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早在前段时间,水稻的育秧工作已经开始了。
阿琪婶在自家的水田中,开辟了半亩地,用于水稻种子育秧。
再过几天,稻苗长得差不多,就可以移植种田了。
林瑶家有三亩水田,都是良田,且都挨在一块儿。
阿琪婶家则有七亩水田,其中有四亩良田。这七亩田比较分散,东一块西一块的。
另外,阿琪婶家还租种了别人家六亩水田,代价是每年要将收成的三成交给水田的主人。
种田前的准备工作也不少,需要先将田地犁一遍,再用铁耙把地耙两遍甚至三遍。
因着村中有牛或驴的人家比较少,因此每到开年,大家就要轮流去有牲口的人家,借牲口来耕地。
在大启,适合农耕等牲口资源是非常珍贵的。
虽然马也可以耕作种地,但是在战争频发的古代,它的实用性显然使它更适用于战争资源储备。
马匹的买卖在大启是有限制的,当然,普通人家也可以买到马儿,那是相当有实力有地位的了。
其次,牛、驴等适于农耕的资源也非常珍贵。牛、驴的买卖虽然没有马匹的买卖限制条件多。
但是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多了一匹牛或者一头驴,那就相当于多了好几个成年男子的生产力了。
所以,在古代的农家,一般很少舍得卖自己的牛或者驴,除非过不下去。
但是,养牛或驴的成本也挺高的,尽管大多时候它吃草,但是在大农忙或者冬天,也需要用自家粮食或者买的饲料养活。
因此,没有一点家底的人家还真养不起这些牲口。
林家村自然不是什么富裕村子,放眼望去,也仅有三户人家有牛。
因而,每到开年的时候,大伙赶着排队去借牛耕地。
就算开春的水田地质硬得像冻土也没办法,排不上的人家就只能全家出动去耕地了。
好在林家村有牛的人家心地善良,愿意出借自己的牲口。
而村民们也相互体谅,大家轮流错开借牛的时间。
因此,每年的春耕工作也能安排开来,大家都差不多能在耕种时节播种完自家的地。
尽管如此,大家在犁地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全家出动干活儿了。
每日天蒙蒙亮,林瑶便起床做早饭。
吃过早饭后,林瑶叮嘱了一声小玥儿一声,便拿着农具出门和阿琪婶一家汇合,一块下地干活了。
刚到自家田埂没多久,太阳便露脸儿了。
一路走来,清晨的雾水打湿了林瑶的裤脚。
早春的晨间还有点微寒,晨光尚且无法为早起的人儿驱散这片寒冷。
然而,田地里早已热闹一片。
有人在用牛犁地,有人将犁好的土块敲碎,有人在割草,也有人在平整田埂。
“哟,婶子,你们家的田犁完了嘛?”
“犁完咯,正在蓄水准备耙地哩!”
“是嘛。那可快咯!”
“十四爷爷,你家的秧苗能插了吗?”
“没呢,且早着呐!”
......
晨间的农家人一边在地里挥洒汗水,一边大家相互唠嗑两句,时间竟也过得飞快。
好容易到了晌午,林瑶和阿琪婶一家放下活儿,向田埂走去。
田边,小玥儿和英子早已将大伙的午饭送到地里来了。
随行的当然少不了小鱼儿和阿杰。此时,两个小家伙早已在田埂疯玩起来。
林瑶借着田里的水洗过手,才接过小玥儿递过来的午饭。边吃边问家里躺着的人的情况。
“还睡着呢。”小玥儿帮姐姐接过斗笠,回答道。
“那注意着点就行,记得给灌口米汤。”林瑶叮嘱道。
“晓得的。”小玥儿说完便跑过去跟英子一块放牛了。
田边上,林瑶和阿琪婶坐一块,阿琪叔父子两瘫坐一边。
自农忙开始到今天,阿琪叔父子俩已经把两家的地犁得差不多了。
剩下的今天卖卖力,应该就犁完了。
林瑶和阿琪婶则帮忙给田里储水,割草和修整田埂,防止田里的水流失。
田里的活儿可比地上的活儿重多了。
七八天下来,阿琪叔父子俩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人也黑了不少。
阿琪婶和林瑶也不轻松,此时大家都满脸热汗地坐在田边,手指头也不想动。
田间的人也不像早上那会,说说笑笑了,大家都在养精迅锐,为下午的活儿做准备。
休息半个时辰后,大家开始陆续忙碌起来。直到日落后,大伙儿才回家。
夜晚,林瑶拿着油灯看过东边屋子躺着的人后,回屋躺下休息。
第二天,大家又开始了周而复始的大农忙日子。
犁完地后,还要用铁耙将水田耙至少两遍,务必将田里的泥弄软,适合秧苗生长才行。
耙地也不是个轻松的活儿,两家起早贪黑干了五天,终于把自己的田弄好了。
秧苗也开始可以插种了,忙碌并没有停止。
基本都是阿琪叔父子俩轮流去铲秧皮,挑到自家田埂,林瑶姐妹和阿琪婶母女在田里插秧。
插秧是个更加折磨人的活儿。因为你要一直保持弯腰、脑袋往下低的姿势。
双手中的一只手捧着秧皮,一只手还要不断掰着秧苗往田里插种。
因此,大家在插秧时,要时不时地站直了腰伸展一下,缓解疲劳。
插秧虽累,但林瑶最害怕的还是插秧时,手里摸到软体动物,那简直是一件让人惊悚的事儿。
记得有一次,林瑶掰秧苗的时候,没注意看,不小心掰了个软软的东西捏在手中。
感觉不对劲的她,朝手里的秧苗看去。
哇去,一条黑褐色的蚂蟥在她手中扭来扭去。
吓得她哇哇大叫,一下扔掉手中的秧苗,飞奔上田埂,在那使劲地擦洗双手。
为此,还害得她被大家嘲笑了好久。
后面做了好久的心理建设,她才敢再次下田干活。
期间,下过几次雨,大家也只能披着衣服快步跑回家,待雨停了再出来干活。
插秧的时候,林瑶也盘算过,在靠天吃饭的农家,种一亩地,收成好的话,可收六、七百斤稻子。
若是碰上极端天气,收成就要打折了,甚至颗粒无收。
然而,每亩地不管收成好坏,每年该上交官府一百斤稻谷的田亩税却分文不少。
碰上恶劣天气,不少庄稼人饿着肚子,还要剩下这些粮食交田亩税。除非你不想要自己的地了。
只有官府、寺庙和有功名的人才可以免赋税。
想到这,林瑶看着自家在田埂嬉笑玩闹的便宜弟弟,心里却盘算起来:嗯,有些事情该安排上了。
正在疯玩的小鱼儿只觉后脑勺一凉,丝毫没有察觉自家大姐投来的算计的目光。
好在,又过几天,插秧的活儿终于干完了,大农忙也暂告段落。
正当大家都在直起腰杆放松,讨论今晚要吃啥好吃的庆祝时,小玥儿急匆匆朝大伙奔跑过来。
“大姐,床上的大哥哥醒了!”
“醒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胡乱收拾农具,没顾上清洗,就往家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