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龙到家后,母亲告诉他,小奶奶已生了,是个闺女,黄丽菊怀孕了。
刘云龙听后心想,爷爷生了个女儿,自己多了个“小姑妈”,妻子肚子里有喜了,又是该高兴的事,就问妈妈:“你怎么知道她怀孕了?”
妈妈瞥了他一眼,说道:“我是过来人还不懂吗?女人怀孕后,特喜欢吃酸的。丽菊这些日子一直找酸甜的食物,还经常呕吐。这不明摆着有孕在身吗。”
刘云龙赶紧到内屋,摸着妻子的肚子,问道:“多久的事了?”
黄丽菊说道:“应该有2个多月了,以后你能不能别出去了?”
“那不行,有皇命在身,下次还得去南方呢。”
“拉到吧。你的‘皇命’都是为外人服务,自己的老婆就不管了?”
“那些外人也都是皇上的臣子,几百万条人命呢,我可不能不管。”
“真有那么重要吗?”
“真的很重要,不仅是人命,还关乎到今后的国运。”
“哎,嫁给你也算我倒霉。才结婚没几天,你就去了山东、北直隶。我有孕在身了,你说还有‘皇命在身’。”
“等以后有空了,我天天陪在你身边,好不?”
“你啥时候会有空?”
“大概五六年之后吧。”
“五六年后,孩子都大了,我有孩子陪了,谁还要你陪?”
“到那时,我一定好好地陪你和孩子。”
一家子吃晚饭时,刘万禄告诉刘云龙:“周泉带了5百多人已去了云南,他们也该到了吧。”
刘云龙算了一下时间,说道:“他们还在从田州到临安府的路上。”
“周泉带去的木匠、铁匠打制了织布机后,能卖得出去吗?”
“云南用的纺机还是黄道婆发明的那种老式纺机,最多三锭,织机还是老式的那种2尺至2尺五的织机,而且还都是手工的。我们做了纺机、织机后,效率高多了,织出来的布价格就便宜。刚开始可能会卖不出去,待大家知道好处后,会打开销路的。”
“听说那边可利用的水力很多?”
“嗯。只要找个位置好一点的地方,水车都不用牛拉,水直接从十几米高的地方冲下来,就能带动水车了。”
“那成本不是更低了吗?”
“是的,能省下养牛的成本。”
“周泉说那边有好多地方可以建水电站,是真的吗?”
“是真的。云南山谷很多,有很多地方可以筑坝建水库,还不会淹没多少农田。”
“那今后云南也能用上电了?”
“爸,我们有蒸汽机,即使没水库也能用上电。”
“周泉在云南当地造蒸汽机的话,至少要三年后。”
“当然不能等周泉自己造蒸汽机,今年我们就把蒸汽机从苏州运过去。”
“走元江的话,你不怕安南人抢我们的蒸汽机?”
“几个月后将暂停向济州岛、库页岛输送难民,我们就将南下,那时,安南人要敢抢我们的船舶、机器,我就灭了他。”
“保安队要大举南下?”
“嗯。”
父亲听后知道又是一个大动作,就没再问下去。他告诉儿子:“朝廷下旨了,今后各地士绅可组织团练了,我们的安保公司要不要扩编?”
四月底崇祯皇帝下旨,诏谕各地士绅组织团练,“土寨人等纠众抗贼,保守地方,远非得以。特颁诏书,遣官宣谕,赦罪录功。但能擒斩伪官即与授职,能收捕贼徒即与给赏,能恢城献俘即与超擢,其余部曲编成乡勇,一体团练。”
刘云龙听后心想,上次对袁时中的队伍进行精简后,只有3万人马了,于是说道:“可以扩编,苏州、徽州、浙江分公司可以扩编3000人,徐州、登州、琼州分公司可以扩编1000人,济州岛、库页岛暂时不扩编。”
“好。”然后,刘万禄又告诉儿子:“琼州府那边给你捎话来了,说邢祚昌从阿拉伯、奥斯曼商人那里买来的咖啡、除虫菊草种子都送到了,还给苏州送了点除虫菊草种子来。”
刘云龙说道:“好呀,除虫菊草种子呢?”
