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新王莽(全三册)
  4. 第六十七章《大新王莽 下》(13)
设置

第六十七章《大新王莽 下》(13)(1 / 1)


奇人异士各展绝技

以夷制夷处心积虑

京郊的天气出奇的晴朗,万里无云,和煦的暖风吹拂着军中的旌旗。“猪突豨勇”部队检阅完毕,马上要进行“殿试”,只不过地点不是在皇宫的大殿,而是改在北垒军营。

天子王莽和众臣坐在台上等待着,一百余位经过精挑细选的奇人异士鱼贯而入,整齐地站在台下叩首行礼,将领们率领“猪突豨勇”山呼“万岁”。

王莽满意地笑了笑,向众人挥手示意“殿试”开始。奇人异士中,首先走出一位工匠模样的人,叩首说道:“皇上,诸位公卿大臣,小民是工匠出身,祖传一种技艺,可以帮助大军在大漠深处的河流中搭桥过河。其实搭桥过河有何难处?但在大漠深处没有渡河工具。沙漠中有绿洲就有河流,夏天时节河水猛涨,无桥可渡。小民的方法是不必使用舟楫,便可保百万之师平安渡河。”王莽感到惊奇,要他快快说出良法。

工匠异士说道:“皇上,这有何难,只需把众多的马匹和骑乘连接起来,在河中形成一道活体通道,士兵便可踏着这条通道走过。”王莽想了想,觉得这个方法看似简单,却很少有人想到过,点头称赞说道:“嗯,予看你是个人才,委你为‘理军’官职,你就做好准备,跟随大军出征匈奴吧。”“理军”的军职原先是没有的,专门为奇人异士所设。

“谢过陛下!”异士叩首拜谢后,高兴地退回到队列中。

一个看似简单的主意,就获得了天子的赞赏,在场的奇人异士按捺不住亢奋的激情,争着要上前应试。大司马严尤让手下官员命令众人少安毋躁,拿着名单又点了一位出来。这异士七十余岁,鹤发童颜,像是个民间方术之士,向台上的天子顿首说道:“皇上,小民有一绝世奇法,不用带斗粮,只需服食药材,就可保三军将士不饥不饿,征战疆场。”

王莽有些不信,说道:“哦,匈奴胡地,沙漠万里,朝廷正为军粮转运的事发愁。世上有什么药材竟然这等神奇?”

老者呵呵一笑,说道:“皇上,世上能够使人不饥的药材,实在是太多了。有的药材不仅使人不思人间烟火,还可让人脱胎换骨,炼得真人仙体,羽化升天呢。小民家中世代专研此类奇术,自有良方。”

王莽心想,我正要修炼仙术延年益寿,如真有此法,岂不正合予意。方士苏乐在旁边奏道:“陛下,这异士应当和我黄帝谷仙术一脉相承,都传自上古时代的炼丹术。”

王莽对老者说道:“这样甚好!予将拜任你为‘理军’,留你在宫中,把这些良方慢慢说来听听,如何?”老者大喜,叩首后退回队列中。

这时,众人中又走出一位三十余岁的异士,随身带着一个大布袋,身手矫健,可是神情有些恍惚,似与常人有别。异士来到台前,叩首说道:“皇上,小民师承上古能工巧匠,专门研究各种奇术多年,其中有一项飞行术可用于行军打仗,一天可纵横四方,翱翔千里。如果用来深入大漠,可从空中侦察匈奴军队的敌情。”

“飞行术?这可是闻所未闻呀!皇宫中能工巧匠多的是,还为我大新打造了可以游动的卡尺,予已经用它来铸造新币、度量衡,可是飞行术还是第一次听说。”王莽一直对这些创造发明很有兴趣,要异士当场表演。

异士解开随身的布袋,从中取出两只翅膀,展开后犹如两只巨鸟的羽翼。王莽看得目瞪口呆,要异士走上台去,只见羽翼用大鸟的翮毛制成,中间用牛筋贯穿。异士又取出一些编织好的羽毛绑在头上和身上,把两支鸟翅佩戴在双臂,再用绳子缠绕全身,套上机关环扣,活脱脱如同“鸟人”一般。正好一阵清风疾吹,鸟人忽然从台阶上急速地向阶下跑去,同时振动双翅,拉动环扣,竟然神奇地飞了起来。君臣惊奇不已,纷纷鼓掌叫好,数万“猪突豨勇”发了声喊,欢呼声振动大营。

王莽正暗暗称奇,那鸟人在空中竟然盘旋了好几百步,风向忽然一变,便从空中一个筋斗缓缓掉落下来。众人一阵惊呼,卫兵们冲上前去,把受伤的鸟人扶到台下。幸好浑身都缠着羽毛,鸟人只受了些轻伤,王莽说道:“嗯,很好,予今天也是开了眼界了,现在就封你为‘理军’,带领朝廷的尖兵,负责侦察匈奴敌情。”

