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里苏神秘一笑,挥动着羽扇,来回踱步道:“诸君有所不知啊!前些时候,绣衣台曾接到密报,说是五国贵族已经在暗中积蓄力量准备起事,就连流亡在外的燕国旧将臧荼都在招兵买马,意欲反秦。之前他们之所以忍耐蛰伏,便是想看看秦军战力几何。如今,他们见势微力薄的叛军都能和秦军斗个不分伯仲,他们便有些按耐不住,蠢蠢欲动了。我估计,用不了多久,他们定会高举义旗,群起而攻秦!”
“啊!?还有这等事!?”群臣听罢,再次一片哗然。
白里苏点头道:“不错!倘若这五国一同起事,再加之东南的叛军势力,战火势必会以迅雷之势蔓延大半个秦国。再回到我之前和太尉讨论的问题,一旦五国和叛军起事成功,那么中原还算是秦国的吗?”
闻得此言,群臣立时便交头接耳,连声叹道:“丞相说的是啊!”“嗯!到那个时候,秦国恐怕也只剩半壁江山了呀!”
听着群臣的议论之声,白里苏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容,继续说道:“想必诸君现在都明白我的意思了吧?如今的形势是,我北燕一旦南下攻秦,那些个诸侯叛军必定趁势而起,分我杯羹。届时,即便我军攻克咸阳,也不过就是占据了关中之地而已,而大半个中原则会落于各路诸侯和叛军的手中。”
群臣听罢,却不像之前那般议论纷纷,而是纷纷陷入了沉默。显然,他们此时也已经意识到问鼎中原并没有他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白里苏接着说道:“更为严峻的是,灭秦之前,我北燕和各路诸侯都可以同仇敌忾,一致对秦。可是灭秦之后,谁来做这天下共主呢!?诸君想想,如果让我们大王来做,那些个诸侯能同意吗!?若是他们不同意,那天下岂不又陷纷争!?”
太尉听罢,立即拱手说道:“丞相之言彷如醍醐灌顶,实令本官受益匪浅,本官佩服!”
御史大夫跟着说道:“是啊!丞相之言细致入微,察旁人所不察!实令本官茅塞顿开!看来,灭秦之事,还得要从长计议呀!”
作为北燕朝中三公,白里苏和太尉、御史大夫三人统一了意见之后,其他官员也就再无任何异议,他们纷纷拱手应道:“三位大人高见呐!”“是啊!方才是我等考虑不周啊!”“对对对!灭秦之事还得详加计议才行!”
这时,逍遥老头突然凑到白里苏身边,竖起了一个大拇指,悄悄说道:“嘿嘿嘿!小子行啊!刚刚上朝的时候还不显山不露水,这一开口就是高谈阔论呐!还真把老哥给装进去了!”
白里苏用羽扇遮住了半张玉面,谦虚道:“老哥抬举了,我才疏学浅,岂能有那番高见!?其实,我刚才都是按照大王的意思说的!”
“啊!?”逍遥老头惊诧一声,随即一脸坏笑着说道:“嘿嘿!这倒也不奇怪。别看大王那小子年纪轻轻,其实啊,他是老谋深算,心里面鬼主意多着呢!”
白里苏听得冷汗直流,赶紧提醒道:“老哥,千万不能口无遮拦呐!咱家大王的听力那可是举世无双的呀!”
“啊!”逍遥老头立时便吓得浑身一哆嗦,趁着李怜云不注意,急急忙忙缩进了人群之中,再也不敢抬起头来。
可即便如此,逍遥老头刚才的一番调侃,李怜云还是听的一清二楚。不过,他并没有为难逍遥老头,毕竟,他们二人之间无拘无束惯了。而且,他现在也没功夫搭理逍遥老头,他最关心的,还是百官们的态度。
“嘿嘿嘿。”眼见群臣众口一词,他忍不住咧嘴笑出声来,接着就朝白里苏甩去了一个肯定的眼神。显然,对于白里苏在朝上唱的这出双簧,他还是非常满意的。
白里苏见状,也急忙朝李怜云微微点头示意。
李怜云会心一笑,随即对群臣大声道:“列位臣工!想必尔等对丞相的见解,都没有异议了吧?”