“放在戴均元的农业研究所了。”
“你去告诉戴均元,马上找块地播种,今年收获种子后,明年就能大量种植。”
“行。”说完对刘云龙说道:“你惹麻烦啦。”
“我惹啥麻烦?”
“自从你写了《庶民有免于贫困的权利》后,很多人在《姑苏新报》上发表文章,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骂你的。”
“有人出来辩论是好事呀。”
“骂你也是好事?”
“我们把骂我的文章原文刊登出来,至少说明我们没有私心,心胸坦荡。只要他骂得有道理,我们就改呀。有哪些人是赞同的?”
“具体我也不太清楚,听彭伯辉他们讲,好像顾炎武、黄宗羲、王夫子几个人是赞同的。”
王夫之是湖广衡阳县人,崇祯五年考中秀才,崇祯十五年中举。他怀着“均天下、反专制”的理想在家乡组织“匡社”,宣传他的主张。
在后世,王夫之与顾炎武、黄宗羲被称为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哦,他们也在我们的报纸上发表文章了?”
“可不是吗。家里都给你留了一份报纸,有空你读一读。”
“嗯,他们的文章我是一定要拜读的。”然后问父亲:“这段时间有哪些卫所来订购燧发枪了?”
“你走后,苏州卫来订购了5000支,松江卫来订购了3000支,常州卫来订购了3000支,再也没有别的卫所来订购。”
“京畿那帮老爷干什么吃的,我给了他们280万两银子,竟然也不来订购燧发枪?”
“或许京城户部还没收到银子吧。”
“都快三个月了,京城会没收到银子?”转眼一想,刘云龙明白了,朝廷的财政赤字太大,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崩溃了,或者说是破产了,他给朝廷的280万两银子根本填不满这个窟窿。于是说道:“算了,我也不替京城那帮老爷操心了。我们自己的安保都换装备了吧?”
“都换装好了。”
正说着话了,家丁董来恩从外面来到屋里,对刘万禄说道:“刘董,外面有个姑娘来找大公子。”
刘万禄想道,大儿子怎么刚刚回来就有姑娘来找?他见儿媳妇也在望着刘云龙,于是问道:“是哪位姑娘。”
董来恩说道:“就是上次来过的那位叫陶红的姑娘。”
刘云龙一听,忙说道:“让她进来吧。”
一会儿,只见一身男生打扮的陶红背着个包裹进了屋。
刘云龙忙站起来,问道:“你不是和你哥一起去北京了吗?”
陶红说道:“我在通州无聊死了,就跑回来了。”
“一个人回来的?”
“嗯。刚刚到苏州。”
“看你样子,还没吃饭吧。”
“嗯。”
“那就坐下一起吃吧。”
阿娟盛了一碗饭,又给陶红拿了一副筷子。
谁知陶红端起饭碗就往外走。
刘云龙问道:“你干嘛?我家没这个规矩,女人也是可以上桌吃饭的。”
陶红这才坐了下来,和大家一起吃饭。
张大妹上次就见过陶红,就问道:“姑娘,你这次回来,你妈知道吗?”
陶红说道:“我偷偷跑回来的。”
“那你妈不急死啦?”
“他们习惯了。”
刘云龙说道:“她呀,野丫头一个,总是喜欢一个人在外面乱跑。”
陶红回道:“你才野丫头呢。”
“你一个人来苏州干嘛?”
“给你家做丫鬟呀。”
刘万禄听后,刚刚咽进去的一口酒差点喷出来。
刘云龙说道:“瞎扯,我家就没丫鬟。”
陶红指着阿娟、阿雯说道:“她俩不是你家的丫鬟吗?”
