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庸大全集
  4. 【中庸精解】君子时中,不偏不倚
设置

【中庸精解】君子时中,不偏不倚(1 / 1)


【中庸精解】君子时中,不偏不倚

中庸之道,不只是仁人君子的处世原则,而且也是一种习惯和信仰,这种习惯和信仰一直秉持在他们的内心深处,久而久之,也就化作了一种人格力量和精神风貌。所以,君子可以做到“时中”,也就是时时可以做到中庸,随时随地可以中庸处世,这是一种人生境界,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只有具备高洁的品行和严于律己的修行,才能够达到这种境界,体会到它的大智慧所在。

孔颖达在为《中庸》做注时曾经说:“君子之人用中以为常。”说的就是君子的人格里面已经渗入了这种思想,它已经融入到仁人君子血液里,成为了灵魂之中挥之不去的一部分。这种思想的运用已经不是仁人君子故意为之,为了一定的个人目的来利用的,而是一种与身相随的、割舍不掉的东西。在这种潜移默化之中,君子成为了中庸之君子,中庸也成为了君子的中庸,二者是并存的,一存俱存,一逝俱逝。也就是说没有不中庸的君子,也没有中庸的小人,是否秉持中庸之道,正是君子与小人的根本区别所在,这也正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伟大之处。

对于孔颖达的这种理解,宋代的朱熹也有同感。朱熹认为,君子之为君子,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必须有君子的德行,这种高洁的德行也是君子能够奉行中庸之道的前提。也就是说,首先要具备高尚的品行,才有资格领悟到中庸之道的大智慧,才能够把它作为自己的人格操守和处世原则来奉行,才能够不受外界时空的变换及各种因素条件的限制,随时随地能够做到中庸待人、中庸处世。

中庸之道的特点是什么呢?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的话,那就是不偏不倚。所谓不偏不倚,就是为人处世、行为做事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恰如其分,不厚此薄彼,不偏激狭隘。如果你真正领悟了这四个字的含意,并且像君子一样去要求自己的言行,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习惯,这种思想就会在你的内心深处扎下根来,你就会体会到它的智慧与伟大,让你受益匪浅。

为什么我们待人接物要做到不偏不倚呢?因为在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中,无论人们扮演着什么样的社会角色,从事着何类的工作劳动,或者说处于何种社会地位,但是从人之为人这一物种上来说,他们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尊重,都有自己的尊严和人格独立性。无论一个人在财富的拥有上或贫或富,在权力的支配上或大或小,在地位的占有上或高或低,都应该平等,都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西方的大思想家卢梭说过“人生而平等”的醒世恒言,其实,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贤已经提出了这种平等观念。那时候的仁人君子所奉行的中庸之道,就是要求自己要平等待人,不偏不倚。

中庸之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人做事要不偏不倚。如果我们想要进一步发挥和演绎其思想内涵,不去保守地追溯其原意,也可以说,它教给我们的是怎样去平等待人,以诚待人。

人在社会中生存,往往要与各种身份地位的人打交道。如果我们不能做到不偏不倚、平等待人,而是对那些“大人物”恭敬有加,彬彬有礼,对待“小人物”则态度冷漠,弃之不理,更有甚者对其挖苦嘲弄,以显示自己的所谓的“聪明机智”。这样做的结果必然是既不会讨得“大人物”的欢心,也和“小人物”结下了梁子。就会令人产生怀疑,将被人瞧不起。

所以,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地位,目前是什么样的身份,都要学会尊重别人,平等待人。在维护他人自尊的同时,我们也提升了自己的品行修养,自然也会受到他人的信任与尊重。这也是我们从中庸之道中可以领悟到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智慧。

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是人伦大道,是仁人君子为人处世所奉行的不二法则,如果忽视了这一人伦大道,待人处世就不能做到不偏不倚,也就不能赢得人们的信任,不能称之为君子。所以,我们为人处世要尽可能像君子一样秉持中庸之道,待人接物不偏不倚。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