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中国通史简编
  4. 第三章 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
设置

第三章 封建制度开始时代——西周(1 / 1)


(前1134年?——前771年)

传说周是帝喾后裔弃的子孙。弃母是有邰氏(陕西武功县)女姜原。传说弃在禅让时代做农官,号称后稷。周祖先世代重农,公刘迁居豳(陕西栒邑县)改善农业,颇有蓄积,部落兴旺起来。公刘传十世到古公亶父,避戎狄侵略,带着家属和奴隶迁居岐山下周原(陕西岐山县),豳地和其他部落的平民(自由民),扶老携幼来归附他。古公改革旧风俗(旧俗男女混乱),建筑城邑室屋,设立官司,形成一个粗具规模的国家。周朝王业从此开始。古公后来被追尊为太王。

古公生三个儿子:太伯、虞仲、季历。季历生子姬昌,古公爱昌,太伯虞仲逃走,让位季历。季历时周渐强盛,殷王文丁把他杀死。姬昌做国君五十年,一手造成灭殷的事业,后来追尊称为文王。

重农是周立国的特点,周农业也确比夏殷发达。夏历建寅(寅月即阴历正月。以正月为岁首),是原始的纯自然的历法。殷历建丑(丑月即十二月),周历建子(子月即十一月),这显然是冬至点(中历节气从冬至点起算)的推步术,到周代才完成,正好说明周农业比夏殷进步。至于《诗经》《书经》里周初作品讲到农业的重要,几乎每篇都是。

要发展农业,必须发展生产力。生产力包含工具和人力两个因素。

周初农具如钱(臿)镈(短镰刀)都用金属制造。是否铁制,还没有实物作证。《逸周书》说武王用黄钺斩纣头,玄钺斩纣宠妾头。黄钺铜制,玄钺铁制,如果这个传说不是战国时人捏造,似乎殷周间已经有铁。铁字古文作,最初从夷族输入(异族通称为夷)。殷代能从南夷输入锡,西夷输入玉,周未必不可能从夷族输入铁。《山海经》说弃后裔叔均发明牛耕,甲骨文金文畴字像耕犁到田边转(湾)[弯]的形象。人用耒耜发土,只有直行,不会转(湾)[弯],所以殷周间即使没有铁,金属犁是确已使用了。

《诗经·豳风·七月》篇叙述古公居豳时候的农事,诗中农夫工作繁重,衣服菜蔬(苦菜,荼)柴火(恶木,樗)都由公家供给,显然是奴隶生活。古公迁岐山后,吸收许多归附平民,例如《召诰篇》说纣暴虐,殷民带着妻儿,想逃出国境,被纣禁阻。足见当时有逃往别国的人民。从古公到文王,尤其是文王,号称行仁政(剥削比较宽些),可能招来很大数量的归附平民。他们领取土地,从事耕种。土地分为公田与私田两种,公田的收获,完全缴纳给地主,私田的收获,为耕者自有。小农的生产方式,周初就有了,《诗·豳风·东山》篇(成王初年作品)描写东征兵士回家,宛然一幅荒凉农村画,只有小土地耕种者才会对这个荒村留恋不舍,如果是奴隶,决不能自由散居在荒村。周朝制度,起源姬昌时代,足见灭殷以前,周已开始踏上封建社会的阶段,但这并不是说,周已完全废弃奴隶生产,只是说,封建成分超过了奴隶成分。南宋洪迈《容斋四笔》说,傜人男丁从酋长领得耕地,不纳租税,只服劳役。有罪受酋长裁判。范成大《桂海虞衡志》说,苗人酋长称为主户,主户计口授田给苗民,称为田子或田丁,领得的田,不许典卖。此外俘虏或买得人口,男女相配,给田耕种,称为家奴。农奴与奴隶并存,农奴数量比奴隶多,周初社会,大概也是这样。

周是新兴小国,几十年工夫,居然灭殷,造成一个大朝代,这固由于殷代统治阶级极端腐化,势必崩溃,同时也由于周已经形成新社会,而新社会必然要战胜旧社会。

盘庚迁殷,原想纠正贵族的贪污腐化,可是武丁以后,腐化更甚,到纣时候,达到最高程度。他们一般的生活,是淫乱好色,是日夜酗酒,是打猎游玩。他们荒废耕地,让麋鹿禽鸟生长。他们想出各种残酷的刑罚,榨取财物。他们招诱别人的奴隶,供自己使用。殷人最畏敬鬼神,他们甚至连祭神的牺牲都偷来享受。这样的统治阶级,自然非溃灭不可。

