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0~1644年,迟暮的明王朝。
明朝从万历朝中期开始,皇帝怠政,官场腐败,地主阶级疯狂搜刮民脂民膏,导致江南民变的发生。万历末年,女真族努尔哈赤的崛起,也预示着明朝的衰亡。明熹宗天启年间,魏忠贤宦官集团的专政加快了明朝灭亡的进程。到了明思宗崇祯年间,连年的灾荒,朝廷的无所作为逼迫百姓起义,后金的军队也突破长城防线,五入关内。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在煤山(今北京景山公园)自缢。自此,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的,历经12世16位皇帝的、国祚276年的封建王朝结束了。明亡后,明朝宗室先后在南方建立政权,史称南明。1683年,清军占领台湾,宁靖王朱术桂自杀,南明最后一个政权覆灭。
从明晚期开始,西方伴随着文艺复兴、地理大发现和宗教改革,科技发展很快。与此同时,中国也涌现了徐光启、宋应星、徐霞客、冯梦龙等一大批科学家、地理学家和文学家。
明熹宗朱由校在位时期,后宫太监魏忠贤在明熹宗朱由校乳母客氏的帮助下,逐渐赢得了明熹宗朱由校的信任,以至于最后擅权专政,对国家的政治、经济秩序造成极大的破坏。
相对前代的宦官专权者王振、刘瑾、冯保等人来说,魏忠贤毫无文化修养,而且品德全无可称之处。对于以经术治国的大明王朝来说,统治者的素质决定了天启一朝可能是最黑暗的一个阶段。
魏忠贤受宠于明熹宗朱由校,原因也是他在朱由校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侍奉他,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理解。例如,明光宗即位,就用当初在慈庆宫中服侍他的太监王安出任司礼监掌印太监。魏忠贤在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入宫为太监,隶属当时的司礼监掌东厂太监孙暹。据说,皇孙朱由校出生以后,魏忠贤“谨事之,导之宴游,甚得皇太孙欢心”。明熹宗朱由校很小的时候,魏忠贤就很讨朱由校的喜欢。而且,通过太监魏朝的介绍,魏忠贤成为明熹宗朱由校生母孝和王太后宫中专门主管膳事的太监。朱由校成为太子后,魏忠贤通过朱由校乳母客氏的帮助,就正式成为东宫典膳了,也就变成未来皇帝身边最亲近的太监。从明神宗万历十七年(1589年)入宫,到明光宗泰昌元年(1620年),整整31年,魏忠贤才有机会成为皇帝身边的红人。在朱由校正式登基之前,几乎所有与明熹宗朱由校有关的人物,都是魏忠贤刻意结纳的对象,如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养母李选侍,太监王安、魏朝。所以,明熹宗朱由校即位以后,魏忠贤就一跃而成为宫中太监的第二号人物——司礼监秉笔太监兼掌东厂太监,地位仅次于先皇朱常洛的近侍王安。
据朱长祚《玉镜新谭》记载,魏忠贤本名李进忠,原是河北肃宁县一市井无赖,娶过妻子,有一个女儿,后因为吃喝嫖赌荡尽了家财,才自宫做了太监。魏忠贤“形质丰伟,言辞佞利”,能挽强弓、射奇中,有胆气,家无余财而敢一掷千金,又喜欢弹棋、蹴踘,嬉游于青楼翠袖之间。这些早年的经历,成为魏忠贤后来侍奉皇帝的优越条件。而且,无论魏忠贤后来如何地专权,但对于明熹宗朱由校本人,他却是忠心耿耿。这其实也是明代太监专权的一个特征。对于明熹宗朱由校,魏忠贤“服劳善事,小心翼翼”。这也是为什么明熹宗朱由校要在天启二年(1622年)给他赐名“忠贤”的原因。
一些史料中说,魏忠贤得宠于明熹宗朱由校的原因,还在于魏忠贤善于房中之术,所以经常能与客氏一起导明熹宗朱由校淫乐。这种事情,在明代太监中实在是平常。而魏忠贤小心翼翼的服侍,以及对于明熹宗朱由校身边亲密之人的结纳,更使他能在天启一朝成为一个大国的实际主宰者。终明熹宗朱由校一生,他对魏忠贤的眷爱始终不替。明熹宗朱由校的诏旨中,经常会出现“朕与厂臣”如何如何的文字,一点也不忌讳将魏忠贤与自己相提并论。
在外廷,魏忠贤培植了一帮无耻文臣,例如崔呈秀、魏广微等人。魏忠贤势力最盛的时候,外廷有“五虎”“五彪”“十狗”“十孩儿”“四十孙”,占据着政府重要的部门,“自内阁、六部至四方总督、巡抚,遍置死党”,形成所谓的“阉党”。后来,明思宗崇祯二年(1629年)所定的逆党名单中,共计内外廷各类官员315人。可以想见,当一个如此庞大的官僚集团集中在魏忠贤的周围,而皇帝朱由检本人却不理朝政,魏忠贤要引导皇帝、蒙骗皇帝,从而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简直是易如反掌。
明熹宗天启六年(1626年),在浙江巡抚潘汝桢的提议下,全国竟然掀起了为魏忠贤建生祠的高潮。还有无耻的生员陆万龄竟然提议让目不识丁的魏忠贤配祀孔子。魏忠贤的专权,尽管是由于个人得到皇帝朱由校的宠爱与授权。但是,没有庞大的阉党集团的支持,天启年间的宦祸,不可能演变得如此之烈!
