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商道】埃弗里独断专行吞苦果
一个公司的决策层不应该由一人专断,尤其是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更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去经营。若是仅凭一人不仅力不从心,而且还极有可能会为此付出惨痛的代价。
早在1872年,曾当过纺织品推销员、旅行推销员和百货店经理的蒙哥马利·沃德,为了满足广大农民对价格低、产品多样化的需求,他在芝加哥创办了美国第一家全部以邮寄的方式销售各种商品的公司,即蒙哥马利·沃德公司。作为公司的创始人,沃德深知自己的公司若想获得成功,关键在于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满意。因此,他在公司成立之初,就曾作出保证道:若是客户对我们的商品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至于产生的费用全部由公司负担。靠着这种保证,沃德公司很快就占领了农村市场,并赢得了大批的客户。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已然成了一个拥有近五百家连锁店、业务遍布全美国的邮购业巨人。
20世纪30年代初,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沃德公司也受到了巨大冲击,被迫转入了整顿期,并关闭了一些入不敷出的连锁店。即便如此,1931年,沃德公司仍出现了870万美元的巨额赤字,公司存亡也只在一线之间。1932年,当沃德公司因不堪重负而即将破产时,公司董事会请来了休厄尔·埃弗里。埃弗里上任之后,先是关闭了70多家亏损的商店,接着选拔了一批年轻干练的人做经理,然后他又进了一批高档商品作为公司的存货。同时,他还对外宣称道:“我们不再依靠那些乡下客户,今后我们不再只卖工装裤和防粪鞋了。”他的这些举措使沃德公司快速回到了时髦商品的市场。
12年后,他不仅填平了沃德公司当年870万美元的亏损,还实现了2000多万美元的赢利。与美国另一家邮购业巨人西尔斯公司相比,沃德公司在1932年时的亏损是西尔斯公司的两倍多,营业额也只有西尔斯公司的六成多点;但是到了1939年,沃德公司的利润则已达到了西尔斯公司的八成半,营业额也已达到了西尔斯的八成多。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埃弗里可谓是功成名就。可在这个时候,埃弗里犯了一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即对整个企业实行了独裁和错误的领导。在获得巨大的成功后,埃弗里以铁血手腕控制着沃德公司,不接受任何异己之见。在他任职期间,就有3个总经理以及不少于24个副总经理的高级管理人员离开了公司。这些人之所以离开,就是因为他们希望享有自主权,并以此作出积极进取的决策,但是埃弗里却不给他们机会。
由于埃弗里的独断专行,沃德公司内部并没有民主决策机制。也就是说,沃德公司所有的决策都是由埃弗里作出的,这就很难保证其决策的正确性了。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埃弗里就作出了两个足以致命的错误决定。
首先,是拒绝扩展经营规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农民可以说是沃德公司的主要客户来源,而且沃德公司的商店大多开设在乡间的小镇上。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人口多集中于大城市及城市近郊。因此,在这些大城市中,购物中心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并从小型商业区那里抢走了不少生意。在这种大的市场形势下,埃弗里却拒绝扩大经营,将大好的市场让给了西尔斯公司等竞争者,失去了抢占市场的先机。
其次,是在战略预测上的失误。也就是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沃德公司之所以搁置了所有寻求发展的措施,这一切都与埃弗里错误的判断和一意孤行有关。根据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没多久就出现的经济大萧条,埃弗里觉得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不久,将会出现第二次经济大萧条。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固执的埃弗里虽然一直守在“树桩”旁,但始终没能等到前来送死的“兔子”。一般来说,多年过去之后,当埃弗里所推测的经济大萧条并没有出现时,他就该尽快地作出调整,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可是,埃弗里仍固执地认为,大萧条总会出现的,依旧我行我素,根本就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一再错失发展的良机。反观西尔斯公司,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时,总裁伍德便预测美国的经济将会迎来大规模的发展,并将所有的资金都投了进去。两年后,西尔斯公司果然获得了丰收,销售额也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初的10亿美元猛增到了20亿美元。
不仅如此,埃弗里在静待“良机”之时,还对削减成本费用有着过分的热情。对此,他先将各连锁商店的管理费用降到了最低,然后又撤回了所有用在改进商店装璜上的费用,并下令公司上下不得使用职业模特儿展示服装和衣饰配件等,其目的只是为了节约1%的成本。但宣传效果却因此大打折扣,再次对整个公司的销售业绩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埃弗里的独裁统治给沃德公司造成了难以弥补的损失。如在1945年年初,沃德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为42%,到了1951年则下降到了28%。反观其主要竞争对手西尔斯公司,其市场占有率却从1945年的51%飙升到了66%。
由此也可以看出,正因为埃弗里专权思想作怪,他在作出决策时才难以吸收异己之见,并最终铸成了大错,让沃德公司丧失了发展的良机,将其一步步地推向了失败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