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日姜璟都在青冥山中操练士兵,处理军务,今日一回府,广白便来回禀,“温氏暗卫昨日潜入府中,被我们擒获五人,其余十人皆负伤逃离。”
“今早属下查看那五人,已咬舌自尽,是属下办事不利,请主上责罚。”
“无妨,他们是死士,不会留活口,你们可有伤亡?”
“这次来的皆是大内高手,很难对付,幸好府中埋伏有将士,他们看出了计谋,不愿恋战,不然我等伤亡惨重。”
“这次延康帝下了死手。”
“看来他已容不下我。”
“我们需先发制人。”
“不然等暗卫返京回禀,延康帝必然会发兵讨伐。”
“到那时,我们会十分被动。”
“主上,不等小王爷回来。”
“他没办法回来。”
“如果他站在姜氏这一方,东海国燕王府必将受牵连。”
“如今时机还不到。”
姜璟连夜写了一篇檄文,第二日齐隽听说姜府被夜袭,前来墨竹苑探望。
姜璟与他说起姜氏的打算,“我们还是提早行动,若延康帝开始有所防范,便失去了先机。”
“我到今日才知你的决心,姜府曾遭受如此不公,同为世家,唇亡齿寒,若齐氏在朝中立了此等大功,也必将受到皇室忌惮,暗害谋杀层出不穷,我们齐氏也未必能做到你今日这这番。”
“姜氏走到今日,如履薄冰。”
“身为姜氏家主,责任重大,我不能看着家族覆灭。”
三日后,从琅琊郡传出一封告天下书,书中直抒姜氏几代遭遇的不公,天下哗然。听竹阁散布消息的速度之快,当今世上无人能及。
这几日茶肆酒楼有百姓当众议论姜氏蒙冤,天家无道。
“当年姜玉启,少年英雄,曾为盈国立下汗马功劳,被护国军传为神话。”
“是呀!不止军中,就是整个盈国年轻一辈也对姜玉启十分崇敬,恨不能投身姜大将军麾下,成为一名将士,立志踏平邬玳国土。”
“盈国与邬玳休战十年,是盈国百年最强盛辉煌的时代,这么大的功劳,离不开姜玉启的骁勇善战。”
“可惜温氏皇室忌惮姜玉启功高盖主,多方为难姜氏,当年皇室用姜眠与顾菁菁的婚事,要挟姜家与顾家,使得两家离开护国军,才有了后来的宣平侯上位,如今的温大将军可比不得姜玉启。”
“兄台,慎言呀!我等百姓还是少评论上位者。”
“有目共睹的事,难道不许天下人鸣不平。”
”唉……天道不公人心不古。”
“姜玉启多年为国征战,负伤累累,卸甲归田后,年过四十旧伤复发,便早早离世。可怜一代英豪,本应留名青史,一世风光,不想晚景凄惨,令人扼腕。”
“不止姜玉启,跟随他的人也没有好下场,温氏上位后都一一被排挤罢黜。”
“顾澜芝曾任护国军参将,身为顾菁菁的父亲,为了自己女儿婚事,最终与皇室妥协,被贬青州,后代永世不得出青州。”
上一代的恩怨情仇,已经让盈国百姓唏嘘不已,一点忠魂化灰烬的凄凉景象让人怜惜,民间私下议论温氏忘恩负义之举。
又过了几日,当年陈百部的供状书也传了出来,书中对西凉城战役描述的清清楚楚,西凉军全军覆灭,姜眠与顾菁菁战死的前因后果,也被公布于天下。
“姜眠也是跟随父亲多年杀敌,顾菁菁更是巾帼不让须眉,父亲的下场已经十分凄惨,皇室不做人呀!竟然对后代也要下死手,且不顾西凉百姓死活,和五万西凉军人命。”
“听说当年西凉军被邬玳屠戮殆尽,那尸首堆积如山,血流成河,唉……惨呀!”
姜璟又发文,声泪俱下控诉,延康帝对自己这几年的残害,八岁被下毒,幸得名医救治及时,如今苟延残喘,命不久矣,此后又多番被温氏死士暗杀。
“这是要灭姜氏呀!越是忠君爱国之人,满门忠烈,下场越不好,这样的朝廷让忠义之人心寒,让百姓心寒。”
“如今的朝廷贪污腐败,争权夺利,乌烟瘴气,残害忠良,任用佞臣,国运难测呀!”
这些消息纷纷扬扬的传至盈国上下,百姓对姜氏几代人的悲惨遭遇深感同情,对皇室斩杀姜氏群起激愤,民心浮动,朝中也人心惶惶。
靠着听竹阁的势力,盈国有关姜氏的消息已传入他国,各国皇室也在议论此事,盈国的大国风范,让周边国家有所怀疑。
民间义愤填膺之辈众多,各地对朝廷不满的情绪高涨,一时间各地大大小小发动了几次暴乱。
姜璟的檄文中,言明为姜氏先辈讨回公道,问罪温氏。支持姜氏问罪朝廷的百姓络绎不绝,甚至有大义之士,联合十里八乡同道中人,一起投奔琅琊郡而来。
姜璟的缴文天下共知,弘农郡谢氏,收到一封来信,谢脩已隐居多年,已是不问世事的方外之人,唯一让他有所牵挂的便是谢氏的未来。
信中谢脩对家主谢尧谆谆告诫,“我观姜氏命星,有紫气东来之势,如今是谢氏择主之时,姜璟堪为天下共主。”
“可与姜璟谋之天下大计。”
谢尧唤来二子在书房中密谋,“这几日盈国发生了一件事,不知你们可知?”
“儿子听到了风声。”
“也对这几日民间动向多番打探。”
谢尧对二人满意的点了点头,“姜璟的确靠三代遭遇,煽动民心。”
“我想背后为得就是师出有名。”
“你们叔祖来信,指明姜氏便是未来新主。”
“姜璟可为天下共主。”
“天下共主,叔祖对姜璟的评价甚高。”
“难道未来纪国、月夷国也会并入盈国版图。”
“天下之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姜璟此人十分神秘,从不离府,未参与任何朝堂之事,我们对他了解甚少。”
“不过他的声誉倒是一直很好。”
“唯一出格之事便是抗婚。”
“我命你们二人前去琅琊郡投奔姜璟可好。”
“但听父亲安排。”
几日后谢浔与庶弟谢昀,收拾行囊,便出发往琅琊郡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