姬昌的政治,与殷恰巧相反。他禁止饮酒打猎;他施行裕民(富民)政策。所谓裕民,就是征收租税有节制,让农家有些蓄积,发生力耕的兴趣,他又针对着殷纣招诱奴隶,为其他小国所怨恨的形势,定出一条“有亡(奴隶逃亡)荒(大)阅(搜索)”的法律,就是说,谁的奴隶归谁所有,不许藏匿。据春秋时申无宇说,这是周文王得天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姬昌战败西戎混夷,又灭附近几个敌国。拓境西到密(甘肃灵台县),东北到黎(山西黎城县),东到鄂(河南沁阳县附近),对纣都朝歌(河南淇县),取进逼的形势。他又扩充势力到长江、汉水、汝水三个流域,教化那里的蛮夷,称为江汉汝坟之国,也称为南国,也称为周南召南。南国是周基本力量的一部分。

姬昌死后四年,子姬发(武王)车载姬昌木主去伐纣。据说周派间谍到殷,回来说,坏人执政当权,昏乱极了。姬发认为时机未到。又来报告好人全被斥逐,姬发认为时机还未到。最后报告百姓闭口不敢说话了。姬发得报即刻动兵出征。随同伐殷的有许多友邦和庸、蜀、羌、髳(苗)、微、卢、彭、濮八个蛮夷小国。武王在牧野(河南汲县)誓师,指责纣听信妇言,不祭祀祖宗,不信任亲族,招集天下罪人和逃奴,给他们官做,尤其第四条罪状,引起从征各国的敌忾心,要和纣决战。纣兵七十万人,不战溃败,欢迎周兵杀纣,周正月底出发,二月底灭殷,兵力比殷小得多,成功却这样快,主要原因就是殷虐待民众和奴隶,周政治比较宽厚。

周虽然战胜,却不能就此吞并殷国。姬发把殷分为三部,教自己的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各据一部。封纣子武庚做诸侯,受三叔的监视。姬发灭殷两年病死,子姬诵(成王)幼小,周公旦(姬发弟)登王位代行政治。姬诵和大臣们(召公等)疑忌周公,三叔也造谣说周公要谋害成王。继承问题引起周内部的不和,武庚看有机可乘,联合东方旧属国奄(山东曲阜县)、蒲姑(山东博兴县)及徐夷、淮夷起兵反周。周公处在内外交攻的地位,他首先向召公恳切解释,稳定内部,自己带兵出征,杀武庚,诛三叔,攻灭奄等十七国。殷贵族(士大夫)被俘虏,称为献民或称顽民。

献民就是贡献给周王的俘虏,他们反抗周统治,所以也被称为顽民。顽民本身是大小奴隶主,现在自己当俘虏虽然还不算奴隶,却已丧失幸福和自由。周公知道他们随时可以反叛,必需迁居洛阳(武王原定计划迁都洛阳),才能就近管束。他先宣布迁顽民到黎水地方(河南浚县东北),地近朝歌,顽民们相当满意。周公卜问鬼神得不吉利的卦,于是改卜别地,说洛阳最好;殷人信鬼,这样,把顽民迁到洛阳。

周公召集殷旧属国,来替顽民筑城造屋,新城很快造成,号称成周。同时也召集周属国,在成周西五十里筑城,称为王城。派八师兵力(一师二千五百人)驻成周,监视顽民。周人告诫顽民说,你们受天罚,本当杀死,我保留你们的生命,应该感恩做我顺民。现在分配住屋田地给你们,安心谋生,如果再反抗,那是你们自己不要生命。又劝诱顽民说,你们只要顺从教训,我要用你们做官。做官是顽民唯一的希望,有了这个希望,逐渐软化降服。周公死后第二子君陈替周公管理成周,不敢疏忽,足见周初对殷顽民的注意。

感化顽民,是周公最大的也是周初最严重的政治事业。就社会意义说,殷朝大小奴隶主,现在变成周朝的农民了。一部分住成周,一部分被赏给受封的诸侯。

周公杀武庚,灭奄国,开始大封建。据说,周公姬诵建立七十一国,其中兄弟十五人,同姓四十人,周子孙不是发狂生病,都有封做诸侯的权利。

殷代有侯、伯等爵位,有侯、甸、男、采、卫五服的名称。周制大体相同,侯、甸、男、卫称外服,是正式国家。采称内服,是卿大夫食邑。服定贡赋的轻重,爵定位次的尊卑。晋国侯爵,列在甸服,郑国伯爵,列在男服,曹国伯爵,列在甸服。周灭殷以前,周公、召公、毕公、太公、康叔都有封邑,封建制度萌芽在殷代,到周才完备。

