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端拿起筷子,把最后一块油渣吃掉了。
贺宣本来以为他会拒绝的。
看着空了的碗,也做不出再去要一碗的举动,等着晚上吃油渣饺子吧。
红烧看到谢端吃了一块,很不满的呜咽两声。
“就算先来后到,也不能把最后一块给他啊。”可惜它的抱怨没人理解。
把碗放回厨房的时候,余婶已经开始包饺子了。
剁碎的白菘和冷却的油渣混和,一个个小面团,在两人手中乖巧的捏圆搓扁。
以两人的速度,估摸着最多半个时辰就能吃上饭,贺宣摸了两个李子回正堂了。
晚饭比贺宣预料的还要早些,饺子一开锅,正堂这边已经准备好了调料。
饺子的吃法多样,干捞蘸醋的,带汤汁的,还可以干拌,贺宣都想试试。
第一碗,干捞蘸醋,开始比较烫,捞出来冷却的快些,可以早点吃上,米醋,茱萸油,酱油混合蘸蘸,放进嘴里,很是鲜美,还有些烫贺宣也不想吐出来。
吃完一只后,喝了口薄荷水给口腔降温。
谢端看贺宣被烫了,就轻轻咬开饺子,里面热气腾腾的,汤汁也流了出来。
“哎呀,汤汁才是精华,赶紧吸一口。”
贺宣见不得谢端那么浪费,催促道。
谢端吹了两下,把整个饺子放嘴里,细细品尝,油渣的香配上白菘解腻,余婶在馅里还放了味粉。
赶紧从大碗里再捞几个放碗里晾凉,这么好吃的饺子,难怪贺宣被烫了嘴。
贺宣吃了一碗干捞的以后,准备吃酸汤的,饺子带汤,越喝越有。
加些米醋和茱萸油,锅里总有几个大肚饺子破了肚,汤汁也有油渣的香味,温度适宜,连汤带水的吃了一整碗。
谢端有样学样,大碗的饺子就空了。
小竹赶紧又端了一碗上来,贺宣感觉自己已经有七八分饱了。
可是肚子饱是肚子的事情,嘴巴还没过瘾。
下面这一碗就慢慢品尝,让嘴巴充分感受饺子的美味。
两人吃了两大碗饺子,最后就剩些汤底。
谢端吃完都忍不住打了个嗝。
“明日还有呢?我让余婶早上煎饺子吃。”贺宣比谢端早一些放下碗筷。
“这个油渣好吃,包在饺子里太香了。”
谢端以前吃的饺子,从来没有油渣馅的。
“是吧,我也喜欢这个馅,不过都是村里人买不起肉,用油渣哄家中的小郎,才有这个吃法的。”
富贵人家哪里会吃油渣,只有穷人家的小郎才会把剩下的油渣当成宝贝。
“那错过了多少好吃的。”
谢端感慨道,美食在民间,就是因为百姓发挥了才智,把一些不算很好的食材做成了美味佳肴。
自己以前从来不知道番薯藤和南瓜藤也是可以吃的。
还有这个油渣,包在馅料里竟然如此好吃,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谢端决定写信给兄长母亲,告诉他们这些美食有多好吃。
不知道贞平长公主和安国公世子知道自家小三分享的美食是猪食后的心情会如何。
大暑时节,连吹进来的风都是热的,贺宣晚上睡不着,在院子里乘凉。
房间里又闷又热,还不如院子里有微风来的舒服。
贺宣摇着扇子,把衣裳敞开些,尽量缓解热意。
太阳落山后,院子里出现星星点点的萤火,忽明忽暗。
石头吸收了一整天的暑气,坐上去还有些热,小竹给贺宣搬了个椅子出来,靠着座椅望向天空。
好怀念上一世的西瓜,这种时节,晚饭后,洗个澡,用勺子挖半个瓜,再来口啤酒,日子过得多舒服啊!
再约几个好友去夜市转转,吃个烧烤,到了后半夜,暑气散去,就能睡个好觉。
还可以吹着空调吃火锅,冰火两重天,可惜现在只能对月怀念,不过这时候的天空星星好亮啊。
谢端热的耐不住,在房间里又冲了个澡,屋子洒了水,一会儿就干了,没降多少温,反而又湿又热。
“三哥,你又沐浴了。”
贺宣看着出来的谢端,发梢带着湿气。
“嗯,天气太热了,没有冰,睡不着。”
要是在京城,府里还有冰块降温,可是在安德县,整个县城都不一定有冰块,从东昌府运过来就化了,谢端也只能忍忍。
“三哥,你看天上的星星,好亮啊!”
