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皇宫内,清廷所有在京的大臣在争吵着。
阿巴泰认为大清就不应该惹大明,现在既然到了这个地步,应一边派人去南京求和,一边尽快剿灭大顺军。
有的人听说明军到了漠南后,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夺回山海关、辽东、漠南。范文程还搬出了历史来说明夺回漠南的必要性。
范文程说道,从历史来看,宋代以前中原的边境都是沿着陕、晋、京以北的阴山山脉为界的,当年赵国长城就是沿着阴山山脉构筑的,因此从春秋战国到北宋,由于中原王朝掌握了阴山山脉,所以能统治中原数千年。而宋朝的北部边境不仅退出了燕山,也退到了阴山以南的太行山北部、洪涛山、管涔山、贺兰山一带,在辽国、金国的进攻下就很快退到了南方,成了南宋。朱元璋尽管收复了燕山,但没有收复阴山,所以经常受到蒙古人的袭扰,本朝也能经常通过漠南进入朔州、大同、北京。再说明军都是南方人,他们肯定受不了北方的严冬,一定会在冬季到来前进攻长城各关口的。
范文程可没敢说假如我们不控制阴山山脉,一旦被明军长期占领阴山山脉,说不定大清也会是个短命王朝。
尽管范文程没说穿,但很多大臣都听懂了他的话外之音,因此都认为不能再置北方失地而不顾,在关内与大顺、大明混战了。
不过也有人认为应尽快剿灭大顺朝,待安定后方后,再北上、南下与大明决战。多尔衮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认为关内已快秋收,放弃关内就是放弃即将到手的粮食,而粮食就是大清的命;李自成已成了强弩之末,现在有喀尔喀部15万大军支援,如不趁机将他剿灭,今后与明军决战时,大清不仅没有回旋空间,大顺军也终会成后患。明军即使占领了漠南,人数也不会太多,有喀尔喀的15万大军,已能足够对付明军了。叶臣正率部进攻太原,还不知道巴哈纳、李率泰有没有占领泽州、潞安,井陉道被“不知来历”的军队占领后,如巴哈纳、李率泰还没占领泽州、潞安,仅靠阿济格从北部给叶臣运送后勤物资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当前最要紧的是赶紧重新占领井陉道,给叶臣再次送去红衣大炮、粮草。
于是,多尔衮果断地任命巴布泰为蓟州总督,统领从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防线;任命赖幕布为保定总督,率3万人马、15门红衣大炮奔赴真定,占领井陉道。
巴布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九子,是庶妃嘉穆瑚觉罗·真奇所生;赖慕布,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三子,是庶妃西林觉罗氏所生。由于他俩是庶出,以前一直不受皇太极、多尔衮的重用,至今还只是镇国公、辅国公。
多尔衮手下已没几个可用的老将了,不得不让巴布泰、赖慕布出马了。
巴布泰、赖慕布离京后没几天,山东方大猷的奏折来了。
方大猷的奏折中写道,山东西部兖州府大运河以西地区几个县已被明军占领,大运河以东的济宁、东平也被明军占领了。东部胶州总兵柯永盛在莒州遭到明军袭击,死伤6千多人,登莱兵备道使丁文盛已战死。现柯永盛已退到了新泰防御,山东危急,请求增援。
原来,淮安的路振飞给南京发报,要求曾化龙对莒州施加压力后,南京兵部考虑到海州总兵龚广方到南方训练后,仅靠海州卫的兵力,防御能力确实是薄弱了点,而登莱方面陶大鹏的泰山军也在训练中,为了防止清军侵扰海州,就决定让铁血军登莱分部出击,攻击在莒州一带的清军。
朱成矩与刘玉尺一样,早就憋坏了,一接到命令后,就派出3千战士,从胶州进入了青州府的莒州一带,与柯永盛的1万清军进行战斗,几个汇合就击毙了清军6千多人,还杀死了清军刚任命不久的登莱兵备道使丁文盛。
丁文盛,辽东广宁卫人,本为明朝诸生,天启元年(1621年)归附后金,隶属汉军镶黄旗。孔有德、耿仲明降后金后,他向皇太极建议水陆并进,攻山海关、旅顺。今年四月随多尔衮入关。柯永盛就任胶州总兵时,清军还想趁机占领登莱,就任命丁文盛为登莱兵备道使,谁知他连登莱都没到,就被铁血金杀死在了莒州。历史上,16si5年6月,丁文盛被擢为右佥都御史,授山东巡抚。
柯永盛率余部逃到了新泰后,朱成矩的铁血军与青州府的李士元部趁机收降了博兴、乐安(今广饶)、沂水、蒙阴的清军,彻底控制了青州府。