刘云龙就说道:“谁说她俩是我家的丫鬟?她俩可是我妈的干女儿。”
“你结婚那天,她俩不是嫂子的陪嫁丫鬟吗?”
黄丽菊就说道:“那时是我的陪嫁丫鬟,可现在不是了。”
陶红问道:“这是咋回事呀?”
“我们刘家就没佣人、丫鬟这一说。阿娟、阿雯跟我来到刘家后,就没伺候过我俩。我婚后的第二天,婆婆就认她俩做干女儿了。现在她俩天天跟着我读书呢。”
阿娟在边上说道:“干爹干妈对我俩可好呢,我俩平时跟金妈、吴妈在学校帮忙,空下来就是读书识字。”
阿雯说道:“干妈说可惜我俩年纪大了,不然还准备把我俩也送到乐益学校读书呢。”
张大妹说道:“现在我有1个干儿子,二个干女儿。”
陶红问道:“你还有干儿子?”
在另一张桌子上吃饭的李必恭就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说道:“我就是呀。”
陶红一听,心想咋把李必恭给忘了呢?李必恭不仅是刘云龙的师弟,还是他的干弟弟。于是对刘云龙说道:“反正我得住在你家,你看着办吧。”
刘云龙心想,陶红这次来苏州,原来陶大鹏千营家属的房子都住了别的人了,确实也没地方住,让她天天住客栈,一个女孩子家家的,也不方便。于是问母亲:“妈,要不你再认个干女儿吧?”
张大妹一听就明白了,忙说道:“好呀。闺女,如你不嫌弃的话,就让你妈送几对蜡烛过来。”
刘云龙说道:“妈。她妈在京城呢,认干亲的仪式以后再补吧。”
张大妹就问陶红:“闺女,你看这样行吗?”
陶红点点头,说道:“干娘,我看行。”
张大妹一听陶红喊她干娘,乐得合不拢嘴,说道:“这下我有三个干女儿了。”
刘彩梅就对李必恭说道:“完了,妈又多了个干女儿,你在家里的地位越来越小了。”
刘彩梅的一句话,把大家都惹笑了。
陶红就对张大妹说道:“干娘,我也想去读书?”
张大妹说道:“好呀,好呀。”然后望着刘云龙,问道:“你看行不?”
刘云龙说道:“去乐益学校可不行,她和阿娟、阿雯一样没啥基础,学业上跟不上的。”
陶红说道:“谁说我没基础?小时候我爸给我请过私塾老师的。”
“你爸给你请的老师只是教你识字、写诗、弹琴以及简单的算术。一个三角形有多少度?一个圆有多少度?”
陶红不得不说道:“那不知道。”
“所以你跟不上乐益学校课程的。”然后问陶红:“要不,你去习武堂吧。”
刘万禄听后,对刘云龙说道:“也亏你想得出来的,让一个女孩子去上军校。”
谁知陶红说道:“干爹,我就喜欢当兵。我愿意去军校读书。”
刘云龙说道:“爸,她还上过战场呢。”
刘万禄一听,问道:“啥?还上过战场?”
刘云龙就把崇祯十四年陶红瞒着家人去北方,并参加了与清军战斗的事情告诉了刘万禄。他这么一说,让边上的阿娟、阿雯羡慕的不得了。
张大妹就对陶红说道:“闺女,去读书可以,但今后上战场的话可不行。”
刘云龙见父亲不再反对,就对陶红说道:“明天你和我一起去穹窿山,张跃雷在那里负责。我单独给你准备辆车子,上完课后你回家来住。”
“我不能住学校吗?”
刘万禄一听,说道:“不行,那里都是男孩子,你一个女孩子住在学校,多不方便?”
陶红一听,就不吭声了。
陶红的事就这么定了。
晚上,刘云龙向黄丽菊详细解释了陶红的情况,才被允许上床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