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蒙古帝国二百年(全二册)
  4.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西征(丘处机)
设置

第三十六章 第一次西征(丘处机)(1 / 1)


成吉思汗深知宜将胜勇追穷寇的道理,扎兰丁的能量比死去的父亲要大得多,留着他终究是个祸害,所以成吉思汗并没有渡过印度河,但派大将八剌和朵儿伯·多黑申率领两万兵马深入到印度境内前去追击扎兰丁。

八剌沿途攻略了一些城池,但盘查了几个月,并未发现扎兰丁的踪迹。而且我们都知道,印度次大陆的一个典型的天气特点是:热。由于印度(包括今天的巴基斯坦)地处亚热带,而习惯了蒙古草原凉爽气候的蒙古人在这里有些不太适应,甚至有的人已经染上了疟疾等传染病,军心浮动,思归的情绪开始蔓延。这时有的将领开始提议北返,回到河中地区休整,等来年再战。

这些提议被成吉思汗拒绝了,他亲自帅军度过印度河,想与八剌会合后继续追击扎兰丁。但此时发生了一起奇怪的事件,让这一个军事计划发生了改变。

根据《元史》的记载,成吉思汗追击扎兰丁的途中,正当天气酷热异常,人疲马乏之时,忽见前方一条小溪,热浪将溪水蒸的水汽迷蒙,将士们口渴难耐,纷纷下面取水解渴。就在众人争抢取水,怨声不断之时,忽然发现河对岸出现了一只怪兽!

这个怪物身体象鹿,尾巴象马,头象犀牛,而且头上长着一支角,浑身都是绿色的。将士们刚要张弓射杀,突然这只怪兽开口说话了“你们最好还是回去吧”(汝君宜早回)。听说这个怪兽的消息,成吉思汗将信将疑,就让手下的谋士们来解释这个现象。耶律楚材早就有东归之意,于是谏言道“这个动物叫角端,是一种神兽。它精通各国语言(通四夷之语),可日行一万八千里,常代表天地向人间传达旨意,它的出现是因为杀戮太多出现的不吉利的征兆。现在西征已经满4年了,死伤无数,连老天爷也已经厌倦了这种战争,希望大汗能够理解上天的心思,早日北返,则天下幸甚”。

听完耶律楚材的解释,成吉思汗默不作声。既然是天意,他只好遵从。成吉思汗让拖雷代自己到出现神兽的地方进行了一番祭祀,表示愿意顺天应人,早日结束战争,同时下令班师,北渡印度河,又回到了河中地区。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听说扎兰丁在八鲁湾胜利的消息后,本来已经被蒙古人占领或者被招降的城市纷纷举行起义,反抗蒙古人的统治,他们杀掉蒙古军委派的官吏,派人向扎兰丁示好。呵呵,一个小小的胜利就让这些可怜的人们欣喜若狂,盲目的以为反攻复国的时候到了。

这些城市包括赫拉特、马鲁和巴里黑。

赫拉特前文已经说过,这些市民由于自己的错误而愚蠢的反叛被屠城,全城50万人仅剩下40余人。马鲁城原来也被拖雷征服过,但得悉八鲁湾战役后也迅速举行了起义,一些忠于扎兰丁的旧军官和投机者杀掉了蒙古官吏,修复了已经被破坏的城墙,甚至组建了临时性的机构,向蒙古军耀武扬威。成吉思汗委派朵儿伯·多黑申前去重新收复马鲁。这个朵儿伯·多黑申以前提到过,当时林木中的秃麻部叛乱的时候,就是他前去活捉了塔儿浑夫人,降服的秃麻部。

朵儿伯·多黑申率领5000骑兵,昼行夜伏,很快到了马鲁城下并开始攻城。城破后,所以的马鲁城居民全部被杀死,最后,蒙古人再次掘开了河堤,将河水灌入城中,将这里变成一片废墟和沼泽,免得以后再次发生叛乱。

