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清高宗乾隆全传
  4. 第六章 风流天子
设置

第六章 风流天子(1 / 1)


第一节 书生皇帝

乾隆一生儒雅风流,不仅有经世之才,也有书生之气。他的诗作流传后世,他的情史缱绻感人;他是能著文吟诗的书生帝王,他是至情至性的风流天子。

乾隆是一个文化气息浓厚的书生皇帝,他的诗作竟达42000余首,几乎与《全唐诗》相当。

乾隆爱好广泛,不仅博览群书,而且爱好书法、绘画、古玩、字画,能吟会写。乾隆天资聪颖,勤奋好学,擅书画,兼长诗文,是一位非凡的文学家、语言学家、书法家、诗人、学者。

乾隆有很高的语言天赋,不仅精通新满文,而且熟知老满文;不仅对汉语汉文十分精通,还懂蒙、藏、维等多种语言文字。为了完成用兵准、回,两征金川,安定西藏的宏伟事业,乾隆“自乾隆八年以后,即诵习蒙古及西番字经典”,一直持续五十余年,研讨不停。乾隆又学习“回语”(维吾尔语)和“唐古特语”(藏语),从而成为当时罕有的通晓满、汉、蒙、维、藏及安多(藏语的四川西北部方言)等多种语言文字的语言学者。这对乾隆的治政用兵起了很大作用。史称其与“番酋”会见时,能用“番”语交谈,“重译朝见,告语如一家”。

乾隆非常重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藐视读书的言行提出驳斥。有一次,他针对某些督抚的“书生不能胜任”、“书气未除”的言论,严厉驳斥说:

“人不读书……有不可救药者……朕唯恐人不足当书生之称,而安得以书生相戒乎!若以书生相戒,朕自幼读书宫中,讲诵二十年,未尝少辍,实一书生也……至于‘书气’二字尤其贵,沉浸酝酿而有书气,更集又以充之,便是浩然之气。人无书气,即为粗俗气、市井气,而不可列于士大夫之林矣”。

乾隆以“书生”自称,在朱轼和蔡世远两位老师的影响下,乾隆深受宋儒理学思想的影响。乾隆以“立身以至诚为本,读书以明理为先”的对联鞭策自己,把“理”作为世界万物的主宰。19岁的时候,他在《读书以明理为先》中写道:

★“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莫不有理。理者,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是故日月星辰之朔望躔度,阴阳寒暑四时之推迁往来,皆天地之气也,而有乾健于穆不已之理主宰乎其中。山川河岳,百谷草木之丽乎地以生者,亦莫不赖坤元载厚之理以为之根柢。人性之仁义礼智,赋乎天之正理也,因之而见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情,及变化云为万有不齐之事,由是观之天下事物孰有外于理哉。故圣人之教人讲学,亦曰“明理而已矣”。盖理者,道也。道之大,原出于天,其用在天下,其传在圣贤,而赖学者讲习讨论之功以明之。六经之书,言理之至要也,学者用力乎明理之功以观六经,则思过半矣。”

乾隆认为,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四时的变化,百谷草木的成长,都要受到“理”的主宰。“圣贤”的职责,就在于传道、传理。所以,乾隆所说的要用功读书,实际上是要求人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修养,遵守封建社会的伦理关系。

乾隆喜爱书法和绘画,造诣精深。他长期痴于书法,至老不倦。自内廷到御苑,从塞北到江南,园林胜景,名山古迹,所到之处,挥毫题字,墨迹之多,罕与伦比。乾隆可算是题字遍天下、流传千百年的书法家。

乾隆喜欢赏鉴字画古玩,且有很高的水平。有一次,他寻获宋刻《后汉书》及《九家杜注》,十分爱惜,命宫廷画家“写御容于其上”。还有一次,乾隆找到《岳氏五经》,特地修建五经萃室以来保存。乾隆喜欢马和的《园风图》,花了很长的时间才找全,找到之后,将画藏在学诗楼。

