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京,皇宫。
秋意渐浓,落叶打着转在半空飘零,最终落在地上辗作泥。
大殿里万籁俱静,百官们神情凝重,无一人开口,像立了一地的菩萨。萧言镇坐在龙椅上,环顾了一圈,“从爱卿可有什么提议?”
百官眼观鼻,鼻观心,依旧无人开口。
“难道众卿就任着反贼逍遥,让大楚数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么?平日里鸡皮蒜毛的小事也要奏上几本,如今天下大乱,反贼猖狂,你们倒是闭口不开了,难道都怕了不成?”
最后一句尾音上扬,像一记重锤敲在百官们头顶。天子怒发冲冠,众人瑟瑟发抖。一名文官步出队伍,壮着胆子说道,“陛下,那二十万西北军原是肃王亲兵,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其忠心可见一斑,强留着这些兵马,对陛下无益,不如让他们归去,想来肃王得到平西郡与亲兵,也已满足,不会再生事端。”
另一文官也出列禀道,“陛下,肃王自夺了平西郡后,便一直没有动静,平西郡原本是他一手建造起来的,他从昌越打回平西郡,或许只为夺回自己的属地,以臣之见,不如将西北属地割让给他,免战乱之苦,换我大楚安宁,从此大家井水不犯河水,互不相干。”
“是啊,陛下,民间都传肃王爱民如子,想来不会主动挑起战祸,只要得到自己想要的,或许愿与陛下和平共处,两相无事。”
萧言镇额上青筋直跳,在心里将这些文官骂了个狗血喷头,无事生非总有他们,如今萧言镇明着造反,却个个都想以和为贵,生怕招惹事非,还口口声声肃王爱民如子,简直没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他把目光挪到武将们身上,“诸位爱卿的意思呢?”
这些武将都是他这几年提拔上来的,并不忠于肃王,但肃王名头太响,真要打仗,大伙心里多少有些顾虑,都沉默着,不愿当出头鸟。
尹秀生窥着皇帝的脸色,突然步出队伍,揖手道,“陛下,臣以为,割让城池,交还兵马,会让肃王以为咱们怕了他,陛下若妥协,说不定他会得寸进尺,到那时,一个平西郡恐怕就不够了,他还想要昌越,要江南,要塞北,甚至直取上京。陛下是天子,天子威严不可亵渎,更不能向反贼低头。”
萧言镇脸色缓了缓,沉声道,“以丞相所见,当如何?”
“二十万西北军,如今已归去十五万,还有五万尚在我大楚军营,方才钱大人说得对,西北军是肃王的亲兵,只对肃王忠心,留着无用,说不定还会动摇旗营军心,不如杀一儆百,将有反心的西北军斩杀于阵前,方能以儆效尤。”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惊,全场一片哗然。
有人道,“丞相的意思,是要杀尽那五万西北军?如此一来,定是军心大乱,使不得啊!”
又有人道,“杀戮极重,恐惹天怒,百姓们早就对朝廷不满,若是传出去,只怕天下越发会乱了。”
萧言镇听着这些就厌烦,整个朝堂,唯有尹秀生最知他的心思。但该有的姿态,他还得做一做,压了压手,示意安静,“丞相说得对,天子君威赫赫,岂能做出割地求和之事?当然,也不会将那五万西北军全部斩杀,若他们没有异心,便安然无事。谁生了异心便杀谁,朕要瞧瞧,倒底有多少人愿意被砍了脑袋!”
众人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皇帝还没残暴到人神共愤的地步。
散了朝,尹秀生随萧言镇回南书房。安福最善观色,知道他俩有要紧的事说,使了个眼色,带着屋里的小宫人退了出去。
萧言镇还在为文官们的言论不高兴,坐在椅子上,满脸怒容。尹秀生劝道,“陛下不必和他们一般见识,他们耍嘴皮子耍惯了,不说点什么,好似这一日就过不去,不必往心里去,眼下要紧的,是剩下那五万兵马要如何行事?”
萧言镇沉吟半晌,“杨国师的卦相如何?”
“杨国师说一山不容二虎,天相有异,天钦监亦是同样的卦相。”
“朕原想着,他拿下了平西郡,灯草也送到他身边,应当满足了,只要不再搅起什么风波,也就算了,如今看来,是朕低估了他,二十万西北军归了十五万,但他的野心真的只在西北军么?”
“自然不是,”尹秀生道,“人的贪欲是无止境的,依臣看,肃王的野心在上京。只是方才在朝堂上,武官们的反应……肃王的名号太响了,加上前几次交战,肃王都占了上风,真要打起来,只怕无人敢领兵出征。”
萧言镇冷笑,“真要靠他们,大楚就完了,这些年,朕多少也有经营,换防也好,培植亲信也好,都在暗处,为的就是打萧言锦一个出其不意。”他想了想,又道,“还有一人是靠得住的,靖德将军。”
尹秀生眉梢微抬,“许将军?”
“正是,”萧言镇道,“许将军对朝堂忠心耿耿,几次主动领兵出征,上回在平西郡与肃王交战,虽然落败,却保全了十二万人马,功不可没,她父许大将军与萧言锦交往甚密,她对萧言锦也颇有了解,加上梁王死在萧言锦与灯草手中,杀夫之仇不共戴天,对付萧言锦,她是最合适的人选。”
尹秀生有些顾虑,“陛下,许将军毕竟是女将,曾两次败在肃王手中……”
“女将也是巾帼英雄,她虽战败,却不气馁,朕倒觉得她愈战愈勇。出身世家,后又成了梁王妃,本可以继续当她的王妃,过着富贵如意的日子,可她主动要求入营,每日苦练骑射,足以可见,她要报仇的决心有多大。”
尹秀生点了点头,“陛下说的是,前几次交战,主将不是被俘就是战死,唯有许将军两次从肃王手中逃脱,可见她是有过人的本事的。”
萧言镇见尹秀生也赞同,越发觉得自己的想法没有错,当下便让安福传许怡怜进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