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蒙古帝国二百年(全二册)
  4. 第四十章 天骄陨落
设置

第四十章 天骄陨落(1 / 1)


西夏在现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带,是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建立起来的政权,这支政权建立后,和宋、辽和金都先后发生过战争,但或战或和,各有胜负,折腾了二百年,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家居然顽强生存下来了,而且曾经一度与各个大国平起平坐。但现在,面对着蒙古人,面对成吉思汗,它的幸运也到头了。

1219年成吉思汗西征的时候夏主是李遵顼(音XU,须),他为人软弱,当时朝局被执政的重臣阿沙敢不所掌控,这个阿沙敢不非但没有出兵参与西征,还奚落了蒙古使者,招致了现在的讨伐。但李遵顼没有等成吉思汗前来征讨他就以身体不适为由退居二线——当太上皇去了,由太子李德旺当上了夏主。

这个李德旺从日后的表现看是个非常反复无常缺乏定见的人。一开始他倒雄心勃勃的想做番事业,摆脱被奴役的命运。西夏本来是金国的附庸,可是因为在成吉思汗讨伐金国的时候后者见死不救,西夏就脱金投蒙,向成吉思汗称臣纳贡,还把察合公主嫁给了成吉思汗。后来又把蒙古得罪了,西夏外交上很孤立,所以李德旺又想联金抗蒙,投奔旧主人。可是在这个蒙古帝国迅速崛起的时候,金国都已经被逼的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李德旺的策略有些不识时务了。

面对着成吉思汗派来责问的使者,李德旺不置可否。这时那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阿沙敢不却又发言了,“以前拒绝出兵和奚落蒙古使者的话都是我说的,蒙古人想来攻打我们,我们有贺兰山作为屏障,如果蒙古人想要黄金、白银、绸缎、骆驼和其他财物,尽管到兴庆来取,我在这里恭候你们”。

这等于宣战了。

听到使者的回报,成吉思汗的态度和决心不用说也可想而知了。他不顾发着高烧和坠马的伤痛,下令全面进攻西夏,没有命令不许饶恕西夏人。

蒙古大军首先越过阴山,度弱水,包围了沙州城(今天的敦煌),成吉思汗本人驻扎在肃州。稍早一些时候,木华黎的儿子孛鲁率军攻破了兴庆以东的银州(米脂),消灭了3万多西夏军,俘虏了西夏名将塔海,还掳走了20多万牛羊牲畜,极大的削弱了西夏的国力。

蒙古军在沙州城遇到了强烈的抵抗,居然在城下攻了一个月没有攻下。于是蒙古人改变策略,对沙州城围而不攻,切断该城与外界的联系,同时坚壁清野,一粒粮一只羊也不能送进城去。我们到过敦煌的人都知道,这座城是建在沙漠之中的,物资相对匮乏,必须依靠与外界的交换才能生存。就这样围了3个月后,城中的牛羊马匹已经宰杀食用完了,水源也几近干涸,再强撑下去只有死路一条。

在一些臣子的劝说下,李德旺只好派出使者到蒙古大营请降,表示愿意继续充当蒙古的臣子。为了表明诚意,他答应在蒙古撤出对沙州的包围后一个月内把自己的儿子送到蒙古做人质。古时各朝,藩属安南、朝鲜等国国王也经常把太子派到中国来留学。名义上是留学,其实也是做人质,以证明对宗主国的忠诚。

看到西夏的求和声明后,成吉思汗暂时撤销了对沙州的包围,并暂缓了对西夏其他城市的进攻。然而过去了两个月,李德旺却迟迟未将太子送来,成吉思汗就派一个叫孛秃的大臣到夏国问罪,要求如约履行,以证明其诚意。

面对着蒙古人的威逼,李德旺仍犹疑未决。其中一个叫高良惠的右丞相进言道:“两国相交,忠信为主,彼强吾弱,势难背言。宜择宗室之贤者,加以王号,锡以车旗,俾结蒙欢,庶几稍纾国患。”枢密使李元吉也力劝德旺守信,陈述利害:蒙古人现在军力强大,即便是恭顺的讨好它,都怕他如虎狼般攻打我们,况且我们自食其言,反复无恒,岂不更给了他们发兵的理由?西夏这样做等于是自启兵端。而且金国的势力已经日益衰落,离这里又远,自己保全自己都很难,哪里还能来帮助我们对抗蒙古人?李德旺对此言不以为然,说道:“西夏已经和金国修好,共通对付蒙古,这个时候把太子送去作人质,让命脉握在人家手里,以后西夏的行动会有各种顾虑,这等于自缚手脚,到时候后悔可都来不及了”。于是李德旺只是把蒙古使臣好生接待一番,一会说太子病了,一会又说太子外出未归,将使者敷衍打发回去了。