乾隆撰写了大量文章,仅编成文集的就有《御制文初集》、《御制文二集》、《御制文三集》、《御制文余集》,共1350余篇,还有《清高宗圣训》300卷。乾隆于五十八年(1793年)写了一篇《御制喇嘛说》,全文不过700余字,却讲明了清政府“兴黄教即安众蒙古”的基本政策,以及创立金奔巴瓶制的原因和意义,文字不多,论证有力。

乾隆尤喜爱作诗,他说“若三日不吟,辄恍恍如有所失”。乾隆的御制诗集,登极前有《乐善堂全集》,禅位后有《御制诗余集》,共750首。在位期间的《御制诗集》共有5集,434卷,据后人统计,其初集4166首,二集8484首,三集11519首,四集9902首,五集7792首,共计41863首。他的诗总计42613首。而《全唐诗》所收录的唐朝2200多位诗人的作品,才48000多首。

乾隆是个业余诗人,以一人之力,其诗作数量竟与留传下来的全唐诗相仿佛,其数量之多,创作之勤,令人敬佩。可以说,乾隆诗作之多,有史以来,首屈一指。他说:“几务之暇,无他可娱,往往作诗。”又说:“每天余时,或作书,或作画,而作诗最为常事,每天必作数首。”

乾隆的诗,很多是纪实之作,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政治涵义,或述某事某制,或言己之政见,或为争取汉人名流学者,或臧否人物评论史事,从政治、历史角度看,还是颇有价值的。他自己便曾多次讲述诗要有所为而作,不能“竞尚浮华”,“徒以藻缋为工”。他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三月十九日为此下达专谕说:“朕所作诗文,皆关政教,大而考镜得失,小而廑念民依,无不归于纪实。御制(诗)集具在,试随手披阅,有一连十数首内专属寻常浏览吟风弄月浮泛之词,而于政治民生毫无关涉者乎?”乾隆此言,大体上还是符合实际的,他的诗记述了军事、政治、财政、文化、外交、民族等各个方面的情形。

乾隆写了很多关于亲情的诗:

孝贤皇后挽诗

★凤妾龙循何事尔,鱼贯故剑适相从。

可知此别非常别,漫道无逢会有逢。

芦殿惊心陈月白,取涂举目惨寒冬。

百年等是行云寄,廿载凭参流水淙。

悼念皇长子永璜

★灵施悠扬发引行,举循人似太无情。

早知今日吾丧汝,严训何须望汝成?

三年未满失三男,况汝成了书史耽。

且说在人犹致叹,无端从已实可堪。

书斋近隔一溪横,长查芸窗占毕声。

痛绝春风廞马去,真成今日送儿行。

乾隆写了一些写景抒情的诗:

卢沟晓月

★茅店寒鸡咿唔鸣,曙光斜汉欲参横。

半钩留照三秋淡,一练分波平镜明。

入定衲僧心共印,怀程客子影尤惊。

迩来每踏沟西道,触景那忘黯尔情?

烟雨楼用韩子祁诗韵

★春云欲沣旋蒙蒙,百倾南湖一棹通。

回望还迷堤柳绿,到来才辨谢梅红。

不殊图画倪黄境,真是楼台烟雨中。

欲倩李牟携铁笛,月明度曲水晶宫。

仇英碧梧翠竹图

★石泉窈以清,梧竹复修翠。

诛茅为小楹,延得青山致。

幽人兀然坐,开卷默而识。

仿佛沂水风,吾与点也意。

乾隆还写了一些赠臣子和朋友的诗:

雍正十一年赠平郡王福彭

★宗翰临戎剑气寒,来廷屈指觐呼韩。

秋风掼拂征人面,马上何须回首看。

武略文韬借指挥,书斋倍觉有光辉。

六年此日清河畔,君作行人我独归。

赐大学士张廷玉

★喉舌专司历有年,两朝望重志愈坚,

魏公令德光闾里,山甫柔嘉耀简编。

调鼎念常周庶务,劳谦事每效前贤。

古今政绩如悬鉴,时为苍生咨惠鲜。乾隆还写了一些读后感:

读《贞观政要》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读项羽纪

★鹿走荒郊壮士追,蛙声紫色总男儿。

拔山扛鼎兴何暴,齿剑辞骓志不移。

天下不闻歌楚些,帐中唯见叹虞兮。

故乡三户终何在?千载乌江不洗悲。

乾隆还写了不少描述“十全武功”的诗句,比如,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一月,当他得知定边将军兆惠被回部大小和卓围困于叶尔羌城外的黑水营时,写下了五言长诗一首,以记其事,赞扬将帅士卒的英勇,表示要予以记功行赏。

直到临终前的一天,他还作了一首:

望捷

★三年实旅开,实属不应猜。

邪教轻由误,官军剿复该。

领兵数观望,残赤不胜灾。

执讯迅获首,都同逆首来。

很多臣子对乾隆的才学极为赞佩,有人言:“上圣学高深,才思敏赡,为古今所未有。御制诗文如神龙行空,瞬息万里。”又言:“或作书,或作画,而诗尤为常课,日必数首,皆用硃笔作草,令内监持出,付军机大臣之有文学者,用折纸楷写之,谓之诗片。”

原礼亲王昭梿亦于《啸亭杂录》卷一中颂扬乾隆写诗之多,学识渊博。他说:“纯庙天纵聪睿,揽读渊博……每一诗出,会儒臣注释,不得原委者,许归家涉猎,然多有翻撷万卷莫能解者”,然后乾隆举出其出处,“以搏一笑,诸臣莫不佩服”。

乾隆对国计民生,尤其是农业生产非常关心。当时的农业主要是靠天吃饭,每遇到长期下雨或者干旱,乾隆都会因此而担忧。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三月,乾隆第六次南巡时到达江苏,还挂念着陕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旱情。五日,乾隆传旨询问三省是否下雨。十一日,乾隆在苏州府,半夜梦醒听到雨声,作了《夜雨》一诗:

★夜雨打船窗,恰值清醒梦。

入耳适宜听,披衾不览冷。

即南已增润,怀北牵怀永。

须臾幸渐稀,无眠以耿耿。

乾隆自己注释说:“时北省正望雨之际,未知此泽遍及否?”可见对农事的关心。

乾隆爱作诗,但他首先是一个皇帝,他的主要时间和精力都花在治国上,在作诗的造诣上并不深。乾隆对自己的作品有自知之明,他说:“予向来吟咏,不屑为风云月露之辞。每关政典之大者,必有诗记事。”不吟风云月露,以诗纪政事,符合他的身份。

乾隆的诗是乾隆朝历史的写照,也是可靠的历史资料。他的诗,史料价值远远高于文学价值。

第二节 香妃传奇

乾隆一生风流倜傥,他的爱情故事得到后世家的多方演绎,在民间传颂,流下了不少风流佳话。

清朝的内宫从康熙以后形成了制度,后妃分为8个等级:皇后1人,皇贵妃2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贵人、常在、答应无定数。乾隆一生后妃不下40多位。

乾隆先后册立过3位皇后,富察氏、乌喇那拉氏和后来册立的魏佳氏。但魏佳氏被册立时已去世二十年,只是因为她的儿子永琰被立为太子,所以才加封为孝仪皇后。

乾隆的第一位皇后是富察氏。雍正五年(1727年),富察氏被册为宝亲王弘历的嫡福晋。这年乾隆17岁,嫡福晋富察氏15岁。乾隆二年(1737年),嫡福晋富察氏被册为皇后。

富察氏出身名门,她的曾祖父哈什屯顺治时任议政大臣,祖父米思翰在康熙朝时任内务府总管、户部尚书、议政大臣,父亲李荣保任察哈尔总管,兄马齐任兵部尚书、左都御史、议政大臣、武英殿大学士,“历相三朝”。