鸟人伏地拜谢后说道:“皇上,今天风向突变,小民没有掌握好。可以另外找个顺风的天气,小民从山崖上往下跳落,定能雄鹰展翅,翱翔千里。小民早已试验过的,绝不会受伤。”

王莽兴致勃勃,大加赞许,正在这时,侍中张纯向王莽耳语了一番。王莽对众异士笑道:“今天就不用再试了。你们都是天下有本事的能人异士,能够为我大新出力,予甚为高兴。朝廷封你们为‘理军’,赐给专用的车马和赏赐。你们就准备各自发挥自己的技艺,好好为国效力吧!”

众异士叩头谢过圣恩,“猪突豨勇”山呼“万岁”,王莽在君臣的簇拥下离开了北垒军营。原来,张纯向王莽通报了又一个令人称奇的消息,这让王莽兴奋不已。夙夜郡(今胶东半岛东端)连率韩博向朝廷奏报称,在当地蓬莱县东南、五城西北的昭如海边,发现了一位身材极为高大的巨人,巨人径自跑到县衙揭下告示,声称自己足以威震匈奴。巨人身高一丈,腰阔十围,姓“巨毋”,名“霸”,身材高大得就连轺车都装不下,三匹马也拖不动,躺着睡觉用鼓作枕头,饮食用铁筷子,是皇天用来辅佐大新的奇士,希望皇上为巨毋霸制作宽大铠甲、高大战车,穿着古代猛士孟贲和夏育的衣袍,派遣一名大将及一百名虎贲勇士,在道旁迎接。京城中如有屋门低矮而不能容纳巨毋霸者,把它们开得高大些,让各地蛮夷前来观看,以震慑天下,安定西方。王莽求贤若渴,问道:“予想要见识一下巨人,这巨毋霸现在何处?”

张纯说道:“巨人被韩博用特制的四马大车送往京城,据报已经到达附近的新丰县了。”说着,呈上韩博的奏书。王莽展开一阅:

有奇士身长达丈,腰大十围,来至臣之官府,曰欲奋击胡虏,自称巨毋霸,出于蓬莱东南,五城西北昭如海滨,轺车不能载,三马不能胜。即日以大车四马,建虎旗,载巨毋霸诣阙。巨毋霸卧则头枕皮鼓,用铁筷食饭,此乃皇天所以辅新室也。愿陛下制作大甲高车,准备孟贲、夏育之衣,派遣大将一人与虎贲百人迎之于道。京师门户不能容者,使其敞开高大府门,以示百蛮,镇安天下。

看罢奏书,王莽心生怀疑,说道:“天下如果真有这样的巨人,倒是好事。可是这奏书文字如此轻谩不恭,是要予放弃征讨匈奴吗?哼!说符侯,你先去新丰县看看巨人是否实有其人,尤其要考察韩博这人,再作定论。”王莽立即诏令说符侯崔发前往新丰县(今陕西省临潼东北)查看虚实。

崔发对韩博所献巨毋霸心生妒意,担心韩博邀得大功,一路上打着自己的主意。赶到新丰县时,眼前的巨毋霸果然高大无比,威风凛凛地坐在四马驾驭的大车上,车上还插着一面黄色虎纹旗,犹如天神下界。护送巨毋霸到京的夙夜郡连率韩博笑眯眯地走了出来,与崔发相见。崔发小心地走近巨毋霸身边,只及巨人的腰部。崔发仰着头问他叫什么名字,巨毋霸低头瞧着矮小的崔发,只顾“呵呵”傻笑,说话结结巴巴,吐词不清。崔发暗想:哼,不过是大傻儿一个,哪里是什么奇人异士!

韩博在旁陪同,叙述发现巨毋霸的经过,又说是自己亲自为巨人取的“巨毋霸”这个名字。崔发听在耳中,心中暗自盘算着,表面上却不露声色,要韩博暂住新丰县等候指示,自己匆匆赶回京城。

寿成室王路堂,崔发向王莽奏报说:“陛下,那长人果然高大无比,微臣只及他的腰部。”“这么说来,巨人是真的,可否把他带回宫中,让予瞧瞧。”

崔发眼珠儿转了转,说道:“陛下,韩博献上长人,可是语言轻薄,臣以为恐怕不是好意。这长人连话都说不太清楚,名字也是韩博为他取的。这个名字不可细想,怕冒犯了陛下的字讳,是杀头之罪。”

王莽顺着崔发的话仔细一想,“巨毋霸”三字果然有些问题,自己的字讳是“巨君”,眼下正在准备征战匈奴,“巨毋霸”三字似是讽劝“巨君毋得称霸”之意。王莽想到这里,不禁又气又恼,因为以前严尤曾用古代名将的故事讽劝过自己,这韩博定是不怀好意,想阻拦朝廷征讨匈奴。“真是胆大妄为!说符侯去把韩博收捕狱中,严刑审问,然后捆缚到京城西市斩首示众。”

张纯问道:“陛下,那巨人怎么办?”