贺宣转过头,脑袋靠在椅背上,星空好像低垂下来,伸手可及,在月亮边上的星星都不如它明亮,反而其他区域有好些亮着的星辰。
谢端也坐在椅子上,欣赏漫天繁星,看着看着,心静下来,也就不觉得热了。
“我找了好一会儿,也没看到北斗星,你知道在哪儿吗?”
谢端看了天空,找了片刻,今夜天空疏朗开阔,星辰茂密,在头顶上看到了一柄勺子。
“小四,你看这边,这七颗亮些的星星就是北斗七星,他们…..”
谢端指给贺宣看,讲述了北斗七星如何指明方位,夜晚,星辰就是很好的指南针,可以让人在野外不迷失方向。
在院子里乘凉到了亥时,贺宣有些困意,跟谢端两人准备进屋睡觉,谢恒听到动静,出来想把椅子搬进正堂。
“不用忙了,就放在院子里,明早在搬,别吵醒他们。”谢端让谢恒也回去睡。
贺宣回房,日里的暑气散了些,窗户传来阵阵微风,贺宣不想盖被子,反正自己穿着抱腹,也不会着凉,直接就睡过去了。
暑气让人觉得不舒服,可是地里的作物很喜欢,湿热的气候加速了农作物的成长。
玉米变得饱满,长出了须须,大豆的豆荚丰盈起来,菜地里满是瓜果蔬菜,这个季节,村里的蔬菜大多可以收获了。
热了几日的傍晚,天空忽然暗了下来。
贺宣回来的时候只有些乌云,现在已经如同夜晚了。
余叔他们把晒着的瓜果,衣裳都收进房间,点了灯在厨房做饭。
有粮哥去了牲口棚,要是下雨的话,鸡得先关起来,淋雨会生病,剩下的都在棚子里面,喂些草料就可以了。
贺宣站在屋檐下,房间里又闷又热,还不如外边。
谢端三人还没回来,望着门口,担心他们遇上大雨。
院子里的树叶和尘土被卷起来,形成一个小旋涡,一会儿又散开,外边的大树被风吹得簌簌作响,树叶吹进了贺宣家里。
三两滴雨水落了下来,打湿地面,没多久就被干渴的大地吸收,不见湿意。
乌云还在酝酿,下了几滴,就停一会儿,风更大了,带来凉爽。
谢端就是这时候进门的,三人眼看天色不对,就往村里赶路,一路疾走,进门的时候还喘着粗气。
“三哥,还好你们回来了。”贺宣很高兴的迎上去。
起风了不算很热,可是三人走回来还是一身汗,谢华去厨房端水给公子擦洗。
等谢端收拾了下,从屋里走了出来,里面根本待不住,余婶她们在厨房也是一边擦汗一边做饭。
大雨到这时候,还是不肯落下,可能还有人没到家吧。
一直到贺宣他们开始吃饭,传来噼里啪啦的声音。
豆大的雨珠击打在地面上,溅起灰尘,在瓦片上,在窗台上。
小竹赶忙把容易被雨淋湿的几面窗户都关了起来,很快雨水连成线.
于大嫂做完饭就先回去了,余叔余婶家就在隔壁,撑着伞走过去这几步路,衣裳就湿了大半。
晚上,贺宣只洗了澡,担心洗头发不好干。
雨水带来的凉爽,气温都下降不少,要是在房檐外面待一会儿,都有些凉意。
后山被雾气围住,山谷之间好像在吞吐云雾,排水的沟渠来不及纾解,院子里积累起一层水花。
贺宣睡觉的时候都往肚子上搭了层被褥,听着雨水演奏的交响乐,很容易就睡着了,不像前些日子热的翻来覆去。
大雨半夜才停,一早起来除了凉爽的气温,没留下任何痕迹,地面都已经干了,看来土地渴了太久,吸收了雨水。
贺宣到了学馆依然一身汗水,皮肤都黏黏糊糊的,用帕子沾冷水擦拭一遍。
半上午的时候,太阳散发的热气,让人怀念昨晚的大雨,好想再来一场大雨啊!
学馆的树上有许多知了,在学子读书的时候,知了也唱着和音,此起彼伏。
贺宣背好了文章,开始练字,默写,五经开始学习《春秋》了。
这是一部史书,有重大的历史意义,本来是春秋时代各国的史书,但是战国时期,遗失了不少,最后只有鲁国的《春秋》留了下来,让后人可以了解当时的诸侯国。
里面有许多的历史人物和重要史实,内容涉及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了解之后,还是比较好记忆的。
快到吃午饭的时间,内舍的学子们学习了一个上午都有些昏昏欲睡。
还好贺宣带的荷包里面有薄荷,犯困的时候闻一闻,可以提神醒脑。
下午的时间贺宣要预习下一篇文章,复习四书里的内容。
按照自己画的思维导图把文章都温习一遍,专心致志时间很快就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