与此同时,巴里黑城也再次遭到了残酷的屠杀和洗劫,经过这些平叛,花剌子模全境已无力掀起新的运动来支持扎兰丁的抵抗了。

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呼罗珊境内遭到了惨绝人寰的屠杀、劫掠和蹂躏,一个富庶的地区突然变成一片荒芜,就象发生了一次强烈地震一样。

土地成为不毛之地,庄稼地变的杂草丛生,河道断流,森林只剩下一片烂木,绿洲变成荒漠,城市成为废墟。活人大多已经死亡,他们的皮骨化为黄土,而少数幸存的人个个都严重营养不良,目光呆滞,面色枯槁,如行尸走肉。中亚学者伊本·阿·阿特在书中写道“历史上从来也没有发生过那么可怕的事情,哪怕接近于这样的灾难也没有……哪怕到了世界末日,人类也不可能看到其他类似的灾难。不会的,即使是对抗救世主的恶人,也不过是消灭那些反对他的人,还会饶恕其他人……”。

回到河中地区后,成吉思汗进行了短暂的休整。在休整期间,他做了两件事,都是和宗教有关:一是听伊斯兰教长们介绍了伊斯兰教的教义和原则,二是延请道教传人丘处机向他介绍了道家的教义和养生之道。

以前说过,在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内部,宗教是非常宽容的,在《大扎撒令》中规定了宗教信仰的自由,在铁木真早期创立帝国的时候,很多回教徒帮助过自己,也成了自己的心腹,比如在班朱尼湖投奔来的阿三(哈桑)和镇海,以后都成了蒙古帝国的功臣。此次西征纯粹是因为苏丹摩诃末和海儿汗无端杀害了蒙古使者和商人,践踏了贸易自由原则,侵犯了人权,成吉思汗对任何宗教都不狂热,也并不想与任何一个宗教作对。

在攻陷撒马尔罕后,他找来了两位伊斯兰学者向他讲授《古兰经》,听完后,成吉思汗认为教义很正确,但认为不必到麦加去朝觐,因为全世界都属于真主或上帝,他们无处不在,无论在哪里祈祷,真主或上帝都会听见。信仰不在于形式,而是在于内心。应该说成吉思汗对于宗教的理解还是很到位的。

这时有两个穆斯林自告奋勇的向成吉思汗传授城市的知识,这两个人都来自于河中地区,一个叫马哈木·牙剌瓦赤,一个是马哈木的儿子,叫玉素甫·牙剌瓦赤,都是学者型的人才。他们二人向成吉思汗讲解了关于城市管理的知识和定居文明的好处,因为成吉思汗一直认为城市是无用的,蒙古人就是过的游牧生活,应该把城市和庄稼摧毁,而后种上草放牧。但现在牙剌瓦赤父子向他介绍了保留城市比摧毁它可能带来的更多的好处,当然他们也是基于使自己免遭屠杀和毁坏的目的而向成吉思汗谏言的。

让人出乎意料的是:成吉思汗竟然听从了牙剌瓦赤的谏言,表现出对城市的兴趣,他当即任命这两个人为不花剌的官吏,代他管理这个城市。

第二件事是关于道教,关于丘处机。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与其他宗教崇拜的一神教不同,道教崇拜的是多神教,讲求清静无为、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得道成仙的修炼方式。道教一般把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作为始祖,汉魏和唐宋时期得到充分发展。到了宋末元初,在北方,道教有了一种新的流派,称为全真派,或全真道。

全真道的创始人是王重阳——(这个名字在金庸的武侠中屡被提到),丘处机是其弟子之一。

丘处机,字通密,号长春子,所以人们成为长春真人。山东登州栖霞人,他自幼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成人,受尽了磨难,生活的艰难和人情冷暖使他产生了厌世之情,想从宗教中获得一种精神的解脱。大凡出家之人,除了少数具有悲天悯人的情怀之外,大多数是在遭受了命运的重大挫折之后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发生了变化而出家的,就象朱元璋实在穷的没有活路而去当和尚一样。

