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再造汉明
  4. 第678章 郑成功西行(5)
设置

第678章 郑成功西行(5)(1 / 1)


白杆军占领望江关后,郑森率舰船继续前行,航行40多公里后,来到了长寿县的阳关城。

今天的长寿县在唐代分属“乐温县”、“温山县”、“永安县”,元末明玉珍在四川建立“夏国”后,因“乐温县”县境北有“长寿山”,边将“乐温县”改名为“长寿县”,裁减了“温山县”、“永安县”建制,并入长寿县。朱元璋建立大明后,沿置长寿县,隶属重庆府。

黄草峡长2.5公里,两岸悬岩峭壁,江水湍急汹涌,地势十分险要。峡东北岸的山坡,草木稀疏,色如赭红,本名黄泥坡,后有人在此采泥烧陶,又名瓦罐窑。东汉末年,赤甲军在此驻军,以镇变乱,黄泥坡又更名为赤甲山。三国时期,蜀将张飞从湖北荆州率兵攻打益州(今四川成都),曾在赤甲山驻军,诸葛亮曾在此率连弩士劲兵,东出黄草峡,平定越隽。元末,朱元璋的部队也由此攻入四川。今年五月,张献忠也率大西军由此进攻重庆。

“阳关城”就是原“永安县”的县治,就在黄草峡的北岸150米处,是重庆东部的第一个关隘。这个关隘因处于北岸黄草山的南面,因此被称为“阳关城”。后来“阳光城”废弃后,由“永安”演化成了“永丰”,一直延续到了后世,成了今天的永丰村。而阳关城下有“不语滩”,滩边建有码头,也有明代建立的纪念张飞的“桓侯庙”。几个月前张献忠进攻阳关城时,曾在“不语滩”遭到过明军的顽强阻击。张献忠占领长寿县后,不仅在“阳光城”设有派台,也在“不语滩”驻有军队。

驻“不语滩”的大西军看到下游有3艘冒着黑烟船舶前来后也愣了,心想这些不用划桨、不需拉纤的船是怎么过来的?船上肯定装了不少货物,能收到不少税,于是派出3艘巡逻舰前来拦截。还没等这3艘巡逻舰船离岸,就听到了隆隆的炮声。“阳关城”的大西军看到被炸飞的巡逻舰,才知道下游的3艘船舶不是商船,而是敌人的炮舰,立即调转炮口准备还击,可一测距离,它们都在自己的大炮射程之外。“阳关城”的大西军眼睁睁地看着山下“不语滩”的弟兄被炸得血肉横飞。

铁血军轰平了“不语滩”后,开始炮击“阳关城”。大西军在“阳关城”的大炮全被炸得稀巴烂,只有十几个人逃离了关城。

由于“白杆军”在上次阻击大西军时损失惨重,没有更多的兵力来驻守“阳关城”、“不语滩”,因此铁血军轰平了“阳关城”后,也没派兵登陆,而是继续前行。航行了约50公里后,来到了明月峡。

“明月峡”长约5公里,宽约300多米(今修建三峡大坝后,最大宽度可达1800多米)。水道南侧不仅有江心洲,还有3个高耸的石柱,因此能通航的只有北半部分。峡两岸的壁高130多米,南悬崖上有形若满月的溶洞口,故将此峡称为“明月峡”。由于长江在峡首、峡尾各有一个近乎90°的弯道,所有进出峡谷的船舶在峡首、峡尾都不得不改变航向而减速,因此在峡顶架设炮台后,可以很轻松地轰击江里的船舶,明月峡也就成了易守难攻的关隘。明月峡是重庆东部的第二个关隘,历朝历代都在此驻有重兵,张献忠占领重庆后,自然也在明月峡派兵驻守。

郑森率舰船来到明月峡后,还没等峡顶的大西军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时,就开始对他们进行了炮击。一轮炮击后,除了几十个大西军逃离外,其余几百名大西军都被炸成了肉碎。

过了明月峡,就见到了一个盐场。这个盐场原先因建有蒋家祠堂,被称为“蒋祠沱”。十五世纪在这里发现了一口涌出盐卤的泉水,当地人利用卤水熬盐,就把“蒋祠沱”改成了“盐池沱”(今因修建三峡水库,盐池沱已被淹没)。“盐池沱”只有一口盐泉,因此是个小盐场。

盐场里的工人在听到炮声后,大多逃走了,只有几个跑不动腿的老盐工还留在盐场。他们蹲在地上,看着江中3艘官军舰船拐过江湾后向前驶来,只听见船上传来一阵阵喇叭声:“我们是四川巡抚秦良玉秦大人手下的水师,现在奉命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朝廷从十月起将全面实行土改,到时所有人都能分到土地。”

