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文学网
  1. 少年文学网
  2. 其他类型
  3. 许君莫负
  4. 第11章 法不诛心
设置

第11章 法不诛心(1 / 1)


廷尉李斯第n次义正言辞地拒绝了始皇帝要设法杀死赵高的提议。

他当然不是那种善良的人,最开始他在秦国当长史的时候,暗杀也好,判刑也好,处置了不少始皇帝想处理的人;一个好的王,总是善于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麻烦,李斯就是他藏在背后的匕首,就是防止鲜血污染王本身的黑手套。

李斯不杀赵高的理由很简单:赵高是中车府令,还是一个好用的中车府令。很多时候,廷尉府审讯不出的犯人,往赵高手里一丢,信息很快就能随之而来。

故而,李斯不觉得处置掉赵高是个好主意,就像他不觉得年轻的秦王为了一时意气便要尽逐六国士子是个好主意一样。

“陛下,赵高身有功,此时他一没有触犯律法,二没有威胁到大秦的江山,敢问陛下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希望臣来处死赵高呢?”

嬴政心想,商君的律法真是惯得你们这群臣子一个个都没大没小的,若早知如此,我定要多实践实践那申不害的术治之策。

嬴政不愿告诉廷尉李斯,赵高后面会做什么。毕竟胡亥就是李斯自己提议要立的公子,在查明白之前,他并不想告诉李斯自己重生了。

其实他本来也不该告诉李斯他想杀赵高的,但是见到这个人,他就忍不住把自己想做的事直接交代下去了,纯粹出于习惯使然。所以昨天他才唐突地问许莫负,李斯这个人到底值不值得信任。

简称,懒癌犯了。嬴政自认为有两种病自己已病入膏肓,一是懒癌,二是疑心病。嬴政犯懒的时候疑心病总是能被自己心安理得地压下去,但生来多疑的他,偷完懒又止不住多想。

就以往的经验来说,只要告诉李斯自己想要一个干净的咸阳,六国在秦的间谍就会被杀得一干二净;只要告诉李斯自己需要一个好国尉,李斯就能对着评价自己“少恩而虎狼心”、忙不迭逃窜的尉缭子死缠烂打,硬是把人才请了回来;想去封禅,只要提一嘴,出巡的事务立刻安排得妥妥当当,连碑石都亲自写得漂漂亮亮的。

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欺骗与谎言之中,遇到这样的体己人,真的很难不依赖啊!实在是用顺手了,忘了考虑他也不是没有可能真心和赵高勾结,直接就把任务布置出去了。

算了,至少在嬴政的记忆中,这会儿他还是一个爱问问题的五十多岁的固执的秦律保护者,哪怕他自己哪个孩子犯了法,他也能学商君那样亲自行刑;觉得嬴政冤枉了一个人,他总会据理力争到底。

当年,嬴政就是因为他身上这股倔劲,又对秦国意义非凡,才在临终前如此信赖他。重生一世,他的信任开始变得瞻前顾后起来。

嬴政开始庆幸:好在自己不像齐桓公一样只想当甩手掌柜,把治权尽数交予了那管夷吾。自己总归还是掌控着秦国发展的大方向的,只是细枝末节的事情太让人头疼,能甩出去就甩出去好了。但凡儿子里有一个能用的,这会儿任务就该落在几个儿子上了。

不过当时脱口而出的想法,就算李斯和赵高是同谋,叫赵高知道了也无妨,正好纳作证据。让李斯杀个人这种小事,只要肯多磨几句,总归是不难的。

当年李斯连他师兄最后都能亲自下手呢!就算前面求情过多少次,听说自己真的下令要杀韩非了,立刻跑去毒杀韩非的也还是他。

可见廷尉还是忠于自己、忠于大秦的。

想到这里,嬴政调整了自己的话术:“是这样的,卿也知道,赵高之前犯过死罪。”

李斯姿态很恭敬,开口照旧抬杠:“您已经赦免他了,陛下。”

