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拿得起放不下的战国史(全两册)
  4. 十七 纵横捭阖
设置

十七 纵横捭阖(1 / 1)


自魏武侯至魏惠王,魏国一直奉行着强硬的扩张政策,如果魏国不及时调整外交策略,那就离关门打烊不远了。

此时,就在魏惠王每天着急上火掉头发时,相国惠施提了一条让魏惠王难以抉择的意见:

“放弃自己王的尊严,去尊齐君为王!”

魏惠王听后,浑身打了一个寒战。他冒死夺回了国君之位,苦心经营魏国,征战四方,就是为了让天下诸侯尊自己为王,当一位无冕天子。可是天子的人设让他活得太累,更让魏国霸业路上无法承受的是,为了让天下诸侯臣服就得穷兵黩武、四处树敌,而太子的战死沙场,使得魏国距离灭亡只有一步之遥。

看着魏国漫天的战火,人设崩塌的魏惠王选择了向现实低头,放弃了荒唐的天子梦。

惠施看着魏惠王一脸惆怅的样子,又补充道:

“我们向齐国屈服,实则韬光养晦,减轻我们的外部威胁。我们尊奉齐君为王,那么齐国就是主宰中原的新任老大。而谁最不想看到这一幕呢?”

魏惠王好奇地问道:“是哪个诸侯国呢?”

惠施面带狡黠地说道:“南方的楚国!新任楚王雄商,锐意进取,有着称霸天下的野心,楚国在他的带领下空前强大。齐国称王号令天下时,楚王心中必定不服,一定会挥师北上攻打齐国。届时,我们可以借楚王之手削弱齐国!”

看似卑躬屈膝,实则借刀杀人,惠施的外交策略充满了灵活与诡诈。

中国有句俗话,“丧事当作喜事办”。这句话在西方人听来很魔幻。能理解其中奥妙的恐怕只有中国人。有的老人活了八九十岁,能够寿终正寝,何尝不是一件喜事?既然坏事已不可挽回,那还不如积极面对。

魏惠王前半生总把自己当天子,挺着最硬的腰板,说着最硬的话,结果遭受了最毒的殴打,儿子战死战场,将士有去无回,周边诸侯心怀鬼胎。既然无可挽回,还不如积极去面对这糟糕的局面。

活得特别累的魏惠王,明智地放下天子这一沉重的抱负,当一个普通的诸侯。能活下去,是他最大的奢望。

思想上转型的魏惠王,派使者前往齐国,表明愿意尊奉齐君为王的意愿。

齐威王接见魏使后,听到魏惠王要尊奉自己为王。他的手都颤抖了,内心那个激动的呀,真是高兴坏了!天下唯一合法的王就是在洛邑的周天子。楚国、吴国、越国都曾自称为王,但那都是自封的,没有合法性。楚国真正的爵位是周成王封的最低级子爵,所以楚王被中原诸侯称为楚子。就连曾经风光无限的魏惠王,也只敢在家里称王,穿天子的衣服,那完全是cospy,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而一个诸侯去尊奉另一个诸侯为王,是史无前例的。这表明,齐国才是天下名副其实的老大。

公元前334年,魏惠王与齐威王在徐州相会,让齐威王大为惊喜的是,韩宣王也来了。韩国之所以前来,也是无奈之举,马陵之战前,韩国被魏国打得差点挂了,要不是齐国出手相救早就亡国了。这次徐州相会,韩国小弟是来拜齐国大哥的码头的。

会盟在和平友好的气氛中召开,魏惠王没敢穿天子的衣服,他与韩宣王头戴布冠,尊奉齐国国君田因齐为王。由于田因齐称王,因此历史上称他为齐威王,而不是齐威公。

此时,齐威王感觉到自己到达了人生的顶峰,更带领田氏家族走向辉煌。要知道,田氏可是春秋时期从陈国流亡到齐国的贵族,他们从打工的卿大夫,逆袭成齐国的老板,现在又成了全天下的老大!真是了不起!

激动的田因齐也投桃报李,承认了魏国也有称“王”的合法资格。齐魏两国相互称王的历史事件,史称“徐州相王”。

齐国看似是“徐州相王”的最大受益者,其实是最大的输家。远在南方的楚威王听说齐国被魏韩两国尊奉为王。

“敢在我楚王面前称老大,看我怎么教训你!”

