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政道】蔺相如的为政之道
设置

【中庸政道】蔺相如的为政之道(1 / 1)


【中庸政道】蔺相如的为政之道

蔺相如,是战国时期赵国上卿。蔺相如很有才华,但出身寒微,原本是赵国宦官头目缪贤家中的一名舍人。按正常升迁,蔺相如要坐上相国的位子,可说难于登天。然而战国变乱纷繁,时势造英雄,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蔺相如得以脱颖而出,名载史册。

战国后期,强大的秦国加紧了对六国的兼并。经过数次大战,韩魏已经不足为患,而赵国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后,实力大增,成为当时唯一可以抗衡秦国的大国。赵惠文王年间,秦国攻势加剧,秦、赵两国的军事、外交的斗争日益尖锐起来。

公元前283年,秦昭王听说赵惠文王有一块极其珍贵的“和氏璧”,就提出要以15座城池交换。这明显是秦国的政治讹诈。因为无论一块璧玉如何珍贵,也不能用15座城池交换。秦国此举不过是要探探赵国的虚实罢了。消息传来,赵国君臣虽然明知道是政治讹诈,却也无可奈何。如果答应,徒受秦国愚弄;如果拒绝,就会让秦国找到用兵的借口。在这紧要关头,蔺相如挺身而出。他对比了双方的实力,认为赵国既然不能以武力相抗,就只能在道义上取胜了。他的谋略让赵惠文王大为惊喜,赵惠文王当即命蔺相如出使秦国。

秦国之行,相当凶险。秦昭王先是轻慢赵国使臣,在偏殿接待了蔺相如等人。秦昭王得到和氏璧后喜形于色,将和氏璧传给美人及左右观看。蔺相如看出秦王无意将城池给予赵国,于是向秦王说和氏璧有瑕疵,借机索回了和氏璧。和氏璧到手后,蔺相如斥责秦国没有诚意,并作出了宁为玉碎的架势。

秦王害怕蔺相如真的撞坏了和氏璧,假意取来地图,指城池给他看。蔺相如要秦王斋戒5日才奉上和氏璧,以拖延时间。期间,蔺相如派侍从乔装打扮携璧返回赵国,而自己留下应付秦王。

5天后,秦王在大殿上传召蔺相如。蔺相如上殿,先是斥责秦国无信,然后说:“臣诚恐秦王欺骗赵国,已命人持璧归赵。秦强而赵弱,如果大王先割十五城予赵国,再派遣一位使者至赵国,赵国立即交出和氏璧。”秦国君臣面面相觑,无计可施。

蔺相如安然回国。赵惠文王认为蔺相如不辱使命,于是封其为上大夫。几年后,秦国以武力相迫,要求赵惠文王参加“渑池会”。赵惠文王惧怕,不想去。蔺相如却认为:“王不行,示赵弱胆怯也。”表示愿意陪伴赵惠文王前去参加渑池之会。在渑池会上,秦昭王侮辱赵惠文王,说:“我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赵王弹瑟吧!”赵惠文王就弹起瑟来。秦王却让秦国史官记下:“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与赵王会盟饮酒,让赵王弹瑟。”这明显是在贬低赵国。

蔺相如走向前说:“赵王听说秦王善于击缶,请大王为我王击缶!”秦王大怒,不答应。蔺相如就趁着献上瓦缶的机会,以血溅五步威胁秦王。秦王无奈,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让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击缶。”秦国的众臣说:“请赵王用赵国的十五座城给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把秦国的都城咸阳送给赵王献礼。”蔺相如针锋相对,始终不辱赵国颜面。

赵国严兵以待,秦王见得不到什么便宜,就回去了。渑池之会结束后,赵惠文王回到赵国论功行赏,蔺相如被封为上卿,位置在老将廉颇之上。这引起了老将廉颇的不满。

蔺相如对自己有着清醒的认识,明白两次外交斗争的胜利与廉颇的统军镇守密不可分。若不是秦国慑于廉颇的武力,自己的外交工作根本无法展开。所以对于廉颇,蔺相如秉持的是以和为贵,尽量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但是,廉颇对此却没有清醒的认识,多次公开扬言道:“要是见到蔺相如,一定会羞辱他。”

蔺相如听了这话,不肯和他碰面,每逢上朝时常常推说有病,不愿跟廉颇争位次。过了些时候,蔺相如出门,远远看见廉颇,就命人掉转车子避开他,以免发生冲突。廉颇见状颇为得意。

蔺相如处处退让,他的门客们看不过去了,一起规谏道:“您与廉颇职位相同,廉将军口出恶言,您却害怕得躲了起来,怕得太过分了吧。就是普通人对这种情况也感到羞耻,更何况是将相呢!我们没有才能,请允许我们告辞离开吧!”

蔺相如挽留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相比哪个厉害呢?”

门客回答说:“廉将军不如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以秦王那样的威势,我蔺相如尚且敢在秦国的朝廷上呵斥他,羞辱他的群臣。我蔺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会害怕廉将军吗?强秦之所以不敢轻易对赵国用兵,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现在如果两虎相斗,势必不能共存。我之所以对廉将军退让,是先国家而后私仇啊!”

蔺相如的这番话令门客深受感动。廉颇听了这些话后,也顿觉无地自容。他悔恨交加,到蔺相如家负荆请罪说:“我是粗陋卑贱的人,想不到您宽容我到这样的地步!”于是,二人成刎颈之交。将相之和,遂成一段千古佳话。在随后十多年的岁月里,赵国内政决于蔺相如,外事有廉颇坐镇,秦国再不敢东顾。

蔺相如识得大体,尽公不顾私,他的这种为政方式是符合中庸之道的。蔺相如的众多门客之所以不能理解他身在高位为什么要向廉颇退让,是因为他们未能理解中庸之道的奥妙。所以,蔺相如的谦让举动在他们的眼里,就成了卑躬屈膝的表现。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