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梅和李蓉去找吃满月酒的餐馆,从春熙南路进入东大街,往盐市口方向叫上东大街,上东大街134号是成都餐厅,解放前叫圣殿荣乐园,是成都最繁华商贸区首屈一指的川菜饕餮盛宴的场所。陈梅就定了5桌,只请青砖楼的邻居。
这天晚上方军来看孙女,拿了一大包国外买的尿不湿,国内听都没有听说过。看着满了3个月大的盛贵花,方军满眼爱意拿着小铃铛逗着。逗着逗着,孩子睡着了。
方军对陈梅说:“让乖孙到北京去长大,你舍得么?”
“孙女是你们盛家的,我们不舍得也舍得。”陈梅说。
“成立顾问委员会,我爸从特区回到北京。我妈死得早,我爸又只有我这个女儿。过去是工作忙,现在闲下来,偌大个四合院空荡荡的,他不习惯了。”方军叹着气说,“我的意思是盛卫国和李蓉都去北京工作,盛卫国安排到中直部门下的金控公司,李蓉作我父亲生活秘书。当然小孙女一同去。”
天降好事!陈梅有点不相信自己耳朵,她激动拥抱着方军。
“方院长。”陈梅说,“保姆怎么办?”
方军说:“这位姓杨的保姆带孩子还可以,就是不知道家庭背景如何?”
“这个请放心。”陈梅说,“隔壁杜子更回川东农村奔丧,回来路上从火车车窗强行进来到成都打工的。她丈夫在自卫反击战中牺牲了,有个小女儿在广安农村跟着爷爷奶奶。”
“那,可以的。组织上保卫制度规定,对我父亲身边人员的情况必须审查。只要我确定了,明天省上组织部门马上去她家乡调查核实。现在把她找来。”
说曹操曹操就到。杨秀芝拿着一把灯芯草,准备给孩子熬牛奶。由于李蓉奶水不够,给孩子加喂了牛奶,可是吃了牛奶后孩子脸上冒出火籽籽,孩子外公李德盛叫杨秀芝去药铺买灯芯草来放在牛奶里煮。这么快就买回来不在路上耽搁,说明杨秀芝一门心思用在孩子身上,是值得相信的。
方军问杨秀芝:“愿不愿意到北京带我这个乖孙子?”
北京!杨秀芝对此的认识仅仅在那首歌声里,就是文革时代,简陋的乡村小学教室里,大家每天都要齐唱的:“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伟大领袖毛主席,指引我们向前进。”
杨秀芝激动他点头同意,她流出幸福的泪花。
方军对杨秀芝说:“让我爸安度晚年,身心愉快,再多补药当不了重外孙时刻伴随。我承诺管你农村女儿读书的费用。”
杨秀芝点头说:“我只给农村女儿每月寄点生活费,没有其它牵挂。去北京除了带孩子,老人家的护理我会尽心尽力,当我自己的父亲。”
方军说:“管小又管大,工资不会一样。管小的按北京标准比成都要多。管大的部分,属于国家给,肯定比管小的多得多。”
杨秀芝高高兴兴熬牛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