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做人】文中子王通
在隋朝,有一个人名叫王通。在中国历史上,王通的影响是很大的,他建立功业的方式比较特殊,故而不为人知。在隋朝治乱转折之际,王通不仅看清了社会的发展趋势,同时也看清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于是,他毅然放弃文事武功,转而进行学术研究和人才培育,最终对唐代政治文化的兴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王通出生于山西河东,其父王隆是一个负有盛名的学者。由于学识渊博,王隆曾被任命为国学博士。因为长在书香门第,王通小时候就酷爱读书,学习十分刻苦,经常废寝忘食。据说他曾经有6年时间寝不解衣,学累了就躺下眯一会儿,然后起来再学。到15岁的时候,他已经是满腹经纶。许多人开始拜他为师,向他讨教学问。由于饱读圣贤之书,王通悟透了天命人性的玄机,确立了很强的人生使命感,立志要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有一番作为。
隋文帝仁寿三年(603年),王通考中秀才,随后到长安游学。当时,隋王朝正当盛世,但由于上层人物的贪婪自私,繁盛之下深藏危机。王通清醒地看到这一点,心怀忧惧,便向隋文帝献上《太平十二策》,提出了“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验今,运天下于指掌”的治国方略,受到文帝的赞赏。隋文帝把他的奏章下发,让公卿们评议,王通却因此受到冷落和排挤。王通怀才不遇,便想返乡兴教。当时的权臣杨素一向仰慕王通大名,便邀请王通到他的府邸,想收为己用,但被王通拒绝了。不久,朝廷任命王通为蜀郡司户书佐、蜀王侍读。任职期间,他把形势看得更清楚了,见杨广和权臣杨素等人相互勾结,料知隋朝大乱将至,危机灾祸不远,便辞官归乡。
回到河东老家之后,王通决心效法孔子,把精力放到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上。孔子曾编订六经,王通便决定续述《六经》。他一面聚众授徒,一面潜心著述,9年之后,著成《续六经》80卷,人称《王氏六经》。在书中,他坦言自己的志向:“服先人之义,稽仲尼之心。天下之事,帝王之道,昭昭乎。”也就是要学习孔子,振兴儒学,探索统一国家和治理社会的王道。王通收徒众多,讲学不辍。在他去世后,其弟子门人为了纪念他,便仿效孔子弟子作《论语》,收集他的言论答问,编订《中说》一书,又称《文中子》。该书用讲授记录的形式,系统保存王通讲课时的主要内容、与众弟子友人的对话等内容。王通的学术成就和思想,主要体现在《续六经》和《中经》之中。
通过对魏晋六朝数百年动荡原因的分析,王通以睿智博通的头脑,提出了重建统一国家的思想和主张。他首先抨击了东汉以来儒学神学化的弊端,提出“穷理尽性”的观点,引导社会风气朝着理性和务实方向发展,为社会走向稳定提供了理论基础。针对魏晋以来贵族们变乱伦理纲常、追求功利私欲的生活,王通在个人修养上提出防止“人心”,扩充“道心”的主张,也就是防止个人私欲泛滥,加强社会道德和责任感教育,并指出实现这一主张的原则和方法对扭转放荡腐朽的社会风气起着积极作用。东汉到隋朝几百年的政局大分裂与思想上的大分裂互为表里。当时,儒学衰落、道教兴起、佛学广播,三教相互斗争,社会思想混乱不堪。中国历史证明,没有思想的统一,就没有国家的统一。王通深刻地认识到这一点,明确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为唐宋时期的思想统一奠定基础。至此,率性而为的王通在理论上出色地完成了为盛唐奠基、开宋代理学先河的历史使命。
王通以昌明王道、振兴儒学为己任,认为人才是社会国家强盛的根本,为扭转六朝以来精英堕落、人才调零的状况,他特别注重视人才培育。王通归乡讲学,特别是在《续六经》完成后,名声日隆,慕名前来求学者络绎不绝,门下弟子竟达千人之多,被世人称为“河汾门下”。他编写教材,革新教法,日夕与弟子们讲道论学,造就一大批出类拔萃之士,其中最出色的有初唐著名政治家房玄龄、杜淹、魏徵、薛收、温彦博、杜如晦、王珪、陈叔达等,还有著名军事家李靖、李世等人。这些人都是隋唐之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角色,他们所取得的伟大功业,无不受益于王通的教诲或影响。可以说,正是因为王通聚众授徒,与初唐那些著名将相讲学论道,才终于造就繁盛李唐三百年的基础大业。
王通乐天知命,率性而为,传道授业,受到后世的广泛而长久赞誉。北宋初年著名学者石介称赞他是与孔子、孟子、扬雄一样的圣贤。程颐、邵博等人更是将王通置于荀子和扬雄之上。心学大师王阳明认为王通远超韩愈,堪称“贤儒”。蒙童必读的《三字经》,则把王通与老子、孔子并列,奉为“五子”之一。
正是因为理解天命与人性的深刻关系,即便是在隋末那样不堪的社会里,王通依然发挥出自己的才能,为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国家将乱,他就到社会上去弘道;官场败坏,他就到民间讲学;现实无可挽救,他就着眼于未来育才。由此可见,悟透天命、认清自己,在任何社会环境下都能成就完满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