富察氏,性贤淑,尚节俭,不奢华,孝顺太后,敬爱乾隆。乾隆年轻时,曾患疖,刚愈,太医说:“须养百日,元气可复。”皇后就每晚在乾隆寝宫外面居住,精心侍奉,百日之后,才回寝宫。她居摄六宫,对各嫔妃的皇子都视为己出,得到嫔妃乃至宫人的尊重。乾隆把她当成自己的贤内助,曾说:“朕得以专心国事,有余暇以从容册府者,皇后之助也。”可见富察氏的辅助之功。

乾隆十三年(1748年)正月,皇后富察氏随乾隆和皇太后东巡,前往山东曲阜祭孔。三月十一日,在返京途中死于德州船上,年37岁,谥号“孝贤皇后”。

孝贤皇后去世后,乾隆非常悲痛,因皇后丧葬引发大规模贬革之风。乾隆对一些没有奏请来京叩谒的官员大加贬谪,并对办丧事不力的官员严厉惩罚,这些措施一方面是为了整顿吏治,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乾隆对孝贤皇后的重视。

乾隆的第二位皇后是乌喇那拉氏。乌喇那拉氏是佐领那尔布之女。乾隆做皇子时,乌喇那拉氏被册为侧福晋。她不仅深得皇帝宠爱,而且颇讨皇太后喜欢。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一日,乌喇那拉氏被册立为皇后,皇帝颂诏天下,褒誉她“孝谨性成,温恭夙著”。乾隆历次出巡,乌拉那拉氏皆伴驾随行,可见对她的宠爱。

乾隆三十年(1765年)初,乌喇那拉氏陪乾隆第四次下江南。到达杭州时,乌喇那拉氏因私自剪发惹恼了乾隆。据记载:“(乾隆)三十年(1765年),从上南巡,至杭州,忤上旨,后剪发。上益不怿,令后先还京师。三十一年七月甲午,崩。”在满族人的习俗中,只有死去亲人的时候才“断发成服”,乌喇那拉氏私自剪发,犯了大忌。所以乾隆令她先回北京。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七月,乌喇那拉氏忧郁去世。

那拉氏死时,乾隆正在木兰围场狩猎,他下旨以皇贵妃的礼仪将那拉氏安葬在裕妃陵园。那拉氏没有得到皇后应有的待遇,与富察氏的身后事相比,她的丧事简单而潦草。

那拉氏在杭州忤旨剪发,以及死后葬礼降格,在当时引起了很多议论。但是,对于那拉氏忤旨的原因,乾隆一直讳莫如深。有的史学家推测,有可能是因为乾隆想纳妃子,那拉氏以剪发抗争。但是,皇后剪发,为清朝的习俗所不容,也触犯了皇帝的尊严,所以,乾隆很快冷落了那拉氏,而且从此以后没有再立皇后。

除了三位皇后以外,乾隆还有很多后宫嫔妃。乾隆的皇妃有皇贵妃五位、贵妃五位、妃七位。在众多的皇妃中,乾隆非常宠爱来自新疆维吾尔族的容妃。

有很多学者认为,后来在民间流传的香妃的传说,指的就是容妃。因为根据清史的记载,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帝宣统,清宫里面所有的后妃中,回部的女子就容妃一个人。香妃是民间的传说,正式的封号是容妃。

容妃,和卓氏,1734年生于新疆。和卓,波斯语,意为穆罕默德后裔和伊斯兰教学者,大和卓名叫波罗尼都,小和卓名叫霍集占。

乾隆平定了准噶尔叛乱之后,大小和卓又发动了叛乱。清朝派兆惠将军进军喀什噶尔平叛。容妃一家和大小和卓是一个宗族,但容妃一家不支持叛乱,而且起兵帮助乾隆平定叛乱。兆惠将军在喀什噶尔被大小和卓围困的危险时刻,容妃的叔父额色尹,哥哥图尔都率骑兵袭击叛军。兆惠将军看援军来到,立即反攻。叛军腹背受敌,溃败而逃。在追击叛军时,额色尹仍率军出征。大小和卓的叛乱被平定之后,容妃的叔父和哥哥均先后被乾隆封为辅国公。