“巨人是稀世奇物,为上天送给我大新的礼物,可以用来威震匈奴,不过他的名字得改一下。”王莽讨厌“巨毋霸”三字,亲自为他改为“巨母霸”,即以“巨母”为姓,意思是因文母太皇太后而降生了这位巨人,是大新皇族王氏称霸天下的祥瑞符命。

此时,匈奴国内突生变故。大单于咸在位五年后去世,其弟左贤王舆被拥立为新的大单于,叫作呼都而尸道皋若鞮单于。大单于舆过去曾经护送朝廷特使王歙等人回朝,京城的繁华富裕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舆不像咸那样对大新有杀子之恨,再加上须卜当夫妇的劝说,立即派遣须卜奢及其堂弟醯椟王,带着奉献前往京城常安,准备与大新和好。须卜奢就是须卜当夫妇的儿子。

寿成室王路堂,王莽亲自在大殿接见了须卜奢一行。须卜奢的身份极为独特,他既是匈奴贵族的大且渠,又是王昭君的外孙,曾被王莽拜为“后安侯”,其父须卜当也被拜为“后安公”。须卜奢说明了大单于舆想和大新皇族和亲的愿望,请求派选公主外嫁单于,王莽笑着答应下来,把须卜奢等人安排在蛮夷馆住下,然后召集了几个大臣入宫商议。

哀章知道天子对匈奴动了杀机,不肯轻易罢手,建议说道:“陛下,前任大单于咸刚刚即位时,也曾提出和亲之议,后来却阳奉阴违,唆使族人屡屡犯边。陛下为了大新安宁,动员举国之力备战匈奴,眼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时匈奴却又故技重演,再提和亲之事,臣认为这不过是缓兵之计。况且匈奴从来不是良善之族,只怕风头一过,又要反叛。此时如果答应与单于和亲,撤兵罢武,只怕以后再提出备战的事,就会没有人响应了。”

大司马严尤拱手说道:“陛下,自古之兵非好战,动武是最最下策之举,能不用兵而使对方屈服,才是最好的上善之策。臣以为新任单于遣使来朝,朝廷正好可以借机和匈奴和亲,这样才能保证边塞平安,百姓安居乐业。”

崔发说道:“陛下,大司马所言万万不可。臣以为单于正是由于害怕天兵征伐,才提出了和亲的权宜之策。现在大军出征之事已准备万全,一旦半途松劲,岂不是中了单于的诡计?”

王莽点头说道:“嗯,大新建立以来,北方边郡尽管没有大战,可是一直就没有真正消停过,予也赞同出兵征讨。不过,须卜当夫妇确实一心向着中原……”

哀章见天子犹豫不决,献计说道:“陛下既然仍有顾虑,可否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他提出把须卜当诱到京城,立为“须卜善于后安公”,和新任大单于舆作对,利用须卜当的影响力来削弱大单于。

“嗯,此计可行,朝廷可先派遣昭君的侄儿、和亲侯王歙以及须卜奢等人前往塞下,劝诱须卜当入京,但事先不能让须卜奢知道内情。”

大司马严尤见天子听从佞臣的奸邪之计,极力劝阻说道:“陛下,此计不宜施行。朝廷应当讲究诚信,而不是使诈。须卜当居于匈奴的右部,他属下的军队不仅一直没有侵犯过边塞,而且匈奴单于的一举一动都告诉了朝廷,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如果把须卜当安置到常安城槁街的蛮夷馆,他就成了一位普通胡人,起不到什么作用了,让他留在匈奴才会对朝廷有利。”

王莽不听,对严尤说道:“大司马,匈奴对中原不讲诚信,阳奉阴违,连年侵扰中原,让予忍无可忍。大新已准备多年,必将毕其功于一役。念及后安公夫妇对大新友善,先把他们迎入朝中,封须卜当为单于,等我大新大军荡平匈奴,再让须卜当成为匈奴之主,这样匈奴便可长期亲附于我大新。”

“陛下,如今西南夷尚未平定,高句骊和西域诸国也未完全听命于大新,如此贸然出兵匈奴,四面树敌,臣建议还是三思而后行。”