多尔衮读了方大猷的奏折后,心想占领井陉道的那支“神秘部队”不是别人,而是来自南直隶的明军,他们是占领了兖州府西部各县后北上的。想到这里,多尔衮心里又把多铎骂了一通,这么重要的军情竟然瞒报了。多尔衮心里骂归骂,想着还是要派兵南下增援多铎、方大猷,挡住明军继续北上,防止明军占领整个山东。
于是,多尔衮令巴布海为多铎的副将,率3万清军南下,增援多铎;令豪格率3万清军南下,增援山东。
巴布海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一子,与巴布泰一样,也是庶妃嘉穆瑚觉罗·真奇所生,以往也不受皇太极的重用,这次多尔衮实在是没办法,不得不启用他了。
豪格是皇太极的长子,自多尔衮扶持福临登基后,与多尔衮的关系一直不好,入关前因言辞得罪了多尔衮,被剥夺了肃亲王爵位。入关后,由于在山海关作战有功,在孝庄皇太后、济尔哈朗的劝说下,在福临二次登基时恢复了他的肃亲王爵位,不过还没让他独自带兵。这次多尔衮也不得不启用豪格了。
巴布海、豪格得令后,率部离开了北京。
可过了几天,阿济格的奏折来了,而且是二份,几乎是前后脚送到北京的。
阿济格的第一份奏折说漠北已全部被明军占领,喀尔喀蒙古15万大军已全部到达漠南,他们拒绝与明军作战,说是奉佛祖之命来攻打贼寇李自成的,额璘沁罗卜藏已在进攻肃州,衮布已在进攻榆林,硕垒、素巴第已赶赴府谷,增援高勋、姜镶、唐通。
阿济格的第二份奏折说漠南各部也被明军征服了,阿尔津已逃离归化城。他预计明军很快会进攻独石口、张家口,再进攻北京、宣府,建议北京方面加强防守。他也预计明军会很快也进攻大同、朔州,由于山西的部队都在与大顺军作战,抽不出更多的兵力来防御来自北部的明军,因此山西危急,请求增援;阿济格还报告,一股不知从哪里来的明军占领了忻口,尽管人数不多,但火力凶猛,派兵攻了几次都没能收复忻口,考虑到暂时没法从大同方向给进攻太原的叶臣运送粮草、弹药,他已下令高勋、姜镶、唐通进攻岚县、静乐,从吕梁山方向打通给叶臣部运送粮草、弹药的运输通道。他建议在打通宁武关、静乐、太原通道前,全部由保定府经井陉道给叶臣部运送粮草、弹药。
很显然,阿济格并不知道井陉道已被明军占领,也所以他才会有此建议。
多尔衮读了阿济格的奏折后,浑身打了一个冷颤。喀尔喀的15万大军竟然会拒绝与明军作战,这是为啥?忻口的明军又是哪里来的?如是明军残余的话,不可能有凶猛的火力,那只有一种可能,明军占领井陉道后,分出一部分兵力北上了。叶臣拿不到补给后,为啥没派人去忻口打探情况,难道叶臣派去的人也被拦截了?拦截叶臣的又是谁?很可能也是从井陉道北上的明军,明军究竟派了多少部队进入了山西?如巴哈纳、李率泰还没占领泽州、潞安,叶臣的10万大军将被拖在太原,甚至可以说被封在了太原,一旦大顺军与明军联手,叶臣危矣。
多尔衮想道,不包括喀尔喀部15万人马的话,自己的总兵力也只有50万,进攻太原的部队前后已达10万,一下子20%的军队被封在太原。想到这里,他能不害怕,能不打冷颤吗?
多尔衮对吕梁山的情况不熟悉,于是把姜镶的儿子姜之升叫了过来,让他介绍从宁武到太原的道路情况。
姜之升介绍道,流入太原的汾河在太原北60里有条支流凌井河,凌井河与汾河交汇处有个向阳店镇,从静乐县的康家会镇到阳曲县的向阳店镇有条沿着凌井河的古道,称为康向古道。这条古道是山西西北部静乐、兴县、岚县、岢岚、河曲、保德进出太原的唯一通道。康向古道最重要的关口是天门关,它与阳曲县北部的石岭关、赤塘关(位于石岭关东32里)统称为“太原北部三关”。康向古道的险峻之处是有深几百米的峡谷,道路并不是在峡谷的,而是在半山腰的木质栈道,不能行车,运送货物只能靠马、骆驼、驴、骡子。
多尔衮一听“康向古道”不能行车,心想要给叶臣运送粮草、弹药的话,那得准备多少马、骆驼、驴、骡子?再说几千头马、骆驼行走在木质栈道上,也太危险了。明军既然能占领石岭关,肯定也占领了距它只有32里的赤塘关。于是问姜之升,从西部到太原呢?
姜之升又介绍道,从永宁州(今离石县)到太原,需经过汾州的黄庐岭、金锁关,再经交城到太原,称为“汾离古道”。这条古道尽管不是木质栈道,但同样不能通车,也需要穿石峡、越山岭,道路同样崎岖艰险。
多尔衮一听“汾离古道”不是木质栈道,心想这条道总比“康向古道”要好走,于是待姜之升走后,他立即命令阿济格在占领岚县、静乐后,进攻永宁州、汾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