其实李德旺这样做一方面是他对金国还抱有一些幻想,另一方面他是舍不得自己的孩子,万一蒙古和西夏再起战端,到那时太子的性命可就难保了,我们经常说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就怕孩子也丢了,狼也没有套到,真是人财两空。

当然李德旺也并非一点准备都没有,他知道可能会触怒成吉思汗,蒙古人的铁骑随时会再来的。所以送走了使者后,李德旺采取一系列举措,对内加强整饬国政,对外与金加强联系,联金抗蒙。

同年6月,李德旺于国中求直言。殿中御史张公辅向德旺上疏陈说整顿国事的七项意见:一曰收溃散以固人心;二曰坚盟信以纾国难;三曰修城池以备守御;四曰明军政以习战守;五曰联烽堠以立应援;六曰崇节俭以裕军储;七曰观利便以破敌势。概而言之,就是要增强国力,联金抗蒙。德旺对张公辅的上疏十分赏识,擢升他为御史中丞。

与此同时,李德旺派遣一个叫罗世昌的使者赶赴金朝,与金朝订立和约。和约主旨是:金夏为兄弟之国,夏朝以兄事金国;两国各用本国年号,但金朝不向夏国赐岁币等。从此夏金重归于好。李德旺还积极斡旋要求与金朝恢复双方互市(贸易沟通),加强双方的交流合作。

李德旺这时联金抗蒙,对挽救夏国的危亡实际上已经是无济于事了。因为其时金朝也处于亡国的前夕,兵虚财尽民怨,尚自顾不暇,根本无力援夏抗蒙。罗世昌从金朝回国后,多次劝诫李德旺:金朝援助不足恃,要靠夏国自强。这时德旺又收留了成吉思汗的仇敌乃蛮部屈出律的部属,罗世昌力谏不要给自己树敌,李德旺不听。罗世昌知夏国将亡,遂告病还乡,带着《夏国世次》20卷藏于家。后来这些散落的书籍成为考证西夏历史的重要依据。

看到李德旺根本无心讲和,成吉思汗亲率大军10万从北路再次进入夏国境内,度沙碛深入河西,攻破黑水城,将这里变成一片火海。为了防止被火烤着,蒙古军暂时退于肃州(今甘肃酒泉)北部避暑。五月,招降肃州不下,破城后尽屠城中军民。六月,蒙古军乘胜包围甘州(今天的甘肃省张掖市),蒙古军派使者招降甘州守将曲也怯律,这个曲也怯律史书上交代的很少,但看得出来他也是一个犹豫不决之人,正当他左右为难之时,另一个人帮助他不再犹豫——副将阿绰等36人发动突然袭击,杀了曲也怯律和蒙古军使者,决心与甘州城共存亡。

听说使者被杀,成吉思汗下令攻城,阿绰率城中军民浴血抵抗。经过激烈战斗,蒙古军用投石机将城北打开一个缺口蜂拥而入,阿绰等人以身战死。蒙古占领甘州全境。与此同时,另一路大军在蒙古将领察罕的率领下占领了西凉府(今甘肃武威),西夏守臣战败投降。

蒙古大军所到之处,势如破竹,城邑崩溃,人民逃亡,西夏危在旦夕,整个国家如同一个四处漏风木架腐朽的老屋,随时都可能坍塌。李德旺此时陷入绝境,他派去请求金朝支援的使者杳无音信,他知道现在再次请降也不可能得到成吉思汗的宽恕,他惊忧交加,一筹莫展。就在此时,他的父亲,那位太上皇李遵顼病死,庙号夏神宗。过了一个月,李德旺终于在风雨飘摇中忧悸而死,终年46岁,庙号夏献宗。

李德旺死前立自己的侄子清平郡王李睍(音现)为皇帝,改元宝义。

这就是集忧惧、委屈和倒霉为一身的夏末帝。

李睍继位时面对的是爷爷和叔叔留下来的一个烂摊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还是个孩子的他根本无力拯救这个国家,哪怕延缓他的死亡都不可能。看到国势日下军队屡屡败北,他束手无策。他本无罪,但历史偏要给他强加上一个末帝的称号。

就在李睍继位的时候,蒙古大军已经逼近首都兴庆(今宁夏银川)了,外界的援兵又不至,看到这些,李睍开始考虑投降的事了。而在此期间,上天又极大的帮助了成吉思汗,将西夏往死亡的边缘狠狠推了一把:就在李睍继位的两个月后,中兴府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