王莽说道:“你身为我大新的将军,每次都不想一战,怎能如此害怕匈奴?此事不容再议,予这就下诏,众臣依计行事。”严尤暗自叹息不已,不再多说。

朝廷仍然派遣和亲侯王歙,带着后安侯须卜奢等人一起来到制虏塞下(今内蒙古西部地区)。须卜奢一直被蒙在鼓中,不知道朝廷施行诈计,通知父母前来相见。须卜当夫妇得知儿子和表兄到达塞下,带着小儿子一起前来赴约。军营中,王歙和须卜当夫妇相见甚欢,双方互相问候留在京城和匈奴两地的亲人,有喜有忧。

双方寒暄礼毕,王歙乘机对须卜当劝说道:“天子思慕咱姑姑王昭君的功德,希望后安公全家前往常安,享受荣华富贵,从此结束胡地的艰苦生活,还可以和京师的亲人团聚。”

须卜当面有难色,说道:“我身为匈奴大臣,怎好擅自前往中原?”

须卜居次云也说道:“吾母王昭君是汉人,但吾父是匈奴单于,我等并不向往富贵的生活,只希望匈奴和中原永远交好。”

王歙见难以劝动,沉吟了一会儿,脸色转为冷峻,说道:“为兄不瞒表妹夫妇,现在朝廷大军兵临边郡,很快就要大举征讨王庭,匈奴已经大难当头。天子放心不下后安公夫妇的人身安全,叮嘱我一定要把你们迎到京城。”

须卜当闻讯大惊,抬头望见营帐外兵士持械把守,心知不妙,对王歙叹道:“我夫妇念及你是昭君亲人,才赶来相见,谁知你却不讲信义。看来我夫妇二人难以北归了。”须卜奢也大吃一惊,因为出发前并没有交代后续的事情。

王歙暗叫惭愧,说道:“为兄身为天子的下臣,只能听从御旨。如不能迎接贤夫妇回朝,我将有辱使命,也无法向天子交代!”

须卜居次云沉思了一下,问道:“我等虽然身在匈奴,却事事为朝廷着想。如果跟随你回去以后,对中原有何益处?”

“天子别无他意,只是痛恨匈奴一直侵边不已,许多边民流入内地为寇,因此只想一举得到长治久安的结果。天子是担心贤夫妇的安危,才决定让你们回到中原,并将亲自拜任表妹夫为须卜单于。待平定匈奴以后,朝廷会确保匈奴族人只遵从须卜单于一人。”

须卜当说道:“这个做法极为不妥,因为匈奴的大单于是由匈奴各部贵族共同议定的,从来不由朝廷天子指定,即使天子做主决定了谁当单于,匈奴族人也不会听从。”

王歙固执己见,说道:“这个无妨。天子已经决定用兵,只等把贤夫妇迎到京城,大军立即出发,直捣王庭。”

须卜居次云瞟了瞟守卫在帷帐外全副武装的士兵,知道再也回不去了,伤心地叹道:“想不到我须卜居次云身为王昭君之女,一心秉承吾母心愿,为中原和匈奴和亲友好多年奔波劳顿,却落得个如此结局。”王歙汗颜不已,但他也是身不由己,只好垂头不语。须卜居次云央求说道:“咱们夫妇二人已是中年人了,可以跟随你们入京,但我有一事相求。”王歙问是何事,须卜居次云提出希望把身边的小儿子送回匈奴。见王歙面有难色,须卜居次云忽地抽出怀中的短剑,斩钉截铁地说道:“我这幼子从小在胡地长大,不愿随我等回中原。表兄如果不从,我夫妇二人立即自决于此!”王歙大惊,连忙答应下来。

次日一早,在王歙的安排下,须卜居次云的小儿子从塞下“逃脱”,匆匆赶往匈奴王庭,须卜当夫妇要他把大新出兵的消息向单于报信。王歙等人则护送着须卜居次云夫妇、须卜奢向京城进发。

众人经过长途跋涉,来到京城常安。

寿成室王路堂,王莽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当即拜须卜当为须卜单于,并把一枚玉印亲自挂在须卜当的胸前。印文上刻着“须卜善于后安公”的文字,前任单于曾经答应改“单于”称号为“善于”,印文正好把单于称号和大新“后安公”封号合在一起。

王莽见须卜居次云美丽的脸上神色忧郁,呵呵笑道:“从今以后,善于夫人可以无忧无虑地住在京城了。予既然答应了与匈奴和亲的要求,这就马上兑现,予已经为你们的公子须卜奢挑选到一位美貌的公主。”须卜奢只有十六七岁,是汉人和匈奴人的混血,长得极为俊美。王莽嘱咐礼官如此这般,礼官带着一位年方十三四岁的少女出现在大殿陛阶上。王莽指着少女说道:“这位公主名叫王文君……”这少女正是王莽和魏美人贪欢在宫中偷偷生下的庶女,这在宫中已经不是秘密,王莽直到最近才为她取了个名字,叫作“王文君”,是为了怀恋文母太皇太后王政君,并且赐予了公主的身份,还被封赠了“陆逯任”爵位。王莽拉着王文君的手,对须卜居次云说道:“予答应过要与匈奴和亲,须卜夫人请看吾女如何?”