如果按照一般人的生活轨迹,丘处机可能也就是在普通道观中修行,偶尔帮人做做法事,充其量也就是写点人生感感悟流传后世,蝇营狗苟的度过此生罢了。但命运的安排偏偏让他碰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赫赫有名的全真道创始人王重阳。

当时在昆仑山烟霞洞主持全真教的正是王重阳,于是丘处机就成了王重阳的弟子。王重阳手下有7个弟子,但他对丘处机格外看重,曾预言“此子异日地位非常,必大开教门者也”。过了两年,王重阳带着弟子们到陕西省终南山去发展,但走到开封汴梁的时候染病去世了。这些弟子们就带着师傅的遗体到了终南山埋在了那里,而后各自分开了。

但丘处机格外执着,他没有走,而是留在终南山潜心修行,并行善布施,逐渐靠自己的诚恳打动了附近的人,其名声也不胫而走,前来拜见的人络绎不绝,信奉的人也越来越多,他自己也自成一派,即全真道龙门派。终于他在陕西开创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1188年(金世宗大定28年,南宋孝宗淳熙14年),金世宗把丘处机召到了中都,向他询问修仙成道的事情。

中国的皇帝,似乎对长生不死格外感兴趣,就象李商隐说的“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帝王们深信这些隐居山中的仙人有什么秘方能让自己青春永驻,返老还童。秦始皇、汉武帝都曾经乐此不疲,更何况金世宗呢?据说我们四大发明的火药也是道士们在仙炉中炼丹的时候炼出来的,真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说也奇怪,火药从发明到现在不知道升级了多少倍,威力越来越大,甚至原子弹化学武器都已经造出来了,而唯独长生不死药,任凭医学科技多么发达,也迟迟不见问世。

对于金世宗到底问到了什么长寿秘方,史书中并无记载,但有一件事确实显灵了。有一年中都大旱,金世宗让丘处机去求雨,丘处机在中都修了祭坛,煞有介事的在上面做法事,结果三天之后,天降甘露,大雨倾盆。京城百姓纷纷传诵他的事迹,皇帝也龙颜大悦,亲自接见。也许这场雨有撞大运的成分,但民间却认为他法力无边,纷纷加入全真教,甚至朝廷的一些高官重臣和商贾巨富也入了教,全真教的实力空前壮大。

由于全真教的规模越来越大,引起了新即位的金章宗的猜忌,于是他一度禁止全真教的传播,可后来因为群臣的反对也不了了之。丘处机也回到了山东登州继续自己的传教活动。到了1214年,山东省发生了杨安儿的红袄军起义,朝廷还派丘处机去招安,就这样,丘处机的名声越来越大,连成吉思汗也对他格外仰慕。

其实在成吉思汗攻陷中都的时候就听说过丘处机的事迹,当时手下一个叫刘仲禄的汉族大臣向他推荐此人,说他已经300多岁了。成吉思汗就问旁边的耶律楚材和石抹明安,丘处机是什么人。耶律楚材和石抹明安也向成吉思汗极力推荐此人,说丘道长虽然是方外之人,但精通天文地理,大汗若得此人,日后必成大业。于是成吉思汗在西征之前就让刘仲禄带着自己的诏书前去延请丘处机。诏书是这样写的:“天厌中原骄华太极之性,朕居北野嗜欲莫生之情。返朴还淳,去奢从简,每一食一衣,与牛马共弊同飨。视民如赤子,养士如兄弟。七载之中成大业,六合之内为一统。非朕之行有德,盖金之政无恒。是以受之天赐,然而任大守重,治平犹惧有阙,聘贤选佐,将以安天下也。访闻邱师先生,体真履规,博物洽闻,探颐穷理,道充德著。朕心仰怀不已,岂不闻渭水同车,茅庐三顾之事,奈何山川玄阔,有失恭迎之礼。选差近侍官刘仲禄备轻骑素车,不远数千里,谨邀先生暂屈仙步,不易沙漠游远为念,或以忧民当世之务,或以恤朕保身之术,朕亲事仙座。钦惟先生将咳唾之余,但授一言,斯可矣”。

