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以后,不管你认多少字都可以,但是绝对不允许看,家里面和学校都管得特别的严。
我在小学五年级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一本武侠。
无奈的是,那个在课间休息时,刚刚激发出来的,进一步探究武侠世界的梦想,很快就被现实击碎了。
“嗯”,班主任唐老师站在讲台上,清了清嗓子说:
“我刚才下课的时候,看到有人在看哈。”
上课的铃声一响,同学们都涌进了教室。
“上课!”
“起立!”
“同学们好!”
“老~师~好……”
那个“好”字的声音还在房梁上绕着呢,唐老师就单刀直入地指出了班上存在的问题:
有人在看。
当时我们小学五年级,正赶上八十年代全国“扫除文盲”的运动。
好多没有上完小学的文盲、半文盲人员,都被拉回到学校里面来继续学习。
再怎么样也要拿一个小学毕业证,才能算“脱盲”嘛。
就这样,我们原本五十多人的班,最后总共挤进了一百零五个人。
我们的教室,顿时变得比家里的猪圈还要拥挤。
一位姓刘的同学,正是在这次扫盲运动中来到我们班上的,听说他是唐老师家的一个亲戚。
这两天,我发现他经常在教室里面看。
“你看的是啥子书?好不好看?”
下课后,我看到他又在看,就悄悄地跑了过去。
“好看!《江海英雄》,是一本武打。”
“我可以看一哈吗?”
“那你先拿去看嘛。”
于是,我就偷偷摸摸地把那本书藏在衣服下面,带回了我的座位。
然后我假装趴在桌子上休息的样子,把摊在膝盖上看。
却不料,刚一上课,唐老师就一针见血地向我发出了严厉的警告:
“人要有自知之明,俗话说‘响鼓不用重锤敲’。”
“我们不能看哈,看真的是‘百害而无一利’!”
“八大队康晋一的那个儿娃子,”
唐老师停顿了一下后,接着说:
“原来在我们学校读书成绩很好,每次都考第一名。”
“后头去二中校读高中后,就天天看,结果成绩一塌糊涂,差点儿都被学校开除了!”
唐老师用了一个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例子,来说明看是多么有危害的事情。
“我不是黑(吓唬)你们哈,要不是他的叔叔,我们学校的康晋辉老师,去二中校帮他求情,他可能早就回家去打牛脚杆(干农活)了。”
我是个有自知之明的人。
我也是班上的“响鼓”。
我就像藏身于森林里的小鹿一样,战战兢兢,从此以后再也不敢去看了。
我这个“响鼓”因为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成绩就比较好,光荣地被唐老师任命为班长。
另外一方面,唐老师还和我爸爸两个人志趣相投。
他们经常在下班后,凑在一起“看手相”,在“三缺一”的革命战壕中并肩作战。
“天牌、地牌。嗯,我偷一张。”
“长三、幺四。等哈儿,我吃一张。”
……
“人牌、梅子、猫猫。嗯,慢点,我和了。”
在打撮牌(四川长牌)的桌子上,爸爸给唐老师递过去一根烟:
“唐老师,我那个娃儿游云,就要你多费心了哈。”
“不存在,不存在(不客气)。”
“你那个娃儿读书还得行,我肯定给你好好管到起噻!”
“来来来,再抽一支。”
就这样,我在家里有爸爸的严格管教,在学校里有唐老师的严厉监督。
我成了班上的学习尖子,变成了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响鼓”。
就这样,在我的小学生活中,除了唐老师让我保管的,班上的那几本《红领巾》和《儿童文艺》之外,我就再也没有接触过其它的课外书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