另一方面,魏忠贤与朝中一些文臣,如崔呈秀等人相勾结,排挤东林党人,逐渐控制了内阁、六部,使他能以皇帝代言人的身份出现于朝廷,掌握了生杀予夺的大权,造成空前的宦官专政。凡正直的大臣,都被以东林党的罪名惨遭杀害。东林党人被贬、被杀的不计其数,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以杨涟、左光斗为首的“东林六君子”。“东林小君子”为了能够扳倒魏党,做了很多努力,是魏忠贤最痛恨的人。当时,“东林六君子”有的已经告老还乡,有的还在任上,最后均被魏忠贤投入监狱,尝尽了人间酷刑。
魏忠贤不仅残酷地排除异己,而且加深了对百姓的盘剥,使得政治极度黑暗,民不聊生,国内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最终爆发了明末农民大起义。与此同时,山海关外来自辽东的后金政权步步进逼,使明王朝面临末日。
在魏忠贤大肆组建宫外政治黑手党的同时,客氏也在宫内开始了大清洗。客氏不光弄死了“顶级对手”张皇后所生的三男两女,对于其他的妃嫔也是想杀就杀、想废就废。也就是在此时,日后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和魏忠贤及客氏结下了一道无法化解的仇恨。魏忠贤和客氏更成了明思宗朱由检心中最大、最可恨、最不能容忍的敌人。在日后与二人的斗争中,脾气急躁的明思宗朱由检竟能悉心隐忍、一朝而发便毫不留情,可以说幼时的仇恨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而对于此时的魏忠贤来说,时代带给了他意想不到的荣光显耀,但也为他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因为他得罪了一个可怕的对手明思宗朱由检。
由于历史原因,明熹宗朱由校无疑在大众心目中被草率地扣上了“昏君”的帽子。在普遍的印象中,明熹宗朱由校被夸大成一个只对木工有兴趣其他什么都不管的傀儡。这种印象在很多人读《明史》的时候一直就有。然而,在读到明朝后期的几场比较大的战争的历史的时候,人们却会惊讶地发现:明熹宗朱由校在对战事的过问思考和决策上,表现出的素质与一般的印象却是相去甚远。
明朝末年,经过萨尔浒战役的失败,明军从战略进攻方变成防守方,其主要的任务已经变成了对后金的战略防御。当时明朝政府的战略布局一切从这个实际出发。天启皇帝朱由校在其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明熹宗朱由校的七年执政时期里,辽东的战争阶段可以分为三部分,即孙承宗任督师,高第替代孙承宗,袁崇焕抗金胜利。
明熹宗天启二年(1622年)初,辽东明军因为王化贞冒险行动遭到惨败,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攻陷了广宁。明熹宗朱由校对于辽东战场形势非常焦急,开始不断地派人对辽东战场作详细的勘察,写成书面报告给自己审阅。同时明熹宗朱由校也在思考辽东督师的问题。这个时候,皇帝的老师、大学士孙承宗自请督师,明熹宗朱由校对这个老师一向敬重不已,欣然应允。
孙承宗到辽东后,明熹宗朱由校一直给他绝对的信任,相信他能够处理好辽东的局势,对孙承宗提出的要求几乎是有请必准,全力支持他的工作。孙承宗在辽东干的也相当的卖力。孙承宗对辽东军务进行了一系列的整顿,使明军在万历后天启初的面貌大有改观。
明熹宗朱由校一直对孙承宗持支持态度。孙承宗希望对金兵进行一次主动攻击,需要军饷,向皇帝索要。明熹宗朱由校经过深思熟虑认为可行,但是有些官员坚持自己对战场的看法,甚至采取了消极的方式来拖沓对抗。此时,皇帝朱由校也没有办法,孙承宗的计划没有能够实现,但是丝毫没有影响孙承宗在辽东的地位。这是明熹宗朱由校对其支持的结果。
事态的发展对孙承宗来说是非常不利的。有一个孙承宗非常器重的大将马世龙,错误地听信了一个从金兵那里逃回来的投降者说的情报,派兵渡柳河进攻金兵,进了金兵的埋伏圈。这一仗明军又大败,损失400多人。
朝野上下对马世龙开始弹劾,大量的弹劾奏疏堆到了明熹宗朱由校的面前。明熹宗朱由校也对孙承宗深感失望,允准了孙承宪回籍养病的请求。
