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蓬莱城到济宁有900里。
在明代,山东、登莱的农业生产与江南地区是不一样。如苏州府是一年两熟,农历四月收获麦子后,播种稻子,农历十月底收获稻子后,再种植麦子。如湖州府的山区是一年三熟,双季稻再加一季麦子。在山东西部的东昌府、兖州府的大部分地方(稻作区除外)是两年三熟(也叫二年三收),每年的仲秋时节种麦子(大麦、小麦),次年的五月收获麦子后种豆,收获豆后种高粱、小米(称为秋杂)。在两季粮食作物(麦子、秋杂)插入一季有固氮作用的豆类,目的是在不增加肥料投入的前提下提高耕地的总产量,应该说这也是山东西部农民经长期积累经验后形成的农作物种植规律。但是,在登莱一带,由于是在每年的三月种豆子的,实行两年三熟时,部分耕地必须休耕,即实行麦、豆、秋杂(指高粱、小米、荞麦等)轮种,因此粮食的年亩产量没有山东西部高。
历史上,胶东半岛全部实行无休耕的两年三熟制,是到了乾隆年间才实现的。由于刘云龙的穿越及陈洪谧的极力推广,登莱于崇祯十六年就基本实行了无休耕的两年三熟制。
进入莱州昌邑境内时,刘云龙看到很多农民在用喷雾器灭杀着蝗虫,凡喷洒了66粉的地方,都堆着厚厚一层被毒死的蝗虫。
马车夫看着地上厚厚一层被毒死的蝗虫,说道:“我们大明有能人呀,今后再也不怕蝗虫了。”
蒋如锦问道:“车老大,登莱经常闹蝗灾吗?”
车老大说道:“闹。这几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两三年就得闹一次,有时一年要闹二次。”
进入青州境内后,刘云龙、蒋如锦看到田地里是寸草不生,还有一些刚刚孵化出来的幼蝗虫在地里跳跃着,啃食着地里刚刚冒出来的嫩叶。
车老大望着荒芜的田地,说道:“看来,今年青州会饿死好多人了。”
蒋如锦问道:“那些灾民没活路了吗?”
车老大说道:“地里连野菜也没有,要活命的话,只有逃难一条路。”
蒋如锦听后,望着一望无际的荒地,想象着灾民四处逃难的景象。
这次从蓬莱到济宁,刘云龙给车老大的车钱是5两银子,这些钱可以供车老大全家半年的生活,沿途的吃喝、住宿费用也由刘云龙承担,因此一路上车老大和刘云龙、蒋如锦不断地说着话,讨好着2位贵客。
进入济南府泰安境内后,蒋如锦看到泰安境内尽管没遭到蝗虫的袭击,可很多田地都荒着,没人耕作。
蒋如锦就问车夫:“车老大,这里为啥很多地都荒者着?”
车老大说道:“我没猜错的话,这些地应该是私田、官田。”
“私田、官田就不耕作了?”
“哎,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车老大见蒋如锦摇摇头,就说道:“你种得越多,交的税越多。”
“这是怎么回事?”
“我来给你说道说道。山东境内有2大藩王,一个是德王,一个是鲁王。虽说德王的封地在济南,鲁王的封地在兖州,但他们的子孙遍布山东各地。”
“他们的子孙也有封地?”
“有呀。他们的子孙被封为郡王、县主,这些郡王、县主也是要封地的。”
“德王、鲁王在山东有多少子孙?”
“这个就不清楚了。”
刘云龙说道:“这个我倒是知道一点的。原先山东境内还有了泾王府,封地在临沂,嘉靖十六年,泾王死后,因没有子嗣被除国。现在山东境内还有德王府、鲁王府。德王府最盛时有19个郡王、县主,后来因济宁、历城、高唐、棠邑、利津、安陵、永年等郡王没有子嗣被除国,现在应该还有12个郡王、县主。”
蒋如锦问道:“哪12个?”
“具体也不太清楚,比如泰安、临朐、临清、宁海、纪城、嘉祥、东平等就有德王府属下的郡王、县主。”
“鲁王府呢?”
“鲁王府最盛的时候有23个郡王、县主,现在还有11个郡王、县主,比如巨野、邹平、安丘、乐龄、滋阳、高密、新蔡、东原等。”
车老大对刘云龙说道:“王府的事,还是你这个掌柜比我清楚。”
蒋如锦问车老大道:“王府的事和田地荒芜有啥关系呢?”
车老大说道:“朝廷不是要供养王府吗?王府家族需要的粮食又不是从京城运到王府家的,而是由地方直接交给王府的。”
“怎么交呢?”
“地方从收取的税赋中抽取呀。”
“每年的税赋不是不变的吗?”
“谁说是不变的?我来给你打个比方,假如100年前德王府泰安郡王一年需要5万石俸米,泰安县令就对境内的农户增加田赋,从收取的税赋中把5万石粮食交给泰安郡王府。可过了30年后,泰安郡王府的人口多了,5万石俸米不够了,需要10万石俸米了,你说泰安县令会怎么办?”