齐国即将迎来强悍的对手。

适当的退却其实是另一种进攻!魏国成为最大的赢家。魏惠王化解了一位强大的敌人,同时又保留了“王”的称号。“徐州相王”结束后,魏惠王正式改元,成为与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改元后,魏惠王活了十六年。

韩国成为第二大赢家,它获得了齐国的庇护,数年之后,韩君也正式称王。

“徐州相王”就像打开了潘多拉魔盒,此后的天下诸侯都开始称王。周王室自从东迁洛邑,天子大权旁落,穷酸落魄,可是还有“王”的这块遮羞布。可是诸侯都称王,周天子连遮羞布都没了,开始在天下诸侯面前裸奔了。

最早自封为王的楚国,此时蠢蠢欲动,新任的楚王要将楚国推上历史巅峰。

就在秦惠文王继位的前一年,公元前339年,楚宣王去世,儿子熊商正式继位,史称楚威王。

楚威王是战国时楚国最杰出的国君,在他在位的十一年时间里,把楚国推向了历史巅峰,让楚国成为最有实力、最有希望统一天下的诸侯,连虎狼般的秦国都要畏惧楚国三分。

可惜,他生了一个败家子楚怀王,否则统一天下的搞不好就是楚国。虽然楚国没有活到最后,但“所有失去,都会以另一种方式归来”。灭秦的项羽是楚国人,建立汉朝的刘邦也是楚国人,楚国人以另一种方式完成了一统天下。

楚威王全盛时期疆域

吴起在楚国变法后,经过三代楚王的苦心经营,传到楚威王手里的楚国已是一个富强的大国。有着雄心壮志的楚威王,发誓要有一番大作为,恢复楚国应有的大国地位。

楚威王刚继位没几年,越国就来挑事了。

公元前334年,越王无疆在齐威王的支援下,主动向楚国发动战争。

在春秋末年,越国是威震天下的新兴诸侯。曾经大破楚国、攻占郢都的吴国,也被越国一举消灭。越国从那以后一直是东南小霸王,从不把周边诸侯放在眼里,蛮横惯了。

面对越国的主动出击,楚威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自卫反击战,誓以雷霆之力彻底打垮越国。

天下的南方只能有一个大国存在,那就是楚国,绝不允许有两个。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命景翠为帅,举倾国之力,出动数十万大军,水路并举,浩浩荡荡杀向东南。经过吴起变法过的楚军,纪律严明,战斗力彪悍,早已不是一百七十年前柏举之战中,一触即溃的楚军。

越王无疆没有继承祖先越王勾践的荣光,在如同压路机的楚军面前,被碾成了面粉。越军主力全部报销!越国曾经侵占的吴国故地,被楚军全部占领。

越国的残余势力开始自相残杀,各自为政,越国离亡国不远了。打顺手的景翠并没有就此止住脚步,而是挥师北上,朝着齐国进军。

齐威王在徐州被诸侯尊奉为王,那就去徐州让齐国见识见识,谁才是真正的王。

齐、楚两国在徐州展开大会战,齐国惨败。

徐州一战,让楚军威震天下,天下诸侯不得不对楚威王刮目相看。

魏国作为吃瓜群众,在一旁看热闹。魏惠王报了马陵之战的大仇,实现了惠施的计策。

虽然徐州之战中楚军气势如虹,但是楚威王在位期间,做得最有影响力的一件事,就是将位于四川的巴国盐池彻底抢了过来。

四川号称天府之国,四川盆地里蜗居着两个国家,一个是巴国,另一个是蜀国。巴国的势力范围在重庆一带,蜀国的势力范围在成都一带。巴国靠近楚国,而蜀国靠近秦国。

巴国可比蜀国有钱多了,家里简直富得流油。

别人家的山泉有点甜,而巴国的山泉有点咸。这种口味有点咸的山泉叫盐泉,传说中的液态黄金!盐泉流出来的泉水,把水分蒸发干,就会留下白花花的食盐。

先秦时,食盐的地位就像现在的石油一样,是极其重要的硬通货。巴国手上有三大盐泉,均位于长江三峡周边。由于巴国生产食盐,他们可以把食盐贩卖给周边的蜀国与楚国,从而赚取大笔的财富,因而整个国家富得流油,老百姓不用耕种就有粮吃,不用织布就有衣服穿。

楚国作为南方的超级大国,看着巴国的盐泉不停地流口水。楚国虽然极其渴望获得这些宝藏,但摆在面前的进攻难度却是专家级的!