孙承宗离职以后,明熹宗朱由校遍寻朝野,没有找到合适的辽东经略人选。于是,明熹宗朱由校只好听从了魏忠贤的建议和大臣们的推举,选择了高第担任辽东经略。
有一年的冬天,爱新觉罗·努尔哈赤跑过来要和明军对决。明熹宗朱由校率先获得了情报,要求高第把积聚的粮草运到内地以防金兵抢掠,并命高第“严饬道将,倍修战守,务保万全”,可怜的高第十分怕死,竟然置皇上的命令于不顾,直接带着兵躲回到山海关去了,留下袁崇焕一个人守卫宁远。
远在北京的明熹宗朱由校并没有能立即知道这个消息,他还在努力地对这次战役作部署。只是他没有想到,当他的命令到达辽东的时候,高第已经第一个望风而逃,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已经兵临宁远城下了。其后发生的,就是袁崇焕的经典之作,以两万人击退了数倍于己的金兵,并让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受到重创而病逝。
在当时的交通限制下,明熹宗朱由校所接到的消息一直晚于战场上所发生的事情,但是他一直都尽力地作出部署。在宁远开战之后一两天,明熹宗朱由校才知道高第已经到山海关躲起来了。宁远已成一座孤城。他立即要求总兵杨麒派军队策应宁远,务必帮助袁崇焕守住宁远。这个命令比现实至少晚了三天。
就在宁远还发生着激烈战斗的时候,朝臣们都认为宁远可能守不住,所以很多人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山海关的防御上。有大臣提出,宁远战役使用的大炮相当先进,但是宁远一座孤城可能最终守不住,不如把这些大炮运回山海关增加山海关的防御。很多人赞同这个计划。然而,当时的明熹宗朱由校显得相当清醒,他把守卫宁远看成是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坚决反对从宁远撤出这些大炮,并严令各部军队,救援宁远,务必要保住宁远。此时明熹宗朱由校寄予厚望的高第却躲在山海关不敢出来。
四天以后,朝廷终于得到了全面的宁远之战的报告。明熹宗朱由校对袁崇焕和宁远守军的表现相当赞赏,亲自下旨慰问和嘉奖,并加升袁崇焕和满桂。
明熹宗朱由校对高第彻底失望,派人去山海关进行彻底的调查。连高第的靠山魏忠贤都对高第在这次战役中的表现大为光火,不再对他支持。高第只好上疏请辞。明熹宗朱由校象征性地安慰了两句就把高第打发回乡去了。
从此之后,明熹宗朱由校在辽东战场上,开始越来越倚重袁崇焕。要求后妃、皇子、亲王、公主和宦官捐银。共捐出16万两银子送到辽东以作军饷。同时他还让人带去大量的火器以充实辽东明军的防守力量,并密切关注金兵的动向。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在回师之后就因重伤不治而逝。这个被某些人夸耀为“战神”的人物,在明军正确的利用自己的优势之后,就没办法占到一点儿便宜。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继任者是他的儿子爱新觉罗·皇太极,也是被后世夸耀为战争天才的人物。其实天启皇帝朱由校在世的时候,爱新觉罗·皇太极也并没能在明军身上取得什么优势。爱新觉罗·皇太极比他父亲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高明的地方就在于:皇太极正确地把握到了战略的方向,和明朝议和,进攻朝鲜。
明熹宗朱由校谨慎地支持袁崇焕,同时派去了蓟辽总督阎鸣泰帮助袁崇焕。但是阎鸣泰也反对议和,明熹宗朱由校明确地说:其实议和只是手段,绝对不是目的。
大家都知道议和是手段不是目的,所以议和的进展无法有实质的突破。爱新觉罗·皇太极率先按捺不住,对明军发起了攻击。
情报迅速到达了明熹宗朱由校的案头。明熹宗朱由校召集军事大臣廷议,并很快作出了防守部署,命令驻扎山海关的满桂驻扎前屯,原来驻扎在这里的侯世禄与三屯总兵孙祖寿移驻山海关和宣府。在战略位置最重要的宁远,分布兵力3.5万人,由袁崇焕直接驻扎并全局指挥。又从昌平调军队1万人,天津、保定、宣府、大同各调兵5000人援助关内守军。同时,明熹宗朱由校命令各个重镇做好备战准备,随时听候调遣。明军摆出一个强大的阵势恭候爱新觉罗·皇太极的到来。