成吉思汗在诏书中先批评金朝皇帝骄奢淫逸,说自己艰苦朴素,爱民如子。诚恳邀请丘处机前来辅佐自己,如同姜子牙辅佐周文王,诸葛亮辅佐刘备一样。应该说言辞恳切。

临行前,成吉思汗还给了刘仲禄一个虎头金牌,全权委托刘仲禄办理相关事宜,“如朕亲行,便宜从事”。此外还抽调了500名怯薛军随同前往,沿途保护这位活神仙。

就在成吉思汗踏上西征路途之时,刘仲禄也从三河源头向山东半岛进发了,经过数月的跋涉才到达山东莱州。然而意想不到的是:成吉思汗的使者和南宋王朝派来的使者不期而遇,他们都想聘请丘处机到自己那里去。

在这种情况下,投宋还是投蒙,丘处机和弟子们颇费了一番心思,踌躇了半天,丘处机认为还是成吉思汗雄才大略,最有可能统一天下。而且蒙古军杀戮成性,凶悍粗野,给老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他正好也趁机向成吉思汗进言,为民请命,制止杀戮。于是,丘处机欣然接受了成吉思汗的邀请,跟随刘仲禄踏上了北上之路。

1220年初,他们先来到了燕京(已被摧毁的中都)。以前他曾经在这里收徒讲学,现在主人换了,但老百姓还是那些老百姓。听说活神仙又回来了,燕京老百姓奔走相告,夹道欢迎。就在丘处机到达燕京的时候,成吉思汗正在攻打不花剌城,丘处机感觉自己已经73岁高龄了,西征路途遥远,于是写了一封信表示自己最好留在这里,等成吉思汗西征回来了再去拜见他。刘仲禄既不敢答应他,也不敢强迫这位神仙继续西行,只好快马去通知正在西域战场的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一看这位老神仙想打退堂鼓,赶紧回信,要求对方立刻到西域见他,不许耽搁。

于是刘仲禄又回来再次请丘处机尽快上路。

笔者很难想象,在没有火车、汽车、飞机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的13世纪,他们是如何骑着马从北京到中亚的阿姆河流域,然后再返回来的!读者们可以通过世界地图看看这段距离有多么遥远。

无奈之下,丘处机只好踏上长达一两年的西域之行。

一开始的时候刘仲禄按照成吉思汗的旨意,让丘处机和随军的数十个女眷同行,但丘处机断然拒绝这种安排。他说“我虽然是山野村夫,但也不能和女人走在一起”,刘仲禄尊重他要求,派兵专门保护他们师徒。

1220年5月,丘处机离开北京,往北深入到塞北高原和戈壁地带。这里和中原的风光截然不同,只有漫漫的草原和榆柳,他在《长春真人西游记》写道“皆黑车白帐,随水草放牧,尽原隰之地,无复寸木,四望惟黄云白草”,一派塞外的风情画卷。

他们西行的路线并非我们正常想的那样,从北京往西,沿着大同,河西走廊到新疆,再沿着天山南麓往西到河中地区。他的西行之路不是直线,而是兜了一个大圈子:他从北京往北,穿过塞北草原和哈拉哈河到了大兴安岭三河源头,再从这里往西,横贯蒙古高原,到阿尔泰山,再折向南,过锡尔河、阿姆河,翻越兴都库什山脉去见成吉思汗。

在三河源头,丘处机拜见了留守老营的成吉思汗最小的弟弟帖木格。

以前说过,没有跟随成吉思汗参加西征的只有帖木格、木华黎两个人,帖木格留守斡难河老营,木华黎经营中原。

帖木格热情接待了丘处机,请他欣赏了蒙古风格的一些婚礼和祭祀的活动,临行前还赐给他100匹马和100头牛,以供他路上使用。

告别了帖木格,丘处机一行从斡难河和克鲁伦河源头出发,丘处机一行往西向原来克烈部的黑林进发,(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中部的乌兰巴托)。在蒙古草原的腹地,他饱览了雄阔异常的风光,这里朝凉而暮热,昼夜温差大,绿色草原宛如毡毯一般,草中夹杂着各种花朵。离开黑林,他们继续往西到了鄂尔浑河流域,这里是草原的中心地带,在《长春真人西游记》中,记载这里“见有山阜,人烟颇众,皆以黑车白帐为家,其俗牧且猎。衣以兽皮,食以肉酪。男子结发垂两耳,妇人冠以桦皮,高二尺许”。

