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冬初愣住了,只听梁晓道:“现在不只是北边的几府受了大雪灾,咱们闽宁府也遭了灾害。
这几日,我们县衙上下包括沈大人在内,全部在各个村里镇上调查受灾的情况,我正好被分到负责和平镇和朱口镇,顺便来传达沈大人的口令。”
王冬初面容一肃,“但又吩咐,在所不辞!”
梁晓叹了声:“王婶子,您家还能烧出多少炭?全部烧出来,县衙全部要了。”
王冬初诧异:“先头的三万斤木炭不够你们用的?你们县衙原本没有存炭?”
“先前那些木炭是我们大人帮别的县的大人买的,好似他们是同窗吧,也没想到咱们这里会遭灾。”
梁晓这几日奔波在各地,对各地的受灾情况也有所了解,只觉头疼,“县衙里原本就备有木炭,只不过这次受灾情况严重,北边几个村镇几乎无一幸免。”
王冬初的脸色也不太好,“我们村中的房子也塌了一大半,不过好在没有死伤者。”
又问:“受灾范围可大?官府可是要赈灾?”
“预估整个邵安县都遭了雪灾,如今只看伤亡人数有多少了。”
梁晓摸了摸脑仁,多日来未有充足休息的大脑,一抽一抽的胀疼,“邵安县北边的几个镇上更严重,死伤未知,还在统计。”
紧接着又压低声音到:“年前北边受了一次雪灾,由朝廷拨银子赈灾,这次比上一次更严重,连咱们南边都受了灾情.......我们大人说,朝廷估计管不过来这件事,到时候任务肯定是落在当地官府,这不让我赶紧来买木炭嘛。”
雪灾中,影响死亡最大的因素不是什么被倒塌的房屋压死,而是冻死。
梁晓:“大人说了,还是按照市价,不让你吃亏。”
王冬初好奇一问:“按现在的市价?现在的市价是多少?”
梁晓默了默,伸出两根手指头。
王冬初倒吸一口凉气,“二十文一斤?天菩萨诶......我怎么觉得我像一个发国难财的奸商?”
“噗嗤——”梁晓见她那模样笑了,“婶子啊,别的商人恨不得高兴疯了,你怎的一副做错事的样子?”
“我的良心告诉我它过不去。”王冬初捂着胸口道。
二十文一斤.......的木炭,她想想都觉得可怕。
王冬初的脑海里一瞬间就响起了趁着灾情期间恶意哄抬物价的商人们的各种惨状,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梁晓无语,“我还是第一次见有钱不想赚的。”
“谁也不会跟钱作对啊,婶子不想赚钱吗?想啊,可太想了,只是这钱......我不怕你笑话,这钱啊,婶子赚的心慌啊。”
王冬初心有戚戚,“你说,这木炭的价格涨成这样,回头朝廷腾出时间算起账来......”
梁晓恍然大悟,这才明白王冬初在担心什么,“婶子您猜我们大人为何要来买您家里的木炭?
还不是因为那些木炭商人压着货不售,等着时日长了再以更高的价格售卖。
我们大人需要木炭出手抑价,这木炭就不能少了,不然这一场木炭价钱战他打不赢。”
王冬初这才放下心来,“天菩萨哟.......感谢给我们送来了这么一个青天大老爷。”
虽然算命的时候轴了点,但是当官真的hin不错啊。
梁晓也感慨,“这确实是我见过的最好的一个县太爷了,还时不时的微服私访民间百姓生活呢。”
王冬初瞥了一眼梁晓,神情有些微妙,怕不是给百姓们免费算命吧。
两个人夸了沈县令一番,又拐回到正题上,“婶子,您家还能烧出多少木炭来?”
王冬初扒拉了下手指,心头盘算了下:“大概还能烧出一万斤木炭吧。”
王冬初不敢说出一个准确的数字来,就怕到时候因为什么原因而导致交不了货,到时候怪罪下来,她哭都没地方哭去。
梁晓点头,掏出一封信交给王冬初:“沈大人说了,若是你能烧出木炭来,就把这封信交与您。”
王冬初打开信,认真了两遍,又打开了信封里的另外一张纸,正是沈以诚写的契书和一张面值一百两的银票。
契书写的和上一次填的契书一样,只需要把数额填上就行。
和上次一样,待木炭全部交货完毕后再结清。
王冬初唤来罗立升填写好,再三确认没有问题,与梁晓讨论了一番,梁晓就离开去底下的村镇继续调查伤亡情况。
梁晓走后,王冬初倚在椅子上发了一会儿呆,尔后问罗立升:“老三,北边大学,受灾的范围很大,你觉得会对百姓们有什么影响?”
罗立升愣了愣,疑惑地看着王冬初。
王冬初没有看他,视线停留下屋外的雪水帘上,声音幽幽:“你若想走科举这条路,这也是你应该思考的问题。”
罗立升顿了顿,坐下沉思。
王冬初不打扰他,起身走到院子里叫罗立新:“老大,你去村子里招人,就说咱家要开始烧木炭了,找几个年轻力壮的帮着咱们放木材。
另外,你拐到村长家去提一声,就说这一次的受灾范围大,已经波及到邵安县了,邵安县北边的几个村子糟灾严重......
你就这么与他说,他会明白的。”
罗立新愣了一瞬,快步走出去。
回到堂屋,罗立升已经回过神。
“娘,雪灾太大,对百姓的衣食住行都会有影响。”
王冬初:“细细说来。”
罗立升抿了抿唇:“首先,住房,看咱们村里的人家就知道了,房子倒塌的肯定很多,官府得给他们提供一个住处。
其次,家家户户过冬的粮食应该不会储存太多,最多是储存到第二年有收成的时候。
还有一个,取暖是一个问题。”
王冬初坐直身体,“老三,你可有看过农书?了解过农事?”
罗立升:“偶有。”
王冬初又问:“那你可知北方所种的粮食是什么?”
“冬小麦。”