乾隆二十四年(1758年),容妃被召进京,封为贵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五月,晋封为容嫔。册文说:“尔霍卓氏,秉心克慎,奉职惟勤,壸(kǔn)范端庄,礼容愉惋。”

乾隆对容妃宠爱有加,尊重她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和民族爱好。乾隆三十年(1765年)南巡,容嫔随驾,乾隆特意按回部习俗,赏她羊肚片、炖羊肉等食物。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册封为容妃。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春,容妃随乾隆东巡,游览泰山、祭拜孔庙,路上受赏回回饽饽等食品。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容妃随乾隆到盛京,在塞外中秋之夜,受赏“奶子月饼”。到达木兰围场,乾隆猎获野猪和狍子,赏众妃野猪肉,而赏容妃狍子肉。乾隆为容妃安排了回族厨师,为她做回俗清真饭菜,如羊肉馄饨等。

乾隆还为容妃修建宝月楼,并于宝月楼墙外建“回子营”,又建回教礼堂,供维吾尔族人礼拜。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乾隆作诗:“轻舟遮莫岸边维,衣染荷香坐片时;叶屿花台云锦错,广寒乍拟是瑶池。”以嫦娥比拟容妃。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新年又作诗云:“冬冰俯北沼,春阁出南城。宝月昔时记,韶年今日迎。屏文新茀禄,镜影大光明。鳞次居回部,安西系远情。”乾隆自注:“楼近倚皇城南墙。墙外西长安街,内属回人衡宇相望,人称‘回子营’。新建礼拜寺,正与楼对。”

乾隆为容妃兴建宝月楼既是宠爱容妃,也是为了尊重容妃的回族习惯:

第一,回族与满族和汉族的生活风俗不同。回族的衣服、装饰,同皇宫的后妃、宫女都不同。皇宫除御花园外,别无游观之处。乾隆筑宝月楼于瀛台之南,则随时可以驾幸西苑,而不必如临圆明园,路途既远,又烦出驾。容妃在这里则可免去其他妃嫔争宠之扰。

第二,回族与满族和汉族的言语文化不同。容妃讲维语,不便与诸妃嫔住在一起交流,特隔于南海最南之地,其地又距外朝之外垣。这里同皇宫既联系又分割,环境幽雅,湖水涟漪。乾隆会维吾尔语,可以同容妃用维语直接交谈。

第三,回族与满族和汉族的宗教信仰不同。满族的宗教是萨满教,乾隆又崇奉喇嘛教。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要做礼拜。容妃所居之地,隔长安街而对回子营,建回教礼拜堂及民舍,并使内附之回民居住,屋舍皆沿袭回风。容妃站在楼上,可以望见对面的“回子营”,遥望瞻礼,以解思乡之情。当时,八旗以外的所有百姓都住外城。唯独回子营近在咫尺,依靠九重。这是乾隆爱屋及乌。

第四,回族与满族和汉族的饮食习惯不同。皇后的正宫坤宁宫兼作萨满祭祀的场所。坤宁宫每日进猪两口,在神案上宰猪,在大锅里煮猪肉,祭祀敬神。元旦祀神,皇帝、皇后行礼;春、秋两大祭,皇后亦到,妃嫔自当侍从。而最尴尬者,则为后妃受胙(zuò),是一种猪肉米饭,这是回教徒所万万不能忍受之事。将容妃单独安置在另一个生活区域,生活上很是方便。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四月十九日,容妃因病去世,终年55岁,葬清东陵。