周要统治广大新疆土,必须建立属国,拥护王室。当时最难平定的是殷,周公迁徙殷贵族到成周,对留居原地的遗民还不能放心。他封自己同母弟康叔做侯,统治旧殷国。他教训康叔说,对一般平民要宽厚。行施文王的裕民政策,不要枉法杀人。对掠夺财货,不孝养父母,不和睦兄弟的殷人,用严刑诛戮。殷人群聚饮酒,不论贵贱,全数拘获送周京治罪。康叔封地最大,权势最重,带八师兵力镇压殷人,在当时是主要的侯国。

东方奄和蒲姑两个大国,曾助武庚叛周。姬诵把奄国封给周公长子伯禽做鲁侯,又封外祖父太公吕尚做齐侯。吕尚都营丘(山东昌乐县),灭蒲姑国。齐鲁两大国代替奄和蒲姑,殷不能反叛了。召公的儿子封燕(北平),姬诵弟唐叔封唐(山西翼城县,后称晋国),抵御戎狄,掩护卫、周两国。

当姬发克殷时,纣庶兄微子启抬着棺材到军前投降。武庚死后,周公把殷旧都商丘封给微子,国号宋。宋附近封陈(舜后裔,河南淮阳县)、杞(夏后裔,河南杞县)、焦(炎帝后裔,安徽亳县)三个国家,隐含监视宋国的意义。

封建和宗法是不可分离的。周天子算是天下的大宗,众诸侯都尊奉他。鲁、卫、晋三国附近,封许多同姓小国,尊奉它们做宗主(滕宗鲁,虞宗晋)。一国里面国君算是大宗,封给同姓卿大夫土地(采邑),尊奉国君做宗主。同姓不通婚姻的习惯已成法律。这样,各国间同姓既是兄弟,异姓又是甥舅,彼此都有血统关系,可以减少些纷争。天子称同姓诸侯为伯父叔父,称异姓诸侯为伯舅叔舅。用亲昵的称呼,来团结众诸侯。

天子对各国,依爵位服次,征取贡赋。周公教姬诵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诸侯不贡天子,人民也不贡诸侯,政治就乱了。”孔子说周公定贡赋法有三个原则:“施恩惠要厚,用民力要平,收租税要轻。”天子自以为是土地人民的最高所有者,土地人民是上天付给他的;他又分给诸侯及卿大夫,所以他有权向受封的诸侯要求贡赋,因之诸侯卿大夫也有权向人民要求贡赋。天子诸侯的收入,主要靠征收贡赋。

天子封建诸侯,有授土授民的仪式。授民时指出民的身份和数目:如臣、仆若干家(奴隶),民献(殷俘)、庶民若干夫。据金文所记,夫的数目,总比臣仆大得多,因为封建主剥削的对象,主要是农奴。夫当然也有妻子,不过只是本人对统治者负纳贡责任,所以不像臣仆全家归统治者所有。舀鼎铭文记载匡抢舀的禾,舀告状胜利,匡送舀一众三臣谢罪。众与臣分说,足见众(庶人)是可以买卖赠送的农奴。

周封鲁卫,都说政治保留旧习惯,土地改用周新法。所谓周法,就是农民缴纳贡赋,剩余的得私有养家。殷奴隶主自己做了献民,奴隶被周解放做农奴,是可以推想的。周革殷命,是封建主摧毁奴隶主的统治,所以顽民作剧烈的反抗。

周初南蛮没有强国,汉水流域有些姬姓小国,并不重视。姬诵封熊绎做楚蛮小国君,岐阳大盟会,派熊绎和鲜卑(东胡部落)管火堆,不得正式参与盟会。后来楚强大,怨恨周朝,自称楚王,成为南方大国。

周公削平叛乱,建立诸侯,完成周朝的王业。他制定君臣父子夫妇上下亲疏尊卑贵贱等等的礼(法规),照春秋战国时代儒家说,大礼有三百,小礼有三千。他真是周朝的圣人,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圣人。

这些法规,在西周初期,已否全部完成和施行,自然是疑问。但从后来的历史事实看来,确是按照这些法规来做统治工具的,而且是一代一代发展着。封建社会的构成,较奴隶社会复杂,这些法规,是从封建经济变化中反映出来的一种政治体系。

