以继续北上消灭了刘武周的军队。李世民后来果然统一天下,做了天子,为了表彰孙思邈的功绩,曾授他以显赫爵位,但孙思邈固辞不受,继续在民间行医。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孙思邈奉诏入京,为李治治病。李治打算拜其为谏议大夫,但孙思邈又固辞不受。他虽然屡屡拒绝当官,但他从未拒绝过病人的请求。
几年后,孙思邈告老,回到了故里,一方面总结唐以前的医学理论和临床经验,撰写《千金要方》;一方面行走四方,救死扶伤,无数的人经他救治,恢复了健康。
在行医的过程中,孙思邈始终坚持做医生的道德品质,他告诫跟他学医的弟子,要热爱祖国的医学,祖国医学是宝贵的,不要将这门技艺传授给那些品行不端、不愿为穷人治病的人。作为医生,动辄人命攸关,一定要勤学苦练,博览群书,对医术要精益求精,治疗病人要慎之又慎,万不可道听途说,草草了事,以致误人误己。对待病人,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要存恻隐之心,以慈悲的胸怀、将心比心的态度了解病人的忧患和苦楚。医生大道在于救人,不能沉湎于名缰利锁之内,更不可自傲自满。对待病人要一视同仁,不可有厚此薄彼之念。对于患者,不论社会地位高低和穷富,不论长老年幼和美丑,不论亲戚和朋友,不论愚者和智者,都同等对待。他说:“若有病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
孙思邈经过几十年的探索和钻研,终于写成了千古名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这两部书记载了很多的方剂和药物,堪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医学百科全书,对于后世研究中医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书中记载的很多药方,以及养生食疗之道,在现代仍然被人们所使用。孙思邈病逝于唐永淳元年(682年),活了101岁。孙思邈如此长的寿命,在那个年代可谓是一个奇迹。探究其长寿的原因,其一是因为他注重养生、善于保健增寿的缘故;二来,恐怕也和他大医精诚,重视医德,胸怀坦荡有关系。《中庸》说“圣德之人福寿长”,孙思邈正是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