容妃死后,有关香妃的传说逐渐流传开来。

关于香妃的故事,有很多版本。其中有两种流传得最为广泛。

第一种版本,是喜剧版本。香妃是回部一个女子,因为她的哥哥、家人在乾隆平定回部之乱的时候立下了功劳,她哥哥带他这个妹妹香妃就到北京来,就把他妹妹献到宫廷里面,他这妹妹香妃长得是美貌绝伦,倾城倾国,而且身上发出香味,所以叫“香妃”。乾隆一看很喜欢,皇太后一看也喜欢,就把她留在宫里头了,后来封了妃子,香妃在宫廷里面,乾隆对她很好,享尽了宫廷的荣华,后来因病而死。死了之后,她的遗体还运到了新疆喀什,在喀什修了香妃墓。

第二种版本是一个悲剧。据传说,大约1745年,香妃生于新疆喀什的一个贫苦人家,出生后浑身散发着一股麝香味,“玉容未近,芳香袭人,即不是花香也不是粉香,别有一种奇芳异馥,沁人心脾”,因此起名为“伊帕尔汗”(维吾尔语,“香后”之意)。伊帕尔汗才十来岁,就被阿帕克和卓的嫡系后裔“皇帝”霍集占(小和卓)纳为妃子,人称香妃。

大小和卓叛乱失败后,兆惠俘获了香妃,把她贡献给朝廷。

乾隆非常喜欢香妃,将她收为妃子,纳入自己宫中,还特地招来回教徒服侍她的吃穿。又在宫中西苑造了回族的住房、礼拜堂,以博取她的欢心。但香妃却毫不动心,坚决不从,只对从新疆带去的沙枣花情有独钟,并经常落泪不止要求回新疆。

1765年,乾隆为讨香妃的欢心,解除她的思乡之念,下令把新疆沙枣树移植到宫廷。于是新疆乌什县的240人负责将事先栽种在木桶里的沙枣苗运往北京,后来因为不给报酬而酿成了新疆历史上有名的乌什人民起义。乾隆下令严厉镇压,其规模甚至比平定当年大小和卓的叛乱还要大,造成无数清军与乌什人民的死亡。

随后,乾隆带着香妃等人南下苏杭游玩。到杭州后,香妃“袖出白刃”刺杀乾隆,未成。这事被皇后乌喇那拉氏知道后,要求立即杀死香妃,乾隆舍不得。为此,皇后乌喇那拉氏大闹了一场,并气愤地剪去了自己的头发,有意触犯了满族的大忌。因此,乾隆命皇后乌喇那拉氏立即回京。不多久,乾隆带着香妃也回到了京城。回京后不久,香妃就悬梁自尽。

香妃临终遗言:请把我的尸体和我已故家族的尸骨运回新疆,我们要长眠在家族的陵墓里。乾隆派124人将香妃的遗体以及其已故家族的尸骨送回新疆,其中包括额色尹、帕尔萨和图尔都的尸骨。图尔都的满族妻子苏黛香陪伴灵柩在路上整整走了3年。

关于香妃之死也有这样的说法:一天,宫女奉乾隆之命来劝说,香妃猛地取出一把匕首,吓得宫女四散躲避。太后怕乾隆遭到不测,趁乾隆去郊祭时,把香妃召来,令其自杀。乾隆知道后还生了一场病,事后下令将香妃遗体用软轿抬回新疆喀什入葬,建香妃墓。

传说引人入胜,但与历史事实相差甚远。真正的香妃其实是乾隆41位后妃中唯一一位来自维吾尔族的女子,宫中赐号曰“容妃”。乾隆十五年(1750年)入宫,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寿终正寝,享年55岁,葬清东陵的裕陵妃园寝内。

第三节 太 上 皇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永恒规律。步入老年的乾隆,精力和体力大不如以前。