这次地震的震级无法测算,据说造成了兴庆府一半的人死亡,三分之二的房屋倒塌,连皇宫都被震裂了。除了直接损失外,此次地震所造成的次生和衍生灾害层出不穷,所谓的次生和衍生灾害是指由于地震间接导致的灾害,如火灾、水灾、滑坡、泥石流,以及因为人员大面积死亡、伤员得不到及时救治和水源受到污染引发的瘟疫等等。由于地震发生在春夏季节,瘟疫开始在兴庆城蔓延,守军和居民大都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加上粮草和饮用水短缺,西夏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且西夏人都认识到:这是上天在帮助蒙古人,降下灾祸给西夏人,天意不可违啊!该次地震无情的打击了西夏人的斗志,而帮助了成吉思汗。笔者不止一次说,铁木真是上天派到人间的人,上天总是会帮助他,而抛弃他的敌人。

这次地震摧毁了李睍最后的希望,也使西夏彻底丧失了继续抵抗的可能。万般无奈之下,李睍决定投降。

1227年6月,李睍遣使者到蒙古军中请降,希望对方开恩留出几个月的时间准备投降事宜和相关的交接工作。但他的这种请求遭到了蒙古人的拒绝,他必须马上投降,不许耽搁,因为有一个人不愿意再等,或者说上天不允许他再等了。

谁呢?成吉思汗。

其实在征讨西夏的这段日子里,成吉思汗一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他上次因为坠马引起的高烧一直没有消退过,也遂妃和拖雷遍访名医来为他诊治,但都无济于事,眼瞅着病情一天天沉重,成吉思汗开始考虑后事了。

在蒙古军包围兴庆的同时,成吉思汗在六盘山的大帐里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几个星期。一天晚上,天降大雪,六月飞霜,似乎预示着将有大事发生。当天晚上,成吉思汗做了一个不太吉祥的梦,他知道自己的大限之期不远了。他有条不紊的安排好了自己去世以后的各项工作,主要是三点:一是对西夏,二是对金国,三是接班人。

对于西夏,很简单,他当着拖雷、窝阔台和诸将(当时朮赤已经去世,察合台没在身边)的面说攻下兴庆城后,将城内的西夏军民全部杀死,无论男女老幼,皇族还是平民,因为这次战争是西夏导致的,由于这个不忠的附庸迫使他带兵坚持征战从而累垮了自己的身体,他让部下屠杀整整一个民族作为自己的祭品。

虽然西夏指日可下,但世仇金国却依然占据着河南开封,这座城池北依黄河,西据潼关,成了蒙古人的一块心病,木华黎在经略中原期间曾经带兵到过这里,但由于黄河天堑的阻挡而使蒙古人的骑兵望河兴叹,无功而返。成吉思汗的战略意图是:不再从中原往南打,你不是有黄河吗,我蒙古骑兵确实不会渡河,但我会绕远,可以从陕西南部和汉中一带迂回到河南的西南部进行攻击,等于让黄河天天堑成为一个闲置的天然工事,起不到应有的效用了。

这让我想起了二战时期的德法边境的马其诺防线,法国人沿着德法边境构筑了长约700公里的坚固防御工事,里面有堡垒、地道、大炮、防坦克壕及密集的铁丝网和地雷阵,法国人在工事里精雕细琢,建立了指挥所、粮库、弹药库、医院甚至学校和保龄球馆等等配套设施,据说上述机构设施就超过5000个,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社会。然而法国人没有想到的是德军并没有向这条他们认为固若金汤的地方发起进攻,而是绕过它,从防线的北部比利时境内发起了进攻,接着迂回到了该防线的后方,并迅速占领了法国全境,使这个被神化般信奉的防线成了无用的摆设和对战败者的讽刺。

大迂回大包围是蒙古骑兵的常用战术,但该战术在此使用有一个前提,就是必须向另一个国家——南宋借路,因为淮河以南的地方尚在南宋王朝的统治之下,要想绕过黄河就得和南宋打好招呼,他们会同意蒙古人借用地盘吗?对于众将的此疑虑,成吉思汗分析了一下,南宋和金国也是世仇,先不说北宋就是金朝给灭的,就是金宣宗南迁开封以后,双方在淮河流域还发生了几次大规模的冲突,互有胜负,如果向南宋借路,他们应该会同意的。而事后的发展证明成吉思汗的预料是非常有前瞻性的。就在成吉思汗去世后的6年内1233年,蒙古军终于按照他的遗嘱攻下了开封,可以说对金国的胜利其实是这位太祖皇帝个人的胜利,尽管这个胜利是成吉思汗死后才取得的。