如果你坐船游览过三峡,从下游行驶到上游,看着江水两岸那险峻的山势,你就知道楚国攻打巴国的难度。

南北朝时期的郦道元有一篇写《三峡》的文章,开头第一句:“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在三峡的七百里中,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高山,群山之间没有中断的地方。悬崖峭壁层峦叠嶂,让人看不到天空与太阳,除非到了中午或者午夜,才能看见太阳与月亮。)”

对于楚军来说,三峡不光险峻,更要命的是从地理上来说,楚国位于巴国东面,楚军一路从东向西前进,一直处于仰攻状态。

我们上初中时就知道,中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

我们在史书中经常看到,很多政权一旦拿下四川,就可以顺江而下,攻打长江下游的敌人。而长江下游的政权想进攻位于四川的政权,就如同向上爬高,一路处于仰攻的位置。

楚国人为了食盐,两眼放光,豁出了老命。几代楚王打了一场漫长的盐泉战争。楚威王的父辈用鲜血拿下了两座盐泉。

到了楚威王继位,巴国还剩下最后一座盐泉。楚威王发兵逆流而上,攻下了巴国最后一道盐泉,至此楚国已将三座盐泉尽收囊中。楚威王在巴国的故地上建立了巫郡。楚国不但扩张了领土,还成了暴发户。

此时,楚国达到了历史的巅峰,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超级大国。

从地图上看的话,楚国已经把天下已知的文明区域占了一半,国土西起大巴山,东到大海,北至淮河,南抵五岭。有了盐泉,楚国就有钱充值扩军,《战国策》里有句话形容楚威王的国力:“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

如果读者活在当时,你一定相信未来一统天下的会是楚国,而不是秦国。

楚国拿下三座盐泉后,占领三峡,使得四川盆地无险可守,楚国一鼓作气吞并巴、蜀两国,简直易如反掌。然而楚威王犯了一个战略性错误,他停下楚国进军的脚步,撤军回国了。

在楚威王看来,楚国的地皮实在太大了,不仅拥有富饶的江汉平原,还有新掠夺来的吴国故地,地都耕不过来了。楚国与巴国交战,只是为了夺取盐泉,剩下的巴国与蜀国土地,楚国根本看不上。

巴国与蜀国因而得到喘息的机会,它俩庆幸自己虎口逃生。

尽管楚国这只老虎走了,如饿狼般的秦国却盯上了四川盆地。

秦国望着眼前的肥肉,忍住了口水。它知道这块肉迟早是自己的,眼下主要的精力是从魏国身上多挖几块肉来填饱肚子。秦国发现靠武力对魏国强行动手的话,魏国必然拼死挣扎。硬攻太费事,不如来软的,用哄骗的方式让魏国乖乖听话。

于是,一群会用“屠龙之术”的人登上了历史舞台。

战国时期,游士遍地,他们就像现在待业的大学生一样,都想找一个稳定的好工作。商鞅是游士里的佼佼者,他在秦国找到了一份高薪工作,一直稳居秦国高层,并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秦国。由于商鞅在权力核心的地位太稳了,结果被新老板给宰了。

商鞅的死,让全天下找工作的游士明白了,干得再好,那都是老板的。自己只是个打工仔,找个好老板,混个好职位,多赚点钱才是正道。没有必要为了伟大的政治理想,把自己的小命搭进去。

于是一群纵横家粉墨登场。对于纵横家来说,自己既不属于某一学派,也不是一个政治团体,而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看似毫无原则、无底线的纵横家,为什么不仅能在乱世中获得重用,还能左右国家的兴衰呢?靠的就是“纵横术”,这是他们引以为傲的“屠龙之术”。

