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远不情不愿地被亲爹“逮”到了书房。
书房里的东西都换过了,但大体依旧是从前的布置,父子俩都有各自的书桌。
宋彦询问了宋知远之前的学习进度,拣了本书,翻出一页,让他自己先背着,说过二刻钟来考校他。
然后父子二人就在各自的书桌前坐定。
宋知远对待读书还是十分认真的——从前他年纪小,不知事,宋彦带着他读书,他就跟着读,谈不上多喜爱。
但在外头一年多,他深刻认识到学识的重要性,已经是自发性的想学习了。
宋知远很快收敛了心神,静静背书。
他的记忆力在过去一年里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因此才过了一刻钟,宋知远便把那一页浅显的内容给背了个滚瓜烂熟。
会背之后,宋知远也没懈怠,先在心中自己理解了一遍,又拿起纸笔,把一些个不甚相熟的字给誊录下来。
不知不觉间,时间早就过去了不止二刻钟。
宋知远抬头,看到宋彦仍伏在案前写写画画。
想着亲爹肯定是在忙公务,宋知远就没出声,轻手轻脚地拿着书过了去。
结果走到宋彦身边,宋知远定睛一瞧,才发现他根本没在忙正事,而是在画画!
过去的宋彦身有残疾,一辈子入仕途无望,便也没有全副身心地投入到四书五经当中,他除开与人授课之外,就爱写诗作画。
尤其是作画方面,他一幅佳作也能卖个几十、甚至上百两银子。
过去一家子偶尔有个青黄不接的时候,都是靠宋彦卖画渡过难关。
但如今宋彦有官职,有俸禄,开国之初还受过赏赐,手头不再拮据,自也不用分出时间和心力去作画。
起码,宋知远回来这么几日,还未曾见过亲爹再执画笔。
“爹,你这是画啥呢?”
“我画个花样子。你姐姐今日穿的太素了,我看她头上戴着的那玉兰花枝的银簪怪好瞧的。就想着在那基础上,给你姐姐多描几个类似的,好让你娘给她绣在新衣上。”
过去几日,宋彦都忙得脚不沾地,每日都是天黑之后才着家,宋知远也在忙着补觉,父子俩碰头的机会并不多。
宋彦更没送过他什么礼物。
今日姐姐一回来,亲爹提前一个时辰下值不说,还放下了手头的公务,忙着给姐姐描花样,制新衣。
这要是搁别人家,即便是一母同胞,心里多少也要有些吃味。
眼下宋知远却只笑道:“爹的眼光好准,那玉兰花枝确实是姐姐喜欢的图样。不只是那根发簪,咱家从前铺子的徽记也是这个!”
宋彦笑呵呵地捋了下胡子,“那我给你姐姐绘上一整套。繁复一些的,就用来当绣纹。简洁一些的,就用来当新铺子的徽记。还有她头上那根银簪子,看着也不是崭新的了,不妨我再绘几个立体一些的图样,寻巧匠给你娘和你姐姐一人打一支金簪……”
“说到新铺子。”宋知远眼珠子一转,“开铺子最需要的还是……比起花样,爹就没有一些更实惠的给姐姐么?”
宋彦笔下不停,“这还要你说?咱家的银钱和库房钥匙,从前便都是你娘管着。如今也是一样。”
银钱和库房钥匙都在娘手上的话,那稍微转个弯,应该今晚就能到自家姐姐手上。
宋知远遂也不多说什么,站在书桌旁,托着下巴看亲爹作画。
看着看着,宋知远忽然又想起什么,“爹,我刚去找你和娘的时候,正好碰到方家姐姐出来。方家姐姐后头有没有和你说啥?”
虽然姐姐说不急在这一时赶人,宋知远也不知道方如珠干了啥,但既然发现姐姐不喜欢那个方如珠,宋知远咋可能啥也不干呢?
首先第一条,那肯定是“知己知彼”,了解对方的动向了!
可结果注定要让宋知远失望了。
宋彦笔下一顿,眼中也流露出迷茫之色。
刚方如珠和他说什么来着?
好像是夸赞自家闺女什么来着。
那会儿他正忐忑闺女是不是同他父亲离了心,又发愁要给闺女送什么礼物,哪里顾得上仔细听她说话?
思索半晌不得结果,宋彦只道:“如珠平素话不多,今日也只是恭贺我们一家团圆。”
说着,宋彦还是觉得给手底下的图样更重要一些,遂也不再分神,继续专注作画。
*
后院里,宋玉枝换上新制的寝衣,一身轻松地爬上了床榻。
周氏在一旁一边给她擦干头发,一边跟她说些体己话。
说到宋玉枝的头发干了,人也有些昏昏欲睡了,周氏起身拿了个木匣过来,交到她手里。
宋玉枝初时还当是亲娘又给自己准备了礼物,强打着精神打开了匣子。
打开一瞧,里头赫然是家产单子并一把钥匙,她顿时就清醒了过来!
“你这小财迷,也不知道随了谁。”周氏伸手戳了戳她的额头,又解释道:“这里有两份单子,头一份是我的嫁妆,按规矩本该是你婚前就得给你的。只是先前随着宋家所有家业一道充了公。后头今上赦免了老太爷的罪,便也把一应家产全数归还了。”
宋玉枝边听边看。
周氏是家中幼女,早年的嫁妆还是十分丰厚的。
无奈宋家公中克扣二房用度,给他们一房的银钱,还不如赏赐府里得脸的下人。
一家四口等于被分出来单过,吃穿用度都要自己负担,尤其还有个身弱又痴傻的女儿,寻医问药又最费银钱不过。
故而这份嫁妆虽然完璧归赵,却仍然称不上多丰厚,如今只剩下脂粉铺子一间,城外庄子一个,还有一些个家具、摆件和首饰那些。
宋玉枝自不会嫌少。
周氏又道:“下头第二份,是你爹挣下的。”
宋彦追随的是二殿下,并未亲自到今上身边做事,但多少也是有些从龙之功傍身。
二殿下又最为体恤下属,尤其是他觉得自己的老师只封了个从六品的小官,心里多少有些过意不去。
因此宋彦挣下的这份家业,相对周氏的嫁妆,就显得颇为丰厚了。
古董、名画、古书那些,宋玉枝不懂,便略过不看,翻到最后一页,宋玉枝看到了实惠的——庄子两个,铺子五间,百两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