群臣立即应道:“回禀大王!臣等均无异议!”
“好!”李怜云点了点头,继续说道:“看来,列位臣工都很洞彻事理啊!正如丞相方才所言,灭秦并不等于问鼎中原!其实,趁此秦国大乱之际,我军只要挥师南下,昼夜之间便可攻破咸阳。可是攻破咸阳之后呢?我们却很有可能成为各路诸侯的众矢之的!所以,本王以为,南下攻秦速胜之论,绝非问鼎中原之上策!”
白里苏一听,急忙拱手奉承道:“大王运筹帷幄,思虑周全,实在是圣明啊!”
百官一听,也跟着齐声附和道:“大王圣明!”
然而片刻之后,太尉却上前一步,拱手道:“大王方才之言句句在理,实令微臣叹服!然···速胜之论既非上策,那么我北燕该如何问鼎中原呢?微臣斗胆,恳请大王赐教!”
李怜云笑道:“呵呵,此事本王已有计较。”说着,他便命人抬来一版巨幅地图立于龙椅之侧。紧接着,他就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图上秦国的位置说道:“诸卿请看。”
群臣听罢,急忙齐刷刷看向地图。
李怜云随即分析道:“秦国坐拥中原,而我北燕则占据东起东海西至石河的塞北广袤之地,对秦国形成威压之势。从态势上看,我北燕虽有一定优势,但大体上与秦国仍是南北对峙的局面。而且秦国在北方也布置了重兵,我军若欲南下,必然要经历一番苦战。”
“嗯,大王说的极是啊!”听到这,群臣纷纷点头表示认可。
李怜云接着将手移至地图上西域及秦国南部一带来回比划着说道:“但是秦国的西域和南部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在这些地区,几乎没有秦国的势力,秦军的岭南军团也只驻防于象郡、桂林一带,并未向南进军。”
此言一出,群臣立即讨论了起来。然而议了半天,他们还是没能参透李怜云的想法。于是,御史大夫便代表百官上前问道:“大王!您的意思是······”
“哼哼!”李怜云神秘一笑,大声道:“诸卿听好了!按照眼下的态势,欲取中原,必先取西南!所以,本王决心进军西南!采取大迂回及大纵深战略,将整个中原合围于鼓掌之中!”
“啊!?大迂回!?大纵深战略!?”群臣听罢,立时便惊呼一声。
李怜云点头道:“不错!倘若我军派一支奇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敦煌郡以西地区,再借道月氏国境,攻占秦国西南边陲的广袤地区,那么,我军便可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包围整个中原!之后,我军再以步步蚕食之法,先略地,后安民,逐一占领中原之地。等我们站稳脚跟,便可立于不败之地!届时,就算各路诸侯有心与我们为敌,他们也早已是瓮中之鳖,束手待毙了!”
听完李怜云的一番高谈阔论,群臣先是一片沉默,紧接着便爆发出一阵激动的赞叹之声——“哎呀!此计真是惊为天人!也只有大王才能想得出来呀!”“是啊!此计若能实现,定鼎中原便如探囊取物呀!”对于他们而言,如此宏伟的计划,他们根本连想都不敢想。
一番赞叹过后,群臣不禁拱手高呼道:“大王英明神武!雄才伟略!臣等不胜钦佩之至!”
李怜云摆手笑道:“诸卿免礼!既然尔等皆以为然,那我们便按此计行事吧!”
然而太尉听罢,却面露难色道:“大王圣明!经略西南之计确是计中之计,奇也妙哉!然···微臣以为,若欲实现此计,还有诸多难处啊。”
此言一出,群臣再次小声议论了起来,他们都不明白太尉的意思。
倒是李怜云已经将太尉的想法猜出了个大概,不过,他也并未急着点破,而是故作惊讶道:“哦!?不知太尉有何顾虑?请直言无妨。”
“谢大王!”太尉应声说道:“从战略上看,迂回西南可算是前无古人的上上之策,但就兵法而言,却是舍近求远,不合常理。且不说行程万里,大军久暴在外,就说借道月氏国境,也未必见得月氏人会同意呀!”