丘处机还写道蒙古人俗无文籍,一切均靠约之以言或者“刻之以契”,但他们从来不会出尔反尔,违背自己的诺言,用现在的话来说就信用程度良好,说话算话。可以说是“有命则不辞,有言则不易”,对可汗的命令从来不会违背。

经过几个月的颠簸,1221年7月,丘处机来到了成吉思汗妃子们的在哈剌和林的斡儿朵,这里以前是乃蛮部的地界,现在是成吉思汗西征的后方大本营。这个流动的宫帐气势浩大,到处是车舆亭帐,牛羊马畜。丘处机见到了这些嫔妃们,其中来自金国的岐国公主和西夏的察合公主给丘处机送来了粮食和水。她们生长在中原,是作为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的牺牲品嫁到了这里,尤其是岐国公主,她嫁给了成吉思汗换得了金国的暂时安宁,她的母亲、完颜永济的妻子钦圣袁夫人也陪女儿一起来到这里。久在异国他乡,思归之情日切,看到来自家乡的人,不禁潸然泪下。

离开哈剌和林,丘处机继续西行,8月下旬来到了乃蛮部和畏兀儿边界一个小镇,在今天的乌里雅苏台附近,这里有镇海开的一些粮店和一些来自中原的工匠。镇海奉旨对丘处机说现在大汗急于要见到他,催促他快点走。为了避免耽误时日,镇海也起身与真人同行。9月,丘处机一行到了阿尔泰山脚下,他们艰难的翻越了阿尔泰山,到了畏兀儿境内的别失八里城。

别失八里是畏兀儿境内的一个绿洲城市,这里渠道纵横,农业发达。

丘处机受到了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人们的热情款待,宴席上有葡萄酒和西瓜,哈密瓜等食品。这是一个洋溢着浓郁佛教文化的城市,再往西就是花剌子模边界了。

1221年10月,丘处机到了伊犁河畔的阿力麻里国,这个阿力麻里在今天的新疆伊宁市,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通道。现在从伊宁往西有一个重要的边经贸易重镇——霍尔果斯口岸,我国与中亚国家的很大一部分商品就是在这里交易的。阿力麻里国王和蒙古官员早已等候在这里,他们热情款待了来宾并详细介绍了成吉思汗最近的战事,表示现在成吉思汗正在忙于平定叛乱,无暇亲自来迎接他了。在这里呆了几天后,他们穿过塔什干和伊犁河谷到了锡尔河河畔,12月3日,他们度过了锡尔河来到了撒马尔罕城。

比起被屠城的阿富汗境内的赫拉特、巴里黑等城市,撒马尔罕算幸运的了。除了那3万名康里雇佣军,城里的居民大部分保存下来了,而且经过一年的修养,这里又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城主耶律阿海亲自来迎接这位真人,并安排他住下。当时成吉思汗带话给耶律阿海,现在他正在追击扎兰丁,所以先让丘处机在撒马尔罕过冬,等战事平息后再相见。

就这样,丘处机在撒马尔罕——这个自然和文化迥异的异国他乡度过了自己的冬天。

1222年4月,成吉思汗从阿富汗前线带话给丘处机,要求他速来前线大营,并派大将博尔术率军亲自来接这位老神仙。就这样,丘处机翻越兴都库什山脉,于当年5月15日到了成吉思汗的大营。

这是丘处机平生第一次看到成吉思汗。

看到丘处机长冉飘飘,鹤发童颜,成吉思汗就特别喜欢,尤其是金国和南宋屡次请他出山,均被他拒绝,而成吉思汗却把他给请来了,真是给足了面子。

寒暄几句后,成吉思汗问:“真人远来,有何长生之药?”。

丘处机诚恳的告诉成吉思汗:“世界上有延年益寿之方,却根本没有什么长生不死之药”。

成吉思汗(略有些失望):“真人不是都300多岁了吗?”

