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整个下午都在搬东西,把锅碗瓢盆都搬到了草棚里。
晚上他们正式开火做饭。
叔叔们都来帮忙搬东西,因为他们都是同村的。
李玉栋见到谁都要叫叔。
过年后是捡废品的黄金时期,所以这些叔叔都不想浪费时间。
一般初八附近他们就会来深市。
总共有十几个叔叔一起来的,每人帮忙拿一点东西。
这样比李玉栋一家三口一个下午的时间还快。
“相叔,这房子一年要多少钱?”隔壁唐家村的唐耀明问道。
陈桂香在家说李玉栋要来深市的时候提到的那个偷钢筋的人就是唐耀明。
唐耀明和李忠相是同一年来深市的。
他胆子很大,收入在同行中也是数一数二的。
他的收入差不多赶上李忠相和陈桂香两人一起的了。
只是他有两个小孩,负担也不轻。
他没有老人在家帮忙照看孩子,所以只能一个人在深市打拼。
看到李忠相把李玉栋带过来后,他也有了心思,想着什么时候能把自己的婆娘和孩子都接过来。
“1000。”李忠相比了比手指,略带自豪地说道。
按照当时的购买力,1000块相当于现在的1.5万块以上。
李忠相和妻子来深市一年多时间,收入还不错。
只是他们以前穷惯了,而且想让两个儿子读高中,说不定以后还要上大学,需要不少钱。
所以他们舍不得花钱。
大家都觉得他们是铁公鸡。
大伙听到李忠相说的这个数字时,都感到很惊讶。
这一对铁公鸡夫妻平时真的不舍得花一分钱,一年几乎没吃几顿肉,怎么会舍得花这么多钱呢?
大家都是农村出来的,现在才在深市捡破烂能稍微宽裕一些,所以舍不得花那冤枉钱。
唐耀明和李忠相一起来深市,关系很近,都坦率地表示:“这太贵了,我还是住我的草棚吧,晚上只睡一下,没必要。”
“我也没办法,家里有孩子,自己吃苦没关系,但不能让孩子也吃苦。”李忠相解释道。
“是啊,这里条件太辛苦了,而且这边很乱,一个孩子也不太安全。
不过这里真的宽敞,有三间瓦房,还有个大院子,东西放放随意,不需要像我们之前那样天天拿到收购站去卖,浪费了不少时间。”唐耀明反过来鼓励李忠相,因为谁都突然要多花那么多钱都会心痛。
李玉栋也没办法,已经十五六岁了,只是身高没长上去,总被人看成孩子。
幸好再过几年突然发力,一年不到就长到一米七八,算是南方人中高个了。
虽然大家都是同乡,有些还是同村的,但在一起总会有些琐碎的小事。
特别是那些废品,大家都差不多,以前都先放几天,然后一起去卖。
但总有人怀疑自己的东西少了,后来就索性天天卖,只是要多走几里路,来回也要多花一些时间。
这时,陈桂香手里端着菜从厨房出来了,李玉栋连忙去厨房帮忙端菜。
李忠相先点了烟,然后对大家说:“谢谢大家帮忙搬家,晚上就在这里吃饭吧。”
“不要麻烦了。”
“相哥,别麻烦了,你们刚来,事情多。”
大家都纷纷推脱着。
李忠相带领乡亲们走进餐厅:“桂嫂子的饭已经做好了,等你们入座。”他边引导大家,边说:“我带了一小桶家酒,我们今天喝个痛快。”
大家推辞几次,陆续坐下。
在深市辛苦工作的他们渴望一顿美味的饭菜。
李忠相大出血,准备了很多肉和蔬菜。
大家边喝边聊,有人谈论深市发生的变化,有人计划在明年盖楼房。
也有人想把家人接过来,过上团聚的生活。
直到晚上十点多,才算吃完。
大家踏着月光回家。
陈桂香和李玉栋整理场面。
已经十二点多了,李玉栋累得像狗一样,倒在床上就睡着了。
第二天清早,李忠相带着陈桂香去办暂住证。
留下李玉栋独自在家。
在这个年代,办暂住证不容易。
李忠相有房东老板帮忙,勉强办下来,但花了1000多元。
总共花了2000多元,一个星期后才办下暂住证。
从此,李玉栋真正开始在深市定居。
两三年后可能好多了,有些工安派出所可能会有点创收,工作人员会把暂住证卖掉,听说认识人的话四五百块就能买到一个。
昨晚吃饭时,李玉栋听叔叔们聊深市,他觉得开个废品收购站应该很有前景。
据他记忆中所知,有个女首富就是从收废纸起家的,既然别人能做到,自己也行。
不指望赚很多钱,但至少能改善一下现状,让家里过得好一点。
现在家里缺钱没地方,这想法只能先藏在心里,等适当时机再说。
先熟悉一下深市,看看有没有其他不需要太多本钱的生意可以先做做。
要想得到父母的支持,李玉栋得在家里争取话语权。
既然方向确定了,他问道:“爸,妈,你们通常是怎么捡废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