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愍帝大业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正午,长安,东市口。
“皇帝诏曰:今有民郑经,长安人士,藐视王法,离经叛道,先后奸杀民女多人,幸有大理寺丞郅都,查清其罪,报与朕知,此子天怒人怨,不杀不足以平民愤,判腰斩之刑,宜令民众当众观刑,以警效尤,此诏现成!”
“陛下英明,万岁!”
“万岁!”
“万岁!”民众欢呼声不绝于耳。
台上,郅都领了圣旨,而后坐于案上,一拍惊堂木,两边差吏齐声大喊,民众的欢呼声这才渐渐弱了下来。
“带人犯!”郅都大喊道。
另一边,郑经穿着囚服,被人绑着往斩刑台那边拉去,郑经口中犹自骂骂咧咧。
“郅都,你巧言令色,你诓骗于我,你不得好死!”
“我不会放过你的!”
“父亲,父亲,你快来救我呀,你不要孩儿了么?”
郅都置若罔闻,看着郑经被人按在斩刑架上,上方悬挂着一柄锋利的斧刃。
因为行刑有规矩,须得等到一天正午,阳气最盛之时,郅都便没有立即宣布行刑,而是耐心地等着正确的时辰。
旁边,一炷香烧得越来越短了,某刻,终于燃尽。
郅都看了一眼,随即下令道:“行刑!”
旁边,一名差吏高声喊道:“准备——”
嗖!
一支羽箭正中差吏的喉咙。
而后是更多的羽箭!
“有刺客!保护大人!”朱壮大喊,忙招呼着在场的差吏朝着郅都的方向奔去。
郅都则在听到第一声羽箭时便踢倒了桌案,将身子伏在案后,他听见了朱壮的喊声,喝道“不用管我,各自找好掩体!”
“是!”差吏们齐声答道。
差吏们各自散开,朱壮则正好跑到了案边,闪身亦躲到了案后。
原本围观的百姓纷纷四散开始逃离。
“大人,现在怎么办?”
郅都没有说话,而是悄悄看着前方的情景, 大概三四十个黑衣人正向着他们狂奔而来,旁边还有射箭做掩护的。
“他们要劫囚犯!”郅都断然肯定道,“绝对不能被他们得逞,这是陛下亲点要斩的人,要是跑了,咱们脑袋就要搬家了!”
“明白!”朱壮喊道,“大人,借您桌案一用!”
“小心行事!”
“好嘞!”
朱壮大喝起来,一只手抓住案角,竟是拿它当作盾牌冲了上去。
“弟兄们,冲啊!”
差吏们受此鼓舞,纷纷有样学样,拿起周围可供遮挡的东西,跟在朱壮身后变冲了过去。
郅都则闪身奔向了刑架的方向,他的目标是被绑在那里动弹不得的郑经!
可还没等他赶到,街道两边突然闪出无数兵士,手持弓弩。
“朱壮,止步!”是裴行的声音。
朱壮一愣,连忙停了下来。
差吏们跟在他身后,也停了下来。
而后,只看见漫天箭雨,从街道两旁朝着中央的黑衣人射去,大片大片的黑衣人纷纷倒地。
剩余的黑衣人开始败退。
“冲啊!”
兵士们朝着黑衣人包围过去。
“记得留活口!”
“是!”
裴行看了看战局,确认没有问题了,这才舒了口气,来到了郅都面前。
“是不是很意外?”
郅都点了点头。
“是陛下的吩咐,我也是依诏行事而已,”裴行笑道,“有什么问题,郅大哥去宫里问吧。”
两个时辰后。
“陛下!”裴行跪在殿下,“臣幸不辱命,得胜归来了,现交还兵符,请陛下查验!”
阶上,张殷点了点头,接过小黄门从裴行手中拿过来的兵符,而后说道:“情况如何?”
“果然不出陛下所料,经过初审,刺客都是城门卫士假扮的。”
“这个逆子!蠢货!”张殷怒道,“公然劫囚,亏他想得出来,光天化日,动用城门卫去救一个罪不容赦的重犯,就是为了贪图朕的兵部么?他是不是以为有了兵部尚书的批文,再有了慕容伯的相助,他便能掌控朕的城门卫,来造朕的反了!”
“陛下息怒!”
“哼!”张殷怒犹未息,“好啊,都以为朕是瞎子,是聋子了是吧,一个个,胆子都肥了,把手都伸到朕的六部里来了!”
“朕……朕……朕要!”
“陛下……陛下……”
“快传御医!”
----------------------------------------------------------------------------------------------------
一个时辰后。
张殷睁开了眼睛,看见程宜箐坐在床前,眼角含泪。
“媚儿……媚儿……朕这是在哪?”
程宜箐说道:“陛下,这是您的寝宫呀,刚才御医来看过了,让您千万静养,切莫伤神才是。”
“朕何尝不想静养?”张殷叹道,“可这两个逆子,一个比一个不让朕省心呐!”
“朕还没死呢,他们就已经开始争权了,把手都伸到朕的六部里来了,为了一个兵部尚书的支持,他竟派人当众劫刑场,要不是朕发现得早,险些被这逆子误了大事!”
程宜箐宽慰道:“泰王殿下年幼,从小便缺教导,只要陛下耐心教导,相信他会明白过来的。”
“朕……媚儿,朕的脑子现在乱得很,你给朕出个主意,朕该怎么办呢?”
程宜箐道:“不如也和太子那般,让泰王殿下闭门思过吧?”
“不是这个……”张殷摆了摆手,而后拍着床榻,着急道,“吏部和户部,他们都和太子有牵扯。兵部与泰王暗中有联系,刑部和兵部又暗生款曲!朕的六部……朕的六部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原来陛下说的是此事……”
程宜箐沉吟了一会儿,进言道:“陛下,臣妾以为,六部之失,在群龙无首。陛下久不置尚书令,尚书省没了主官,省下六部各自为政,而裴公、陶公身在中枢,管理六部亦鞭长莫及,这才导致如今的局面。臣妾以为,不如仍空着尚书令,而重设尚书左、右仆射,这样既不会让尚书省权重难制,又能借此整顿六部吏治,而尚书省有了主官,六部便不会像如今这般易受人拿捏了。”
张殷听了,眼睛不由得一亮,说道:“好啊,好啊,媚儿,就照你的意思办!不过,这样还不够,朕还要让你走出来,朕身子是越发不行了,朝也上不得,朕静养的这些日子,你替朕上朝,要让他们看看,我大弘朝的天,还没有变!”
“陛下……这如何使得?”程宜箐劝道,“后宫不得干政,这是祖训,臣妾不敢冒天下之韪。”
“媚儿,你不用说了,这是如今唯一的办法,难道连你都不帮朕了么?”
“臣妾……臣妾谨遵上谕。”
“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