丘处机(笑了):“不瞒大汗,贫道刚刚74岁,外传300多岁实为谬传。”

虽有些失望,但成吉思汗并没有表现出不满,相反他非常赞赏丘处机的坦率和诚实,而且毕竟他还有延年益寿之法,也不枉此行了。

人就应该说实话,哪怕对帝王们也是如此。汉武帝时期有两个方士,分别叫少翁、栾大。汉代所谓“方士”也就是活神仙。这两个人不象丘处机那样实事求是,光拣着汉武帝爱听的说。一个把帛书藏在牛肚子里,谎称是天书,另一个忽悠汉武帝说他有长生不死之药,并装模作样的到东海去游山玩水,回来还瞎白活说他碰见神仙了如何如何。结果后来都露馅了,汉武帝一怒之下将这两个所谓的神人斩首示众。所以做人还是实诚点好,就象丘处机一样,尽管对方不爱听,可是也不至于掉了脑袋。

见成吉思汗确实抱着恭敬的态度来学习了,丘处机把道家的清静无为和精、气、神的理论将给成吉思汗听,他说“人以饮食为本,其清者为精气。气全则生,气亡则死,气盛则壮,气衰则老。”如果人总沉浸于声色味情,则气散伤身,“眼见乎色,耳听乎声,口嗜乎味,性逐乎情,则散其气……人以气为主,逐物动念则元气散。愚迷之徒,以酒为浆,以妄为常,咨其情,逐其欢,耗其精,损其神,是致阳衰而阴盛,则沉于地为鬼,如水之流下也。”要想延年益寿,必须“去声色,以清静为娱,屏滋味,以恬淡为美。固精守神,唯炼乎阳,是至阴消而阳全,则升乎天而为仙,如火之炎上也”。

丘处机这段话的意思是:人全靠精气神活着,精气旺盛,生命力就顽强,精气衰老,生命力就脆弱,精气没了,生命也就死亡了。而追求吃喝玩乐则会损伤人得精气,要想活得久远,就必须过清心寡欲的生活。

应该说这番话揭示了养生学的一些常识,笔者偶尔会在电视上看健康频道讲一些养生常识,几乎都认为;淡然的心态,有规律的生活习惯、清淡的饮食和节制欲望是健康的前提。相反纵欲、过度透支自己的体力、饮食油腻、熬夜、生活毫无规律以及奢华的生活则是健康的大敌。这其实和佛教的理念是相通的,

听了丘处机的养生之道,成吉思汗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安排丘处机住在自己大帐旁边,为此还专门为他搭了一个帐篷,不但一起住,还一起吃饭聊天,以便随时请教。过了与一段时间后,俩人混熟了,丘处机也不像以前那样拘谨了,聊的话题越来越多,丘处机就开始把重心从养生往帝王之道上引。

他说,帝王首先应该有一颗善良的心,“行善进道则升天以为仙,作恶背道则入地以为鬼。帝王悉天人谪降人间,若行善修福,则升天之时位逾前职,不行善修福则反是。一世为民,再世为臣,三世为君,济世安民,累功积德,数尽升天而位尊于昔”。意思是做帝王的,是天上的神仙下凡,要是在人间做个好皇帝,再回到天上就可以升职,要是做了坏皇帝,以后到天上就会被贬损。

看着成吉思汗认可了自己的说法,丘处机又讲了一大堆清静无为、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观点,成吉思汗也表示了认可。

住了一些日子后,丘处机表示自己过惯了安静的日子,希望能离开喧嚣的军营北归,成吉思汗答应了,就派人护送他先回撒马尔罕。几个月后,阿富汗境内的叛乱也基本平息了,成吉思汗也稍晚一些回到了撒马尔罕。

