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劳改自传
  4. 第36章 心理学角度
设置

第36章 心理学角度(1 / 1)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生在底层家庭的聪明人是很可悲的,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他们能够通过现象见到生活真相和本质,却又无能为力做出一点点改变,智能不停的在美好与残酷,理想与现实中自我折磨,如果没有发生惊天的变故和觉醒,他们多数还是会在父母那个阶层停留,对他们来讲,最大的问题就是父母言传的几乎都是错的,又或者说,父母的认知只是父母的认知,因为他们的父母,往往在社会的竞争中,本就过的普普通通,自然就不可能对社会的运行规则很精通,所以对他们来说,最困难的不仅是从头开始,更困难的是要克制并脱离原生家庭潜移默化灌输给他们的认知和观念。

那些心思敏感,思虑过多的人,从心理学角度看,几乎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他们从小一定是一个又独立又懂事的孩子,如果一个孩子能做到既独立又懂事,那他们的内心,一定会压抑很多情绪和承担很多压力,他们之所以能这么独立,背后的原因多数是缺爱,毕竟在这么小的年纪,他们还没有享受如何被人爱,就已经要学着去爱别人了,去理解别人包容别人,压抑自己的情感需求,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扛,成年以后,他们能不缺安全感吗?能不敏感吗?事实上,他们的世界里,只能靠自己啊,所以成年以后,他们就慢慢变得心思敏感,总是想太多的性格,他们其实真的很累很累,假如运气好点的,遇见了能愈合自己的另一半,或者能温暖自己的人,那么心思敏感反而成为优点,但是很多人到了最后都得靠自救,自我察觉到问题的根源,然后做出改变,不然就会持续生活在自己的焦虑和内耗里。

爱发脾气爱生气,很容易有烦躁情绪,尤其是对亲近的人,没有一点耐心,并不是她们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二十小时候的创伤在做应激反应,简单来说,就是有些人听不得别人提反对自己的意见,别人不赞同,她就大吼大叫着急生气,这并不是她脾气大,只是她同年总被人否定,潜意识回忆起创伤,很害怕,很焦虑不安,大脑帮她做出了应激反应,这其实和反对这件事无关,还有就是有类人从不认错,你只要让她认错,她就要反驳你,也多是童年被打击惩罚太多,大脑潜意识过度恐慌,所以我们要学着正视情绪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疗愈她,而不是总在责怪,愧疚,觉得自己脾气不好,明明是关心,却总是好心办坏事,陷入情绪暴躁的恶性循环。

经历过一次信任崩塌,人真的会变得冷漠,甚至是冷血,心理学上有个概念,叫贝勃定律,说的就是,当一个人在经历过强烈的刺激后,再遭遇类似的事,他就没什么感觉了,也没那么在乎了,简单来说,当你被一个人一件事伤害的很彻底的时候,你熬过了一段很煎熬的折磨期,并且通过这件事呢,重塑了自己,成功走出了这个阴影,那以后你再遇到类似的人或事的时候,你就会用更理性更冷静的角度去看待,而且呢,还会有一种开了上帝视角的感觉,从表面上看,是你再也不会被伤害了,你也会变得再也不相信任何人了,这个结果几乎是不可逆的。

在心理学上来看,对陌生人很好,对家人孩子脾气很坏,很急,很暴躁的人,从心理层面看是爱无能,典型表现就是一回到家就喜欢挑剔伴侣,挑剔孩子,基本是一开口就发飙发脾气,而她们出了家门无论是遇到谁,说些什么做些什么都会很友好和善,给外人的感觉就是这人脾气真好,事实是因为他们在和外人相处时,内在自我保护机制,会潜意识的告诉她们,这里不安全,不能发脾气,所以会努力克制自己,哪怕是和外人产生了冲突,也不会发脾气发火,但是一回到家,她认为安全的环境下,就会下意识的放任自己的情绪去发展,换个角度看,这类人内心一定是有太多创伤未被疗愈的,被掩埋在心底,且这种创伤,也不一定是来自眼前的生活,也有可能来自小时候的生长环境,比如父母的过度教育,或是强行被父母灌输的思想,对孩子的情感需求不闻不问,这些长久的委屈和黑暗情绪,就会一直累积到他们的潜意识中,慢慢成为她们生命中强大的潜意识力量,要知道一个身心都很舒服的人,是不会轻易发脾气的,如果我们能保持觉察,就会发现,这些未被疗愈的创伤,一直重复的在生活中上演,一直一代又一代的在家庭中传承,如果你真的爱孩子,想要终止这种创伤,那就多鼓励,多认可,多赞同孩子,不干涉,就是对孩子最好的爱。想要改变自己的状态,最实用的方法就是静心,心静了,情绪自然就平和了。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