几个老盐工听着江中传来的声音,望着渐渐远去的舰船,心想土改是好事,可这里是大西军占领的地方,要实行土改,也得等官军光复这里才行。

郑森率舰船继续上行6公里后,遇到了顺江而下的大西军舰船。大西军的水军来自于驻守铜锣峡的唐家沱。

铜锣峡距重庆只有10公里,传说当初大禹疏通九河时,见一座山拦住长江之路,即挥山斧辟开大山,裂出一道逢,即为“铜锣峡”。

铜锣峡全长2公里,壁高513米,悬崖峭壁,夹江对峙,是溯江进入重庆城区的最后一道水路门户,战时素有“东陲屏障”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元军自夔州进攻重庆时,就在铜锣峡被南宋军队打败。朱元璋的军队进攻明玉珍的“大夏国”时,正面也没突破铜锣峡,后来绕道到南岸的密林中伐木开道,出其不意的从上下游同时夹击,才占领了铜锣峡。今年六月,张献忠的大西军来到铜锣峡后,驻守铜锣峡的明军不仅用铁链封锁了峡口江面,在峡顶还设有大炮、滚木、雷石,张献忠见短时间内很难突破铜锣峡,就率精兵从陆路绕道到江津,然后顺江而下占领的重庆的佛图关。驻守铜锣峡的明军腹背受敌,不得不放弃了铜锣峡。张献忠占领铜锣峡后,不仅在峡口的唐家沱驻有水师,还在峡南岸的放牛坪、北岸的铁山坪筑有炮台。

铁血军炮击驻守明月峡的大西军时,由于铜锣峡距明月峡只有24里,因此驻守唐家沱的大西军水军早就听到了来自下游的隆隆炮声。尽管从炮声来判断,这些炮声明显不是大西军开的炮,但他们也不清楚下游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于是他们就派出5艘舰船顺江而下来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郑森见上游下来的并不是渔船、货船,而是大西军的舰船后,当即下令开炮。炮声中,大西军的5艘舰船全部被炸翻了。没被炸死的大西军水兵顺水而下,有的被铁血军救了上来,有的继续向下游飘去,也不知道他们的命运如何。获救的大西军水兵这才知道,来者是官军的水师,他们不仅夺回了望江关,还消灭了驻守在“阳关城”、明月峡的大西军。

铁血军舰船继续上行6公里,右拐拐过焦石滩后,就进入了铜锣峡。郑森在望远镜里看到大西军在两岸布置的炮台后,当即下令摧毁敌人的炮台。

驻守铜锣峡的是张献忠的义子张文秀(也叫刘文秀)的偏将王复臣。此时,他站在铁山坪上,看着下游朝两岸开炮的官军舰船,心想明军什么时候有了这么先进的军舰?还有这么猛烈的炮火?他很想摧毁江中的敌军舰船,无奈他们都在自己的大炮射程之外。他眼见着铁血军的炮弹落到炮台上后,不仅炸毁了大炮,飞起的大炮零件、滚木、雷石也击伤了很多自己人,他不得不在亲兵的护卫下逃离了铁山坪。

铁血军轰平了大西军设在铁山坪、放牛坪的炮台后,开始轰击唐家沱码头。大西军水军在唐家沱余下的几艘舰船随后变成了碎片,顺着江水飘了下来。

郑森率舰船继续前进。

大西军驻守重庆的将领是刘廷举,曾是马守应的部将,后来转投了张献忠,成了张献忠义子张文秀的部将。他听到东部传来的炮声后,来到了城东的塔子山。

张献忠占领重庆,于七月四日率三路大军北上进攻成都后,刘廷举就一直驻守在重庆。尽管张献忠对重庆城进行了大屠0杀,但由于重庆城的位置十分重要,工商业发达,周边的很多百姓又纷纷涌入城内谋生,因此重庆城已渐渐恢复了生机。这几个月来,刘廷举在重庆活得一直很滋润。

塔子山就位于长江边,山顶有一座建于唐代的砖结构文峰塔(今天重庆塔山公园的文峰塔是清代光绪年间重建的)。刘廷举来到塔子山后,见驻守在山上的大西军也在向东眺望,他们与自己一样,也不知道下游发生了什么事。

一会儿,3艘冒着黑烟的舰船拐过了长江北岸的寸滩,进入了大家的视野。

寸滩距塔子山只有4公里,郑森在望远镜里发现大西军设在塔子山的阵地后,立即下令开炮。随着炮弹落在山上,大西军架设在山上的大炮纷纷被炸毁,很多士兵的断胳膊、断腿被炸上了天。这下,塔子山上的大西军乱了套,他们明白是敌人来进攻重庆了。

刘廷举一边躲避着铁血军的炮火,一边下令还击。可驻守塔子山的头目告诉刘廷举,我们的大炮根本够不着他们?刘廷举听后明白了,自己只有挨打的份。

一轮炮火后,大西军设在塔子山的阵地被彻底摧毁。幸存的刘廷举伏在地上,瞧着停泊在山下的明军舰船,看到明军向佛图关开炮后,知道佛图关完了。

重庆城是建在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石山之上,峭壁险绝,三面临水,构成天然屏障,只有西南山脊一线可通佛图关。佛图关也是一座单独的城堡,因山上有石刻佛像,故取名为“佛图关”。关城是用条石叠砌而成,城墙高达三丈(10米),上宽一丈五尺(5米),有迎庆、泰安、顺风、大城关门四道,关墙南北抵近两江滨,以悬崖为屏障,高大坚固。整个佛图关呈三角形,周长近20里,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城堡。历史上,佛图关从来没有被敌人在正面攻破过,但他遇到强敌时又从来没坚守过,每次失陷都是被敌人从背后攻破的,张献忠进攻重庆时,就是占领江津后,越过半边山、尖刀山、华岩山、凤鸣山、平顶山后,从北面攻陷佛图关的。

对于缺少远程重武器的军队来说,要拿下佛图关,确实得绕道进攻。不过,对于郑森来说也没想着要占领佛图关,3艘舰船就这么停泊在塔子山下,当着整个重庆城内大西军、老百姓的面,用炮火摧毁了大西军的佛图关城堡。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