爱新觉罗·皇太极首先包围了锦州,劝赵率教投降。赵率教不屑地对他说:“你要么就来攻我,否则别想说动我!”爱新觉罗·皇太极只得攻城。但是除了每天攻完城把越来越多的尸体拖回去焚烧,金兵没有取得任何进展。
爱新觉罗·皇太极本来想引诱宁远等地派出援军,然后双方在平野作战,有利于自己骑兵的发挥,但没想到明军上下没人理他,全都据城死守。可怜爱新觉罗·皇太极的那些精锐骑兵对爬城墙没有任何优势,跑的近点就被明军的大炮轰了个干净。明熹宗朱由校不停地对前线发布命令,要关外四城各自坚壁自守。除非宁远危急,否则谁也不准互相援救谁。同时,明熹宗朱由校考虑到锦州不能一直这么打,于是,命令满桂从山海关中调出精兵1万援救锦州。援军迅速到达,与金兵展开激战,双方不分胜负,金兵只好退出了对锦州的包围。
爱新觉罗·皇太极苦战半月没有占到任何的便宜,便想全军后撤,引诱明军出来和他打遭遇战。无奈明军早已经有好的部署,还是没人理他。爱新觉罗·皇太极气极,不顾众人反对,强令调兵去攻打宁远,结果明军在城下火器齐发,城上大炮一字摆开,爱新觉罗·皇太极攻打了半天,甚至都没能接近城墙。
正在爱新觉罗·皇太极犹豫要不要继续进攻的时候,明军寻找到金兵的薄弱地带,从里面迅速冲出来一群人歼灭了那一部分金兵,还没等其他部分的金兵反应过来,明军又迅速退回城去。
绝望的爱新觉罗·皇太极又跑到锦州,再向赵率教劝降。赵率教更加不会理他。爱新觉罗·皇太极思索宁远城里坐着袁崇焕,那是当年把他老爸爱新觉罗·努尔哈赤重创致死的主,而且今日之情形也不同往日,袁崇焕拥有比当年对阵他老爸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好很多的客观环境和兵力。所以,皇太极自知绝对不是袁崇焕的对手,只好再攻打锦州。激战一天,爱新觉罗·皇太极没有看到任何取胜的希望,自己的军队在大炮中损失惨重,只能放弃进攻,失败回营。
爱新觉罗·皇太极这一仗,动用大军对锦州和宁远围困了24天,寸功未立,寸土未得,反而伤亡惨重。皇太极自知自己这一仗绝对讨不到任何便宜,只好撤兵,沿途烧毁明军修筑的工事泄愤。
宁远之战大大地增强了明军的士气,使明军从战略防御阶段开始转为和金兵的战略僵持以防御为主的阶段。这里面,明熹宗朱由校清醒的认识,合理的部署,对前线指挥官的信任,和袁崇焕出色的指挥及明军上下齐心协力、正确运用了自己的优势等因素,都是明军取得胜利的关键。
宋应星,字长庚,南昌府奉新县(在今江西)人。自幼聪明好动,酷爱科技。29岁时,与胞兄同科中举。后来,五次进京应试,却不得中。这五次从江南到河北的数万里行程,他获得了原先在书本上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大量工农科学技术知识。他虽未能得中朝廷的进士,却为他成为中国科技史的权威打下了基础。
宋应星49岁时出任江西省分宜县教谕,后又任福建汀州推官、南京亳州知府等职。在教谕三年任期内,宋应星利用授课余暇,对古典科学进行了系统总结,写下了《天工开物》,这年宋应星方才51岁。1637年,其巨著刚刚写完,就在友人帮助下雕版付印了。这年是明崇祯十年,故《天工开物》的初版又叫崇祯版。后来,历史上对宋应星在51岁后的事迹就记之甚少了。
1970年前后,在宋应星的故乡发现了《宋氏宗谱》与《宋应星行略》,还有宋应星遗作《思怜》《野议》《谈天》《论气》四种明朝刊刻的海内孤本。从此,世人方得闻这位古典科技集大成者的真实生平经历。入清以后,宋应星隐而不仕,并教育子孙三代不应清朝的科考选举。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科学巨星,享年约80岁,死后葬于奉新北乡故里(今江西奉新城东南的宋埠乡牌楼宋村)戴家园祖茔。
《天工开物》问世后,曾风行一世,乾隆以后由于政治的原因,在中国渐渐地湮没无闻。然而,这部巨著传入日本后却受到欢迎,1771年大阪出现了刻本。后从日本传入欧洲,被译为多种文字,出了一版又一版,广泛流布开来。其中,法文译本誉之为《中华帝国古今工业》。其实,这著作不仅包括中国的古今工业,也包括中国的古今农业,是中国古今工农业汇编,是中国古典科技的总汇。当代英国李约瑟博士就称宋应星为“中国的狄德罗”。狄德罗是法国的学者,著名的《百科全书》的主编。显然,李博士也是视此书为“中国科技全书”的。中华民国初年,中国学者重新认识到这一古籍的重大科学价值,然而苦苦求索,在国内未能找到原著,几经努力,才从日本找回管生堂本,1930年影印发行。
