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御风传奇人生开始的同时,另一个人也将要开始他人生的最后一个传奇。正是著书诏令初下的那夜,京城来了两个当世英雄,世称——帝国双子星。
在盛府里,何道明和张宗之坐在院里的石桌旁的石墩上,旁边有一棵繁茂的桃树,桃花粉嫩清香,悠悠而下,幽幽千里。
盛开宁在王夭的搀扶下,小步快行,王夭轻声说道:“老爷,你慢点。”
张宗之和何道明见盛开宁来了立刻起身,去扶他们的师傅,张宗之脸小清瘦,有一种清官道士之气,他笑着说:“恩师,慢点,不用急。”
“你们可算来了,有大半年不见了吧。”盛开宁紧握着张宗之和何道明的手,然后坐下,对王夭说道:“快把古风茶和清泉酒拿来。”
他清楚地知道何道明爱喝良酒,张宗之爱喝清茶;他的面目不再是一张一成不变的面具,而是满脸随笑而起的皱纹。
“你们最近可安好?”
“安好”何道明回道。
然而张宗之,喝了口茶水,叹了口气,说道:“民乱不停。还波及到顺州了。”
“要不让仲勇抽兵,去帮你镇压一下。”盛开宁关怀地说道。
张宗之摇摇手,说道:“镇压容易,可老百姓是因为吃不饱,活不下,才乱的。”
“今年季候还不错啊。”盛开宁弓着背看着张宗之。
“乾州多山地,少田野,却多人;然而地在世家大族手上,他们不种,也不让百姓们种。这可让我为难啊。”
“确实,丽州土地兼并问题也非常严重。官家势力骄纵。”何道明也诉说出丽州的问题。
盛开宁沉默了许久,然后喝了口茶,又喝了口酒,月色照在满脸惆怅的盛开宁的脸上,他少有的力不从心之面,然后他沉重地咳了几声,说道:“我该退了,大秦如此,我有何脸面?”
随之而来的是沉默,何道明预感到他们踢到了一块硬石,他低下头,对眼前的师傅说道:“大秦之患,我和宗之都有失察和怠政之罪。”
“你们做的都挺好的,可这问题也不是一年两年了,”盛开宁有些愁苦,然后又开玩笑着说道:“我还没出生之前,就已经这样了,好几世了吧?”
何道明点了点头,轻声回道:“从圣皇之后开始衰弱。”
“唉,一个王朝的大限也是一二百年,现在大秦已过二百多年,已经不错了。”盛开宁小声地说道。
“大秦应该还能走一段路。”何道明的眼神似乎有些坚定。
盛开宁笑了笑,点点头。
“师傅,倭寇有再起之意。”何道明继续说道。
“真会挑时间,圣上刚要著书,他们就来惹事。”盛开宁凶着脸说道,然后他又放松了紧绷的脸:“人家,也该来了。”
“军屯法,确实让大秦的军事实力得到空前提高,倭寇只会败,不会胜。”何道明很是自信。
“陈清确实高明,可军屯法的弊端也很明显,趁现在大破倭寇,让他们无力来犯。”盛开宁轻声地说道,“明日,我就向皇上上奏除倭之举。”
他扭过身拉着张宗之的手,继续说道:“剿匪,以诏安为主,镇压为辅。我听说那个赵万帅,是个百年不遇的大清官,又是个直臣。可以让他去诏安,治理匪民,打击世家,惩治贪官污吏;我明天让吏部擢升赵万帅为诏安使兼丽州检查官(六品,可直接向朝廷上奏)。宗之,你需要什么,我给你什么。乾州安稳就靠你了。”
何道明抬头看了看天色,竟然在此时下起了小雨,他的内心是沉默的,思想也是沉默的,他的眼神看着老谋,又看着平静。
他在酝酿着一件事,等待着机会,他多么希望机会会像下雨一样,从天而降,眼前敬重的老师,却是他心中道行的阻碍者,老师,大秦……
“仲勇,如果我没记错,今天应该是令郎的生辰。”盛开宁慢慢地说道。
“是的,师父。”
盛开宁咳嗽了一声,下人就将大盒礼品带来,然后亲切地说道:“这里面是小金虎,他应该喜欢吧。”
“师父,不可……”
“别推辞了,再说我也是他姥爷啊,就当我送给我外孙子。”盛开宁起身,笑嘻嘻地对他们说道:“雨大了,如果不是你们明天要见皇上,我就让你们在我这过夜了。”
“师傅,那弟子走了。”张宗之鞠躬行礼。
何道明也只好说道:“我替小儿先谢师父,那弟子也走了。”
盛开宁点点头,他慢慢地跟着弟子出了门,在门外看着自己培养许久的弟子。
“回去吧,师父傅”
盛开宁招招手示意他们先走,自己双手背靠看着他们远行的背影,不禁感叹时光飞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