须卜居次云仔细打量了一番,见王文君长得如同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十分甜美可爱,暗想事已如此,只有忍辱负重,将来也好择机为匈奴说些好话,便对须卜奢说道:“儿子,今后你就是大新的驸马了,你还不谢过圣恩!”

须卜奢伏地谢恩,王莽大喜,也叫王文君向须卜当夫妇伏地行礼。

须卜当夫妇带着须卜奢刚刚离开王路堂大殿,王莽把大司马严尤和更始将军廉丹召请入殿。王莽说道:“二位是我大新最有才能的将军。大司马文韬武略,样样精通;更始将军是将门虎子,传承了祖先廉颇的神勇气概。今天,予诏令你二人率领大军击讨匈奴,特赐你们‘徵氏’之姓。”严尤一直反对出兵匈奴,但天子执意如此,也不敢再争辩下去,只得和廉丹跪下领旨。王莽呵呵笑道:“‘徵’,就是征伐、惩戒。从此以后,你二人就是朝廷的‘二徵将军’,领兵百万,平定匈奴,并拥立须卜当为新的匈奴善于。你二人一定要直捣匈奴王庭,提着善于舆的人头来见予!”

两人领旨后,骑马走在赶往北垒大营的路上,严尤一直叹息不已。廉丹问道:“大司马为何频频叹气?”

“我曾多次劝谏天子不要攻打西域诸国和匈奴,否则会重蹈当年秦始皇的覆辙,但天子一直没有听从。唉……”

廉丹没有严尤想得那么深远,劝道:“你我军人,以服从为天职。天子已经下诏了,就只有执行吧。”

京郊北垒军营广场,数十万大军加上“猪突豨勇”、刚刚入列的奇人异士,号称百万雄师,浩浩荡荡地向北部边塞进发。沿途兵车隆隆,战马嘶鸣,旌旗飘扬,大队人马从头看不到尾,煞有气势。

坐在战车上,严尤路过常安城西的马厩,越想越觉得此举不妥,于是传令驻兵不前。廉丹不明其意,严尤说道:“更始将军,天子不听谏言,实在是不了解历史上的教训,对边防要务一窍不通。这次官军倾巢出动,正是犯了兵家大忌,终会招致大祸。我严尤为大新命运着想,准备驻军于此,给天子再上一份奏书,做最后的努力,劝阻天子改变心意。如果天子怪罪下来,所有责任由我一人承担!”

马厩的四周用栅栏围住,圈养着朝廷数万匹战马。严尤的营帐设在这里,耳闻战马嘶鸣,心中激荡起伏,连夜挥笔疾书,把长期以来对匈奴的战略思考写成奏书,最后又附上以前创作的《三将》,一并呈报王莽。《三将》是三篇历史记叙文章,一篇讲的是战国名将乐毅的故事,一篇讲的是战国名将白起的故事,还有一篇讲的是边防事务大计。乐毅和白起都是战国名将,一生都有过辉煌的战绩,最后的结局也有些令人悲伤。乐毅早先是中山国人,曾任燕国亚卿,公元前283年率军破齐,连下七十余城,功绩卓著,因功被封为昌国君,后因齐国施用反间计,燕惠王改用骑劫为将,乐毅只得逃到赵国,被拜为望诸君,后来死于赵国。白起是秦国名将,屡战屡胜,为秦国夺得韩、魏、赵国的许多土地,并攻下楚国郢都,战功赫赫,被封为武安君,因与相国范雎不和,被迫自杀。乐毅和白起都是严尤最崇敬的将军。

王路堂大殿,王莽与群臣正在举行朝会,突然接到严尤的奏书,拆开一看,见仍是不对匈奴宣战的建议。严尤在奏文中措辞委婉,并在所附《三将》中用乐毅和白起的故事启发王莽,表示自己对朝廷的忠心。王莽匆匆读完后,无名火起三丈高,气得大声叫道:“反也!反也!”说罢,把奏书扔在地上。

“陛下息怒。”侍中张纯急忙上前,温语劝慰天子。哀章拾起奏书,和崔发一起看了看。崔发说道:“陛下,这大司马也太大胆了,竟敢欺君抗旨,驻军不前!臣建议把他紧急召回朝中严审。”

当天下午,严尤被召回朝中。王莽站在陛阶上,背着手冷冷地一言不发,群臣对严尤议论纷纷。崔发质问说道:“大司马领命出征,为何擅自抗旨,驻兵不前,该当何罪?”