“纵横术”是由“合纵”与“连横”两块思想组成的。

合纵,六国为了抵御秦国,结盟成一道贯穿南北的纵线,堵死秦国向东的出路。

连横,以西方的秦国为起点,向东联盟诸侯,形成一道连接东西的横线。秦国的目的是破坏六国联盟,从而入主中原。

纵横术和现在的外交学很类似。

我们看外交家在国际社会纵横捭阖,利用自己的智慧与谋略,不仅让两个敌对国化干戈为玉帛,又能让两国携手发展亲如兄弟。

然而,战国时的纵横家与现在的外交家有一个本质区别:纵横家搞外交是为了一己之利,外交家搞外交是为了祖国的利益。纵横家明确地知道自己只是打工仔,只要国君能给足待遇,去哪国上班都无所谓。如果待遇下降,立马两脚抹油,带着核心机密跑去竞争对手那儿上班。

战国时代,七国大乱斗,每个诸侯都想结盟,毕竟单打独斗太累,但结盟的情谊很难长久。每个国家都想找能和自己玩得来的,可惜每个诸侯国都心怀鬼胎,就算有和自己玩得来的,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没有永恒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许多诸侯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今天搞合纵,明天搞连横。

魏国人公孙衍到秦国求职前,他在魏国已经混到了高级职务——“犀首”。因此,公孙衍在魏国又被人尊称为“犀首”。

自从马陵之战魏国大败后,魏国从天下首屈一指的大国,沦落为三流的小国。对于公孙衍来说,这如同从上市公司的副总一下跌落成小商铺的伙计。

自己虽然混得很好,但毕竟是个打工仔。公孙衍为了给自己谋个更好的出路,决定跳槽。于是他瞄准了新兴崛起的秦国,这是一家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吸引着全天下的人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只要认真努力,无论底层员工还是高级经理,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回报。

怀揣着秦国梦的公孙衍,偷渡到了秦国。

公孙衍在魏国高层混迹多年,掌握了魏国的核心机密。他到了秦国,秦惠文王乐开了花,这是上天赐给他一个带路党啊!公孙衍立刻被任命为大良造,成为秦国的二号人物。

为了报答新任老板,公孙衍决定给老板来个大惊喜,让秦君得到梦寐以求的河西地区。

战国时代拉开帷幕后,河西地区就在秦魏两国手中反复争夺,两国势力在河西地区犬牙交错。为了把魏国势力从河西彻底清除出去,公孙衍决定对魏国发起雷霆一击。

马陵之战后,魏国国力大跳水,在河西地区与秦军的对峙中,魏国处于下风。魏惠王只能派大将龙贾在河西地区修长城,其中雕阴是魏军重点防御的军事重镇。

公元前330年,带路党公孙衍率领秦军发动雕阴之战。

担任过犀首的公孙衍了解魏国长城的弱点,战役进行得很顺利。魏军四万五千人被全歼,将军龙贾被俘,大部分河西地区被秦国拿下。打顺手的公孙衍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带着秦军跨过黄河,攻占魏国在河东的大片土地。魏惠王无力对抗秦国的攻势,割让15座城池,并将势力退至崤山以东,战略要道崤函道落入秦人手里。

秦国不但占领了大片土地,更打通了秦国东进中原的崤函道,从而实现了秦国数百年东进中原的梦想。并不满足的秦人在崤函道上修建了威武雄壮的函谷关,成为秦国坚固的大门,将崤山以东的来犯诸侯拒之门外。

大胜回朝的公孙衍成为秦国万众瞩目的焦点,受到无数赏赐。

公孙衍跳槽之后,迎来了职业生涯的辉煌,他的故事影响了无数有梦想的人。

其中一位是魏国人张仪。

论忽悠的能力,张仪算得上是战国第一纵横家。他以三寸不烂之舌,把一个诸侯国忽悠瘸了,骗得连裤头都不剩。

张仪之所以一张嘴能敌百万兵,是因为他有一个特别厉害的老师——鬼谷子。

鬼谷子是一位半人半仙的隐者。他之前的两位学生庞涓与孙膑,二人通过军事较量,改变了天下格局。而张仪比庞涓、孙膑更厉害,仅凭一张嘴,就改变了地缘政治格局。

张仪从鬼谷子那里学成之后,下山找工作。他首选的就业地点并不是自己的祖国魏国,而是楚国。

当时楚国在楚威王的统治之下,成为南天一霸,占据了天下的一半。张仪心想,楚国作为天下排名第一的超级大公司,工资待遇应该是不错的。然而,刚离开师父的张仪,就遭到了社会的毒打。