乾隆在45岁左右,就有左耳重听的毛病,到了65岁以后,左眼又视力欠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即和珅见用的时候,乾隆已处于老境来临的衰态中。这一年他因臂痛而一度不能弯弓射箭。而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的郊祀大典,他也因气滞畏寒派皇子代行。而且,老皇帝夜里常常失眠,记忆力明显减迟,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85岁的乾隆竟衰老健忘到“早膳已供,而不过一时,又索早膳”的程度。如此衰弱的体力,怎能应付得了那纷繁复杂的国家政务呢?老年皇帝因体力渐衰,精神不支。然而,已习惯于站在权力之巅上的乾隆,是决不会因体力和精神的减弱而让出权力的,对于一切军国要务,他仍要亲自裁断,用人等行政大权,他仍要掌握在手中。而另一方面,乾隆统治的后期已进入了国家财力耗竭的阶段,由于乾隆性喜奢华,巡游无度,又好大喜功,不仅败坏了社会风气,且使国库有亏,仅乾隆之游幸一项就耗资数亿两白银,其恶果是可想而知的。

乾隆一方面想独揽大权,又觉得无心腹可托;另一方面又想极尽享乐却苦于无人为之筹集巨额财力。这不能不是个矛盾,权力与体力和精力的矛盾。而更深层次却是乾隆双重人格与品格的矛盾,他既要维持太平帝国的统治,又要满足追求享乐的欲望。于是便出现了他在晚年用人上的矛盾,既用贤能又用奸佞。

晚年的乾隆有一种既想使大清王朝永世不衰,又欲极尽奢华享乐的矛盾心理,并进而影响到他的统治政策与措施,同时任用阿桂与和珅似乎实现了他的这两种要求。任用阿桂,乾隆在战场上完成了“十全武功”,而任用和珅,则加剧了官员的贪污腐化。

为了让大清江山后继有人,乾隆多次选择可以传承皇位的皇子。虽然乾隆子女甚多,但是儿子大多数短命。乾隆生有17子10女,到晚年的时候,身边只有4个儿子,即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

乾隆先后立过三个皇太子。

第一个皇太子是皇后富察氏所生的皇次子永琏。乾隆认为“永琏乃皇后所生,朕之嫡子,聪明贵重,气宇不凡”。乾隆即位后,亲书密旨,立永琏为皇太子,藏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但永琏9岁时死去。

第二位皇太子是永琮。乾隆在永琏病故后,又立皇七子永琮,但他2岁时又因痘症早殇。

乾隆非常伤心,说:

“皇七子永琮,毓粹中宫,性成夙慧,甫及二周,岐嶷表异。圣母皇太后因其出自正嫡,聪颖殊常,钟爱最笃。朕亦深望教养成立……而嫡嗣再殇,推求得非本朝自世祖章皇帝以至朕躬,皆未有以元后正嫡绍承大统者。岂心有所不愿,亦遭遇使然耳,似此竟成家法。乃朕立意私庆,必须以嫡子承统,行先人所未曾行之事,邀先人所不能获之福,此乃朕之过耶。”

第三位皇太子是皇十五子永琰,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九月二十一日,乾隆宣谕:至六十年内禅。他说:“昔皇祖御政六十一年,予不敢相比。若邀穹苍眷佑,至乾隆六十年,予寿八十有五,即当传位太子,归政退闲。”这道谕旨的意思是说,他的祖父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自己不敢相比。如果能在位六十年,就当传位给太子。

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初三日,85岁的乾隆,御圆明园勤政殿,召见皇子皇孙、王公大臣,宣示立皇十五子嘉亲王永琰为皇太子,以明年为嗣皇帝嘉庆元年,届期归政。

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初一日,乾隆御太和殿,举行内禅大礼,授玺。永琰即皇帝位,尊乾隆为太上皇,训政。由礼部鸿胪寺官诣天安门城楼上,恭宣嘉庆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金凤颁诏”是指皇帝从太和殿颁发的诏书,抬上黄舆,鼓乐高奏,礼仪隆重,由礼部官员送上天安门。天安门城楼上有一只“金凤”,口衔诏书,从城楼上徐徐降下;城楼下的礼部官员跪接诏书,分送各地,公布天下。

