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商道】榜样的力量
振臂一呼,便应者云集的领导能力,并不是每一个领导者都具有的,而没有追随者的领导,其所剩下的只是一个职权威慑下的空壳。换句话说,正是因为有了追随者的存在,才成就了领导者。因此,身为领导者应当以员工的目光为焦点,必须时时以身作则,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道德修养。否则将很难以德服人、以力御人,这样的企业也将必败无疑。如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是凭着其榜样的力量,才成就了微软。
比尔·盖茨是一个天才,他从13岁开始编程,并预言自己在25岁时将会成为百万富翁;他是一个商业奇才,凭借着独特的眼光,准确地捕捉到了IT业的未来;在管理方面,他有着独特的管理手段,将不断壮大的微软管理得井井有条且充满活力;他所创造的财富更是一个神话,他自39岁成为世界首富后,便连续13年蝉联福布斯财富榜的榜首位置,关于他的神话,不知羡煞过多少人。
1973年,比尔·盖茨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哈佛大学。但是为了理想,他毅然于1975年离开了哈佛,并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与好友所创建的微软公司中。
作为微软最炫目的人物,比尔·盖茨个人的行为对微软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微软公司,比尔·盖茨本人就是个工作狂,这虽然给不少员工带来了工作上的压力,但更多的人却愿意将他视为微软公司的榜样去学习。即便是刚进微软的员工,也很少有在晚上9点之前回家的。
可能是比尔·盖茨对公司所有员工的期望都很高的缘故,所以,他对下属员工所表现出来的多为批评。一旦发现某个员工出现了错误,他就会毫不手软地处理,而对于表现出色的员工,他则会给予对方极高的物质和精神奖励。其实,比尔·盖茨对员工的批评,实际上更像是一种积极的压力,不断地推动微软向前快速发展。
对此,曾有一位员工对比尔·盖茨这样评价道:“他不但是个工作狂,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如果我们当中有谁觉得自己的任务完成不了,他就会自己拿回去做,并能迅速而又准确地做到,这让我们很多人都佩服得无话可说。如果哪位员工没有真本事的话,是很难在他手下做好工作的。”正是在这种有形的和无形的压力之下,微软公司的员工才都以一种“夜以继日”的工作方式,在微软公司里毫无怨言地努力工作着。
不过,作为一名出色的企业家,比尔·盖茨也深谙领导学的真谛。所以,他并不会一直以“黑脸”示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他表现得还是相当“和蔼”的。当初,为了在微软公司内部营造出一种“工作第一,以公司为家”的气氛,他在公司定下制度:凡微软员工,随时都能向公司的任何人提出意见,而不必考虑其地位的高低。为此,他还经常主动找公司员工聊天,有时也会在公共场合与员工讨论公司的生产计划,并鼓励他们突破自身的障碍,努力前进。而微软的员工在受到比尔·盖茨的影响后,也都放下心中的枷锁,积极地与公司内的其他员工交流,并提出了不少好的建议,为微软的迅速崛起与壮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2年,当美国《财富》杂志的记者准备写一篇有关盖茨的封面故事时,盖茨答应之后,并没有向其他人一样接受记者的访谈,而是邀请那名记者去旁听了一场“盖茨式的产品会议”。在长达四小时紧张激烈的会议中,那名记者不仅亲自见证了比尔·盖茨和负责某一条产品线的团队所进行的激烈讨论,更为比尔·盖茨的领导魅力所折服。
在一般人看来,绝大多数公司的CEO只与部门主管面谈,而部门主管只与项目经理交流,随后再由项目经理与下属员工讨论。但比尔·盖茨却显得有些特立独行,他并不是只招来了部分主管,还把与该产品线有关的其他中低层员工都召集了起来,大家坐在一起进行了一场异常激烈的、马拉松式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员工都能清楚地听到比尔·盖茨是如何提出疑问,并对某些观点进行反驳的。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比尔·盖茨作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家,他不仅有着振臂一呼便应者云集的领导能力,他还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所以,他才会在律人之前先律己,并能以身作则,为下属做好表率,以德服人。这样一来,他不仅取得了众员工的信赖和认可,还成就了微软今日的辉煌,简直是一举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