“是啊!劳师以远,确实对我军不利呀!”“对对对!而且月氏人恐怕也没那么好心,让我们借道呀!”太尉话音刚落,群臣便忍不住叽叽喳喳,讨论了起来。
不过,李怜云倒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样子,对太尉招手道:“嗯,言之有理,你接着说,把顾虑都说出来。”
“遵命!”太尉再次应声说道:“除此之外,微臣还听闻敦煌西南的西羌高原之上,有一神秘的象雄国,据传,象雄国民风彪悍,其兵勇猛善战。虽说他们与我北燕历来是互不相犯,但却往来甚少,有道是人心叵测,微臣担心,我军绕道西南,他们会不会见利起意,偷袭我军。若是他们真的偷袭,而月氏又不肯借道,那我军必将陷入腹背受敌之境,届时,又该如何应对呢!?”
“诶?太尉说的是啊!还有个象雄国呢!”“可不是嘛!这象雄国的实力高深莫测,如果他们起了歹心,那我军岂不危矣!?”听完太尉的话,群臣又是一片附和之声。
然而对此,李怜云却并不在意,他不紧不慢地问道:“太尉,你还有其他的顾虑吗?”
太尉急忙回道:“哦···微臣的话都说完了,再无他虑。”
“嗯。”李怜云点了点头,随即群臣问道:“列位臣工还有什么顾虑吗?”
群臣听罢立即应道:“太尉之言,正是臣等心中所想,臣等别无他虑。”
李怜云微微一笑,坐回龙椅调侃道:“看来,列位臣工是同声一气呀。”
群臣惶然应道:“臣等之言皆为北燕社稷着想,还请大王海涵!”
李怜云摆手道:“无碍的!你们的一片忠心,本王岂能不知啊?再者说,太尉方才所言不无道理,本王也是十分赞同的。”说到这,他稍稍停顿了一下。
群臣也逮着这个机会,大声奉承道:“大王圣明!”
紧接着,李怜云又话锋一转,自信笑道:“不过,对于此事诸卿也无需多虑,本王其实早有计较。”
“哦!?”太尉惊讶一声道:“原来大王早已成竹在胸!?还请大王不吝赐教!”
“呵呵。”李怜云神秘一笑,说道:“其实诸卿所虑之事,不过有三。一是劳师以远,二是借道月氏,三是象雄偷袭。对吧?”
群臣立即应道:“大王圣明!臣等所虑正是这三件事情!”
李怜云笑道:“好!先说这劳师以远吧。有道是‘久暴师则国力不足’我军若是兴师动众,跋涉万里,的确是劳民伤财。所以,这次经略西南,本王决心轻装上阵,以奇兵奔袭,因粮于敌!如此也就不存在劳师以远的问题了。”
太尉不禁好奇问道:“轻装上阵!?大王,敢问您打算动用多少兵力啊?”
李怜云思索片刻后,说道:“进军路线和计划还需详加商议,不过···本王可以告诉你,这次动用的兵力,绝对不会超过两万!”
“啊!?两万!?”群臣听罢,是大吃一惊。
御史大夫急忙谏道:“大王!此行可是危难重重啊!既要与月氏斡旋,又要提防象雄,两万人马是不是太少了!?”
太尉跟着附和道:“是啊大王!除却月氏、象雄之外,秦国西南还有一个孔雀王国,虽从未与我北燕来往,但微臣听说,他们的国力也颇为强盛,想要将其征服,实非易事!加之秦国南部还有诸多蛮夷势力阻挠。微臣窃以为,大王只派两万兵力,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御史大夫和太尉的话多少有些危言耸听,但李怜云听后却依旧是泰然自若,他稍加思索后,笑着赞道:“呵呵,两位爱卿所虑者远,所谋者大,实在是老成谋国呀!”接着却又话锋一转,说道:“不过···本王还是以为,两万兵力足矣!”
太尉不禁皱眉问道:“大王何以如此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