乾隆归政之后,以太上皇名义训政。当时有两个年号:宫内皇历仍用“乾隆”年号,各省改用“嘉庆”年号。

乾隆退位后,本应住在宁寿宫,让新皇帝住在养心殿,但他不愿迁出,而让嘉庆居毓庆宫,赐名“继德堂”。乾隆经常御殿,受百官朝贺,嘉庆则处于陪侍的地位。朝鲜使臣到北京,目击记载说:嘉庆“侍坐太上皇,上喜则亦喜,笑则亦笑”。又记载:赐宴之时,嘉庆“侍坐上皇之侧,只视上皇之动静,而一不转瞩”。乾隆内禅皇位后,又训政三年零三天。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日,乾隆崩于紫禁城养心殿。

乾隆驾崩后,嘉庆帝永琰亲政。嘉庆在办理大行皇帝乾隆大丧期间,采取断然措施,惩治权相和珅。

在乾隆当太上皇期间,和珅竭尽全力限制嘉庆,培植任用自己的亲信。嘉庆即位时,他的老师朱珪当时任广东巡抚,向朝廷上了封表示庆贺的奏章。和珅就到乾隆面前告朱珪的状,不过乾隆未予理睬。嘉庆元年(1796年),乾隆准备召朱珪回京,升任大学士,嘉庆写诗向老师表示祝贺。和珅又到乾隆那里告状,说嘉庆皇帝笼络人心,把太上皇对朱珪的恩典,算到自己身上。这一次,乾隆生气了。他问军机大臣董诰:“这该怎么办?”董诰跪下劝谏乾隆说:“圣主无过言。”乾隆才作罢。不久,和珅还是找了个借口,怂恿乾隆将朱珪从两广总督降为安徽巡抚。和珅还将他的门下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嘉庆二年(1797年),领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珅成为领班军机大臣。这时的乾隆,已年老体衰,记忆力很差,和珅成了乾隆的代言人,更加为所欲为。

乾隆驾崩,和珅失去靠山。嘉庆一面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国丧大事,一面传谕他的老师朱珪来京供职。初四,嘉庆发出上谕,谴责在四川前线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玩嬉冒功,并借此解除和珅的死党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嘉庆命和珅与福长安昼夜守灵,不得擅离,切断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削夺了和珅的首辅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步军统领、九门提督的军政大权。

正月初五日,给事中王念孙等官员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初八,嘉庆宣布将和珅革职,逮捕入狱。初九,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将和珅、福长安的职务革除,下刑部大狱。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和珅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骗皇帝、扣压军报、任用亲信、违反祖制、贪污敛财等。十八日,在京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将和珅凌迟处死,将同案的福长安斩首。和珅被诛后,其党羽皆惶恐不安,嘉庆宣谕:“凡为和珅荐举及奔走其门者,悉不深究。勉其悛改,咸与自新。”此谕一下,人心始安,政局稳定。

和珅的仕途起伏和乾隆盛世由盛转衰的起伏有着密切的联系。和珅得宠于乾隆盛世之末,正是乾隆功业将成、好大喜功之时。随着乾隆年岁益老,他越发宠爱和重用和珅,而和珅正是清朝贪官的代表。在贪污积弊日渐深入清朝的统治骨髓的时候,乾隆盛世的风采也随之逝去,取而代之的是人民的起义和清朝的衰落。

乾隆终年89岁,统治中国六十三年,躬历四朝,亲见七代,历代帝王都无法望其项背。他没有坐享其成,在父祖余荫的庇佑下度过一生,而是凭借自己的才干与谋略把大清王朝的强盛推向了顶峰。乾隆统治时期的清朝边疆稳固、社会安定、国库充裕、文治武功都达到了极盛。但盛极而衰,国内的阶段矛盾日益尖锐,在乾隆后期各地起义此起彼伏。而这时国际环境风云变幻,外国资本主义势力叩关而至,清朝日益临近几千年来中国从未有过的严重危机时期。

正如和珅的盛极而衰一样,乾隆的盛世也在闭关自守中越来越衰败,大清的国运和国势也日渐没落,走入了清朝末年的凋敝。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