作为一名高级人才,刚到楚国的张仪受到了礼遇。有一次他参加楚国令尹的饭局,令尹吃完饭后,回到家发现身上佩戴的贵重玉佩不见了,他到处找也没有找到。

一位门客怀疑是张仪偷的,理由很简单,张仪是个穷鬼。

在没有证据、没有线索的情况下,令尹竟然相信了这一奇葩理由。于是派人严刑拷打张仪,张仪死活不承认,因为就是承认了,他也没有玉佩啊!无奈之下,令尹只能把张仪放走了。

被打成血人的张仪爬回了家,他的老婆被吓得半死,还以为是具会爬动的血尸。张仪的妻子一边抱着张仪,一边哭诉:“你要是不读书,不来楚国,就不会落此下场了。”

张仪望着老婆,张开满嘴是血的嘴巴,用力地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在!”

“有舌头在,这就足够了。我迟早要他们还回来。”张仪苦笑道。

张仪的妻子紧紧地抱着他,“楚国,咱们不待了,等你伤养好了,我们走。”

伤养好后的张仪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楚国,若干年之后,再次回到楚国的张仪把楚国上下玩弄于股掌之中。

公元前329年,张仪来到了秦国,拜见秦惠文王后,直接露了一手。

之前,秦国在公孙衍的率领下,获得魏国大片领土。然而却有一座城池像一颗钉子一样插在秦国胸口上,它就是位于河西的少梁城。少梁城是魏国在河西唯一的军事重镇,对于占据河西大片土地的秦军来说,简直是如鲠在喉。

如果硬取少梁城,秦军将损失巨大。张仪想出了一招,先围攻魏国兵力较少的蒲阳,拿下蒲阳后再与魏国谈判。只要魏国愿意把少梁送给秦国,秦国愿意送还蒲阳,还附赠一名公子当人质。

弱国无外交,魏惠王很无奈。不答应吧,秦国会继续发动进攻夺取少梁;答应吧,至少还能换回一座蒲阳和一个人质。两害相权取其轻,魏惠王选择了屈服。

秦国得到少梁后,彻底将河西收入囊中,秦惠文王觉得张仪是个人才,于是任命张仪为相国。

此时不淡定的是公孙衍。

“我为了秦国,背叛了祖国,更为秦国开疆扩土。张仪这小子凭什么能一步登天,爬在我的头上?我和张仪都是魏国人,没想到,老乡见老乡,背后来一枪。老子不干了!”

浑身都是负能量的公孙衍跑了,这次他偷渡回到了魏国。从那以后,公孙衍成为张仪最大的敌人,两人将用纵横术开展生死斗。很多人认为按照《史记》的记载,张仪的最大对手是苏秦。根据现在的出土文献与专家考证,张仪与苏秦其实是生活在不同时期的人物。

苦心支撑魏国的魏惠王见公孙衍跳槽回来了,也没过多地责怪他,而是让他官复原位。魏惠王不是不想找公孙衍算账,而是因为魏国现在日渐衰落,天下英才都不愿来这里就业,招一个曾经有经验的高级经理回来,总比招一个没工作经验的人强。

面对公孙衍的离职,秦惠文王并没有挽留。在秦君眼里,公孙衍是一个政坛老油条,老奸巨猾,是为了利益可以卖主求荣的人。他可以背叛魏国,也可以背叛秦国,这样的人放在身边太危险。一旦有更合适的人来秦国,公孙衍就会被立刻换掉。

秦国之所以能统一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秦孝公开始到秦始皇之间的七代国君,他们个个慧眼识人。只要是他们看中的人才,不管出身如何,一律放心大胆地任用。在秦国没有熬资历这一说,只要能力强,一步登天不是没有可能。

商鞅通过变法让秦国富强,而张仪靠着三寸不烂之舌让秦国开疆扩土。

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在张仪的怂恿下,正式称王。

魏惠王看到隔壁邻居也学自己自行升级为“王”,满满求生欲的魏惠王,在公孙衍的帮助下,开展了积极的外交结盟。就在秦君称王的同一年,魏惠王拉上与自己相爱相杀的小伙伴韩国,在巫沙尊韩君为王。同时,魏惠王也拉上齐国一同商议对付秦国。

张仪看到魏国拉帮结派,自己也动了心思:

“齐威王想学齐桓公,楚威王想雄霸天下,秦国想东进中原。这三个大国,都有自己的小算盘,都愿意看到中原小国成为一盘散沙,从而方便自己吞噬。”

公元前323年,张仪施展了“连横”策略,在江苏沛县,秦国与齐、楚两国结盟。三个大国结盟,让小国们不寒而栗,秦、楚、齐在地图上形成一道横线,这是要把小国一锅端呀。

公孙衍看破了秦国的阴谋,施展了“合纵”的策略,拉上赵、韩、燕、中山五国一起结盟,互尊对方为王,史称“五国相王”。五国从南北方向形成一道纵线,共同抵御大国的威胁。可惜公孙衍搞得合纵非常水,立马遭到大国的连环暴击。

齐国、楚国蒙了,没想到魏国会来这一手。

齐国强烈抗议,你们称王,我不反对,但是巴掌大的中山国也配称王?

楚国反应更激烈,啥也不说直接派兵拿下魏国八座城池!

魏惠王不淡定了,八座城池啊!

说好五国一起相互尊王,就是为了相互结盟,结果没一个来帮忙的!

恼羞成怒的魏惠王,发现自己从一开始就被惠施忽悠了,向齐国尊王;接着又被公孙衍忽悠了个更大的,来了个“五国相王”。

魏惠王把惠施与公孙衍定性为两个骗子。

此时的魏惠王已经人近黄昏了,回想一生,感觉这辈子太荒诞了。年轻时他把自己当作无冕天子,现在却成为落魄的小诸侯。不想折腾,也没精力去折腾的他,只想安安稳稳地过完余下的时光。

此时,张仪找上了魏惠王,魏惠王蒙了,张仪在秦国事业发展得很好,为什么来不断亏损的魏国呢?

就在魏惠王百思不得其解时,张仪开始忽悠了。

纵横家要想将君王玩弄于股掌之中,让他心甘情愿地为自己的智商付费,就要准确把握住对方的惰性、欲望,接着制造焦虑恐慌,让对方觉得只有你是为他着想的,然后为他提供一套精心炮制的解决方案。最后对方会丧失理智,不惜血本去购买方案。

张仪对魏惠王说:“大王,我是著名成功学之神鬼谷子的高徒,秦王曾在我的指导下,国家得到飞速发展。我心怀天下,再加上我是魏国人,我的根在这里。所以我回到魏国,就是来帮助大王脱离困境,救苍生于水火。”

年迈的魏惠王听到后,眼睛开始放光,思维衰退的他相信了张仪。

“大王,魏国地势平坦,交通方便,就像车轮辐条都聚集在车轴上,周边连高山大川都没有。魏国周边都是强国,一旦敌人从四面进攻,那魏国将被四分五裂。之前,魏国就多次遭到敌人的多方向进攻。”

魏惠王听完开始焦虑了,长叹了口气,“先生说的没错!”

张仪:“之前公孙衍搞得五国相王,合纵联盟声势浩大,可最后惨遭失败。这并不意外,毕竟亲兄弟也会为家产的事发生纠纷。大王不如与秦国结盟,有秦国做靠山,就没人敢欺负魏国了。只要秦魏结合,大王您就能开启新的篇章,再次迈向成功人生。”

魏惠王:“先生说的,我也知道,可是秦魏之间一直交战,秦王同意吗?”

张仪笑了笑:“秦王不计前嫌,一直希望与魏王携手共进。而那些搞合纵的人,只会夸夸其谈,四处游说,为自己捞足名利。大王,你吃的亏还少吗?”

此时的魏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之前走的外交路线全部失败,现在拜秦国当大哥,魏国获得庇护,虽然丢失了尊严,但是换回了安全。

魏惠王激动地说:“我之前的决策都是错误的,魏国愿意与秦国结盟,每年春秋两季都向秦国进贡。”

同时,魏惠王回馈了张仪一份大礼。

“我任命张仪为新任相国!”魏惠王郑重地说道。

张仪酿造的毒药,却被魏惠王当作了蜜糖。魏惠王与秦国结盟,那是把灵魂交给了魔鬼。

张仪当上了相国,公孙衍和惠施不得不逃离魏国。

政坛失意的惠施并没有太伤心,他终于有时间去找老友好好聊聊,这位老友就是庄子。就在惠施与庄子探讨人生哲学时,魏国再次陷入危机。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