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夏舒舒便将柳炭笔的制作过程详细同他说了。
掌柜的表情也从兴奋逐渐转为了平静,什么?柳枝?
直接烧?
还用废纸包的?
哦哦哦,烧的火候要特别注意,不然容易断。
但……它毕竟也只是柳枝啊,他怎么就没试试呢!
夏舒舒说完最后一句嘱咐,掌柜的表情就更加难看了。
怎么办五十文都觉得有点亏了。
她眨着期待的眼睛询问,“还需要独家吗?”
掌柜的嘴角抽了抽,那还是算了吧,也就是火候方面需要注意一下,说不定柳枝作为原材料都已经被人试出来了,没太必要了。
“那还是算了吧。”
这结局也在夏舒舒的意料之中,而且她原本就打算普及柳炭笔的,若是独家,普及的时间还得晚上个一两天,虽然一两银子的诱惑力真的很大。
但早点看到柳喆气急败坏才是她的最终目的。
他不是想要独一无二吗?她偏要柳炭笔成为人人必备。
掌柜取出五十文钱却还是有点不死心,“你这柳炭笔,原本打算卖多少一支的?”
夏舒舒还以为他是在请她帮忙定价,想着周焱说一文,但人家毕竟是做生意的,还带着铺面和人工了,夏舒舒便道,“两文吧。”
掌柜的觉得这价格还算能接受,便又问,“你这背篓里一共有多少支,先卖给我吧,至少今天我能卖个独家。”
原来他是想收购她背篓里的碳笔,夏舒舒想了想,也可以,不过她得留几只拿去卖版权,“行,我就卖您五十支,剩下的三支我得拿去打样。”
掌柜的也爽快,从荷包里摸出了一百文给她。
夏舒舒拿着碳笔又走了几家店铺,虽然不卖书本文集,但也做墨砚的生意,这些商户家里都有上学的孩子。
碳笔的市场早就打开了,而且做法才卖五十文,不过无一例外他们都想卖独家,有过书局掌柜的经历,夏舒舒也按照之前的方式先说配方再让他们考虑要不要独家。
结果半天下来,果然没有人想要独家的。
那方法毕竟是太简单了。
夏舒舒却收入颇丰,柳炭笔的秘密被发现是早晚的事儿,但她能趁机赚个几百文,买些日用粮油也是很划算的。
买东西的时候她特意去了柳家的布庄,想起自己上次还在他家的铺子买成衣,她就觉得恶心,连身上的衣服也不想要了,奈何是花了钱的,再不喜也忍住了。
柳家在安平镇一共三个铺子,分布于街头巷尾,都是闹市区。
放眼整个安平镇一共也只有三家布庄。
除了上次她去的那家,另外两家走的高端路线,伙计和掌柜像某些奢侈品柜员一样,卖些丝绸便当自己也是穿丝绸的富贵人物了。
她拉紧背篓转身去了保和堂。
因为正式拜师了,许冰夫妇对她的称呼也从周娘子变成了师妹。
见她到来,曲云娘也是相当热情,多亏夏舒舒把程蔚带走了,她可是舒坦了好几日。每次她来都是好吃好喝供着,生怕夏舒舒再将人赶回来。
夏舒舒按照程蔚要求拿了药,又顺道和曲云娘拉了家常,随后问她,“志成有回来跟你说学堂的事吗?”
因为拜师,许志成非同周淼拉了亲戚关系,两人走得也比从前要近一些。没道理周淼被打,许志成不知道的。
夏舒舒这话倒是引起了曲云娘的怀疑,“志成和周焱吵架了?”
“嫂子为何这么问?”
“这几日志成回家都不怎么说话,问他他也不说,尤其是问周焱,他的表情也很奇怪,我还以为是他俩吵架了,小孩子嘛,吵吵闹闹的很正常,过段时间就好了。”以为她是为这事儿来的,曲云娘还特意安慰了一番。
夏舒舒却摇头,“没有吵架,是我家焱焱被柳家小公子欺负了。”
曲云娘惊得张大了嘴巴,“怎么回事?焱焱怎么会和柳喆对上了?”
“师父叫我练字,我不太会用毛笔,所以做了一种柳炭笔,焱焱带去学堂卖了些,柳喆想要独一份,焱焱不给,他便叫上家丁将我儿子打了一……打了好几顿,焱焱今日都没去学堂了。”
曲云娘闻言也是十分气愤,“这柳喆也太不是人了,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就横行霸道的,我家志成以前也是受过他欺负的,可他家同县太爷是堂亲,学院里的夫子都不敢得罪他,找上去,他们也只说是小孩子的玩闹。
顿了顿她又说道:”那柳喆可比我家志成还大两岁呢,比你家焱焱就大四岁了,简直以大欺小。”
周焱的年纪本来就小,还是因他优秀才破格入学的,加上他瘦瘦小小的,柳喆更爱欺负他了。
从前他还没这么过分,只是拦着周焱捉弄一番,小刺猬也没将这些事儿说给她听,如今挨打了几顿打,是想瞒也瞒不住了。
之前的捉弄,还是夏舒舒从曲云娘这里听来的,她捏着拳头,气得想哭,她竟不知道孩子一直在忍耐着的。
“嫂子,你说我找去学院有用吗?学院的规定不是不允许校内斗殴和欺辱同窗吗?他怎么能这样欺负人呢?”
曲云娘赶紧拉住了她,“可别,先前就有人找到学院去了,结果柳喆非但没被退学,找人那家却从安平镇搬走了,学院都护着呢,要不……”
她斟酌了一番小心翼翼说道:“焱焱还小,要不你先接他回家,让他和柳喆错开一两年,到时候再上学也不迟的。”
夏舒舒捏着拳头没有做声,她知道自己人微言轻,哪怕是现在,她怒发冲冠却也感到无力,她不是柳家的对手,但周焱那么喜欢读书,她绝不会因为一个恶人而屈服的。
“谢谢你啊,嫂子,我……我再想想吧。”
曲云娘看她这样便知她没有死心,于是又出了个主意,“要不这样吧,我其实也不太想送志成去学院的,过完年我打算给他寻个夫子在家读书,到时候你让焱焱住我家来,俩孩子也有个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