西周土地有公田和私田,农民耕种一定数量的公田,作为租税,缴纳公家,私田收入,归农民自有。收获时留些禾麦在地上,让寡妇们拾取。《诗经》许多篇说成王带着妻子去看耕田,他看的是公田(在南郊,称为南亩),有田畯(田大夫)督耕,公家给农夫们吃陈米饭,农夫们很满意,工作勤敏不偷懒。这是封建主待农民最大的恩典,诗人认为值得歌颂的太平时代。

姬诵的儿子姬钊(康王),贪色早晨起不来,周政治从此衰退。如果说姬诵时代封建社会比较稳定,那末,姬钊时代开始显著地变动了。

姬钊孙子姬满(穆王),是个大游历家,据说他到过昆仑山西王母国。晚年想出剥削新法,叫做赎刑——统治阶级对付庶民一向用残酷的刑法。刑法有五种:墨刑(用刀刻面涂墨)一千条,劓刑(割鼻)一千条,剕刑(割脚)五百条,宫刑(男子割生殖器,女子禁闭宫中当奴隶)三百条,大辟刑(斩头)二百条。总共三千条。那时狱官贪赃枉法,贿赂公行,姬满要化私为公,定出赎罪条例。墨刑黄铜六百两,劓刑一千二百两,剕刑三千两,宫刑三千六百两,斩刑六千两。这完全用严刑欺诈财物,因为真有罪的不许赎,许赎的只限疑狱。任何人都可被疑,也就是任何人都可受罚。

从这里看出当时庶人私有财产是相当发达了。庶人阶级分化为穷富两个阶层。富人受罚,穷人受刑。农民是不容易致富的,致富的主要是商人。

周天子是天下宗主,各国朝聘、贡献,有玉帛兽皮珍玩及地方特产。这些货物汇集在周京,需要工匠制造商人流通来处置它们。周朝铜器流传最多,玉器又是大小贵族行礼必需品,织布非常精细(制冠布一分宽含十七缕),布帛染色种类繁多,可以推想当时工业的进步。不过百工吃公家饭,制品不能自由出卖,未必能致富。庶人致富,只有商人,大概姬满以前,商业已经发展,所以被看做赎刑的对象。

姬胡(厉王)是个大暴君,他酷爱财货,重用荣夷公想法专利。国人(市民)诽谤姬胡,姬胡派巫师监视,随意杀戮,禁阻说话。姬胡自以为胜利,压迫更加严厉。后来国人不能再忍,突然起义,姬胡渡黄河逃走,太子静藏匿召公家里。起义者围召公家,召公把自己儿子假冒王子送出去,被起义者杀死。

周公召公共同执行国政,号称共和。周十四年没有国王。姬胡在流放地死后,姬静(宣王)继位。他对市民让步,不得不对农民加重剥削。他晚年废除藉田制度,就是说,不要农民耕公田,而要普遍征收田租。他调查农民户口财产,改革旧贡赋法。这个新法称为料民,贤臣仲山甫极力谏阻,说有害政治,将会造成祸乱,姬静不听,果然西周趋于衰亡。

姬静子姬宫涅(幽王),是与姬胡并称的暴君,他在位时,政治更商业化。他夺取贵族的土地和农奴,许多贵族破产流落。庶人有钱,可以做官受爵,把等级制度毁坏了。当时君子(贵族)也想做买卖,谋三倍的利息。王叔郑桓公知道周快灭亡,同商人订互助盟约,请商人帮助他建立新郑国。西周末年,商人地位提高,分享政权,《诗经》里留下不少贵族的怨恨诗。

姬满、姬胡压迫商人,厉王被市民驱走;姬静加重剥削农民,到姬宫涅兵败国亡,因为失去了农民的援助。

西周民族间战争,主要是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东方地域广大,周公灭奄,太公灭蒲姑,周势力仅到山东境内,淮夷、徐夷仍倔强不服。伯禽初封鲁国,淮夷、徐夷起兵来攻,伯禽守东郊,不敢开城门。伯禽誓师说,马牛臣妾逃亡,不许藏匿,要归还原主;又说不许跳墙偷诱别人的马牛臣妾。当时东方国家还保存抢夺奴隶的旧习惯,誓言里严重指出,意在维持鲁军的纪律。伯禽被夷族围困,姬诵派三军援助,才击退寇兵。姬满时候,徐夷国君强大称王,号为偃王。联合九夷伐周,打到黄河边上,姬满害怕,承认他做东方的霸主。同时教楚伐徐,楚战胜徐,势力扩张,成了南方新兴的强国。姬静屡次伐徐夷、淮夷,但偃王子孙仍称王,与周天子对立。

