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掌史提着灯笼,带着长孙无忌远远站在石桥上,遥望着立政殿的大门。
长孙无忌皱起眉头,“这事看来真的挺蹊跷,这么晚了皇后娘娘居然还没回宫?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
方掌史笑道:“就因为没有过,才值得推敲。大人您说是吧?”
长孙无忌看了她一眼,“你倒是挺机灵的,待在司苑房太委屈了。”
方掌史眼睛一亮,“倘若这次的事卑职办得好,可不可以请大人给个赏赐,让卑职入主尚宫局可好?”
长孙无忌轻轻一笑,“若此事为真,那还不是小事一桩。”
方掌史一副大喜过望的模样,“谢大人。”
就在这时,窗口突然出现了一个宫装女子的影子。云髻高叠,华服凤钗,正是大唐皇后的佩饰。
长孙无忌看看影子,又看看方掌史,愣住了,“这……皇后娘娘不是在宫里吗?”
方掌史惊讶地慌张道,“怎么会这样?卑职也不知道。”
长孙无忌脸上浮起怒色,“以后有什么事,最好看清楚了再通报,否则尚宫局没你的份儿,天牢就准备好了等着你。”因为这个愚蠢的消息,他在冷风中足足站了半个多时辰,想想就觉得太过急切与天真。正气呼呼地转身往外走,却见一个熟悉的身影从远处跑来。
长孙无忌脚下一顿,凝望道身影,喃喃道,“那不是崔泽吗?他怎么到立政殿来了?”见身影越来越近,他连忙一把拉住方掌史闪身躲进了拐角处。
崔泽行止匆忙,左右瞧了瞧见四下无人,才上前敲敲门。
一个宫女出来,崔泽从袖中取出金簪亮了亮,宫女立刻将门打开,崔泽立刻闪身进入。
夜风吹过,阴云遮蔽了月色,长孙无忌站在阴影下,望着倒映在窗台上的两个身影。此时他的心情就像这漆黑一团的夜幕,实在糟糕。
“大人,您看,卑职没有说谎吧?皇后娘娘真的与人私会。”方掌史眼眸发亮的表功。
长孙无忌长吸了一口气,原本他打算将自己的女儿嫁给崔泽,两家联姻,利益结合更稳固,没想到他却跟徐慧暗地里有来往,且看样子关系很是密切。他烦躁地跺了跺脚,理都没理方掌史直接转身离开。
方掌史的表功得不到回应,追了两步,“大人,大人,等等我。”
而此时的殿内,崔泽正一脸惊讶地望着身穿皇后服侍的宫女,“姑娘,你这是……”
那宫女苦笑一声,“我等也不知道为何娘娘一直没有回来。只是娘娘深夜不归,倘若不如此做,传扬出去恐怕会坏了娘娘的名声。不得不如此,还望将军保密。”
崔泽想了想觉得这宫女说的也没错,便颔首道:“原来如此。”
宫女笑道:“幸好有将军送来的消息。事不宜迟,还请将军速速将衣服给娘娘送去,免得娘娘担心。”说着来到衣橱前迅速翻出两套日常的宫裙,递给了崔泽。
看着崔泽拿着衣服离开,宫女又推开窗户,望向阴影遮蔽的角落,脸上露出了微笑。
翌日,太极殿上,李治看完奏疏,抬起头来平静的问道,“众卿家,关于禁卫军统领一职,朕已经看过各位的奏疏了,决定如各位所请,册神策营中尉崔泽为禁卫军统领,不知各位可有意见?”
大臣们面面相觑,谁也没有说话。本以为按照以往的惯例,李治还会再抗争拖延一下,他们手里可还有十几本言辞恳切的奏疏没有递上去呢!不曾想到这么爽快就同意了,难道这一次李治转了性子,终于不愿意再进行无谓的挣扎了?
李治看着大殿上一言不发的众臣心里嗤笑不已,他们这些人在想什么他还是知道的。不过无所谓,反正今日崔泽是当不成禁卫军统领的,是以他淡淡地道:“若没意见就拟旨吧,王福胜……”
王福了上前一步,正要领旨,忽然,一直未曾说话的长孙无忌喝道:“且慢。”
长孙无忌突如其来的言行,让所有人都愣住了。
李治微微一笑,俯身道:“长孙大人还有什么异议?”
长孙无忌从容道:“回皇上的话,崔泽在目前的武将中的确是出类拔萃的,可是他刚刚才调到承天门任职,好不容易熟悉宫中的一切情况,若贸然将他调离,恐怕会给宫中之事带来诸多不便。”
李治似笑非笑道:“可是总不能为了宫中的方便而怠慢了人才吧?”
长孙无忌的话让崔泽愣住了,他心思急转以为是长孙无忌临死有了其他安排,所以才会如此说。想了想为了不让长孙无忌为难,在长孙无忌开口说话前,崔泽忽然上前一步,跪下来,“回陛下的话,对末将来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才是最重要的。高官厚禄比不上对陛下尽忠,还请陛下收回成命,让末将继续在承天门当值吧!”
李治心里有几分诧异,他不知道徐慧是怎么安排的,不过只要结果成了就好,于是笑道:“爱卿能如此忠心,朕十分感动,只是这禁卫军统领一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