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本章起,男主沈灵将会正式进入下世界,一个神秘的世界,一个与上世界并存上千年,但又全然不同的世界,当然,也是一个平凡普通的世界。
原本,自己计划按照穿越的方式,回归千年之前,按照秦朝当时的历史时段与背景去进行创作,包括当时的语言特点、文化特征、文字书籍以及称呼习惯等等吃穿住行各个方面。
甚至于特意为此,查阅、浏览了大量相关的书籍和材料,做足了需要的功课。
不过,最后还是决定,就用中性的接近于近现代的口气来进行写作。
其一,近现代的古装影视剧较多,说话的方式特征等等,相对来说容易让人更快地熟悉。
其二,秦朝有些过于久远,就如文言文一样,字简意赅,惜字如金,不便于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语言,不方便于大多数人的习惯。
比如说:“唯,诺,善,彩……”反正我是有些不习惯。
其三,那就是真的不好写,真真的不好写。那种说话的语气,精神状态,原谅我还无法达到那种境界,驾驭不了那个时代。如果真的比葫芦画瓢式去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速度要慢上太多。
其四,毕竟下世界与上世界一样,并行存在,毕竟发生的背景是2016年,是现代时期,而且还有现代人可以出入,所以,如果太与历史挂钩,不太符合这个大背景。
其五,在2017年高二下学期,灵魂型女主四出现之后,计划让她进行一次穿越,这样就能解释许多自己目前,还未曾解开逻辑方面的难题。
她的穿越,是真正回到两千多年前的秦国,到时候,应该按照秦朝当时的历史背景去写。
以上这些解释,希望书友们谅解并给予认可,特别是请精通历史创作,熟悉历史的书友们,如果看到此书,敬请谅解!
与此同时,在度量衡方面,秦使用的长度单位为引、丈、尺、寸、分,折中一下,以丈、尺、寸为主;
秦使用的重量单位,为石、钧、斤、两、铢,折中一下的话,以斤、两为主。
之所以如此更改,是因为以上这些单位在近现代的生活中,还经常使用,并且,这些计量单位都是现代意义的长度标准。
因此,简化后,本部中常用的计量单位有:
1丈=10尺=3.33米
1斤=10两=500克
1里=500米
其他长度和重量单位,尽量避免。
至于货币,前边暗示过,自然是秦朝的货币。
这样做是不想让书友们,将部分精力运用到没有必要的数字换算上,相互方便而已。
最后,还是那句话,请精通与熟知秦朝的书友们谅解!
好了,闲言少叙,言归正传。
……………………………………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小心谨慎地推开了面前的那道小门,沈灵迈步,走出了门外。
但见此时,下世界里阳光灿烂,碧空如洗。
沉闷许久的沈灵,心情瞬间里轻松了许多,脸上露出丝丝笑容。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夹带着一丝丝泥土的芳香窜入鼻孔,令沈灵感觉一新。
只不过,随之而来的感觉则是,下世界里的空气有一点点稀薄,呼吸间,似乎略感压抑。
除此之外,其他的方面好像与长安与孟阳,与整个上世界没有什么不同。
不过很快的,沈灵就为自己的武断而有所惭愧,陆陆续续地,就察觉到了些许不同之处。
自己刚刚和王叔,与蒙宛童分开的时候,是夜里九点左右。
如今,已经过去了这么长时间,此时应该在半夜三更,原本应该是黑夜漫漫,星光灿烂。
但是下世界里,此时却是太阳当空照,恰逢正午时。
带着疑问,沈灵抬头望了望天上的的那顶烈日,慢慢的,自然还是有所感觉和区别开来。
此顶烈日,好像没有光晕。
在上世界,当你看向太阳时,你会发现在它的周围,有比之体积更大的光环,会感觉耀眼晕眩。
瞪着它看上几秒后,甚至于还会感觉到刺痛,而不得不转移视线。
但是,此时却完全没有那种感觉,沈灵一连瞪了它,足足有一分钟的时间,头不花来眼不晕,甚感奇怪。
而且,太阳看似明亮,温度似乎并不太高,一点也没有炽热的感觉,就如看向“冷光”一般。
不过,没有容得沈灵再去仔细推敲与思索。
“恭迎贤弟!”
身旁传来了一道较为粗犷的声音来。
顺着声音,沈灵这才看向一边。
右侧身旁一丈之处,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立一人。
只见他身材伟岸,虎背熊腰,身高约有一米八九的样子,反正是比自己要高上将近一头,国字脸庞,八字胡须,古铜色的肌肤,轮廓分明的五官,一套古时的官服在身。
此时,深邃的双眸正温和地看向自己。
看样貌,听语气,此人定是王决明的堂兄,在返回半两大楼的时候,蒙宛童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都有介绍给自己。
不错,此人姓王名洪连,比王决明大了整整十岁。
于是,沈灵急中生智,用手捂在自己的嘴上,假装是一声咳嗽,悄悄吐出含了许久的那粒胶囊,垂手时,顺势放在了衣袋中。
这才走向前来,对着堂兄双手作辑,一个拱手礼后,高兴地说道:“决明见过堂兄!”
入乡随俗,礼多人不怪。
王洪连确认真的是王决明之后,难掩激动之色,立刻趋步上前,伸手紧紧拥抱住了沈灵。
与王洪连抱在一起,沈灵完全就如同一个小孩子一样。
而且,对方的臂膀,强劲有力,原本已经感觉到呼吸有所不畅的沈灵,更是感到了些憋气。
忍不住,沈灵“咳咳”轻轻地咳嗽了两下。
听到王决明的咳嗽声后,王洪连这才连忙撒手,与此同时,倍加关怀道:
“贤弟,是不是为兄鲁莽了?上次与你在叔父家相见,隐约还记得,那时候你才十岁,为兄二十。如今,时光易逝,再见之日,竟已是千年之后,实在是令人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