接班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成吉思汗,虽然在西征的前夕已经确定窝阔台为汗位继承人,但成吉思汗对窝阔台的工作能力和是否能够服众很是不放心,他甚至曾经让其他三个兄弟写好了保证书宣誓效忠于窝阔台,日后不会作乱。这充分证明了成吉思汗对这个未来继承人的担忧。在六盘山的生命最后岁月里,他屏退了其他众将领,把窝阔台和拖雷留在身边,告诉这两个儿子赖长生天的赐福他亲手创建了这个庞大的帝国,如果内部不发生乱子外人几乎不可能打败这个帝国了,他们兄弟必须团结一起共同对敌,千万不要同室操戈。据说他当时还拿给儿子一束木棒让他们折断,但都无法折断,拆开后分别折,结果全都被折断了,这足以说明兄弟团结的力量。当然这个典故有不同的版本,还有的说是关于成吉思汗的祖先孛端察儿的。

为了给窝阔台创造一个可靠的政治环境,他还留下一个托孤重臣,这就是耶律楚材。在病榻前,成吉思汗拉着耶律楚材的手叮嘱他好生辅佐这个儿子,如同辅佐自己一样。并亲眼看着窝阔台向耶律楚材行学生之礼,这有点象周武王临死之前将成王托付给周公的场景。有了这个股肱之臣的的忠心侍奉,他可以安心的走了。而事后证明成吉思汗没有看错人,耶律楚材殚精竭虑的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为窝阔台的施政尽心尽力。

交代完毕后事,成吉思汗感觉顿时轻松了下来,他几乎从一出生就开始在打打杀杀中度过,军旅生涯磨练了他,成就了这位一代天骄,但也改变了他的性格,让他变得残暴和嗜杀。在草原上生活就必须扮演狼或者羊的角色,要么吃掉别人,要么被人吃掉,所以要求人们象鹰一样警觉,哪怕睡觉的时候都要枕戈待旦,随时翻身跃马挥刀而起。几十年铁木真就是这样度过的,从来没有片刻的轻松。但现在他如释重负般松弛了下来,如同一架高速运转的机器转速逐渐变慢,直到停止。

他让也遂妃扶他踱到大帐外面,看着远山和草原,蓝天白云,是如此的闲情悠悠,如果他能够继续自己的生命的话,他愿意过几天这样闲懒的生活。人都是如此,在弥留之际才想起自己还有很多事情没有做或者没有来得及做,伟人也不例外。就这样成吉思汗凝神着远方,突然远处的山峦草原和白云在成吉思汗的眼中变得非常模糊,直到成了一片发白的帐幕一样的东西,接着又变成清晰的以一缕一缕的条状带子,这些带子又变成一个一个人的形象,向成吉思汗走过来。成吉思汗仔细一看,竟然是自己的父亲也速该、母亲诃额仑,还有妹妹帖木仑,幼年时被他射死的异母弟弟别克帖儿,老奴豁阿黑臣以及童年伙伴博尔术、爱将木华黎,再继续看,还有自己的长子朮赤和孙子木阿秃干。他们远远的向他微笑招手,但却离他又太远。正在他茫然不知所措之时,一道极亮的的光穿过他的头顶,亮光的背面现出不儿罕山的轮廓,成吉思汗也被那道亮光抓住向不儿罕山方向而去,他大喊了一声,躺倒在那可儿和也遂的怀中。他的久病而枯槁的面容逐渐变得温润而舒展开来……。

公元1227年(南宋理宗宝庆3年,金哀宗正大4年,西夏末帝宝义2年)8月18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病逝于六盘山下,即今天的甘肃省清水县境内,时年65岁。

成吉思汗,他是人类纪元中第二个千年(1000年至2000年)中最伟大的人物。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经被族人抛弃,靠采摘野果和猎鼠为生,曾经被带着木枷游行,曾经藏在羊毛堆里躲避敌人的追杀,曾经吃野马肉喝浑浊的湖水,但他终于靠自己的胆识和长生天的帮助摆脱了困境,逐个消灭了曾经的敌人,不断成长和壮大起来。

这位长生天派来的英雄从茫茫草原纵马而来,以气吞万里山河之势,在广袤的亚欧大陆任意驰骋,建立起了一个东起太平洋和白令海峡,西到中欧多瑙河流域,北达北冰洋,南到印度半岛的空前广大的帝国。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到热气腾腾的印度河,从里海岸边的钦察草原,到广袤富饶的华北大平原,到处都有他战马的足迹,此后的几百年内,他和他的子孙将是这个世界的主人,在他死后,窝阔台、察合台、拖雷、拔都、别儿哥、蒙哥、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昔班尼、海都、合赞、帖木儿、巴布尔等人将陆续登场,继续在欧亚大陆纵横驰骋,演绎着他所未完的角色,他是一个既伟大又卑微,既温情又残暴、既英明又有失误、既成功又有遗憾的一代天骄!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