1222年10月,在撒马尔罕,成吉思汗和丘处机第二次见面,这一次非常正式。成吉思汗安排了一个讲坛,让丘处机坐而论道,并让镇海和耶律阿海做记录和翻译,镇海用畏兀儿文,耶律阿海用契丹文将讲坛内容都记载下来。

丘处机向成吉思汗介绍了老子、庄子和列子的一些名言格句,以及自己对这些圣人学习心得和切身体悟。

老庄提倡的是一种出世的精神,尤其庄子,活得格外洒脱,一会化为蝴蝶,一会又如大鹏展翅,灵境大气中透露着一个玄字。

列子则主要是纪实和寓言,以大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表达精微的哲理,提倡着一种禁欲主义的精神,他因为穷困而经常面露饥色,却拒绝执政者的馈赠。这三个人共同的追求就是摆脱人世间的贵贱、名利的羁绊,顺应天时,淡泊名利,清净修道。

这些玄而又玄的大道理和极富想象力的神话让成吉思汗如醉如痴。听完丘处机的讲道后,成吉思汗感觉很受启发,“哲人之言颇愜圣怀”。在此后的一段日子里,成吉思汗似乎如回到童年时代那般悠游闲适,就在他想继续这样闲适时,11月10日,丘处机却向他提出了辞行。

“山野学道多年,常喜欢在静处独自安坐,御帐前骏马嘈杂,精神不爽,特奏请大汗准许我归隐山林”。

听说神仙要走,成吉思汗有些依依不舍,但又不好拒绝丘处机的辞行请求,毕竟在这里都已经一年多了。由于当时已经临近冬天,而这个季节翻越天山相当困难,成吉思汗友好的请他推迟行期,表示自己也已经准备好东归,希望他等些日子一起走。于是成吉思汗和丘处机一起在河中地区过冬。

次年春天(1223年3月),丘处机随大军开始北返,可是在塔什干(今属塔吉克斯坦)的山上一次行猎的时候,成吉思汗在追一头熊的过程中不小心从马上跌落下来,险些遇害。丘处机趁此赶紧向成吉思汗进谏,说这次坠马是天诫,大汗圣寿已高,应该减少行猎,保重龙体。成吉思汗对丘处机表示感谢,认为他说的很对,但他依然认为狩猎是蒙古人的生活内容,不能突然不行猎,只能逐步减少类似活动。

虽然大汗对丘处机言听计从,而且尊崇有加,但丘处机还是多次提出归隐山林,毕竟他已经是方外之人,对功名利禄和打打杀杀并不看重。

1223年4月8日,成吉思汗终于同意丘处机返回中原,临行前,成吉思汗给了丘处机一道加盖了玉玺的圣旨,宣布免除道士们的全部赋税,并派将领率5000名士兵护送丘处机回国。

在塔什干分别后,丘处机踏上了归乡之路,他返程的路线与几乎就是沿着出发时相反的路线走的,但也许是思乡心切,他很快就到达了山西省,在那里短暂逗留了一个月后于8月份到了北京。

回到北京后,成吉思汗命令将原来金朝的御花园赏赐给丘处机做全真教的宫殿,改名长春宫,这就是现在的西城区的白云观。在这里,丘处机和弟子们设坛讲法,信众猛增,由于掌握着成吉思汗的免税圣旨,丘处机将这一授权善意的扩大,保护了很多汉地的百姓。所以相比中亚的战场,蒙古军在中原汉地发生的屠杀事件要少的多,这多少要归功于丘处机和耶律楚材等人的开导和劝谏。

1227年,丘处机病逝于北京长春宫,这里成为他最后讲学和盘整自己人生思想的栖息地,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北京的名胜之一,每年接待着数以万计的游客和信徒。

今天的中国道教协会也在这里。

丘处机去世以后,陪同他前往西域的弟子李志常根据他的经历编撰的《长春真人西游记》记述了这段不平凡的经历,该书也成为后人研究中亚历史、文化和蒙古西征历史的第一手参考资料。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