“会怎么办?”
“继续加税呀。本来私田缴纳的税赋是三升三合五勺,官田是五升三合五勺,加税后,缴纳的田赋都翻倍了,老百姓留给自己吃的粮食不就少了吗?”
“就加个倍,老百姓还不至于不愿种田了吧?”
“郡王及其子孙的妻妾众多,100年后郡王府人口会增长多少?摊派到地方的赋税又会增加多少?”
“如郡王的子孙都很能生孩子的话,郡王府的人口在100年内至少可增加三倍。”
“那么老百姓增加了几倍的赋税?所以你种得越多,缴纳的田赋越多,有些老百姓就受不了,开始逃难了。”
“逃了,不就不用缴税了吗?”
“逃走的人是不用缴税了,没逃的人交的税反而更多了。”
“反而更多?”
“假如一个村逃走了一家,官府会把逃走那家的赋税摊派给没逃走的村民头上,于是没逃走的村民就承担了更多的田赋。如有第二家、第三家受不了高额税赋,也逃走的话,留在村里的村民就不得不承担逃走村民的赋税,因此不愿种地的村民越来越多,这个村的村民都逃走了,隔壁村的村民就承担了这个村的赋税,于是整村整村的村民集体逃亡,这些地不就荒了吗?”
“进入了恶性循环?”
“对,就是恶性循环。朝廷如不改变这种赋税方法,要不了多久,除了王府、大地主家还有人种地外,其他老百姓都会逃光的。”
“既然王府家自己有封地,为啥还要朝廷供奉?”
“这个你要去问朝廷了。”
“大地主为啥不跑路呢?”
“大地主家都有人做官,甚至做京官。家中有人做官的地主,有几个是缴纳田赋的?所以朝廷收取的田赋、地方增加的赋税都轮不到他们头上,他们干嘛要跑?你一路上看到的还种植着农作物的田地,八九不离十都是王府、大地主家的地。”
“那这荒了的地怎么办?”
“荒了的地会被官府没收,然后低价卖给地主家,所以地主家的地会越来越多。”
刘云龙听到这里,心想中国农民已被压榨到了非造反不可的地步了,于是嘴里喃喃道:“我有了飞机、坦克、导弹都没用。”
蒋如锦听后,问道:“刘总,你说啥?”
刘云龙见蒋如锦问他,才从沉思中醒悟过来,说道:“没说啥。”
“飞机、坦克、导弹是什么东西?”
“那是很先进的武器。”
“厉害吗?”
“当然厉害。”
“我们能造吗?”
“现在造不出来,今后会造出来的。”
“哦。”蒋如锦继续问车老大:“那些逃难的人去了哪里?”
车老大说道:“这就不知道了。”
刘云龙说道:“有些难民逃到了南方,有的难民逃到了河南、山西、陕西,路上遇到流寇的话,就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蒋如锦说道:“怪不得流寇越剿越多。”
“是的。”
“我们南直隶有藩王吗?”
“没有。当年太祖皇帝分封藩王时,为了防止藩王在天子脚下作乱,就没在南直隶境内分封藩王。”
“北直隶也没有藩王吗?”
“一开始北直隶境内有谷王,永乐帝定都北京后,谷王改封长沙,所以后来北直隶也没有藩王了。”
“全国的藩王都这样吗?”
“当然一样。德王、鲁王家的封地还算少的,开封府的周王、汉中的瑞王,万历皇帝给这二个儿子分封了200万亩耕地。”
“200万亩?他们有了200万亩地,还要朝廷供奉?”
“是的。”
“这些藩王都是朝廷的蛀虫。”
“嘘,你说话小声点,小心被外人听到。”
车老大说道:“这还有啥不好说的?这些藩王本就是蛀虫,朝廷再不想办法解决,要不了几年,大明就会亡了。”
车到济宁后,刘云龙和车老大告别,坐上了一艘开往南方的船,回苏州。
在回苏州的船上,刘云龙想着该怎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中国农民。
刘云龙是来自后世的人,是循规滔距的文明人。他不喜欢李自成、张献忠,李自成、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杀人放火,等同于野蛮,还号称“迎了闯王不纳粮”,可百姓真不纳粮的话,你闯王当政后吃什么?即使自己有几十万精锐的军队,跑到北方镇ya了农民军,天下就能太平了吗?按下葫芦浮起瓢,陕西的农民军被消灭了,河南还会有农民起义,河南的农民军被消灭了,山东又会接着发生农民起义,农民军会像滚雪球那样越滚越大,让你疲于奔命,最后自己也会被淹死在农民军的滔滔洪流中。
刘云龙想着,再过几天,清军就要在阿巴泰的率领下破长城入关劫掠,山东、北直隶的农民又会雪上加霜,我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