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大隋御史
  4. 第3章 太湖先生
设置

第3章 太湖先生(1 / 1)


大业三年,诸僧道士等有所启请者,并先须致敬然后陈理,虽有此令僧竟不行。——《广弘明集》

大业五年八月中。

此时南国落着小雨,一艘叶舟漂浮在青灰色的天地之间。

舟中,道人与僧人对坐。

僧道之间散着一盘未分胜负的棋局,棋台边架有一口小炉,道人正用火钳拨弄着炭火,而后将茶釜架于其上。

“小僧也爱茶,看来是离不开竹里馆了。”

僧人长相俊美,名叫法喜,师从嘉祥寺吉藏高僧,精通《十二门论疏》,今年虽然只有二十三岁,但因其好辩博学而早早地闻名天下。僧人现就职于洛阳崇玄署,为皇帝杨广所宠爱,大业三年后,奉皇帝之名劝说天下沙门致敬王者。

“小和尚也跟读书人一样弯弯绕绕吗?”道人语气率性洒脱,“说吧,想要卫某做什么?”

道人姓卫名已字子休,是南方著名的隐士,时年三十三的卫已看起来却像个少年,坊间传言此人懂得修仙,能驻颜。

“奉圣人之命,拜请子休兄出山辅政。”

卫已在隐居前,曾担任监察御史兼大理寺律博士,官跨两司,因在两都屡破大案而名噪一时,但不知为何,大业元年的冬天,一路顺风顺水的卫已却辞官隐居了,朝廷多次征辟都拒而不出。

“听说高僧奉命劝说天下沙门致敬王者,可卫某不是沙门中人啊,为何要来劝我呢?”

“小僧以沙门之见看天下,那么天下就都是沙门,子休兄自然也是沙门中人,所以劝说子休兄致敬王者并无不妥之处。”

“小和尚这张嘴能把天说破。”

“贫僧可说破天,却唯独说不动子休兄。”

卫已抚扇而笑。

“以子休兄的才华,重回三司,必能折断冤狱,重振清白风气,何故年纪轻轻就隐居于山野之间呢?人生有如长河,该是激荡高昂之时,便要立下一番功业,待入老境,再来享受这一方山水也不迟呀!”

水沸,冒出鱼目一般的小水珠。

卫已用木勺舀出一勺冷水浇进茶釜之中,沸腾之水立即平静了。

法喜不解:“子休兄这是做什么?”

“水沸则止,做人也一样,不能太激进,卫某在两都呆了近十年,十年间我屡破大案,其中有不少涉及到了两京权贵,有些人早就看卫某不顺眼了,恨不能寝我皮食我肉,小和尚,卫某这可不是隐居,是避祸啊。”

“子休兄耿介拔俗,性烈如火,连高祖皇帝都敢顶撞,岂会将区区几个京城贵胄放在眼里?”

“哪里听来的谣言?小和尚莫捧杀道士了。”卫已充耳不闻,将煮好的茶端给法喜,“加盐吗?”

“这不是子休兄隐居的原因。”法喜正色道,“自古名臣辅佐贤君,在子休兄眼里,当今天子并非贤明之君,你是因为这个才隐居的对吧!”

卫已不动声色,闭眼闻茶。

“但恰恰因此子休兄才更应该出仕,以大道匡正无道,以兄台才能,难道劝谏不了圣人吗?一旦圣人归正,子休兄就是伊尹、管仲。”

卫已噗嗤一声笑了。

“子休兄为何发笑?”

“你不会不知道三老臣之祸吧。”

(大业三年,高颎、宇文弼、贺若弼三人因私下论议朝政,被杨广以诽谤朝政之由诛杀。)

“然,但不尽然。”法喜反驳道,“高颎之流自恃有功,骄横跋扈,加上他们又都是关陇贵胄,本就是帝王逆鳞,被诛自在情理之中,但子休兄不同,你只是一个隐士,根本不可能让圣人猜忌。”

“那薛道衡呢?”

(大业五年,七十岁的薛道衡因上书《高祖文皇帝颂》而被杨广赐死,还有一种说法是,杨广出于嫉妒薛道衡的文采而将他处死,大业五年的杨广已显露暴君本色。)

事实胜于雄辩,僧人法喜语塞。

“小和尚啊,你把世事想简单了。”

这时岸边传来隐约呼声,卫已撩开船帘望去,但见渡口处一个穿着圆领隋服的小个子朝这边招手。

“苏兄?”

太湖,竹里馆。

小道童布茶,而后主客落座。

来客姓苏名因高,是倭国的遣隋使臣,倭名小野妹子,与洛阳名流皆有往来,此人在大业四年回倭复命,没想到仅隔一年就又回来了。

“想必东海风浪好,苏兄行舟疾速,不到一年竟打了个来回。”卫已道。

小野妹子笑道:“哪里哪里,都是大隋国的宝船好,苏某这才得以如履平地。”

“苏兄一众远道而来,舟车劳顿,我看不如先在寒舍歇息几天,而后一道去会稽山游玩如何?”

法喜赞同道:“如此甚好,听闻苏兄也好辩论,明日我邀些朋友来,我们一面游玩一面折辩,一面吟诗作对,也不负这清秋好光景。”

小野妹子忙道:“因高繁忙,可不如两位高人闲逸呀,邦交之事大于天,我得赶在菩萨天子回朝前呈送新国书,这就要上洛了。”

卫已脸上略过一丝不快:“苏兄既然公事繁忙,下了船直接上京便是,又何必来太湖兜一圈呢?”

小野妹子道:“子休兄息怒,因高此来是有急事的。”

说着小野妹子从怀中摸出了一封书信。

“我本欲先送了国书再来江都郡看子休兄的,碰巧在码头馆驿遇见了南下送信的驿卒,那驿卒感了风寒下不了地,听闻苏某是子休兄好友,便委托我送一封急信来竹里馆。”

卫已接过信件一看,台启仅有一个“急”字。

卫已疑惑着拆开了信封,没读几行眉头便拧了起来。

法喜、小野二人皆觉察到卫氏的神色变化。

“子休兄,到底发生了何事?”法喜忙问。

卫已紧抿嘴唇,神色默然,看不出来是悲是喜,兀自沉默了好一阵才道:“吾兄遇刺了。”

“啊!”众人一惊。

法喜与陈留郡卫氏族人多有往来,听闻此噩耗,忙扯过卫已手中的信件去看,也是脸色骤变。

“卫元大人官历刑部、司隶台,什么人敢如此大胆行刺朝廷要员!”

来信口吻是卫氏族长卫玄大公,时任刑部尚书,而字迹却明显是卫孝则的,他是卫玄之子,时任东宫洗马兼兵部承务郎,以模仿王羲之行书而闻名。

想来此信是由卫玄老爷子口授,儿子卫孝则执笔的,看这俊秀的字迹,断然不会有造假的可能。

信件内容不多,简陈卫元遇刺一事后,以近乎命令的口吻要求卫已出山查案。

“苏兄,看来这次卫某要与你一同上洛了。”

法喜道:“卫司隶曾在龙门以家产布施穷苦百姓,是天下闻名的大善人,小僧早有拜访之意了,没想到却遭此厄运,子休兄,我要与你一同去洛阳,给卫司隶诵经往生。”

次日,一行人往江都郡治搭乘北上洛阳的运粮船,舟车劳顿,终于在九月中到达洛阳城。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