严尤见天子面若寒霜,心知不妙,还是硬着头皮说道:“陛下,臣不敢违旨,只是一心为大新着想。”

王莽说道:“大司马自诩为乐毅、白起的传人,予看你多次劝谏征讨匈奴,失将军威风,长夷狄邪气。予看你是害怕了吧?”

严尤也不争辩,只按照自己的思考说道:“陛下,如今不仅仅是四方边地告急,而且各地盗贼群起,山东地区尤其猖狂,赤眉气焰很盛,大新面临的真正威胁是内忧外患。臣以为攘外必先安内,眼下应以平定内乱为主。如果先是出兵讨伐匈奴,内地必然空虚,各方盗贼将会乘机造反,更加猖狂。”

“哼!这么说来,予的决定是不对的,大司马的思虑比予高明百倍。予看你不过是贪生怕死,不敢血溅疆场!”王莽生气地说道,他想起了陈汤,又道:“大司马崇拜乐毅和白起,予也有崇拜的将军,他就是前朝将军陈汤。想当年,陈将军深入大漠万里,出生入死,取单于首级如同探囊,他的奏书中那句‘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至今读来仍让人热血沸腾!本朝也有将军韩威,他就站在你站的那个地方,说过‘饥食胡虏肉,渴饮胡虏血’的豪言壮语。而大司马的奏书上,为何不用上面的话自勉?反而全是些忧虑、顾虑、焦虑之词,丝毫没有让大新将士为之振奋的话。”

天子的话,让大多数群臣情绪激动,争相呵斥严尤。

严尤知道今天难以善了,也豁出去了,摘下大司马冠帽从容说道:“陛下英明,胸怀四海,能否容臣一言,再来议罪?”王莽冷笑了一下,对群臣说道:“公卿大臣,要不要大司马再说下去?”少数大臣沉默不语,多数大臣人指责严尤的不是,更不让严尤再作申辩。朝会场面纷乱,王莽见多数群臣拥护自己,心中怒气消了大半,向群臣挥了挥手,大度地说道:“大司马有话要说,就让他说下去吧,大家也好听听他的高见。”

严尤定了定神,把奏书中的内容娓娓道来,认为自己只不过是建议攘外必先安内,匈奴可以暂时放在以后再出兵,朝廷应当先重点征讨山东的盗贼。王莽呵斥道:“将军在任已经四年了,对外,蛮夷骚扰中原连年不断,将军却未能加以阻止。对内,将军身为大司马,却连盗贼奸徒都不能消灭。予派遣将军出征,你却不畏天威,不执行诏令,该当何罪?”

崔发嚷道:“这分明就是欺君之罪,罪该万死!”

“竟敢违抗天子御旨!”“大司马胆子也太大了!”群臣议论纷纷,一片谴责之声。

严尤最看不起只会阿谀奉承的人,对崔发毫不理睬,只对王莽叩首说道:“臣听命出征,本非难事。但陛下考虑过没有:天气转冷,大军一旦深入漠北,军需供应不上,数十万兵士恐怕是有去无回。到时候臣何以向陛下交代?又何以面对众兵士的父老乡亲?”

王莽大怒,说道:“你还敢顶撞!难道予还要你来悲天悯人?予见你白白长了一副凶猛的样子,还自以为心地善良,真是固执而不可移易!你是否怀有异心,败坏朝廷的军事大计?这可是欺君之罪!”

崔发冲上前去,指着严尤气愤地说道:“大胆狂徒,怎敢一而再,再而三地犯下欺君之罪?朝廷应给以严惩!严惩……”话音刚落,周围响起一阵赞同的哄闹声。

王莽挥了挥手,说道:“哼,这么多人都认为是你不对,予也不忍心将你法办,只策免你大司马的官职,免去你的爵位。”于是颁下策令,立即收缴严尤的大司马和武建伯的印绂,把本人遣回故乡。策书说:

大司马视事四年,蛮夷猾夏不能遏绝,寇贼奸宄不能殄灭,不畏天威,不用诏命,貌狠心慈,持必不移,怀执异心,损毁军议。未忍致于法办,其上缴大司马武建伯印绂,遣归故郡。

严尤被免官,王莽提拔降符伯董忠为大司马。董忠属于“符命大臣”,靠着发现符命起家,以前名不见经传。

董忠、廉丹率领数十万大军从京郊城西的马厩出京,浩浩荡荡地向北方进发,此时匈奴单于已得到情报,提前行动起来。当时须卜居次云的小儿子从小路逃回塞外,立即把父母被拘到京城以及朝廷准备大举进攻的消息带回了匈奴。大单于舆闻讯大惊,命令各路兵马严密防守。大单于舆得知须卜当被迫拜为“须卜善于后安公”,更是怒不可遏,从此不再有所顾及,下令匈奴骑兵从各处要塞入侵边郡,北方边塞战事紧张,官府纷纷告急,大批难民流离失所,有的卖身为奴,有的入伙当了强盗。还有的难民甚至逃到了京城中,有的沿街乞讨,有的卖儿卖女,景况惨不忍睹。