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图书馆(今中国国家图书馆)公布了一个令人欣喜的消息:从原浙江宁波李氏墨海楼捐赠给该馆的一批古籍善本中发现了《天工开物》一书,而且是崇祯版原刻。1959年影印出版。这一孤本印行,使宋氏巨著的原始风貌又得以为人们所见了。
《天工开物》共分18卷,内容浩瀚,包括谷麦豆麻的栽培与加工,蚕丝棉线的纺织与染色,制盐、制糖、榨油、铸铜、冶炼、开矿以及制作砖瓦、陶瓷、器具、车船、石灰、硫磺、白矾、兵器、火药、纸、蜡等各种生产技艺。书中对各种产品从原料到加工的全部工序、方法等都有较详细的说明。书中还绘有123幅精美的插图,所绘插图结构准确、比例恰当,立体感很强。依其图样与数据,即可将所绘的各种机械、设备重新制造出来。其中所绘提花机、钻井设备、轧甘蔗机、大型浇铸和锤锻千斤锚、阶梯式瓷窑、玉石加工磨床等都是世界最早的科技图录,在科学史上有很高的价值。
《天工开物》不仅注重总结传统的科学技术,对当朝的新技术也注意研究。比如其中就记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炼锌技术。该书的这一记述早已引起欧美化学家的注意,凡化学文献论述到金属锌的最初冶炼时,通常都要提及《天工开物》。
宋应星对中国科技的全面研究,致使他对许多科学的未知领域得以进行积极的探索,提出不少难能可贵的科学见解。比如在生物学方面,宋应星根据作物品种往往因环境差异而引起差异,蚕蛾也因不同性状的品种杂交而引起后代变异等情况,提出了“土脉历时代而异,种性随水土而分”的看法。这在人类对动植物生态变异的认识上是一大进步。后来,达尔文谈及生物进化与变异时,也曾引述过宋应星这一见解。在物理学方面,宋应星研究了声音的传播,他以投石击水引动水波由中心向外扩散的现象,推断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原理也是类似的,这就提出了声音是气波的概念,也是世界最早的。在化学方面,宋应星以汞和硫黄可化合炼出朱砂的化学过程和结果为例,初步有了质量守恒的看法。同时,宋应星还以铁失(磨损、风化、腐蚀)而化为土为喻,初萌有物质不灭的观念。在哲学方面,宋应星在《谈天》一文谈到太阳不是静止的,也是不断变化的,从而提出“今日之日非昨日之日”的哲学命题。认为古人说“日月之形,万古不变”,那是“刻舟求剑”。宋应星“日日新”的思想后由清初的哲学家王夫之接受并大大发挥了。
宋应星的科学思想是难能可贵的,而作为其哲学基础的唯物观点更是当时无论中外的哲学大师也比之逊色的。他的哲学思想渗透于全书的论述之中,而集中表现在他给自己著作所加的书名,即《天工开物》。
何谓“天工”呢?宋应星认为世上的资源是大自然造就的,也可以说“天然工就”,故而称之为“天工”。何谓“开物”呢?天然资源并不能自然为物,必须经过人类的开发、加工,才能成为人类所需的物质资料,故曰“开物”。显然,在人和物的关系上,宋应星的观点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既强调以“天工”为基础,又强调人的主观作用,资源只有去“开”,才能生产出“物”来。这一点是宋氏哲学思想的精华,也是中国哲学思想史中的精华,更是世界上最早的科学哲学观。
当明王朝的江山社稷陷入一片泥泞当中的时候,有一个年轻人,不满朝政腐败,不愿应科举考试、谋求做官,却立志游历祖国的名山大川,探索自然的奥秘。他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徐霞客名叫徐弘祖,霞客是他的号。他从小爱读历史、地理一类书籍、图册。在私塾读书的时候,老师督促他读儒家经书,他往往背着老师,把地理书放在经书下面偷看,看到出神的时候,禁不住眉飞色舞。十几岁那年,他的父亲死去,他决心亲自到名山大川去游历考察一番。但是他想到母亲年纪大了,家里没人照顾,没敢提这件事。
