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自胜者强:张海迪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省文登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里。她的小名叫玲玲,在5岁以前,和众多的小朋友一样,有一个幸福快乐的童年。可是快乐的时光总是那样短暂。1960年一个明朗的早晨,张海迪在学校上完一节玩具“课”后,不小心跌了一跤。这一跌让张海迪的双腿失去了知觉,从此再也无法站起来。当时,小小的张海迪并不知道自己患的是脊髓血管瘤。
这种病非常难治,且病情反复。在之后的5年时间里,张海迪做了三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六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蹦蹦跳跳的张海迪,只能整天卧在床上。更令张海迪父母痛苦的是,医生们一致认为,像张海迪这种高位截瘫病人,一般很难活过27岁。
张海迪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背着书包上学时,心里羡慕极了,她也想和伙伴们一起去上学。终于有一天张海迪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可是因为自己的生活不能自理,所有的学校都不接收。
上学的愿望是美好的,可是病痛是无情的。每当病情反复的时候,针扎般的疼痛折磨着这个孩子,坚强的张海迪没有流下一滴眼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
张海迪没有忘记自己上学读书的梦想,学校去不成,张海迪就把自己的家当作学校。爸爸妈妈给张海迪买来了书本、字典,教她读书识字。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聪明、好学的张海迪比其他小朋友付出更多的努力、艰辛。她趴在床上,学拼音,学查字典,学一个又一个生字,抄完了一本又一本的课本。虽然很辛苦,走了不少的弯路,可是张海迪却乐在其中。张海迪的知识也逐渐丰富起来,10岁时她已经能读长篇了。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1970年,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起初,农村的生活令张海迪很不适应,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从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很快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村里的孩子、村民们没有一个人因为她的遭遇而看不起她,反而对她更加爱护,送给她很多东西,有送地瓜的,有送白菜的,有人还给她做了个木制轮椅。每次出门,孩子们总是争先恐后地推她到田野里散步。
为了回报大家,张海迪寻思着为乡亲们做些什么。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时间,她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补衣服等。当时,农村生活十分艰苦,生病了缺钱买药。张海迪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就便萌生了学习医术解除群众病痛的念头。她用自己的零用钱买来了医学书籍、体温表、听诊器、人体模型和药物,努力研读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书,常常看书看到深更半夜。她通过自学成才,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能治疗一些普通、常见病症。
在莘县生活的十余年里,张海迪为群众治病达1万多人次。她的针灸技术很出名,常有病人从很远的地方赶来请她看病。由于经常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她的肋间神经总会感到剧烈的疼痛,脊椎甚至弯曲成了“S”型,但是,为了回报乡亲,给广大群众治病,张海迪从来没有怨言。
张海迪也曾有想不开的时候。看见一个个同龄人,甚至比自己年幼的人先后走上工作岗位,张海迪也曾有过自卑感,她觉得自己在别人眼里就是一个废人,于是想自杀。1974年的一天,张海迪写好遗书,吃下了几十片安眠药。当静静地躺在那儿等待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张海迪想到了乡亲们、孩子们,想到了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想到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他也曾绝望过,可是最终战胜了懦弱和病残,成了生活的强者。想到这里,张海迪挣扎着,拼命呼叫。经过几天的抢救,张海迪终于苏醒过来。她暗下决心要成为像保尔一样的强者。
张海迪通过自学成才,走上了文学创作的路子。她了很多的中外名著,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还在韩国出版。此外,她还在空闲之余学习素描及音乐,并且能用手风琴、琵琶、吉他等乐器弹奏歌曲。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电视台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作斗争,最终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中庸要求人们应“辨强以明强”,真正的强者并不在于一个人有多么的了不起,而在于他内心是否足够坚强,能否直面人生中的坎坷,同不幸的命运抗争,能否坚定信念,用自己的双手战胜命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张海迪战胜了人生的不幸,是生活中真正的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