皇宫附近的槁街,耸立着一座高大华贵的馆舍,仅次于皇苑的建筑规格。馆舍的大门戒备森严,出入都要经过仔细检查,这就是有名的蛮夷馆,进京的四方蛮夷部落贵族、来朝的使者和翻译人员,都被朝廷安排住在这里。

蛮夷馆最里面有一座宽大的建筑,就是王昭君的女儿和女婿须卜当夫妇的居住地。殿中装饰华丽,珍宝无数,黄金饰壁,奴仆成群。

“难道咱们夫妇将在这里度过终身?”须卜当感慨地说。

“夫君,华贵的世界不过是美丽的牢笼而已,但为了咱们的长子须卜奢的安危,我们别无选择呀。”蛮夷馆的生活有些像是被软禁起来,长子须卜奢也住在这里,须卜当夫妇也不能离开,更不会逃走。

“可是,我从小在北方长大,怀念草原和大漠雄鹰一样的自由生活,更怀念自己的匈奴族人,那里才是我的根呀。”须卜当生于斯长于斯,心系匈奴,他听说大新征讨大军已经从京城出发,更加郁郁寡欢,说道:“无论如何,我须卜当都不可能背叛族人,去当什么大单于。”

“夫君,咱们就忍忍吧,等待合适的时候再回到匈奴。”须卜居次云虽然是王君昭的女儿,可是父亲却是匈奴单于,从小就在草原和沙漠长大,富裕繁华的中原是她的故乡,自由自在的胡地也是她的故乡。

不到半年,蛮夷馆传来阵阵哀乐,须卜当忧郁成疾,与世长辞。须卜居次云悲恸欲绝,在儿子须卜奢的陪同下出现在丧礼现场。

王莽带着一群大臣来到丧礼现场,魏美人和原碧挽着王皇后的手,跟随在后。魏美人的身份也在宫中正式公开,王皇后也早就知道魏美人为天子生下一庶女王文君,并将其嫁给须卜奢。

君臣默哀以后,王莽说道:“须卜当为我王氏昭君公主的女婿,既是匈奴的须卜善于,也是大新的后安公,他的薨亡是我大新的巨大损失,予深感悲伤。”他接着宣布:王昭君的外孙须卜奢成为新的须卜善于,继任后安公的爵位。丧礼仪式上,娇美无比的王文君站在天子身边,格外引人注目。

须卜居次云美丽的脸上愁眉紧锁,忧戚无比,须卜奢刚刚长大成人,站在她的身边。须卜居次云年纪不到四十岁,却有一种来自异域的慑人之美,再加上满面愁容,竟让周边的大臣赞羡不已,就连王莽也瞧得心中一荡,不敢直视,连忙拉着王文君对须卜居次云说道:“夫人,可以挑选个吉利的日子,把文君公主迎娶过去吧。”

须卜奢和王文君站在一起,如金童玉女一般,须卜居次云心中也还满意,要须卜奢叩谢圣恩。王莽握着须卜奢的手说道:“你才是匈奴人真正的大善于,大新百万雄师已经出征,一旦凯旋,就会保护你回到王庭。”

须卜居次云说道:“皇上,我身为昭君后人,只希望匈奴和中原之间和睦相处,世代友好下去……”

这时,朝廷征讨匈奴的几十万大军驻军边郡,不敢过分深入大漠,王莽也不敢把大军调回京城,双方陷入胶着状态。几个月以后,王莽亲自为自己的两个后人安排了婚礼。他亲自为须卜奢和王文君主持了大婚仪式,表示大新与匈奴友好和亲。另外他又把年满十五岁的皇孙女嫁给了定安公刘婴,这年刘婴十四岁,进入发育阶段,心智却如同五六岁的孩子。

公元20年,正月,皇宫王路堂举行朝会。陛阶上,王莽宣布根据《昌盛万年历》,改元“地皇”,并作为三万六千岁的第一个年号。王莽对群臣说道:“时光荏苒,予不知不觉间就已经过了六十五个春秋,大新也建立了十二年了。”

哀章拱手说道:“陛下万寿无疆,大新的新历才刚刚开始,还有五千九百八十八个年号呢。”

方士苏乐说道:“如果持之以恒,金石所开,修炼神仙必会成功,陛下将永远长生不老,和天皇、地皇一起享受仙界的快乐。到了三万六千年以后,再制定新的历法。”

王莽心中很是受用,问道:“皇宫大殿中的嘉禾生长得如何了?”