他的心事终究被母亲觉察到了。母亲了解到他有这样的愿望后,跟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哪能为了我留在家里,做篱笆下的小鸡、马圈里的小马呢?”母亲为他准备行装,还给他缝制了一顶远游冠。有了母亲的热情支持,徐霞客远游的决心更坚定了。
22岁那年,徐霞客开始离家外出游历。他先游历了太湖、洞庭山、天台山、雁荡山、泰山、武夷山、五台山和恒山等。每次游历回家,他跟亲友谈起各地的奇风异俗和游历中的惊险情景,别人都吓得说不出话来,他母亲却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老母亲去世了,徐霞客就把他全部精力扑在游历考察的事业上。在他50岁那年,他开始了一次路程漫长的旅行。他花了整整4年时间,游历了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省,一直到我国边境腾冲。他跋山涉水,到过许多人迹不至的地方,攀登悬崖峭壁,考察奇峰异洞。有一次他在腾冲经过一座高耸的山峰时,发现悬崖上有一个岩洞,根本没路可通。他冒着生命危险,像猿猴一样爬上了悬崖,终于到达了洞口。
又有一次,他在湖南茶陵,听说当地有个麻叶洞,洞里有神龙或者精怪,不是有法术的人,都不敢进洞。徐霞客不信神怪,他出了高价雇个当地人当向导,进洞考察。正要进洞的时候,向导问他是什么人,当他知道徐霞客是个普通读书人的时候,吓得直往后退,说:“我以为您是什么法师,才敢跟您一起进洞,原来是个读书人,我才不冒这个险呢。”
徐霞客并不罢休,带着他的仆人举起火把进洞。村里的百姓听到有人进洞,都拥到洞口来看热闹。徐霞客在洞里考察了很久,一直到火把快烧完才出来。围在洞口的百姓看他们安全出洞,都十分惊奇,说:“我们等了好久,以为你们一定给妖精吃了呢。”
徐霞客漫游西南的时候,除了随身的一个仆人外,还有一个名叫静闻的和尚和他们做伴。有一次,他们在湘江乘船的时候,遇到了强盗,他们的行李财物被抢劫一空,静闻和尚因为受伤,在半路上死去。到最后,连他随身的仆人也逃走了。但是这些挫折都没有动摇他探索自然的决心。
徐霞客在旅途中,每天晚上休息之前,把当天见到的听到的都详细记录,即使在荒山野林里露宿的日子,也要在篝火旁,伏在包袱上坚持写日记。1641年徐霞客去世后,留下了大量日记,这实际上是他的地理考察记录。经过实地考察,徐霞客纠正了过去地理书上记载的错误,发现了过去没人记载过的地理现象。像古代地理书上说岷江是长江的上游,徐霞客经过考察,弄清楚长江上游不是岷江而是金沙江。又像他在云南腾冲打鹰山考察的时候,发现了那里有曾经发生火山爆发的遗迹。他在游历中考察最多的是岩溶现象,在桂林七星岩,他对那里千姿百态的钟乳石、石笋等,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这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岩溶现象的记录。后来,人们把他的日记编成一本《徐霞客游记》。这部书不但是我国古代地理学上的宝贵文献,还称得上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呢!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父亲死了,家境穷困,李自成到银川驿站里去当马夫。他待人热情,驿卒们也都爱戴他。
李自成一家一向担负代官府收租税的差使。米脂连年收成不好,农民拿不出租税。当地有个姓艾的大地主,乘机放高利贷,想在农民身上盘剥。李自成看大家交不起租税,就自己一个人借了债把税交了。过了一段时间,姓艾的地主逼李自成还债,李自成还不起,姓艾的就唆使官府把他抓起来打得半死,还锁上镣铐,把他放在太阳底下晒,不让吃东西。百姓和驿卒向县官恳求把李自成放在树荫下,让他吃点东西,县官也不答应。这一下把群众激怒了,大家一哄而上,砸开李自成身上的镣铐,带着李自成一起逃出米脂,到甘肃当了兵。
1629年,后金兵大举南下,北京吃紧。为了保住京师,明朝政府召集四方军队赶奔京城。李自成随着参将王国从甘肃开拔,路经金县(今甘肃省榆中县),兵士要求发饷,王国却坚决不给。于是发生了兵变,士卒杀了王国以后,四下逃散。李自成带着几十个兵士一起投奔王左挂领导的农民军,当上一名头领。