江汉流域是蛮族根据地。姬瑕(昭王)征伐南蛮,全军覆没,君臣淹死在汉水,周天子声威大损。姬满、姬静曾经南征,没有什么成功。汉水流域有些姓姬的诸侯,全是弱国,这给熊绎子孙很好的发展机会。熊绎初封在丹阳(湖北秭归县),土地非常小,不够诸侯的资格,姬诵会诸侯,他只配看守祭神的火堆。可是他的子孙,处在群蛮斗争环境中,坐小竹车,穿破烂衣,开辟山林荒地,吞并许多小国,姬满时候,战胜徐偃王,造成独霸南方的形势。夷王时,楚君熊渠更强大,封长子做句禀王(湖北江陵县)、次子做鄂王(武昌市)、小子做越章王。春秋初年,熊通正式称王,统率蛮族,不承认周天子的地位。

西周外患最紧急的是西北方戎狄族。戎狄散布地域很广,陕西西部北部,山西河北极大部分都被戎狄占有。戎狄是中国人给他们的名称,他们自称鬼(方)、混(夷)、犬(戎或夷)、獯鬻、(犭左严右)狁。中国人把他们看作兽类,用恶字写译音,方、夷、戎等字也是中国人附加的(战国以后称胡,称匈奴)。周都镐京,接近戎狄,汧(音牵)、渭两水中间,是西戎入寇的路线。姬诵时候曾打一次大仗,俘获鬼方13081人,斩首馘(音帼。杀敌人割取左耳)耳的人数,大概也不少。此后戎狄屡次寇周,姬囏(懿王)甚至被逼迁居槐里(陕西兴平县)。姬静时候,侵略更加急暴,经过多次战争,互有胜败,筑城防御,仅能阻止深入。姬静子姬宫涅,宠爱褒姒,想杀太子宜臼(东周平王),立褒姒的儿子伯服做太子,宜臼的母亲是申侯的女儿,申侯勾结犬戎攻姬宫涅,杀姬宫涅骊山下。西周积累的货物宝器,全被犬戎掳去,西周灭亡。宜臼靠诸侯的援助迁居洛邑。

姬静号称中兴贤王,他的功业是征讨异族,获得相当胜利。可是连年用兵,耗费很大。姬胡专利,被国人驱逐,他继位后,不能不对国人减轻压迫,把费用转嫁到农民肩上。三十九年(前789年)伐姜戎大败,姬静几乎被擒。他为补充兵力,想出料民(调查户口)的办法。仲山甫谏止料民,说农民数目要从各方面间接推知,如果直接查点,一定要起祸乱。姬静不听。因为农民负担过重,不愿出力拥护周室,所以姬宫涅被犬戎一击就破亡。

姬辟方(孝王姬静前三世)封养马人非子一小块土地,地名秦(甘肃清水县)在戎狄间。姬静封非子曾孙秦仲做大夫,攻西戎战死。子孙都专力攻戎,国势渐盛。秦仲孙襄公救姬宫涅有功,宜臼避戎东迁洛阳,襄公派兵护送。宜臼封襄公做诸侯,逐渐收复周失地,成为西方大国。

秦、楚先是最小的附庸国家,从艰苦斗争中变成强大;唐和鲁卫先是大国,从富贵安乐中变成贫弱甚至灭亡。

西周从姬发灭殷到姬宫涅亡国凡十一世十二王,据说共257年。中国历史有真实年代从共和元年(前841年)开始。以前年代都不可靠。

简短的结论

姬昌施行裕民政策,招致附近各地的平民。照《召诰》说,殷纣禁止本国平民出境逃亡,是否全数投奔西周,不可知,当时有平民这个阶层却无疑义。他们领公家土地耕种,缴纳税租。剩余物品得私有自享,这种人数增大,就成为封建社会的开始。

周公姬诵封建诸侯,规定对王朝贡赋的数目,诸侯对农民,也有一定的贡赋法。起初征收比较轻,后来逐渐加重。用农民耕公田的制度,被姬静废除,改为普遍征收田租。

西周奴隶依然存在,主要用途是供封建主的役使。姬昌定法律确定奴隶所有权,不许互相诱夺。奴隶来源是俘虏和罪人及其妻子。

姬宫涅时代很多贵族破产流落,有钱的庶民(主要是商人)穿贵族衣服,在朝廷做官。甚至贵族也想经商致富。文字如贵贱贫贤賓(所敬的人)都带贝(货币)字,富字像屋下物多,想见西周商业的发展。

西周与异族战争很多,姬宫涅终于被犬戎杀死。春秋时代强大国家,在西周全是处在异族包围中的小国(只有齐开始是大国),变成贫弱的国家,原来却都是大国。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