“陛下,臣一直在加紧栽培中。每当和风四起之时,微臣都要带领乐师登上八风台,接风奏乐,融粥育种,比起以前又有了精进。”苏乐说。

王莽极为开心,宣布大赦天下,并向全国颁示文告,以大军刚刚出征为由,禁止市民在闹市奔跑喧哗,否则随时处以斩首,不必等到秋冬两季再执行。汉时讲究“慎刑”,春夏两季的死刑犯人,要等到秋冬两季才斩决。而此时京城里到处都是边郡难民,社会秩序混乱,监狱中人满为患,朝廷不得已而为之。老百姓也被这条禁令吓住了,走在市井街道上只得以目相视,不敢交头接耳。

二月壬申这天正午,京城里,太阳正当顶,天色忽然变得昏黑起来。常安城中市民惊怕不已,王莽也觉得不祥,连忙把国师刘歆、太史令宗宣、国将哀章等大臣召入宫中,征询原因。刘歆很久没有发表朝见了,他根据儒家灾异学说,分析说道:“陛下,太阳出现晦昧黑点,是阴气逼迫阳气而形成昏黑之气,是不祥的异兆。臣认为应当改进朝政,尤其不应在春夏两季杀人。”

太史令宗宣说道:“臣以为这是朝廷中有大臣蒙蔽陛下的视听,因此上天出现日晦的异兆加以斥责。”

王莽自言自语地说道:“最近北城大将军王匡还想把灾异隐瞒下来,不让予知道。全城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予怎能不知?”

哀章赶紧奏道:“陛下,这正好说明确实有下臣蒙蔽主上,应当加以处置,方可堵塞重大的灾咎。”

“予也有此意,否则无法响应上天的责咎。”王莽诏令下发告示,将北城大将军王匡免官,以应灾变。告示说:

近来日中见昧,阴压迫阳,黑气变异,百姓莫不惊怪。北城大将军王匡遣吏考问上天变异之事,得知有人欲蔽上之明,是以天现灾异,以正于理,杜绝大异。

正在这时,侍中张纯又呈上各地官府奏报盗贼情况的文书,王莽随意翻阅了一下,皱着眉头对哀章说道:“予已经听从了你的建议,时时把威斗的斗柄对准了那些蟊贼,可是各地盗贼仍然如此猖狂。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哀章心中惶恐不安,知道此时新朝大军被匈奴拖在北方无法撤回,于是眼珠儿一转,立即解释说道:“陛下,幸亏有了威斗,才将盗贼的邪气给压住了,不然天下的盗贼比现在还要多出十倍呢。眼下盗贼虽然被压制住了,但是要消灭他们,还必须进行讨伐。依愚臣之见,大新军队基本上沿袭汉家制度,因此难以为大新效力。”他建议王莽依照古代典籍所载,重建大新军制。

王莽转身征询刘歆的意见:“国师,听说黄帝最先建立军制。黄帝是予的祖先,尚不知黄帝建立的军制有些什么内容?”

刘歆奏说道:“根据古籍记载,黄帝平定天下后,自己亲自统领军队并担任上将军;上将军乘坐的车驾上树有华丽的车盖,绘着五彩云气图案,装饰着金枝玉叶,还立起一具北斗形的礼器名叫‘斗献’。”

“嗯,黄帝为我大新皇族的远古初祖,车上的华盖和斗献,和神仙术所说的一致。上将军以下的军官,还有什么设置?”

“根据上古典籍,上将军以下的属官,内设大将,其中外置大司马五人、大将军二十五人、偏将军一百二十五人、裨将军一千二百五十人、校尉一万二千五百人、司马三万七千五百人,候十一万二千五百人、当百二十二万五千人、士吏四十五万人、士一千三百五十万人。”刘歆记忆很好,背出了一连串数字。

王莽听得有些神往,叹道:“大新人口六千万,如果真的有兵士一千三百五十万人,近乎五口之家,各出一人。这样一来,什么匈奴蛮夷,什么赤眉盗贼,何足挂齿!”

刘歆拱手说道:“陛下,臣所考述的古制,只是典籍所载的内容。究竟如何建制,还应根据现在的实际情况而定。”

王莽诏令刘歆继续考究古代军制,只要和金匮符命中的文字不冲突,都可逐步实行。又下令把朝廷武官的名字,依照上古圣制一一加以更改。王莽亲自担任上将军,为全国最高军事统帅,其他军职为:中央设置前、后、左、右、中五个“大司马”官职;州牧地方长官被封赐为“大将军”称号;州、郡中的卒正、连率(或称连帅)、大尹,均封为“偏将军”,所属的令、长封为“裨将军”,县宰为“校尉”。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