明王朝派出的总督杨鹤看到起义军越来越多,十分害怕。他一面派兵镇压,一面采用高官厚禄招降农民军将领。王左挂禁不住诱惑,动摇投降了,李自成不得不另找队伍。后来,他打听到高迎祥领导一支队伍起义,自称“闯王”,就决心投奔高迎祥。高迎祥听到李自成带兵来投奔,十分高兴,马上叫他担任一个队的将官,大家把他叫做闯将。从此,李自成开始登上风云际会的明末历史舞台。
到了明思宗崇祯十三年(1640年),明思宗朱由检破格升陈新甲为兵部尚书。同年,已经建立大清国的爱新觉罗·皇太极再次发兵明朝,决定采取先攻取锦州,再夺山海关,最后直入北京的战略。随后,清兵包围了锦州,面临边关告急,崇祯皇帝急忙派洪承畴前往锦州救援。
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年),洪承畴率八总兵,领十几万军队集结宁远。起初,洪承畴认为不应该贸然出兵,应该持重缓进,步步逼近锦州清兵,且战且守。对于洪承畴的建议,明思宗朱由检是表示赞同的。但是,陈新甲则不这么认为。作为兵部尚书,他坚持要求兵分四路向清兵发起夹攻,强力鼓吹主动出击、速战速决。洪承畴逐渐动摇了打持久战的决心,加上旁人的游说,他终于决定出兵,进师松山。
爱新觉罗·皇太极听说洪承畴出兵,便亲自率领大军前去援助清兵,并当机立断,率先切断了明军的粮道。洪承畴贸然出兵,本来就准备不足,见粮道被切断,手下士兵们更是丧失了斗志。一时之间,明朝十几万雄师土崩瓦解。不久后,洪承畴兵败降清。
此时的明思宗朱由检自然心急如焚,当洪承畴兵败松山、锦州失守的时候,李自成等人的农民起义也愈演愈烈。经过深思之后,明思宗朱由检决定与清兵议和,秘密派陈新甲前去与清兵和谈。本来明思宗朱由检在松山一战上没有惩罚陈新甲,不料在和谈一事上,陈新甲再次犯错。陈新甲不小心将明思宗朱由检派他议和的消息泄漏了出去,造成朝廷内外舆论四起,让和谈一事化为泡影。明思宗朱由检怒不可遏。原来,明思宗朱由检暗中叫兵部尚书陈新甲秘密主持与清兵议和一事,也偷偷派了郎中马绍愉出关和爱新觉罗·皇太极谈判。马绍愉回来后,把和议情形密报陈新甲,陈新甲看完后,随手放在桌上,被家僮以为是塘报,发了抄,和清兵议和的事也因此败露。
而周皇后所提南迁之事,结果与议和这件事大同小异。明思宗朱由检和廷臣们在讨论南迁之事时,明思宗朱由检都是做出不允南迁的姿态,朝臣既然不知道皇帝的心思,害怕自己贸然提出南迁,皇帝会加以怪罪。即使皇帝同意南迁,但京城是无法守得住的,失陷京城的大罪也不是自己所能担当的。当时有朝臣提出折中的办法,皇帝既然不肯南迁,那就让太子朱慈粮先到南京,以防万一。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事实上,后来北京失陷后,明思宗朱由检的几个儿子都没有逃出来。因此,几个南明小王朝,把不多的力量都用在了对皇位继承权的争夺上,不但不能一致对外,反而内斗加剧。如果太子先到南京,自然可以名正言顺继承皇位,少了内斗,明朝或许还可以暂时偏安于南方。但是崇祯皇帝说:“朕经营天下十几年尚不能济事,哥儿们孩子家,做得甚事?”明思宗朱由检自己不南迁,也不让太子先行。最终的结果大家一起死守着北京城,坐待灭亡。
明军在与农民起义军和清军的两线战斗中,屡战屡败,已完全丧失战斗力。
明思宗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七日,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夜间,农民起义军架飞梯攻西直、平则、德胜诸门。太监曹化淳打开彰义门,农民起义军一拥而入。太监张殷劝明思宗朱由检投降,被他一剑杀死。
此时,明思宗朱由检从愤恨、失望转向了疯狂。他急忙回到宫里,将年少的16岁太子、11岁的定王、年仅9岁的永王朱慈烔化妆成平民,令太监们带他们逃出紫禁城。也许那时的明思宗朱由检只能将希望寄予这几个孩子身上,希望能为大明留下血脉,以图他日复兴大明。明思宗朱由检把周皇后和袁妃叫来,连呼左右进酒,一口气饮了几十杯。明思宗朱由检觉得,不能看着他的爱妃陷入敌手,于是挥剑将袁妃砍死。皇后急赴坤宁宫自缢。长平公主在一旁痛哭不已,明思宗朱由检悲叹道:“汝为何生我家!”一剑砍去,公主挥臂遮挡,被砍断右臂,昏倒在地。接着,明思宗朱由检又杀了幼女昭仁公主及几个妃嫔。明思宗朱由检越绝望,求生的本能则越强烈。于是,明思宗朱由检换上了便服,准备出城。明思宗朱由检混在太监中出东华门,至朝阳门,假言王太监奉命出城,但守门的人请天亮时验明再出。太监夺门又不成,便忙派人到负责守城的戚国公朱纯臣家,朱的家人说朱赴宴未归。明思宗朱由检又赶到安定门,门闸实在是太沉重了,怎么也无法打开。求生的路被彻底截断了。