“朕觉得赦免他实在是对不住秦法,愧对孝公商君。”嬴政扯谎,脸不红心不跳,“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朝令夕改,可使人心惶惶,望陛下三思。”李斯说罢,将话头一转,击中了嬴政的心思,“陛下,您可是对中车府令起了疑心?若真如此,也需廷尉府调查找出实证了,处死他才算是合乎法度。”

嬴政一脸严肃:“不瞒廷尉,朕,实疑赵高间秦!”反正也想不出其他由头,扯个莫须有的罪名廷尉应该不介意吧?

李斯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怎么这时候又提间秦了,莫不是一觉醒来,嬴政变成还未看到自己《谏逐客书》的那位嬴政?

“中车府令生于秦廷,养于秦廷,不知陛下为何起疑?也好教左右二监有个调查方向。”

“赵高他虽然生于斯长于斯,可毕竟是赵国宗室之后。”嬴政顿了顿,“焉知没有间我大秦之心?”

就这?李斯想,那他以前还在楚国当过吏,照嬴政这种恨乌及乌的做法,他自己也该死。分明仍是秦王时,嬴政虽然多虑,却知人善用,用人后绝不存疑,并非如此性情。譬如尉缭子,曾出言诋毁嬴政,嬴政照旧既往不咎,授以其三公中国尉的大权。

“商君曾叮嘱过孝公,言:法不诛心。”虽然嬴政这样的做法让李斯觉得他隐约开始有了诛杀功臣的暴君之倾向,但他能做的也只有为赵高拖一拖时间而已,“陛下既已言及至此,臣不日便专门遣人调查中车府令。如有不法之处,臣即刻惩处,秉明陛下。”

李斯旋即行礼告退了。嬴政为自己对臣子的熟悉沾沾自喜,很好,赵高的事情肯定能丝滑解决了,相信用不了多久李斯就能随便捏造几个赵高谋反的证据把人给车裂了。接下来,自己得先去把上辈子那群不学无术的方士给开除掉。

顺便再把拨给他们的经费抢回来。

……

李斯回到家,脑子里盘旋的还是这几日皇帝反复交代要杀赵高这个事儿。

嬴政的疑心病真是愈发严重了。他还记得当年,自己将师兄韩非请至秦国一事。

师兄是正儿八经的韩国公子,韩王安的亲叔叔,怀揣变法强国之才学。师兄来到秦国后,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说服了朝堂上半数之人先攻赵而非攻韩,朝臣之间争吵不休,让弱韩平白多了三年寿命。就这样,才终于让始皇帝忍无可忍,受姚贾挑唆,下令斩杀韩非。

李斯在兰陵读书时,多受到师兄照拂,治国之策也俱是在与师兄的来回探讨下确立……因而在得到消息后,他精心准备了毒酒,亲自送走师兄。

如今的陛下,刚刚统一六国,就变得好是陌生。

秦灭齐,一六国后,尉缭子辞官,前来与李斯辞行时,又一次叮嘱了他:“秦王为人,居约易出人下,得志易轻食人。廷尉须得早做打算。”

他当时还很不信这番话,笑着反驳说:“陛下仍是王时就以谦卑之姿善待下属,二十六年来未曾变过,我们有协助他吞并天下的功劳傍身,他又怎么会骤然转性呢?国尉休再多言。”

他现在还是不信始皇帝是这样的人。他从嬴政少年时便认识他,几乎是看着这个孤僻的孩子长大的。嬴政向来都是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绝无波及无辜之人的时候。

李斯左思右想,也不知道赵高哪里惹到了皇帝,要知道,小时候成天欺负嬴政的那群人,也就只是在赵亡之后被活活坑杀而已……

难不成赵高正是那群人的亲属,偷偷祭奠他们被嬴政发现了?

罢了,待日后详细查了再说。


设置
字体格式: 字体颜色: 字体大小: 背景颜色: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