十九日,天刚破晓,太监王相尧在宣武门投降,李自成的部下刘宗敏率领军队浩浩荡荡开入城中,守卫正阳门的兵部尚书张缙彦、守卫朝阳门的朱纯臣也先后开门迎降,北京内城被攻陷。明思宗朱由检得知这个消息后,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可是钟声再响也没召来一人。于是,明思宗朱由检与太监王承恩登上了煤山(景山)寿皇亭,这里是昔日检阅内操之处,如今成了他去面见列祖列宗的地方。明思宗朱由检与王承恩相对而缢。
不久后,人们发现了明思宗朱由检的尸体,他与太监王承恩在煤山缢死。在明思宗朱由检上吊的地方,还发现了一亲笔血书。据《甲申纪闻》里记载,血书上面写道:“朕在位十有七年,薄德匪躬,上邀天罪,至陷内地三次,逆贼直逼京师,诸臣误朕也。朕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以发覆面而死,任贼分裂朕尸,勿伤我百姓一人。”发现明思宗朱由检尸体的太监,不忍目睹尸体的惨状,便将明思宗朱由检的尸体与周皇后的尸体存放在一起。到后来下葬的时候,也不过是两个和尚在一旁念经,几个太监守卫。而那些昔日对明思宗朱由检信誓旦旦、阿谀奉承的大臣们,那时去哭灵的也不过20多人。后来还是李自成顾全传统礼法,下令改殡人行帝后之礼,将明思宗朱由检与周皇后的棺材通刷了一遍漆,为尸体换上了体面的袍冠。之后,明思宗朱由检被草草埋在三个月前死去的田贵妃墓中。
到了清高宗乾隆初年(1735年),清廷官方编著了《明史》,里面对明思宗朱由检的同情多于对他的谴责。《明史》中提到:“帝承神、熹之后,慨然有为,即位之初,沉机独断,刈除奸逆,天下相望治平……可谓不幸也已。”实际上,明思宗朱由检比起之前的明神宗朱翊钧、明熹宗朱由校都更加有为。无奈明朝气数已尽,纵使明思宗朱由检再励精图治,纵使没有李自成、爱新觉罗·皇太极、多尔衮这些人,明思宗朱由检也还是免不了要背负亡国的罪名的。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明军攻入大都,元亡。
1403年,燕王朱棣进应天,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1421年,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1403~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
1449年,土木堡之变,明代宗朱祁钰即位,于谦领导军民保卫北京。
1457年,夺门之变,于谦被杀害。
1477年,特务机构西厂设立。
1510年,刘六、刘七起义。
1517年,西方殖民者葡萄牙炮舰首叩中国南方大门。
1540年,明世宗好神仙之术,明朝廷财政开始困窘。
1547年,倭寇在我国东南沿海骚扰掠夺日益加剧。
1565年,戚继光、俞大猷基本肃清倭寇。
1566年,海瑞抬棺上书论嘉靖。
1572年,张居正辅政开始。
1593年,李时珍去世。
1610年,葛贤领导苏州织工反税监斗争。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19年,萨尔浒之战。
1625年,东林领袖杨涟、左光斗被阉党杀害。
1626年,苏州市民暴动,颜佩韦等五人就义。宁远之战,努尔哈赤受重伤死。
1628年,明末农民战争爆发。
1633年,徐光启去世。
1636年,李自成称闯王。后金皇太极称帝,改国号为清。
1641年,李自成破洛阳,张献忠破襄阳。徐霞客去世。
1644年,李自成建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明朝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